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90後網紅李子柒火出國界 各大央媒都為她點讚!

2021-01-12 騰訊網

閱讀背景

近日,「90後」古風美食播主李子柒最近在海外走紅了。這個四川女孩的微博粉絲超2100萬,抖音粉絲超3000萬,海外社交媒體上的全球粉絲超700萬,視頻作品經常收穫上百萬乃至上千萬的瀏覽量。

12月4日,微博用戶@雷斯林Raist 發微博稱李子柒在海外社交平臺youtube已擁有734萬粉了,受到了國外網民的熱捧,這才是文化輸出。

12月5日,@雷斯林Raist 又發表文章《李子柒怎麼就不是文化輸出了?》,再度引發網民關注,進而引發了輿論各界關於「李子柒」現象是否屬於「文化輸出」的爭論。

圍繞「李子柒」的討論一再登上微博熱搜。截止目前,微博話題#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閱讀量已高達8.8億,討論達10.3萬,微博話題#央視評李子柒為何火遍全球#的閱讀量高達11.3億,討論量達11.7萬。

輿情要點

李家有女 人稱子柒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月桃花開,採來桃花釀成酒;五月櫻桃季,開始釀櫻桃酒、煨櫻桃醬、烘櫻桃幹;從手工造紙,養蠶繅絲,再到製作各種家居物件……

李子柒的視頻多以中國傳統鄉村生活及其中獨特的物產為中心,充滿著濃鬱的煙火味道和恬靜的田園氣息,被媒體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

央視新聞熱評說:在我看來,她就是余光中,她就是「料理鼠王」,拍得出「鄉愁」,做得出「媽媽的味道」。李子柒的成功,在於熱愛,愛生活、愛家鄉、愛文化。而每一個喜歡她的人,也是因為愛,才懂這個叫李子柒的姑娘。

2016年初,李子柒開始拍攝視頻。前期視頻從編導、攝像、出演、剪輯都由她一個人完成。2017年,李子柒火爆全網,被譽為「2017第一網紅」。她的作品題材來源於中國人古樸的傳統生活,以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美食文化為主線,圍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展開。

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潛微之時曾有豪言壯語:「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後來夙願得償,流芳百世。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網民們也喊出了響亮的口號:「娶妻當娶李子柒」。

的確,在這個吃飯基本靠外賣,出門基本靠拼車,娛樂基本靠抖音的年代,貌美如花且上得了山、耕得了田、養蠶釀酒,擔水劈柴的李子柒是一個國風十足極具穿越感的不二賢妻。

更何況,李子柒還能掙錢養家。

自去年以來,人紅勢頭猛的李子柒晉升為超級帶貨女王。開業整一年,僅其天貓旗艦店的銷售總量就突破130萬件,總額高達7100萬元。

為什麼偏偏李子柒火了?

李子柒為什麼能在全球範圍內有如此多的粉絲?在YouTube上,外國網友給出過如下回答:

「如果我死後上天堂,這就是我在天堂看到的景象。」

「每次我以為她已經完事兒了,她又做出了8道不同的菜。」

「上帝不是已經把人類趕出伊甸園了嗎?她是怎麼溜進去的?」

界面新聞稱,李子柒之所以吸引我們,是因為她給都市人營造了一個田園牧歌的美麗夢境,讓我們產生一種溫暖的治癒感。這種對過去更簡單的、田園牧歌式生活的懷想,可以用「懷舊」一詞概括。

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說,李子柒把古人的山水田園夢具象化了。她的作品紮根在中國傳統農家的衣食住行、行走坐臥。在光影流淌中,觀者感受到了一股似乎非常熟悉、但又久未謀面的煙火氣、生活味。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李子柒的視頻從專業性上看,甚至不輸成熟的工業化紀錄片:視頻中充滿了數天及數季度的跟拍,大量延時拍攝則被運用於展現時節變化之美,此外還有濾鏡調色、微距特寫,不同場景的中遠景切換等技術運用。

在她的視頻中,無論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還是文房四寶、繅絲、刺繡等工藝,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製作。因為要親自學習掌握一些工藝過程,一段幾分鐘的視頻常常要拍數月甚至一年。她的視頻,沒有過多高深講解,只是通過中國式衣食住行,體現生活之美好和中國傳統文化之精緻。在視頻濾鏡、精巧的拍攝剪輯、恰如其分的音樂、甚至連人物服裝也有明確古風設定的情況下,視頻呈現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閒適之美。

李子柒將中國傳統文化表達的足夠生動有趣,她的視頻打開了一個精巧別致的窗口,和眾多精彩紛呈的窗口一起,向世界展現一個多元而美麗的當代中國。

文化輸出?or not?

