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獻公為何不傳位於長公子嬴虔,而是選擇仲公子嬴渠梁?

2021-03-05 歷史聽我說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對於秦獻公為何傳位於老二嬴渠梁,有了比較詳細的回答。當時秦獻公在臨死前,先後召集了老大嬴虔,老二嬴渠梁會見。

對於老大的評價,秦獻公是八個字,即:「臨難不亂,臨危不懼」;而對於老二,秦獻公也是八個字,即「錚錚鐵骨,定國柱石」。

從老父親對於兩個兒子的評價,我們應該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為何選擇老二做國君。畢竟處理問題能夠鎮定自若,臨危不懼,這才是一國之君該有的品質。

國君要保護的是一個天下,尤其是當時秦國還比較貧弱,面對強大的魏國虎視眈眈,尤其需要一個臨危不亂的人出來撐場子,這個人只能是老二嬴渠梁。老大剛烈、勇猛,他只能做一個有威懾力的將軍,輔助君王穩定秩序的人,而不是君王。

在電視劇《大秦帝國》中是這樣,但在真實歷史上是不是這樣就很難說了。在真實歷史上,他沒有列傳,因此戲份並不多,只是在《史記商君列傳》中出現。

大體事跡如下:

公子虔在秦孝公時期,是太子嬴駟的右傅。當時正處商鞅變法,太子犯了法,依新法處罰太子。而太子是國君的繼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罰,於是就處罰了監督他行為的老師公子虔。

後他又犯了新法,受到了劓刑,即挖去鼻梁。受刑後的他,感覺商鞅在針對自己,於是自此閉門不出八年。孝公死後,他聯合老世族告商鞅,秦惠王將商鞅處死。

自此沒有了記載。

從這稀疏的記載我們看不到他為何沒能繼位,但可以管中窺豹看到公子虔性格,他給人的感覺是有些跋扈,這也是當君王的大忌。

而《史記》中記載,秦孝公在繼位後是一個有恩德的君王,他廣施恩德、救濟貧苦,還頒布求賢令以求人才,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為人十分謙遜、仁慈。

