10歲女孩按壓上百次,救心梗爸爸一命……

2020-11-19 騰訊網

兩個月前的一個清晨,即墨市民宿先生突發心梗昏迷。10歲大的女兒宿馨予用在學校學過的急救知識,對爸爸進行心肺復甦搶救。大約1分多鐘按壓施救後,終於將爸爸從死神手裡奪了回來。記者6月30日了解到,宿馨予是即墨德馨小學四年級學生,她用急救常識搶救爸爸的事跡在學校傳開後,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目前,宿馨予的爸爸經過一段時間的救治,病情穩定。

事發

爸爸暈倒 女兒鎮定應對

回憶起兩個多月前的經歷,宿馨予清晰地記得施救的每一個細節。6月30日下午,正是課間休息時間,幾名同學圍著小馨予,聽她講述搶救爸爸的故事。「雖然在學校學過搶救常識,但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心裡不慌張是假的,因為當時沒多想,直接給爸爸做了心肺復甦。」面對記者的採訪,宿馨予講述了自己搶救爸爸的經過。

小馨予的媽媽是一名醫生。4月22日清晨6點多,小馨予的媽媽黃曉娜在醫院值班時,突然接到了丈夫的電話說「不舒服」,隨後電話裡就沒有了聲音,再打過去怎麼也沒人接聽。這時候,黃曉娜意識到丈夫遇到了危險,於是就急忙打電話給還在睡夢中的女兒,讓孩子去看看爸爸。當小馨予來到爸爸的房間後發現,爸爸趴在床沿上已經暈了過去,小馨予試了試發現,爸爸已經沒有了呼吸。因為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小馨予開始也是一陣慌亂,但很快就鎮定了下來,立即給媽媽打電話說明情況後,讓媽媽先打120,自己給爸爸做心肺復甦進行搶救。

搶救

一分鐘按壓救回爸爸生命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但當時的危急一幕,還不時閃現在宿馨予的腦海裡,她為能用心肺復甦方法及時救護突發疾病的父親而感到欣慰。小馨予先是用盡全力將爸爸放平,緊接著雙手緊扣,放在爸爸的胸前,開始一下一下地進行按壓。小馨予一邊使勁按壓爸爸胸部,一邊喊著「爸爸,一定要挺住。」「爸爸,一定要挺住。」

大約按壓了幾十下後,小馨予的體力已經有些不支了,但看到爸爸還沒有醒,就本能地繼續堅持按壓。一分多鐘時間大約按了有上百下,這時候奇蹟出現了,爸爸慢慢甦醒了過來,而這時的宿馨予已滿頭大汗,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這時,樓上的鄰居和120救護人員及時趕來,經對爸爸初步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急救車把爸爸送往醫院搶救,做了急診介入手術後轉危為安。「多虧病人第一時間接受了心肺復甦,不然會有生命危險。」醫生讚嘆,10歲的孩子懂得用心肺復甦術救人,真是太了不起了。

講述

「多虧了女兒及時施救」

「多虧女兒第一時間給爸爸做了心肺復甦,並且效果非常好,才把爸爸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宿馨予的媽媽黃曉娜說,孩子在學校就學過急救常識,加上自己的職業,孩子也經常會看這方面的視頻,所以孩子在真正遇到危險時就用上了。

黃曉娜說,小馨予性格活潑開朗,自小就很懂事,自理能力也比較強,讓大人很放心。這次丈夫突然發病,孩子能及時處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學校裡經常接觸居家搶救常識,當真的遇到緊急情況時,孩子慌張過後很快就能按照學過的常識進行施救。

昨天下午,記者了解到,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小馨予爸爸的病已經基本康復,對於女兒及時搶救才保住了命,小馨予一直是爸爸心中的驕傲。

對話

「當時也緊張,但因為不止一次學過這樣的安全常識,所以很快就不害怕了,而是一心想著要救醒爸爸。」昨天下午,記者和宿馨予進行了一次簡短的對話。

記者:當時發現爸爸沒有呼吸了,你怎麼會這麼鎮定地指揮媽媽打120,你來做急救呢?」

宿馨予:平時老師總是教育我們,遇到危險首先要鎮定,不能慌張,要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嘗試解決問題。

記者:你是如何對爸爸施救的?

宿馨予: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心裡也很慌張,因為在學校經常接觸這種急救知識,加上平時在家也看過不少這方面的視頻,所以心裡就有底了。

記者:看到爸爸慢慢醒了,你什麼心情?