李子柒,YouTube上面有七百多萬粉絲,與全球影響力最大的媒體之一CNN所差無幾,她的每一個視頻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都在500萬以上。有媒體稱,李子柒的影響力相當於半個CNN,一大半個BBC,一個FOX,兩個CBS。央視點讚,稱李子柒「沒有一個字誇中國好,但她講好了中國文化,講好了中國故事」。

不過李子柒的視頻走紅後,也招來了一些質疑。有人說她的視頻膚淺簡單、深度不夠,也有人認為她過於偏向展現中國的鄉土生活,缺乏對中國現實更為豐富的表現,還有人說,李子柒的視頻太假,中國農村哪有這種裝了濾鏡的美?李子柒又怎麼什麼都會?又會女紅,又做美食。

文化學者賈靜楠認為,李子柒視頻美化了中國農村生活,並不能代表全部農村,但其中的勞作和生活方式、飲食服飾、手工藝品等內容,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和審美意蘊,田園牧歌式的影像滿足了國內外一些觀眾對於傳統中國的想像,說明中國文化可以創新手段發揚光大。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看來,李子柒視頻讓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人生活方式中別有意趣的一面,對於增進世界對中國的理解、破除刻板印象有積極意義,而這種大眾文化傳播方式更有著獨特優勢。「大眾文化從感性上會讓人形成對一種文化的初步和基本印象,從而更進一步地降低跨文化傳播中的折扣,也為更多的高雅文化傳播打開了空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央視指出,李子柒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軟實力」案例。如同熊貓用其可愛無害的外表讓中國的形象變得更柔軟、更有親和力一樣,在地緣政治衝突不斷的當下,李子柒也被認為是一個能夠消除外界對中國誤解的優秀文化代表。

不過界面新聞認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輸出」的問題可能和她本人的所作所為毫無關係,而更像是外界的附會乃至某種隱藏在國民性中的深層焦慮。李子柒不過就是一個做自己喜歡又擅長的事,順便賺了錢的KOL。她自己就不止一次坦白說過,自己的初衷就是為了能賺錢好好生活,孝順老人,「輸出中國文化」,自然是一個「無心插柳柳成蔭」的事。真正值得討論的不是她是不是文化輸出,而是她是如何成為衝出國門的網紅佼佼者,擊中全球網民的心臟,乃至創立個人品牌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的?她的視頻,到底具有怎樣的魔力?

正如「俠客島」文章標題所說的那樣,何必爭論李子柒?

白巖松說:「現在不是李子柒有多少問題,而是李子柒太少了。如果我們來自民間並真的走向世界的網紅,由一個變成幾十個,變成幾百個上千個,那中國故事就真有的講了。」

央媒集體「發聲」

新華銳評:我們熱愛的,是李子柒對生活的熱愛

紅紗覆面,一襲紅衣,關於李子柒的討論甚是紅火,還火到了國外。視頻裡的李子柒,春耕夏種,秋收冬藏,似乎生活的喧囂並沒有打擾到她。李子柒的視頻就像是藝術家筆下的中式鄉土生活,春雨淅瀝潤物無聲,生活平淡卻足夠觸動人心。繁忙的城市,寧靜的鄉村,其實無論生活在哪裡,無論是怎麼樣的文化,只要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便能讓自己的世界紅火起來。

「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李子柒,嚮往的生活?

李子柒的田園生活,我們可以欣賞,但想要效仿,卻沒那麼簡單。真實的田園生活並不全是浪漫、詩意,還需要真正懂農活、愛勞動、肯吃苦才行。不過作為觀眾,大可不必如此較真,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欣賞欣賞農家院、田園風光、古風漢服和傳統美食,也是一種返璞歸真。同時,我們也要有一種全面的認識。僅僅通過短視頻,未必足以認識遼闊國土的全部樣子,當然,李子柒的視頻,提供了一個令人嚮往的側面。

「解放日報」微信公眾號:雙面「李子柒」:田園詩意的想像憑什麼「圈粉」無數?

