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一日三餐都是麵食,人的精氣神就憑這碗面養著

2020-12-26 孔夫子舊書網

作者 | 智者明

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

#人間有味是清歡# 山西人一直以麵食為主,一日三餐都是麵食,可謂離不開麵食,這與山西的地理環境,氣候環境,土地性質有關。山西山多,丘陵坡地多,因缺水而乾旱,四季分明,適應小雜糧生長,小雜糧就成為人們的主要食品來源。

我們三頓飯的麵食非常簡單而樸素。炒點菜,擀一杖面,煮熟,撈入碗內擱點鹽醋醬油攪拌均勻,再把炒好的菜盛在面上頭,端起來便吃,吃完,一餐飯就交待了。一般很少燒好多菜,弄得很豐盛去慢慢享用。一碗麵條,從往嘴裡送,快者5分鐘就扒拉進肚子裡了;吃完,喝點湯,休息一下,該幹啥就幹啥去了。

我們的三頓飯炒菜單調,面的花樣較多,我可以隨口說出好多種來。比如,貓耳朵揪片、抿圪鬥、剔八股、圪朵朵、擦尖、剔尖、擀麵條、拉麵條、刀削麵、勾刀面、饅頭、花卷、發麵餅、撥爛子等等。總之,天天是麵食,餐餐是麵食。

今天中午的午飯是擀麵,廚師的面和得非常硬,面硬才能擀薄,擀薄才能切出細面來。因為沒有其它菜,這碗面就撈得多,面上頭蓋了一勺炒茴子白,挾了一筷子蘿蔔絲,眾人就捧著堖碗,甩開腮幫子狼吞虎咽起來,人的精氣神就憑這碗面養著。

論起吃來,名家們講述描寫的頭頭是道,不好吃的東西也會描繪得讓人饞涎欲滴,而去想像它,期盼它,想著有一天去品嘗品嘗那些美食。

但是「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我們畢竟生存生活在現實中,日日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奔忙,哪兒有條件有時間有金錢去「東來順」「全聚德」名人云集的場所去消費呢。

平心而論,一日三餐也就是一堖碗麵條的條件——撈麵,攪勻,就根蔥或幾瓣蒜,蹲哪,趁熱哧溜哧溜扒拉到肚裡,吃得滿頭大汗,渾身舒泰,一頓飯算交待了,這就是普通人過的日子。