宿馨予:有點不敢相信。自己學的一些知識讓爸爸脫離危險後,自己心裡連害怕帶高興。

記者手記

讓安全常識進校園常態化

記者在採訪時發現,宿馨予對突發心梗的爸爸及時施救的事情,不僅在德馨小學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而且在全即墨教育系統甚至整個社會層面,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熱點話題。目前,青島市多數中小學校都將安全常識搬進了課堂,還主動邀請藍天救援隊、消防隊等,讓急救常識進入校園成為常態化。

即墨德馨小學校長喬彩花介紹,德馨小學著眼於學生終身發展,將關心、自信、尊重、誠信、責任、感恩六大品格的培養滲透於教育教學各個環節,特別是每周五下午雷打不動的安全主題班會,教會學生掌握惡劣天氣的應對、溺水的急救、火災逃生技巧、防擁擠踩踏等安全常識,增強了學生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救護技能。

相關新聞

老人電梯摔倒 10歲男孩機智施救

巧合的是,就在記者採訪宿馨予時了解到,同樣在即墨德馨小學四年級讀書的10歲小男生於盛平(上圖),在今年初也利用自己掌握的安全常識救了一位遇險老人。今年1月22日上午11點半左右,作為即墨圖書館的一名小志願者,於盛平忙完工作,準備坐自動扶梯回家。就在扶梯下行的過程中,危險發生了。「當時扶梯行至一半時,一位60多歲的老人突然摔倒,並隨著滾動的扶梯快速向下翻滾。」於盛平的老師介紹,當時於盛平立即衝到扶梯下面,快速按下了紅色的制動暫停鍵。

他仗義施援手救腦梗司機

計程車駕駛員開車過程中突發腦梗,6月21日中午,李滄區棗園路附近發生了這樣一個令人心驚的緊急狀況。所幸,因為一名熱心市民的仗義出手,駕駛員第一時間被送往醫院,得到了及時救治。

目擊

「真是多虧了這位熱心市民」

「21號那天,維客廣場附近,有位市民在路上幫一名突然發病的計程車駕駛員叫了120並送往醫院,我覺得這件事非常正能量。」6月29日上午,青島交通廣播FM89.7接到了這樣一通來電,據了解,打來電話的是一名計程車駕駛員,在聽說了此事後,他備受感動。「據我了解,這名師傅開車路上突然發病,打開車門走下車的時候狀態就不太對了,當時周圍都沒人敢上前,只有這位市民第一時間上前扶住了駕駛員師傅,並打了急救電話,後來才知道這名駕駛員是突發腦梗,再晚幾分鐘後果不堪設想,真的是多虧了這位熱心市民。尤其,我也作為一名計程車駕駛員,在知道這件事後,覺得太暖心了。」根據來電的哥提供的相關信息以及多方打聽,6月30日,記者終於得知這名好心市民的身份,是青島天邦汽車實業有限公司經理杜連洲,並與他取得聯繫,從他的口中,得知了事發當天的真實情況。

現場

第一時間扶住發病駕駛員

「這件事發生得很突然,6月21號中午十一點半左右,我們一家三口開車經過維客廣場附近,在棗園路路口我就發現前方一輛計程車開得不太正常,而且是逆行。」杜連洲告訴記者,因為自己駕駛的是一輛吉普車,視野較好,所以在經過計程車副駕駛位置時,看到計程車駕駛員打開了車門,晃晃悠悠地下了車。「當時很明顯就看出來駕駛員的狀態不對,而且兩隻手把住車門,腿一直在抖,站不穩的樣子,我就趕緊停下車跑了過去。」杜連洲說,因為事發突然,自己就直接把車停在路中央,打開雙閃,急忙下車過去查看。「我跑過去後,先是一把拽住了他的衣領,把他扶住,但是因為對方也是一名成年男子,體型比較健壯,所以也不太好扶,我就順勢穩住了他,讓他倚靠著車門先坐下。」

杜連洲告訴記者,因為事發當天是周日,來來往往的行人車輛很多,周圍也慢慢聚集了一些圍觀市民。「這時候,旁邊有幾位大爺大媽就問:『是不是中暑了?找個陰涼地方讓他休息休息。』我就架著他胳膊,一點一點地把他扶到了六七米外的樹蔭下,看到這種情況,我老婆也從車上拿了瓶礦泉水,讓他先補充點水分,緩一緩。」據杜連洲描述,當時駕駛員似乎有些意識不清,也無法自主喝水,四肢也都有些無力,以他的經驗判斷,似乎不是中暑那麼簡單。「我仔細觀察了一下,覺得不對,不像是中暑,所以我就趕緊打了120,過了七八分鐘,救護車就來了,我和醫護人員簡單說了說情況,就趕緊把他送去醫院了。」