身為人父,這兩人的性格,他應該最清楚,所以選誰繼位最合適,自然是一目了然。

其實還有一個十分現實原因,那就是受當時嫡長子繼承制影響。公子虔是庶長子,即庶妻所生,而嬴渠梁雖然是二兒子,但卻是嫡妻所生。立嫡不立長,嬴渠梁繼位實屬名正言順,毫無爭議。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秦獻公為什麼沒有傳位長公子贏虔,而是傳位於仲公子嬴渠梁?
    應該說大部分人知道秦國的長公子贏虔,都是從《大秦帝國》這部小說中了解到的,那麼我們就先從小說的內容來說,秦獻公為什麼沒有傳位給贏虔,而選擇了弟弟嬴渠梁呢。秦獻公的長子贏虔,是秦國著名的猛將,任秦國上將軍之職。但是也是武人脾氣,性格如霹靂烈火,但內心卻極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如弟弟嬴渠梁。
  • 秦獻公老當益壯,親自指揮大軍收復少梁之戰,不料被狼毒箭所傷
    當夜,為了次日的全面勝利,秦獻公作了戰略部署,任命長公子嬴虔為前軍大將,率領六萬騎兵摧尖拔銳,直撲魏武卒的方陣;仲公子贏渠梁率領一萬輕兵、兩萬步兵護持全軍輜重糧道,同時兼任戰場上的救治;子岸任飛騎大將,統領三萬騎兵策應各方,追殺逃敵;而秦獻公本人則親自率領八萬步騎主力,正面掩殺魏軍的騎兵。部署就緒,眾將領各自準備去了。
  • 秦獻公用了什麼辦法,傳位秦孝公時,另一競爭人贏虔心服口服
    秦獻公本來年富力強,可惜,他在向外發動戰爭時,受了傷,後來因傷不治而亡。在去世之前,秦獻公面臨這傳位的問題。當時,長公子贏虔能徵善戰,在軍中很有威望。按說,他正是理想的繼承人。可秦獻公在臨終時,卻把國君之位傳給了次子公子嬴,也就是後來的秦孝公。這是怎麼回事呢?說到國君之位,秦獻公是深有感觸的。當年,他的父親秦靈公去世時,他才不過5歲光景。
  • 《大秦帝國》之裂變4-嬴渠梁上位第一難,釋放公叔痤
    贏虔備戰,嬴渠梁需要在最快的時間內想到避站的方法。魏國大軍沒有到,卻來了龐涓帶著三萬鐵騎攻驪山的消息。三萬鐵騎是不能滅秦的,龐涓打著營救公叔痤的旗號,實際上是想殺公叔痤。獻公死後,秦人一心想要復仇,殺不了公子卬,起碼要殺掉公叔痤。這時候龐涓領兵來打,只要開打,秦人勢必會更加怨恨魏國,就更希望公叔痤死。當然了,龐涓本人,還是太自信了,低估了秦人的頑強。
  • 商鞅為什麼敢於得罪公子嬴虔,原因其實不簡單!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戰國策》記載秦孝公臨死前打算傳位給商鞅,商鞅堅辭不受。秦孝公去世後,公子嬴虔誣陷商鞅謀反,商鞅帶領邑兵與變法後的秦軍作戰,死於自己訓練出來的秦國新軍,屍體被帶回鹹陽車裂示眾。商鞅原本可以有一個更好的下場,問題的關鍵就在秦孝公的哥哥嬴虔。
  • 《大秦帝國》:嬴渠梁與墨家弟子玄奇的愛情
    嬴渠梁與玄奇這段愛情很柏拉圖,看前期的劇情,嬴渠梁對玄奇似乎就是停留在兄妹的情分上,卻在嬴渠梁病危時,被神醫扁鵲爆出是造成其心力衰竭的兩大原因之一(一是為情所困思念所致,另一個自然是為變法強秦殫精竭慮)。
  • 大秦帝國~角色賞析~嬴虔
    好像用在嬴虔身上,也合適。說點題外話,我覺得盧老師和老獻公許老師還真有點兒像[捂臉]。1、嬴虔自小跟隨公父東徵西戰,戰場經驗、膽識、武力值自然應當十分出眾。2、嬴虔數次與王位擦肩,卻絲毫沒有覬覦之心,且都以強硬手段表明立場,此公定當是忠於秦國,忠於公父,深明大義之人。3、嬴虔因太子之禍,被處劓刑,此公深居簡出,謀劃許久,只為報仇。心胸狹窄。
  • 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嬴渠梁不行了,這麼多年來我一步步看著他從年輕壯實的小夥子熬到兩鬢斑白,在那個我曾經無比眼熱的位置上熬盡了最後一滴心血。當年公父和母后用情用理,逼我立誓不去爭奪大位的原因我也終於是理解了。我和公父太像了,一樣勇猛好武,一樣重情,一樣過於魯莽。秦國多年來積貧積弱,再像我們這樣子去領導是不行的。多年來,我這個文弱的弟弟用他一步一步的行動證明了,他終歸是比我更適合當國君。 秦國的國力是實實在在越來越強盛了,這一點商鞅功不可沒。他是一把神兵利器,在嬴渠梁手裡所向披靡,可萬世太平。
  • 看《大秦帝國裂變》裡的表演細節-衛鞅嬴渠梁篇(1)
    輪到王志飛接戲,我開始不明白為什麼衛鞅會下跪,除了君臣禮節,這次衛鞅是很鄭重的下跪拜禮,從上到下散發了一種愧疚感,甚至有點點怕,和他從案前走下來有很大的區別。這時候的衛鞅,是看到的嬴渠梁的表情,眼神從最開的堅定到下跪瞬間的疑惑、愧疚、疲憊再到難過。
  • 大秦趣談|嬴虔:你們都不會玩棟梁拆
    我姓嬴,要替我兄弟,替大秦分憂,而不是添堵。所以這二十年來,我只能坐在這裡,一遍又一遍地玩棟梁拆。嬴渠梁不行了,這麼多年來我一步步看著他從年輕壯實的小夥子熬到兩鬢斑白,在那個我曾經無比眼熱的位置上熬盡了最後一滴心血。當年公父和母后用情用理,逼我立誓不去爭奪大位的原因我也終於是理解了。我和公父太像了,一樣勇猛好武,一樣重情,一樣過於魯莽。
  • 《大秦帝國》之裂變41-嬴渠梁交待後事,贏虔假死
    嬴渠梁也深知此道。他自己也是很明白,贏虔與衛鞅有私仇,太子與衛鞅也有過節(雖然現在看上去已經和解),一旦自己死去,老世族必然會拼命復闢,到時候秦國變法有可能毀於一旦,衛鞅以及支持變法的老臣,都可能會被殺。衛鞅安慰孝公:您過慮了,秦國變法根基很穩固,不會因為他們這些老世族的鬧騰就動搖的,甚至太子繼位,也沒辦法動搖變法根基。他們這些人恨的不是變法,而是我。
  • 秦孝公嬴渠梁,商君衛鞅——妒者不可勝計,功業終究大成!
    這也就說明,商鞅最開始並不是單純的抑制商業,而是重在理順國內的商業市場環境,明確農業為國家的根本國策。但國內市場穩定發展,財貨富餘才是商鞅的最終目的(一個執掌國家公器20年的變法者不會不知道商業對於資源獲取的便捷和價值)。不要忘記戰國時期還有一大經濟學派計然學派,唯一重視這一學派的只有秦國。並在秦昭王時期學派大家蔡澤,被秦王封為岡成君領丞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