「李子柒」已然成為一種文化現象,她所構建的「田園詩意」,雖是想像中的鄉村牧歌,但恰到好處擊中了都市人逃離喧囂的渴望。當繁忙都市將日常勞作拋諸腦後,田園的詩意卻在審美上被不斷追憶。從某種程度上看,網友從觀看李子柒的視頻中獲得了一種短暫的「逃離」感,藉由她所構建的田園牧歌式的場景,生活不再是平庸反覆的日常,也不再是車水馬龍的奔忙

新京報李子柒是一個生活鏡像而非「文化英雄」

李子柒是一個鏡像,在此,她實現了同齡人所無法擁有的夢想。比如,她居住在仙境般的自然環境裡,各種美味食材信手拈來、應有盡有,不用長途跋涉穿越城市打卡上班,沒有老闆的指令與同事間的壓力,一切看上去都是那麼隨心所欲,但眾所周知,每個人呈現出來的生活,與其背後的真相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僅憑視頻就將其理想化、完美化,是一廂情願的。同樣,通過李子柒這個鏡像,人們也看到了自身生活的平凡、庸俗、焦慮。但她是個遙遠的存在,身份、距離、空間的隔離,使其不會成為人們切身嫉妒的對象,是一個安全的夢想承載體

人民日報海外版李子柒治癒了什麼

當此際,看到李子柒那樣專注地處理一件事,無異於服用了一劑清涼藥,產生類似於禪定的效果,反躬自省下,得到心靈的淨化,內分泌系統就會分泌出愉快的激素,產生悅感,壓力得到釋放,情緒得到撫慰。有網友說看後會落淚,也是壓力得到舒緩的一種表現,難怪會產生「太治癒了」的感覺。都說現代社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命體驗,新穎的娛樂形式層出不窮,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但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隨之凸顯,亞健康、抑鬱症、路怒症、暴躁症,過去聞所未聞,如今司空見慣。人們渴望心靈上的寧靜,從這個意義上看,我們期待更多李子柒式的文化產品,來為我們的生活加點潤滑劑。

光明時評李子柒為何能走紅海外

李子柒的海外走紅,與其說是一種文化輸出,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現象。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語境,傳遞出精緻的、文明的、可親的、具有煙火氣和人情味的中國形象,這是一個全媒體時代傳承與傳播中華文化的生動案例,其中具有值得總結的文化傳播規律。

人民日報客戶端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

李子柒視頻中所呈現的田園生活,雖然距離當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較遙遠,但從中依然能看到中國傳統「清雋」的審美取向和「出世」價值追求,讀懂這些內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當然,那些試圖讓一個視頻博主來承擔「文化輸出」重任的聲音,聽起來不僅有點苛責,也不現實。客觀來說,當前我國在國際傳播能力上還存在一些短板,文化走出去的方式還相對單一。迫切需要發揮多種力量,實現多點開花、多路進發,也迫切需要更多打動人心的優質作品,讓傳統文化藉助新興傳播手段煥發光彩、贏得世界掌聲。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提出過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學習借鑑其優點和經驗;爭議是否是文化輸出,不如扎紮實實做好文化創新和推廣的工作

每一個文化作品的成功都不是輕輕鬆鬆的,都凝結著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恆的努力。堅定文化走出去的大方向,秉持工匠精神來謀劃創新,這是我們最應該做的。

網民觀點選摘

@韶光因循:活出了我理想中的樣子 。

@陶鄀君:喜歡李子柒是因為她給了我一個桃花源。這世上永遠有人做著你想做的事情,過著你想要的生活。

@神回復bot:我覺得李子柒是現在比較難得的正能量公眾人物吧,中國文化的傳播很需要這樣的人 。

微博認證為知名數碼博主、頭條文章作者、微博籤約自媒體的用戶@渠洋(粉絲數:148萬):我們需要這樣的網紅,她符合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趨勢。

微博認證為編劇、導演、微博籤約自媒體的用戶@鴻水(粉絲數:375萬):我們有5000年的文明,應該有這種文化自信才是。

微博認證為頭條文章作者、微博籤約自媒體的用戶@徐記觀察(粉絲數:238萬):中國的文化輸出需要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更需要一個完整的規劃和戰略。

輿情觀察

李子柒在國外深受歡迎,這令不少人始料未及,因而引發輿論廣泛討論:她的視頻到底為什麼這麼受外國人喜愛?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

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輿情分析師鍾新星認為,與國內觀眾喜愛她的出發點相似,國外觀眾也認為李子柒視頻中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可以讓觀眾逃離當下生活,放鬆心情。不僅如此,李子柒做的手工、穿的服飾像音樂一樣沒有語言接受障礙,也令她視頻收穫了更多不懂漢語的觀眾。一部分國內評論擔憂,李子柒迎合了外國人心中「中國貧窮落後」的刻板印象,但國外反饋的評論指出,對於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他們而言,李子柒的視頻與他們習慣的快節奏現代都市生活截然不同,這份新鮮感吸引了他們的目光