講述

「再晚幾分鐘可能有生命危險」

在看到急救人員將駕駛員抬上救護車後,杜連洲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留下來處理後續的事情。「真的是湊巧了,因為工作關係,平時和計程車公司經常打交道,就趕緊打電話聯繫了一下他所在公司,沒多久公司的兩位隊長就過來了,趕緊聯繫了他的家人,然後幫著把駕駛員的車先開到了醫院,我也跟著一起過去了解了情況。」

到了醫院後,杜連洲一行和駕駛員的家人才了解到,原來駕駛員是突發腦梗,而且狀況十分嚴重,醫院實施了緊急搶救。「醫生跟我們說,病人送到醫院的時間還算及時,如果再晚幾分鐘,情況可能就真不樂觀了,聽到這一情況我們也鬆了一口氣,確實沒想到這麼危險。」杜連洲告訴記者,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個多周,但當時的情形還是歷歷在目。「以後如果遇到這種事,肯定還是會第一時間上前幫忙的,也不是圖什麼,大家在生活中肯定都會遇到需要幫忙的情況,能幫一把是一把,都是應該做的,也希望這位駕駛員師傅早日康復。」6月30日下午,記者與駕駛員家人取得聯繫,據了解,病人目前已轉入普通病房,正在接受治療。

對話

記者:在得知駕駛員是突發腦梗後,您心裡有什麼想法?

杜連洲:當時心裡真是一陣後怕,但是也覺得萬幸,還好及時把病人送來了,過程也是爭分奪秒的。不過因為一開始確實不知道病人是什麼情況,多少也耽誤了一些時間,也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記者:當時看到這一情況後,您停下車立刻就跑過去了,心裡是怎麼想的?

杜連洲:說實話,當時心裡真沒多想。在看到駕駛員狀態不好的時候,想也沒想就跑過去了,怕他有什麼意外。既然自己碰到了,就多留心一下,換做別人,肯定也是這樣做。

記者:妻子孩子和您一起見證了這一幕,她們對您的行為表達怎樣的感受?

杜連洲:回去之後,孩子也問過我,今天那位叔叔怎麼了,我就告訴孩子,叔叔今天開車累了,需要去醫院好好地做個檢查。之前孩子也沒經歷過這種事,覺得對她也是一種很好的正面教育,我也告訴她以後遇到這種情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一定要多幫助別人。

延伸

今年將完成應急救護培訓2萬人

記者從市應急管理局了解到,根據大型災難救助情況的統計,95%的人是靠自救互救生存下來的,只有3%-5%是靠專業救援隊的救援獲救的,因此,提高老百姓的自救互救能力,第一時間處置,減少生命損失,顯得尤為重要。

據了解,青島是國內較早面向市民開展應急救護知識培訓的城市,2016年以前,市紅十字會就已經培訓市民20餘萬人。2016年以來,青島市連續4年將開展「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持證培訓列為市辦實事,到2019年底,我市已累計8萬人參加「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29萬人掌握心肺復甦技能。

在青島,「第一響應人」已經成為全市應急體系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擔著全市95%上的山地、岸際和城市應急救援任務,成為國際帆船賽、馬拉松等大型活動賽事安全保障的配套項目,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0年,我市繼續將「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作為市辦實事,深入重點行業和人員密集場所開展培訓,以社區、學校、養老院、商場、機場、地鐵、公交、企業等人員密集場所和樓宇物業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為重點,完成「第一響應人」應急救護培訓2萬人,不斷提升市民安全防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城市公共安全水平。

提醒

腦血管疾病年輕化 這樣做能有效預防

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於敦波當天參與了駕駛員師傅的搶救和救治工作。「搶救過程中,我看到患者腦中已經是大量梗死,情況比較嚴重。」於敦波告訴記者,人類腦血管十分嬌嫩,哪怕搶救再及時,多多少少也會給病人留下一些殘疾或者後遺症,所以腦血管病人一旦發病,一定要儘早前往醫院,減少這種殘疾的可能性。「所幸,這位駕駛員師傅送來醫院的時間還算比較及時,在窗口時間範圍內,目前一直在接受治療。」