相關焦點

  • 山西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才知道,山西的麵食如此豐富
    世界麵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麵食種類之豐富,恐怕山西人都不知道有多少種麵食。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山西刀削麵,被譽為中國著名的五大麵食之一。出門在外,大家一聽說我是山西人,都會首先談論起山西刀削麵,特別想大快朵頤一頓。
  • 雜記 | 山西剔尖面
    昨天剛得知一位朋友老家在山西,我很沒見識地問人家,山西是不是也喜歡各種麵食?當時腦子裡想的只有醋,還有來自陝西的小高姐(一個美食博主,經常看她的視頻做麵食)。朋友說山西不是喜歡麵食,是靠麵食養大的。我這才回過神,刀削麵、莜麵、剪刀面……不都是山西的?我可真是有眼不識山西面。從她那兒聽說了一種山西家常面——剔尖面。
  • 山西的麵食花樣很多,但做法不會有非常統一的標準
    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為什麼山西麵食卻打不出去?根據我二十年的陝西生活經驗,無數館子主食一欄都是各種面,拉條,哨子面,乾拌麵,菠菜面,酸湯麵,胖胖面,刀削麵,羊肉泡偶爾也算主食,小吃指的是肉夾饃菜夾饃涼皮麵皮,等等。
  • 晉·味道(一):不管在哪,這碗抿蝌蚪就是咱山西人最惦念的鄉愁
    山西麵食,天下第一。山西人給麵食起名字,也應該是天下第一:鋼磚、螺絲、石頭餅,面羊、搓魚、砍三刀,拖魚兒、剔尖兒、稀撒糊嘟碗拔股兒,鏟片片、握溜溜、蒸餅煮餅乾麵餅,油花花、油蛋蛋、油圪扭子碗飥子,呼突突、煙突突、黑菜窩窩圪搓搓,切板板,河撈撈,起麵餅子栲栳栳,貓耳朵,油蛤蟆,三片瓦上蒸猴子…
  • 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
    刀削麵是山西人民日常喜食的麵食,因其風味獨特,馳名中外。刀削麵全憑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葉,中厚邊薄。稜鋒分明,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麵食者歡迎。它同北京的打滷面、山東的伊府麵、河南的魚焙面、四川的擔擔麵,同稱為五大麵食名品,享有盛譽。
  • 山西麵食「香」飄南洋 海外華裔青少年雲端會「面」
    來自馬來西亞的40名華裔青少年通過「雲端」跟著面藝師傅學習剪刀面、貓耳朵等山西麵食的做法。楊毅德供圖中新網太原1月9日電 (記者 楊傑英)「好想把麵食師傅『淘寶』回馬來西亞。」9日,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華裔青少年在看過山西的麵食表演後發出感慨。
  • 廣州人的春夏秋冬,都離不開這碗面!
    TVB電視劇中煮麵的場景都有這句臺詞那麼來自靈魂深處的問題來了TVB電視劇和老廣們喜歡煮什麼面?科博士覺得大概率是竹升面因為竹升面被認為是南派傳統麵食的代表之一廣州人的春夏秋冬都離不開這一碗竹升面一根竹竿彈出來的美味竹升面的原材料只有麵粉、鮮鴨蛋和梘水三種麵粉要選擇高筋麵粉,麵粉的好壞直接影響面的味道
  • 東北人的一日三餐,吃蘸醬菜湯泡飯,就算沒有肉,也能吃三碗!
    就像北方人吃麵食而南方人吃米飯,南北方人是互相吃不慣對方的飯菜。雖然剛吃到的時候可能有點新鮮感,但是時間久了就會覺得還是自己家鄉的好吃。 實拍東北人的一日三餐,吃蘸醬菜湯泡飯,就算沒有肉,也能吃三碗 對於很多東北人來說
  • 當廣東人說「我煮碗面給你吃」時,吃的都是什麼面?
    當廣東人說:來,我煮碗面給你吃……別猶豫,抄起飯盆,跟他走!廣東的麵食,雖比不上北方的種類繁多,但一一拎出來品評,其口感和賣相,依然是不容小覷的。廣東人:給我一個支點,我能給你下碗竹升面竹升面的面身製作完成之後,想做成什麼美食就容易得多——老廣所熱愛的雲吞麵,蝦仔面,各式撈麵的主食原料就是竹升面,面下沸水到加料上桌,不過十來分鐘的時間。
  • 山西給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除了老陳醋,就是這一碗刀削麵了
    一提到山西,很多人就會想到老陳醋,它可是四大名醋之一,毫不誇張的說,在山西的街邊小店,陳醋的味道,秒殺其地區一條街,吃過醋精勾兌的都知道,那種能酸掉牙齒,而正宗的山西老陳醋,擁有酸、甜、香、鮮的口感,只要擰開瓶口,就能聞到濃濃的醋香味,除此之外,就是這一碗刀削麵了,刀削麵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麵條