國內輿論對「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輸出」展開激烈爭論,但實際上,李子柒所展現的中國切面,也是一種文化符號。但中國的文化輸出,是千萬中國人所匯聚的文化合集,而非李子柒一個子集可以完成。與其探討她算不算文化輸出,不如從李子柒的範式出發,汲取精華,運用於講好中國故事,達到潤物細無聲、無形勝有形的效果

作者:邱越、王娟(實習生)、張帥(實習生)

編輯:張帥(實習生)| 責編:邱越

相關焦點

  • 浙江縣級融媒體中心獲得央媒頻頻點讚,戰疫宣傳可以這麼做!
    浙江縣級融媒體中心獲得央媒頻頻點讚,戰疫宣傳可以這麼做!反映一線抗疫的網絡爆款頻出,湖州吳興區《82歲老黨員捐款2萬元,「國家有困難,我就出一份力」》在「愛上吳興」客戶端、抖音等平臺總瀏覽量超1億,點讚近700萬;金華義烏市推送的「95後護士連續工作11天,與男友隔著傳染病房玻璃親吻」,展現了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的美好感情,在全網迅速獲得近億次播放量。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了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 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
  • 獲金星認可央媒黨媒集體點讚 肖順堯越來越讓人期待
    上周,由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聯合打造的混齡男藝人競演綜藝《追光吧哥哥》迎來哥哥們的初舞臺競演,演員、歌手肖順堯憑藉一首獨特的說唱《197653》致敬英雄,強勢炸場,並獲得「人民網」、「光明日報」等眾多黨媒、央媒點讚,連一向嚴格的金星老師也流露出對其的認可。
  • 文旅和公交推出「周邊產品」這創意央媒都來點讚
    搶抓電商機遇國企帶來的「萌物」融化網友  當前全國各大企業都在搶抓重大機遇、發展電商經濟,濟南市各大國有企業,順勢而為,積極組織、參與「雲」直播、「雲」展覽等各類直播活動,布局電商經濟,探索創新模式,滿足廣大市民遊客消費需求。  「非常高興能參與此次『國企帶貨』直播活動,希望在為廣大網友提供優惠產品的同時,與大家分享更多泉城美麗風景。」
  • 央媒為什麼頻頻點讚寶能?
    此次入選人民日報社「品牌強國計劃」,是寶能集團繼成為央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TOP品牌合作夥伴後,又一次與央媒的強強聯合,充分體現了國家平臺和社會各界對寶能品牌、企業發展的肯定。一向低調的寶能集團,憑什麼頻頻被央媒點讚?
  • 玩彈幕、發推特,如此接地氣的央媒你敢認嗎?
    如果你有留意的話,會發現進入2017年以來,一個陌生的頻道出現在各大平臺上——CGTN。CGTN,即中國國際電視臺,又稱中國環球電視網。這是中央電視臺順應媒體融合趨勢,整合資源拓展海外市場而推出的又一品牌。
  • 關注| 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武漢18歲小夥被眾央媒點讚!
    關注 | 高考完就上防汛一線,武漢18歲小夥被眾央媒點讚!他的事跡被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多家央媒轉發關注▼▲央視新聞、中國青年報微信轉發▲人民日報微博轉發新浪微博話題閱讀量達1.8億近10萬網友為他點讚:「雖然還未知道高考成績,
  • 她憑什麼爆紅海外,央媒還紛紛為她點讚?
    李子柒是一個全網好幾千萬粉絲的視頻博主,因拍攝鄉村古風生活、傳統美食、傳統文化等內容走紅。同時,她在海外也有大批粉絲,海外社交平臺上訂閱者達741萬。作為參照,美國主流媒體CNN在其上面訂閱量是794萬。有人讚美她拍出了令人嚮往的田園生活,讓外國人深度感知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美食的魅力,也有人質疑李子柒的視頻並不真實反映中國的鄉村生活,且加深了外國人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 以清為美 以廉為榮 央媒點讚我縣「清風之旅」創建成果
