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卦六三「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嬴虔遭受劓刑,隱忍8年不出

2020-12-24 騰訊網

睽卦

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

《象》曰:見輿曳,位不當也。無初有終,遇剛也。

意思就是:睽卦六三。見到車往前拉,牛卻往後拖。車夫受到斷髮割鼻之刑,起初不好,最後有結果。

《象》:看到車往前拉,是位置不當的原因。起初不好,最後有結果,是遇到剛強者的原因。

六三沒什麼會陷入進退不得的處境呢?

「見輿曳,其牛掣」的意思就是看見車往前拉,牛卻往後拖。一個車又往前拉、又往後拽,這是進退不得之象。

六三為什麼會處在進退不得的處境中,主要是因為六三陰爻居剛位,是為不正位。同時,其六三的上面九四和下面九二都是陽爻,這就是說陰柔的六三前後有兩個陽爻的擋路。

其想往上,卻被九四攔住去路。其想後退,卻又被九二截斷後路。

如此就讓六三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局面。

這裡為什麼會出現「見輿曳,其牛掣」呢?

睽卦中的六三、九四、六五形成一個互坎,坎為水、為曳馬、為多眚,這個互坎代表的就是曳馬拉著一輛多難的車。

而九二、六三、九四又形成一個互離,在古代,離有做牛解之例,也就是牛往後拖的意思。

此時六三分別在互坎、互離中,就是說明六三不僅被往前拉,而且還被往後拖。也就是進退不得的局面。

合在一起就是「見輿曳,其牛掣」。

為什麼說「其人天且劓」呢?

「天」是受斷髮之刑。「劓」是受割鼻之刑。「其人天且劓」就是說這個人受到了斷髮割鼻之刑。

睽卦是由中孚卦六四和九五換位後變來的。

在中孚卦中,六三、六四、九五形成一個互艮,艮為鼻。同時六三上面的六四、九五、上九又形成一個互巽,巽為寡發人。

而中孚卦經過六四和九五換位變成了睽卦後,原來的互艮、互巽都消失了。艮為鼻,巽為寡發人,兩者則失,就是割鼻斷髮之人。

故而為「其人天且劓」。

這裡為什麼說「無初有終」呢?

「無初」的意思是起初不好。

其受到斷髮割鼻之刑,這自然不好,可謂是「無初」。

而六三是下卦兌的最後一爻,也就是下卦的終位。同時與六三正應的上九,不僅是上卦離的終爻,而且也是整個睽卦的最後一爻,是為「有終」。

合在一起就是「無初有終」。

為什麼《象》中說「遇剛也」?

因為六三和上九正應,上九為陽爻,陽爻為剛,所以說「遇剛也」。

六三這一爻所展現的一種情景就是:一個人架著車,馬往前拉,牛卻往後拖。這個人是受到斷髮割鼻之刑的,不過雖然他經歷磨難,歷盡艱辛,但最終卻有好的結局。

六三陰爻居剛位,是位不正位。又有上下兩陽爻前攔後堵,以至於讓他陷入進退不得的處境。幸好他有陽爻上九正應,就是說他有貴人相助,所以他最終得以脫離進退不得的局面。

這一爻就是告訴我們:萬事開頭難,吃得苦中苦,方得人上人。在開始的時候雖然會有重重的困難,甚至還會讓自己陷入困境。但好在自己柔順謙德,得到了貴人的認可,所以貴人願意出手相助自己,從而能有好的結局。

當然,這裡雖然有貴人相助,但還是要靠自己。主要的兩點是,一,在貴人相助之前,一定要有堅定之心,不可遇到挫折就打退堂鼓。二,貴人為什麼願意相助,這就需要自己有讓人可以信賴的條件資本。