於敦波表示,如今腦血管病已經越來越年輕化了,這也和年輕人飲食、生活不規律,以及高血壓、糖尿病有關。「年輕的時候不注意控制血壓、血糖,長期暴飲暴食、抽菸、酗酒等,都會引發腦梗,以前我們也遇到過不少年輕的腦梗患者。」對此,他建議年輕人首先要注意家族糖尿病、高血壓情況,定時檢查自己的血糖、血壓,如果家族中有患腦血管病的病人,自己也要提前注意防範。再就是一定要保證良好的飲食習慣,做到低鹽、低脂飲食,少抽菸、少喝酒,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不要過度熬夜,這樣才能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

撰稿 青報全媒體記者 康曉歡 劉文超 通訊員 張林慶 王莉莉

相關焦點

  • 「1.5萬次胸外按壓救活猝死男子」上熱搜 華西心內科醫生:只是個例
    ■事件回顧28歲小夥急性心源性猝死1.5萬次、2小時以上徒手心肺復甦按壓據媒體報導,2月24日下午,本坐在暨大附一院脊柱骨科病床旁照顧住院父親的小李突然從凳子上栽倒在地,家屬趕緊大聲呼救。此前,小李是一個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吸菸、不酗酒。
  • 1天救2命!在深圳倒下,為何總能遇到「貴人」?|AED|深圳|急救|心梗|...
    要知道,這救的可不止是2個人,而是背後的兩個家庭!12月13日晚,39歲的塗先生的頸椎病又犯了,他喝了二兩酒,昏昏沉沉睡去。最近他老感覺胸口和胃經常陣陣發疼,打算找時間上醫院看看。她馬上進行胸外按壓,又打開AED,按提示進行除顫電擊,並在兩次點擊的間隙繼續做胸外按壓。
  • 「一鍵啟動」救治+上千次胸外按壓 心臟驟停20分鐘老人上海市胸科...
    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10
  • 2分鐘按壓200多次救下一命
    這兩天,一段通大附院護士跳上移動搶救病床為患者做緊急心肺復甦的視頻,在微信朋友圈被廣泛轉發並引發熱議。這一常在電視裡見到的生死時速場景,在現實生活中真實地上演了。
  • 《巴啦啦小魔仙》女主孫僑潞去世,心梗為何「盯上」年輕人?
    剛踏入2021年,曾在《巴啦啦小魔仙》中出演凌美琪的女星孫僑潞疑因心梗去世,年僅25歲,在網絡上引起熱議。有網友稱孫僑潞疑因在杭州跨年夜喝酒引發心肌梗塞,此前,孫僑潞也多次在社交平臺表示自己喜歡喝酒和熬夜。一時眾說紛紜。
  • 3歲女孩墜河,10歲男孩一個舉動扭轉結局!值得所有人看
    3歲的妹妹不慎墜河後,一起玩耍的6歲哥哥一直在獨立施救,眼看著妹妹撲騰的小手逐漸消失,他呆住了……危急關頭,一位10歲小學生目睹這一幕,及時跑向大人求助,其家人和熱心村民及時出手相救。10月14日中午12點多,來自甘肅的一對兄,妹哥哥(6歲)和妹妹(3歲)在城東街道新下塘村前進路的一條河邊玩耍。
  • 25歲女明星突發心梗去世,這些心梗前兆你一定要知道!
    千萬別以為心腦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專屬,上述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25歲!她才25歲啊!花一樣的年紀。 心梗有哪些先兆? 心梗來勢洶洶,通常在心梗前數小時或數天就有胸悶、氣短等先兆出現。
  • 心臟停跳1小時47分,胸外按壓近萬次!30歲男子竟「死而復生」!
    一下,兩下,三下,十下,一百下,一千下……間中夾著一次次的電擊除顫。一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病人的心跳依然沒有恢復,理論上的搶救時限已經到來,還需要繼續嗎?「病人這麼年輕,還是有希望的,我們絕不放棄!
  • 保持冷靜,做好這4件事很關鍵,能救一命
    2020-12-24 10:34:42 來源: 養了個生 舉報
  • 1天救2命!在深圳倒下,為何總能遇到「貴人」?
    遠的不說,就在12月14日這一天,深圳的龍崗區和福田區有2人因心跳驟停先後倒地,如果10分鐘內沒人出手,必定沒命!幸運的是,一群「貴人」及時出現,把2人從鬼門關拉了回來。要知道,這救的可不止是2個人,而是背後的兩個家庭!
  • 25歲女演員心梗猝死!3大自救法,記住了關鍵時刻救你一命
    2021年剛開始,一則令人悲傷的新聞被推上了熱搜:1月2日下午,《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的母親,在微博上發文證實