  • 花開結碩果 面香千萬家——2020(網絡)中國山西麵食文化節盛大開幕
    花開結碩果 面香千萬家——2020(網絡)中國山西麵食文化節盛大開幕 2020-05-28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但山西麵食卻不能,原因有哪些
    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但山西麵食卻不能,原因有哪些?首先,山西一是窮,二是俗,你總會看到一些一頓操作猛如虎,實際效果二百五的情況,這也是一種映射。最起碼在我看來,山西並沒有和現代接軌,一個勁走奇怪的路,麵食實際上並沒有平民化,稍微有特色就開始瘋抬價格(相反,在大家眼裡小氣的南方,卻經常可以在旅遊景點吃到正常飯,實在太荒唐了),你能吃上你媽媽做的別人能吃上?也註定無法打動現代人的胃,在我看來,哪怕有成千上萬種面也註定不如一個兼用卡實在。
  • 「鐵棒散文·歷九州」山西餄餎面
    山西餄餎面未到山西,根本就不知道還有餄餎面這一美食。若非走一遍,根本不敢想像,山西麵食竟有100多種吃法。面的王國,山西餄餎面,拓寬了我對麵食認識的邊界。餄餎面早在1500多年前就成為了北方的重要食物,甚至在元代的時候,王楨還將餄餎面寫進了他的農學專著《農書》。
  • 三伏天就饞這碗面,不用擀麵、不用切面,一把小刀就能做,特省事
    三伏天就饞這碗面,不用擀麵、不用切面,一把小刀就能做,特省事今年的二伏足足有20天左右,進入二伏天以後,可以明顯感覺到天氣的燥熱,因為天氣的原因,導致食慾也變得比較差,作為「一家之煮」,每到飯點也經常會為吃什麼而發愁
  • 戶縣麵食上央視了!在陝西,大概有100種方式吃麵
    可蒸、可煮、可炒、可熬,在做面這件事上,戶縣人的熱情永遠不能被低估。 最讓戶縣人犯饞的,絕對是這碗大肉辣子疙瘩。>面要手擀的,機器壓的面莫得靈魂;生蒜和油潑辣子是標配;吃罷還一定要喝一碗原湯來化原食,這碗面吃的才算舒坦。
  • 滷麵、拌麵、炒麵、魚面…這10碗面,福建人能吃一輩子!
    讓福州人慾罷不能的這7碗粉,我最多能忍0.2秒!,後臺有不少小夥伴私信小貝想看麵食合集。那小貝,肯定是有求必應呀!今天特意給你們整理了一期【麵食合集】🍜~滷麵、拌麵、沙茶麵…你別說,福建人吃麵的花頭還真不少,快來看看你恰過幾種~ 莆田滷麵 作為莆田zui招牌的美食之一,滷麵承載了太多莆田人的記憶,每逢佳節或集會,莆田人的桌上總會有這樣一碗令人滿足的家鄉味道。
  • 蒜沾面陝西特色麵食,最有陝西特色的一碗麵,蒜香味濃
    #麵食家常做法#在西安上學的時候,當地的同學帶去我吃麵條,當時同學推薦吃蒜沾面,說很符合當地口味,說是吃麵來點蒜,美味又營養。說起吃麵,中國那裡的面最有名了?可能大多數人會說陝西和山西了。今天為大家介紹下陝西蒜沾面,蒜香味濃。
  • 襄陽人吃麵,湖北第一!
    在改革開放初期,真正的好手藝都藏在各種各樣的國營館子裡面,這窩子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靠著這獨一份兒的臊子麵,老八窩子面在樊城火了40多年,也是現存的最正宗的窩子面了。,各自熠熠生輝  襄陽可不止鹼面一種面,全國的各種麵食,都能在襄陽找到合適的位置,大放光彩!
  •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
    陝西麵食是用來當主食,而不是小吃,有各種各樣的面:油潑麵,褲帶面,臊子麵,蘸水面,踅面,鹹湯面,幾乎每個地方都有那麼幾種特色麵食,這些可都是主食而非小吃啊,陝西在文化旅遊方面,有刻意打出自己「地理標誌產品」的意思,油潑麵順著上了而已,關中地區算是西北傳統的小麥產地,除了小麥以外一般是小米土豆來做補充
  • 答案就在海南人愛吃的這碗面裡……
    吃海鮮是每個海南人舌尖上的鄉愁,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順應自然的生存之道。從早到晚,一日三餐,不同場合的飯桌上都能看到海鮮的蹤影。當海鮮與麵條相遇,海南人會製造出怎樣的驚喜?最近,「樂味海鮮面」在海南人的朋友圈、抖音等各社交平臺上霸屏。一入夜,這家不大的店鋪被裡裡外外的食客包圍,每桌都有一碗招牌坐鎮。這碗價格並不親民的海鮮面,到底有什麼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