當然,六三的結局雖好,但過程卻是痛苦的。因為他受到了「天劓」之刑。當然這「天劓」並不是說一定要受斷髮割鼻之刑,這只是統述,體現的是他要歷經磨難。

唐僧取經,經歷磨難

在成功的路上,需要歷經磨難,方能修得正果。這就有點像《西遊記》中的唐僧。唐僧想要取得真經,就必須歷經磨難。

為了取經,為了完成唐王李世民之命,他毅然踏上了取經之路。但是取經的路上攔路的妖怪太多了,都是想吃他的肉。

所以唐僧屢屢被妖怪抓住,從而讓他陷入進退不得的地步。好在唐僧取經意志堅定,縱然困難重重、歷盡千辛也不改初心。有這樣的意志力,所以他能成為指定的取經人。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有很多「貴人」(神仙)相助。

唐僧身邊除了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師兄弟的保護,他本身周圍還有很多神仙在暗中保護著他,再加上天下的神仙還答應孫悟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需求,這些神仙都可謂是唐僧的貴人。

唐僧師徒經歷了重重磨難,他們吃得「苦中苦,所以最終修得正果,成為了「人上人」。

六三為什麼會受到天劓之刑呢!就是因為他六三陰爻居剛位,處於不正位的階段,這時他可能是犯了刑法之事,亦或者是被人排壓如此。總之不管如何,他是遭受了天劓大刑,從而讓他經歷了極大的悲痛。而六三並未因此一蹶不振,從而有了其他的結局。

劓刑就是割鼻之刑,是古代五刑中肉刑的一種。在夏朝和商朝時期,這種刑罰很普遍。到漢文帝時期,他是仁明之君,由於劓刑太過殘忍,所以他將應受劓刑的犯人改為笞刑。

說到劓刑,就想到戰國時期一個受到劓刑之人——嬴虔。

嬴虔

嬴虔是秦獻公之子。在商鞅變法時期,他就遭受了劓刑。由於當時商鞅變法正是得勢之事,所以他遭受大刑後,就八年閉門不出而隱忍不發心中的怨恨。直到秦孝公去世,嬴虔和秦國舊世族一起攻擊告發商鞅,結果讓商鞅落下了悲慘的下場,也算是給嬴虔他自己報仇了。

秦孝公繼位後,由於當時秦國國力並不是很強,所以他決定勵精圖治、招攬賢才,招攬之人中就有商鞅。

商鞅提出的廢井田制、重農桑、獎軍功、建立縣制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深得秦孝公的認可。於是秦孝公和商鞅就強強聯合,進行了一場著名的「商鞅變法」。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經濟、國力得到提高,為後來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所謂變法就是改革以前的規制,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法製法規,任何人都要遵守,若有犯之,則必罰之。

秦孝公之子嬴駟在做太子時,他的首傅是嬴虔,右傅是公孫賈。太子嬴駟在商鞅變法時期,觸犯了法令。商鞅為了推行新法,不得不處罰他。但由於他是太子,是未來的秦國國君,所以又不能處罰他。於是商鞅就處罰了他的老師,公孫賈被處以墨刑,嬴虔被處於劓刑。

嬴虔本來是支持商鞅變法的,他也認為商鞅變法可以使秦國強大,當然他還有一顆對秦國的忠心。

但是嬴虔遭受劓刑之後,就性格大變。他放不下對商鞅的痛恨。而他又不願為了自己的私怨而讓商鞅變法中途而止。所以他當時很矛盾,他放不下仇恨,卻又知道變法的好處。於是他就不再理會朝政,一氣之下閉門不出八年。

隨著時間的發展,經過秦孝公和商鞅的努力,商鞅變法大成,使得秦國國力強大,而商鞅之法此時也已經根深蒂固,縱有反對之人,也難以動搖了。也就是說,這時就算沒有商鞅,商鞅之法還是可以繼續施行。

當秦孝公去世後,商鞅就失去了靠山。這時秦國舊世族因商鞅變法損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就開始攻擊商鞅。而嬴虔也堅持為自己報仇。

