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詞|商鞅處了嬴虔劓刑

2021-03-04 東編輯說書

【文稿圖片】

對首傅嬴虔的處罰是,處以   刑……

這段文字出自一本介紹電視劇的書,圖片中所涉及的是《大秦帝國》中商鞅嚴刑峻法,即便是對太子或王室成員也不姑息的描寫。

關於嬴虔的所受懲處,《史記》裡有這樣一段說法:「……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國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數。於是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將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行之四年,公子虔復犯約,劓之。」

從《史記》中看,嬴虔被處理過兩次:第一次是被太子連累,不知道處了什麼樣的刑;第二次因為「復犯約」,「劓之」。

審稿時面臨的情況是這樣:一、東編輯很早之前看過《大秦帝國》,已經忘了劇中嬴虔是什麼情況下被「劓」的;二、這部文稿中並沒有區分這兩次懲處。

如果較真的話,就去看看《大秦帝國》,確認一下嬴虔的劓刑是不是因為太子的連累;如果不較真,這裡直接寫上劓刑也未嘗不可。

這麼說好像不負責任,但是也希望能得到理解:一來,以現在的出版周期,細枝末節的問題不可能處處核實;二來,沒有人跟著電視劇學歷史、做研究,大家娛樂消遣而已,編輯給放過自己時要放過自己。

