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麵食能走向全國,為什麼山西麵食卻打不出去?根據我二十年的陝西生活經驗,無數館子主食一欄都是各種面,拉條,哨子面,乾拌麵,菠菜面,酸湯麵,胖胖面,刀削麵,羊肉泡偶爾也算主食,小吃指的是肉夾饃菜夾饃涼皮麵皮,等等。也吃饅頭不能一日三餐都吃麵啊,早上喝粥,炒個菜,吃倆饅頭,總之,一日三餐全是面,我覺得這樣麵食必須算主食了。你但凡問一個山西人哪裡的面最地道、最好吃、最能代表山西,他們百分之九十九都會和你說:我媽我姥姥我奶奶做的最好。
山西的麵食花樣很多,但做法不會有非常統一的標準,每家的面不一樣湯不一樣臊子不一樣做出來的味道就不一樣。麵食很多所以並沒有特別有代表性的哪一種,我們小城市的飯店主食的麵條都是不一樣的,各家有各家的特色,有各家的做法。最重要的是,麵食這種東西每個人接受程度不一樣的,不是說你愛吃自家的面,就愛吃別的地方面。個人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外省的醋太難喝了,一碗麵條沒有醋有什麼靈魂?我朋友不愛吃醋吃麵就不放,我這個人又是極奇愛醋的人一頓沒有都不行。
我每次和他買一樣的麵條他總要試一口我的,然後細細思考說我的比他的好吃我現在把他也帶的愛吃醋了,每次吃飯他都要說你給我放放醋吧,我放了醋也沒你的好吃,當然了,我還是要說,我媽做的面最好吃了。作為一個麵食愛好者,只要面做得好吃,是哪的都一樣啊,這樣的問題只能引戰開地圖炮吧。陝西和山西,自古以來一直結秦晉之好是兄弟省份,有相似的麵食愛好和文化,去外地看看就知道,這兩個地方的飲食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播和推廣,所以難道不是應該共同推廣發揚麵食文化嗎?而不是互相撕,非要證明到底哪個好那個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