嬴虔雖然和舊世族都是想致商鞅於死地,但不同的是,舊世族不僅反對新法,而且更加痛恨商鞅。而嬴虔只是恨商鞅對他施以劓刑,卻並不反對新法。

後來商鞅死於非命,嬴虔也算是為自己報仇了。他受刑後,含隱八年閉門不出,在他的內心鬥爭中,也是歷盡千辛的,好在他最後復仇了,也算是「無初有終」。

當然,嬴虔和舊世族們之所以能除商鞅,還是多虧了他們的「貴人」嬴駟相助,嬴駟和嬴虔的心思一樣,他也只是不滿商鞅個人,而卻支持新法。嬴虔有貴人嬴駟相助,自然更加容易成功,如此可謂是「遇剛也」。

相關焦點

  • 字詞|商鞅處了嬴虔劓刑
    對首傅嬴虔的處罰是,處以   刑……這段文字出自一本介紹電視劇的書,圖片中所涉及的是《大秦帝國》中商鞅嚴刑峻法,即便是對太子或王室成員也不姑息的描寫。關於嬴虔的所受懲處,《史記》裡有這樣一段說法:「……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從《史記》中看,嬴虔被處理過兩次:第一次是被太子連累,不知道處了什麼樣的刑;第二次因為「復犯約」,「劓之」。
  • 古代的劓刑有多殘忍?遭受此刑的人,永遠都會呼吸困難!
    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出現了很多稀奇古怪的殘忍的刑罰。
  • 周易解讀:睽卦說什麼
    至於其他周易書上,把卦辭解釋為「小事吉利」的,不太符合卦義,兩個人有矛盾,難道小事上就不分歧了?有矛盾就不能做大事了?人們在大事上、大是大非上,還是能夠壓制自己的情緒做該做的事吧?因此懷疑並否定之。【爻辭】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簡單釋義:初九位於睽卦之初,地位卑微,剛動於下,上面又沒有正應,容易出現有悔的結果。
  • 睽卦:相反相成之道
    睽卦:序卦傳之第三十八卦。睽卦與家人卦互綜,一體兩面,睽卦排在家人卦之後,序卦傳曰: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家人是講和同,睽卦是意見相左,故曰小事吉。睽,從目從癸,意為斜視,目不相視,引申為乖背,背離。萬事萬物都遵循一陰一陽之道,有喜必有悲,有合必有離,有同必有異,有善必有惡。
  • 睽卦時空中的資本市場
    這是睽卦中特有的現象,睽卦本是背離之卦,如果遇到不順心的事,在睽的時空中未必是壞事,可以避免災難。 在睽的時空中,一開始由於疫情的影響,市場向下了,如同馬匹喪失,勿逐,就是不要去追跌,其會自己回來。 九二爻說:遇主於巷,無咎。
  • 松月文山給易經的註解-睽卦下
    六三爻爻辭:見與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六三爻陰爻居陽位,位不當。陰爻居陽位,陰爻行動力不強,能力不足,遇事必將睽離,難以控制局面,此時唯有與剛強之人相遇合,才能化險為夷。此爻是說六三駕著牛車,車被陷住了,牛也不聽話,亂拉一氣,結果把他從車上摔了下來,鼻子也率破了,但他遇到了別人的幫助(指上九,六三與上九相應),車子被拖了出來。
  • 《易經》——睽卦:君子以同而異!
    《易經》——睽卦:君子以同而異!先來看睽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睽卦由離卦和兌卦上下組合而成,離卦(代表火)在上,兌卦(代表澤)在下。其卦辭為:睽,小事吉。連起來這爻的意思是:在溝通商量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利己思維的影響,思路不好扭轉回來,不過好在偏差的不遠,往往還沒有產生大的過失。六三:見輿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見,通「現」,出現,這裡做使動用法「使……出現」。輿,大車。曳,拖、拉。其,他的,這個「他」指「初九爻」裡的「惡人」。掣,拽、拉。其人,那個人,同指那個「惡人」。
  • 《周易》:火澤睽,君子以同而異——睽卦第三十八
    睽卦離上兌下,離為火,兌為水,水火不相容,陰陽不合,事理不順,喻示產生矛盾。睽卦在家人卦之後,《序卦》有言: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也就是說家中變得窮困了,於是離異、不合的現象就會出現了,所以家人卦的後面是睽卦,所謂睽就是就是睽違。物質條件是家庭和睦的一個重要條件,失去了物質基礎,一家人就會出現矛盾。
  • 易經—睽卦: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反相成是天地大自然的法則