最後再說一下劓字。劓,yì ,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種酷刑。

《大秦帝國》中嬴虔刑後的造型

連結

閒話|堅定支持簡化字

內容|讓人生不如死的「散文」

相關焦點

  • 睽卦六三「其人天且劓,無初有終」,嬴虔遭受劓刑,隱忍8年不出
    為什麼說「其人天且劓」呢? 「天」是受斷髮之刑。「劓」是受割鼻之刑。「其人天且劓」就是說這個人受到了斷髮割鼻之刑。 睽卦是由中孚卦六四和九五換位後變來的。 在中孚卦中,六三、六四、九五形成一個互艮,艮為鼻。
  • 商鞅為什麼敢於得罪公子嬴虔,原因其實不簡單!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臨死前打算傳位給商鞅,商鞅堅辭不受。秦孝公去世後,公子嬴虔誣陷商鞅謀反,商鞅帶領邑兵與變法後的秦軍作戰,死於自己訓練出來的秦國新軍,屍體被帶回鹹陽車裂示眾。商鞅原本可以有一個更好的下場,問題的關鍵就在秦孝公的哥哥嬴虔。
  • 大秦帝國~角色賞析~嬴虔
    好像用在嬴虔身上,也合適。說點題外話,我覺得盧老師和老獻公許老師還真有點兒像[捂臉]。1、嬴虔自小跟隨公父東徵西戰,戰場經驗、膽識、武力值自然應當十分出眾。2、嬴虔數次與王位擦肩,卻絲毫沒有覬覦之心,且都以強硬手段表明立場,此公定當是忠於秦國,忠於公父,深明大義之人。3、嬴虔因太子之禍,被處劓刑,此公深居簡出,謀劃許久,只為報仇。心胸狹窄。
  • 秦獻公為何不傳位於長公子嬴虔,而是選擇仲公子嬴渠梁?
    當時秦獻公在臨死前,先後召集了老大嬴虔,老二嬴渠梁會見。對於老大的評價,秦獻公是八個字,即:「臨難不亂,臨危不懼」;而對於老二,秦獻公也是八個字,即「錚錚鐵骨,定國柱石」。從老父親對於兩個兒子的評價,我們應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為何選擇老二做國君。畢竟處理問題能夠鎮定自若,臨危不懼,這才是一國之君該有的品質。
  • 商鞅以死完成護法,車裂換秦不裂,嬴渠梁嘆: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
    然而,商鞅卻沒有看到秦國最後的成功。商鞅變法,涉及土地、獎懲、稅收、官爵、人事、貿易、軍事等等,面積之廣,事無巨細。同時,也損害了新老秦人、商賈貴族的利益,甚至觸及到了皇室。其中有兩件事為商鞅最後的結局埋下了隱患。第一件事就是關於秦孝公的大哥,嬴虔。
  • 商鞅作為外人,為何敢削掉公子虔的鼻子,進入真實的歷史一探究竟
    削鼻子,在古代被稱為劓刑,屬於中國古代肉刑五刑之一,在隋朝之後被廢棄,肉刑五刑主要是:墨、劓、剕、宮、大闢,按照罪行的輕重順序可分為:墨刑即黥刑,意為在身體上刺字;劓刑,割掉人犯鼻子的刑罰。剕刑即刖刑,指斷足宮刑,男子割勢、婦人幽閉的刑罰。
  • 商鞅的妻子是誰?歷史上商鞅的後代都被處了嗎
    熒玉痛罵秦惠文王,又深恨自己救不了商鞅,怨憤悲痛之下竟一夜白頭,衰弱將死。景監,車英,令狐送昏迷的熒玉去雲陽國獄見商鞅。商鞅見了熒玉,悲痛萬分。商鞅知道自己將死,而熒玉愛他甚於生命,為了讓衰弱的熒玉可以好好的活下去,商鞅把她安排到玄奇的隱居地,希望玄奇能慢慢的為她療傷。商鞅與白雪的遺體被百姓運回商於。下葬時沒有陪葬的衣飾。這時有蒙面的女子(玄奇)趕到,送來了熒玉為商鞅白雪準備的30套衣飾。歷史上的商鞅家族商鞅是戰國時期衛國人,是衛國國君的庶枝,因此商鞅又稱公孫鞅,也稱衛鞅。
  • 古代的劓刑有多殘忍?遭受此刑的人,永遠都會呼吸困難!
    在我們中國古代夏商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刑罰就已經是非常的完善了,甚至還劃分了類別,不過我們今天要說的刑罰是夏商時候的五大刑罰之一了,那就是劓刑!古代時候的蠻邦是沒有劓刑的,而他們這個裡面是有華夏人的,這些華夏人大多數都是受過劓刑的,所以就會有人問他們為什麼沒有鼻子,華夏人自然是不會說自己以前是犯人了,於是就會騙他們,之所以沒有鼻子是因為在華夏沒有鼻子是一種品味。
  • 商鞅:他死了,秦國卻越來越強打,最終一掃六合