    以清為美 以廉為榮 央媒點讚我縣「清風之旅」創建成果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今年以來,縣紀委縣監委深入挖掘清廉蒼南文化元素,按照「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的建設思路,一體化推進清廉機關、清廉村居、清廉學校、清廉醫院、清廉企業建設,通過串點成線、以線帶面,全力打造232省道、橋莒線等一批「清風之旅」示範帶,形成豐富多元的清廉文化產品,營造以清為美、以廉為榮的社會氛圍。
  • 回顧2019|各大央媒紛紛點讚此次數博會
    本文轉自【動靜貴州】;2019年5月26日,2019中國國際大數據博覽會在貴州貴陽開幕,吸引了多方的關注,不少中央媒體也發出多篇報導,紛紛點讚此次數博會。人民日報:《人民日報》推出專版(專題)報導,刊發《加強交流合作 共創智慧生活——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五年記》《看數博 說貴州》《貴陽 「中國數谷」加快建設》等稿件。
  • 央媒網推薦索向傳原創歌詞作品!您的歌曲作品發給來,效果你懂得
    為你為他為我,為民為家為國;你就是最美奮鬥者,你的一切都給了偉大的祖國!我會把您的原創歌曲整理好後,通過央媒網CCMN新媒體官方微信公眾號平臺推送宣傳,這裡有來自50多個國家和全國各地30多個省、直轄市及地區的歌迷愛好者、音樂從業人員及音樂愛好者。您的原創歌曲作品大家會共同關注、欣賞、轉發幫助一起宣傳,所以效果您應該懂的哦!
  • 點讚!90後網紅向母校捐款100萬,網友:就該他紅
    近年來,短視頻發展迅猛,一些人通過不經意的一個視頻,變成很有影響力的大網紅。有的網紅如同「腰子姐」、「月亮饃阿姨」火一陣子就不火了,還有一些網紅也是發展得很不錯,擁有穩定的粉絲,通過流量變現後,生活也變得富足。
  • 【消息】超山梅花刷爆央媒!
    超山梅花最近成了網紅,不僅刷爆了朋友圈,更是席捲了各大媒體!
  • 人民網、光明網兩大央媒聯手酷狗音樂用歌聲戰「疫」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人民網、光明網兩大央媒在戰「疫」活動中持續發力,聯合酷狗音樂新媒體平臺,發布權威疫情信息、科學防疫知識的同時,還發起多個「音樂支援武漢」的媒體融合活動,為全國網民搭建起用音樂傳遞戰「疫」力量的新媒體輿論平臺。
  • 18日至今,鄭州持續在各大央媒「霸屏」
    ▲點擊可觀看視頻今天早上7點10分起
  • 丁真吸菸被央媒犀利點評,找到問題關鍵點,王源做法才是正解
    丁真是現在炙手可熱的網紅,一個攝影師無意的一次拍攝,沒想到會引來如此大的關注,甚至火到了國外。
  • 李現:堅信作品和演技才是硬道理,一天之內被兩大重量級央媒力挺
    一天之內兩大央媒一起力挺李現關注點之1——央視電視劇頻道CCTV電視劇2020年12月14號下午 14:45 ,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文稱:#演員都要用作品說話#【@李現ing :流量只是一時,作品才是永恆】從《萬箭穿心》《劍王朝》《奪冠》再到《赤狐書生》,李現坦言
  • 央美教出的明星竟然這麼多!你們這麼厲害,我們甘拜下風
    而他的畫技似乎比演技還要更勝一籌,閆妮生日的時候,耿樂還曾為她畫過一幅素描慶生。也正因為這樣,王小帥在這裡系統的學習了四年後,發現周圍畫畫的人都太厲害了,所有人都想考油畫系,這讓王小帥自覺考上央美把握不大,於是才想到了學電影。
  • 今天,兩大央媒聚焦東莞,就為了這件事!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今天,兩大央媒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分別聚焦東莞就為了這一件事!今天(1月6日),「人民日報廣東頻道」發布《贊!兩大央媒分別聚焦東莞,就為了一件事——聚焦東莞治汙攻堅工作。東莞的治汙工作究竟做得怎麼樣?先讓我們跟隨央視的鏡頭來看看!▼「人民日報廣東頻道」發布《贊!
  • 《大俠霍元甲》:一邊剛央視大結局,一邊又被央媒贊「打得好看」
    剛剛在CCTV-8播放完畢的《大俠霍元甲》再登央媒主流紙質媒體,獲盛讚啦!許多觀眾都紛紛表示,看得熱血沸騰!這部劇由郭靖宇編劇,打出「中華武術正劇」的定位,力邀三代武打演員趙文卓、釋小龍、梁小龍出演,將迷蹤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等搬上螢屏,展現出賞心悅目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