    易經——睽卦:異中求同,委曲求全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相反相成是天地大自然的法則。自己不誠或懷疑對方的誠意,不可能達到求同的目的,這對雙方都不利。有疑慮是可以解釋,可以公開,但不要抱怨和發怒。以誠待人,以誠服人,就有合同的時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經傳原文:睽:小事吉。《彖》日: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兩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 「睽卦」之卦圖破解
    彖傳: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爻辭及其象傳:初九: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 白話講易經,第三十八卦,火澤睽卦,萬物有別,應當求同存異
    彖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是說天和地一個在上一個在下,才有空間得以讓萬物生長;男女睽而其志通也,男子剛強女子柔弱才能互相配合前進;萬物睽而其事類也,萬物有差異才有了豐富多彩的世界。這些大事是不能一味求相合的。來看一下睽卦的爻辭:初九爻:悔亡;喪馬勿逐,自復;見惡人,無咎。
  • 第三十八卦 睽卦
    《彖》曰:睽,火動而上,澤動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說而麗乎明;柔進而上行,得中而應乎剛;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譯文】  《彖傳》說:睽,是大家各自有獨立的觀點、彼此間不相互接受的意思。離火的運動規律是向上燃燒,澤水的運動規律是向下滋潤。
  • 破解《易經》第38卦之睽卦:怎樣開啟一個脫胎換骨的人生?
    對易的釋義認為易上日下月,象徵陰陽,有簡易、變易、不易三層含義,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這是簡易;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就是「不易」。第三十八卦 睽 火澤睽 離上兌下(睽卦 卦象火上澤下 卦畫離上兌下)原文 睽:小事吉。
  • 古代的劓刑多殘忍?被割掉鼻子後,受刑人一輩子將會呼吸困難
    夏商時期,我國的刑罰就已經極其完善了,甚至還劃分了類別,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劓刑就是夏商時期的五刑之一。所謂劓刑就是指割掉受刑人的鼻子,這種刑罰雖然不會像其他酷刑一樣取人性命,但卻是一種使人長久痛苦的刑罰。人的呼吸和嗅覺都要依靠鼻子進行,鼻子一旦被割掉,人體的這些功能就會喪失,另外因為鼻子存在於人的臉部,鼻子的消失對人形象的損害是巨大的。
  • 54.讀易經體會之睽卦痛痛快快地淋一場大雨,把自己淋清醒
    睽卦,睽字不好懂,先解釋其含義,成語「眾目睽睽」的意思是很多人睜大眼睛盯著。睽睽指的是兩個眼睛睜得很大,上下眼皮合不到一起,引申為不相往來。火澤睽,火炎往上升,澤水往下流,兩者相違,漸行漸遠。睽卦是家人卦的反對卦。家人卦講結婚,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男女青年走到一起結婚成為一家人。
  • 大秦帝國~角色賞析~嬴虔
    這個角色算是劇中個性最為鮮明的了,在下僅用八個字來概括:深明大義、有勇欠謀。
  • 《易經》第四十七卦 困卦詳解 澤水困卦
    困卦,澤水困卦,原文《困》: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彖》曰:「困」,剛掩也。險以說,因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貞大人吉」,以剛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窮也。《象》曰:澤無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初六,臀困於株木,入於幽谷,三歲不覿。《象》曰:「入於幽谷」,幽不明也。
  • 《大秦帝國》之裂變23-贏虔遭劓刑,太子風波過
    太后讓熒玉公主將贏駟交給衛鞅,並讓他轉告衛鞅:國君不在,有太后給你撐腰,只要秦國不亂,什麼法子都行(太后智慧再一次彰顯)。太后自己親自去攔截贏虔。這裡看衛鞅,是真的難過,寫判決書的時候,頭頂青筋暴起,眼裡含淚,劓刑,意味著贏虔以後不能帶兵打仗了,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