    商鞅又將賞金加到了五十金,終於有人將信將疑,將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毫不猶豫,立刻予其五十金,以明不欺。 秦人大譁,變法看來不是鬧著玩的。 商鞅令五家為一伍,十家為一什,讓百姓互相監督告發,一人犯法,眾人連坐(同什伍)。不告奸者處以腰斬之刑,告奸者和斬殺敵人同賞,藏匿奸者與降敵同罰。
  • 古代的劓刑多殘忍?被割掉鼻子後,受刑人一輩子將會呼吸困難
    夏商時期,我國的刑罰就已經極其完善了,甚至還劃分了類別,我們今天所要講的劓刑就是夏商時期的五刑之一。所謂劓刑就是指割掉受刑人的鼻子,這種刑罰雖然不會像其他酷刑一樣取人性命,但卻是一種使人長久痛苦的刑罰。人的呼吸和嗅覺都要依靠鼻子進行,鼻子一旦被割掉,人體的這些功能就會喪失,另外因為鼻子存在於人的臉部,鼻子的消失對人形象的損害是巨大的。
  • 從"裂土為候"到遭受"車裂之刑"的囚徒—商鞅的人生軌跡
    但秦孝公死後,商鞅卻為何被秦國的太子黨施以車裂之刑呢?一、 商鞅入秦秦孝公求賢令一出,各諸侯國的有識之士齊聚秦國等候選拔。秦孝公的求賢令為何具有如此的威力,他在求賢令中用"甚光美"闡述了秦穆公的輝煌,同時也用"諸侯卑秦"的字眼數落秦穆公之後祖先的不光彩,同時也描述了秦獻公和自己的志向,並且用"吾且尊官,與之分土"的厚賞來招攬天下賢士。
  • 嬴駟繼位,車裂商鞅,剷除世族,凝聚民心,他是怎麼做到的?
    一是以商鞅為代表的變法新派。二是以嬴虔為代表的王族勢力。三是以甘龍為代表的世族勢力。甘龍一派反對新法,要置商鞅於死地,然後廢除新法,恢復王道。嬴虔擁護新法,但是與商鞅有私仇,也是時刻準備置商鞅於死地。甘龍和嬴虔雖然有共同的敵人,但是他們的目的不同。商鞅一派是竭力維護新法,想要剷除世族。
  • 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秦國的國力是實實在在越來越強盛了,這一點商鞅功不可沒。他是一把神兵利器,在嬴渠梁手裡所向披靡,可萬世太平。只可惜,嬴渠梁一死,再沒有人有能力駕馭他,封無可封,功高震主,這把寶劍已經生了倒刺了。大秦確實對不起商鞅,他並沒有反心,但他有足夠的能力,僅憑這一點,必不能留他。
  • 大秦趣談|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商鞅這個人,我恨他恨的牙痒痒,自從二十年前他流放了嬴駟,割掉了我的鼻子,我就沒有一天不恨他。但是沒辦法,秦國變法他是最大的功臣,小弟離不開他,秦國離不開他。我姓嬴,要替我兄弟,替大秦分憂,而不是添堵。所以這二十年來,我只能坐在這裡,一遍又一遍地玩棟梁拆。嬴渠梁不行了,這麼多年來我一步步看著他從年輕壯實的小夥子熬到兩鬢斑白,在那個我曾經無比眼熱的位置上熬盡了最後一滴心血。
  • 商鞅對秦國多重要?秦始皇一統天下離不開他,秦孝公變法最大功臣
    商鞅在秦國變法成功以後,秦國收回了河西五百裡之地,大敗了強大的魏國,逼迫魏國東遷大梁。01改變秦國命運的人,就是商鞅。可能是上天覺得秦國太不容易,為他們送來了天使商鞅。商鞅真的是秦國的天使,因為商鞅到來前的秦國,幾乎就是被諸國欺負的對象。
  • 《大秦帝國》之裂變23-贏虔遭劓刑,太子風波過
    這裡看衛鞅,是真的難過,寫判決書的時候,頭頂青筋暴起,眼裡含淚,劓刑,意味著贏虔以後不能帶兵打仗了,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公子虔職領太子首傅,對太子失教失監,致使太子亂法殺人,處劓刑,罷官罷權,奪其封地;太子右傅公孫賈,同負失教失監之罪,處以黥刑罷官罷爵,奪其封地,流放隴西大山。
  • 商鞅並非車裂而死,他死的冤不冤,後世歷代秦王為何不給商鞅平反
    商鞅與秦孝公但是,所有的一切都隨著秦孝公的去世而發生了變化,秦孝公支持變法期間強力打壓的舊貴族在孝公去世惠文王即位之初全都冒了出來,比如曾經的太子老師公子虔和公孫賈,因為縱容太子犯法,公孫賈被處於黥刑,在臉上刺字塗墨,公子虔被處於劓刑
  • 商鞅——企業文化是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
    不過商鞅強調重刑,倒是真的,《商君書》中曰:重刑,連其罪,則民不敢試,民不敢試,故無刑也。夫先王之禁,刺殺、斷足、黥面,非求傷民也,以禁奸止過也。故禁奸止過,莫若重刑。刑重而必得,則民不敢試,故國無刑民。商鞅認為:「刑重其輕者,輕者不生,則重者無從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