  • 心梗突發,人說沒就沒!學習4個急救措施,關鍵時刻救人一命
    通過了解發現,心梗是十分嚴重的心臟疾病,在心梗發病過程中心臟部位的動脈血管堵塞、狹窄會導致心肌缺血,心臟缺乏血液提供,會在發病時出現了胸骨後,心前區的壓榨性疼痛,還會有身體發熱、大量出汗、噁心嘔吐的現象,如果在發病時沒有掌握正確的急救措施,可能會讓患者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
  • 【防護】25歲童星心梗離世,98年女孩凌晨下班途中猝死:莫把心梗當...
    【防護】25歲童星心梗離世,98年女孩凌晨下班途中猝死:莫把心梗當「老年病」!據悉,死者是1998年出生的年輕女孩,在該電商旗下生鮮平臺工作,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下班路上,她突然捂腹倒地暈厥,經搶救無效死亡,年僅22歲。
  • 列車員心臟驟停 醫生8次除顫將其救醒
    12月23日,一名江西籍鐵路列車員楊先生在經過16個多小時的長途行程後,從江西南昌剛抵達連雲港不久,突發心梗被緊急送往連雲港市東方醫院,醫生立即組織搶救,其間經過8次心臟除顫,楊先生這才脫險。  驚險  16個多小時行程後  他倒在了衛生間  49歲的楊先生是江西景德鎮人,是一名火車列車員,12月23日上午8點多,經過16個多小時的行程,楊先生所在的K612次列車由江西南昌抵達連雲港東站。
  • 59歲男子肩膀疼,入院檢查幸運撿回一條命!心梗4大預警要牢記
    案例:59歲男子張強,是一名十分典型的患者,退休前是跑工程的,身體多多少少攢了點小毛病,有點頭疼腿疼的根本不放在心上。 最近張強頻頻覺得右肩疼,買了兩片膏藥貼上效果也不明顯,也沒捨得去醫院做檢查,就這樣先「拖著」。
  • 25年女演員去世,老年病心梗纏上年輕人?當心生命殺手 !
    提到心梗,很多人想到的都是老年人,但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新聞頻頻曝出,也讓許多網友感慨:少熬夜,保健康。我們常常都會抱著僥倖的心理,總覺得疾病離我們很遙遠,但意外總是那麼的猝不及防。心肌細胞不可再生,心梗搶救就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預期到發生時再後悔,更應該在事發前做好防範,避免意外發生。
  • 心肺復甦、電擊除顫10餘次 儋州市人民醫院多科聯手成功救治命懸...
    「太感謝醫生護士,救我一命。」12月9日,記者在儋州市人民醫院心內科住院病房內見到市民黎先生,他感激地說道。11月24日,54歲的黎先生在當天11點30分左右出現胸痛、胸悶的症狀,疼痛呈現持續性,經過休息仍未得到緩解,於是家人便將其送到市人民醫院急診科就診,經心電圖檢查提示為竇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期間黎先生心跳停止,急診科予以電擊除顫後恢復心跳,並收入重症醫學科進行治療。
  • 心梗男子病情兇險 醫生「生死時速」45次電除顫緊急施救-急診,患者...
    東方網通訊員沈莉11月26日報導:11月24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憑藉快速的應急能力和過硬的業務技術和密切的團隊合作,成功挽救了一名急性心肌梗死伴室顫患者,為其進行了心臟介入手術,打通右冠狀動脈中段完全堵塞的血管,期間歷經45次電除顫和氣管插管等,將其從"死神"手中奪回。目前患者情況穩定。
  • 25歲女演員在跨年夜因心梗去世!心梗有3次報警,發現任何一次...
    ,心梗其實有三次報警,就看大家有沒有聽到「報警聲」。如果父母在55歲之前得過心肌梗死或放過支架搭過橋,也需要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梗第一次報警,很友善,不會造成很大傷害,只要足夠重視,就不會發生心梗。
  • 12秒10次!火鍋店小哥的這個「擁抱」救了他一命
    無論冬天還是夏天「吃火鍋」這件事對吃貨們來說永遠都是值得期待的說著說著小編都想來一頓次不久,葉先生脫離了危險恢復順暢呼吸與同伴能正常交流據了解救人店員名姓侯,哈爾濱人他於去年9月入職該店是店裡的領班「沒想到這回正好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