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博談死讀書

2021-02-13 政坤奶奶心語

實際上導圖這個東西本身哪,它不是個壞東西。它到底是個啥呢?我給它簡單總結是這樣。它充其量就是讓孩子明白,噢,有哪些知識點。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就是告訴孩子們,每個知識點要注意哪些環節。僅此而已。導圖到此為止,給我滾蛋。導圖不要到處表演了。再表演就是害人。為什麼我恨導圖呢?因為導圖死活不下歷史舞臺。它已經完成了歷史功效,卻賴在舞臺上不走。你說這有多麼糟糕!你說要不要否定?當然要否定。一句話吧。你見過哪個學習上的學霸竟然帶著導圖的?!也許他在開始的時候,知識點有點零碎的時候,他看一看。看完立馬扔掉。

書越讀越薄,一定要越讀越薄。怎麼樣才能越讀越薄呢?一定不是導圖。要打個大的叉叉,導圖能讓你越讀越薄?那豈不是一兩頁紙就能把初中搞定?一兩頁紙就能把高中搞定?哪有那麼容易的事。

有哪些東西讀不薄呢?有些人不要抬槓。比如說,元素周期表這些東西,那你沒有辦法,你這個東西你去查表就行。你不要說越讀越薄。那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對於整個數學,數理,核心的東西一定是越讀越薄的。

我說一下身邊的例子。先不談這些問題。大家身邊有好多小孩子,成年人應該經歷過好幾個階段。有的孩子已經高考完了,有的孩子馬上要高考,有的孩子馬上要中考,有的孩子馬上要小升初。你的孩子可能正在歷程裡面。你聽說過太多太多這樣的故事。有的孩子在小學的時候成績棒棒的。到了初中,兩個字:落沒。到了高中,四個字:消聲匿跡。這種故事舉不勝舉,在身邊。

因為死讀書不可持續。從環保的角度來說,死讀書是高碳行為。一個高碳行為怎麼可能具有可持續性?

死讀書的危害性遠遠超過大家的想像。不只是所謂的效率低。大家理解的太膚淺了。效率低還好,我能接受。

但是,死讀書的破壞性一一有兩個更可怕的地方。一個可怕,為了那麼一點分數,你付出了多少?其實內心裡是很慘的,很痛的。就是為了記住某一類題型或者是某幾類題型,要記住好多好多解題方法,因為讀不薄嘛!就死記住。其實內心是兩個字:煎熬。煎熬的過程中能建立信心?這是騙誰呢?信心在這個地方備受打擊。也就是說,你的孩子或者你身邊的孩子,很有可能考上九十分,實際上,他的信心已經在劇烈地波動了。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他付出了多少?他為了那個所謂的一百分、九十多分,他有多少天沒睡好覺?他有多少個遊戲沒去玩?他有多少次想聚餐的機會都放棄掉了?你知道他這時候的信心裏面有多麼的脆弱?你只看到了孩子考了九十多分,卻不知道他的痛苦有多深,茫茫然不知所以,多麼的可怕!這是第二個可怕!

第三個可怕,就是所謂的依賴性。大家都知道,死讀書是有極強的依賴性的。這種依賴性不亞於毒品。換句話說,你只要不努力,你立馬成績就下來了。你不信?在身邊調研一下。這種案例絕對是佔80%以上。

所以,死讀書有三點可怕。第一點,低效率。所有的小朋友家長都清楚。但是第二點,很少人清楚。就是對信心的打擊,而且是來自靈魂裡面的打擊。一打擊,這輩子再也沒有信心了。我告訴你,因為它催毀了內在的原動力。這是多麼的可怕?釜底抽薪式的打擊!第三點,依賴性。這種依賴性直接轉化為放棄。因為什麼?因為你最後得不到效果的時候,你就直接放棄掉了。

可怕性啊,三點。我已經給大家做了一個完整的解釋了。

比如。小學裡面,舉個最基本的例子。有些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什麼叫死?這就叫死。你一看到」多「就用加法。這是最壞的。你看這個題目就不能用加法:甲比乙多4。已知甲是6,乙是多少?你看我這裡面就是「多」。我告訴你甲是6呀,求乙是多少?你能用加法麼?開玩笑!這明顯是什麼?你要去理解它嘛。你怎麼只記一個「多「就怎麼樣呢!我告訴你,到了高年級,這種情況就會越演越烈。有人可能覺得好笑:不會的。我的孩子就不會。我告訴你,在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的時候,有很多時候是這樣的:你的孩子因為生活閱歷豐富,因為孩子在生活中會吃東西,或者東西會被別人吃,所以他知道多與少的概念,理解的很好,OK。雖然他死記住這個「多」,但是他多多少少他還能調整。但是你看下一個案例,他調整不過來了。你怎麼調整?這裡沒有生活感受。已知單位一,用乘法。要求單位一,用除法。你看我下面這個問題,你知道單位一在哪裡嗎?甲數是乙數的三分之二,乙數比丙數多五分之一。已知丙數比甲數大10,求乙數是多少?如果你沒有把分數玩個底朝天,我告訴你,這個題目你要是會做,我寧可相信鬼了。

這個題目出現了三個對象。誰是單位一?我就告訴你,這個單位一在變化在跳躍,你記單位一,有什麼用?沒有用!你只有懂得了分數到底是怎麼回事,分數在表徵的時候,它的核心是什麼?你才能做這個題。也就是說,上面剛剛給出來的這個案例,就在告訴你,你死記是搞定不了的。你怎麼搞定這個問題?而且我就大膽地說,這個問題不是我給出來的,是很多孩子給我反饋的。很多很多考90分的孩子給我反饋的。他說他怕這種問題。我問他:「最基本的分數問題你會嗎?「他說,「我會。「我說,「我再改一下,你會麼?」他說,「也會。」 哎?我覺得納悶。我說,「改一下你會,為什麼我改兩下你就不會?」他說,「你改兩下後,我就找不到單位一在哪裡了。」噢。我明白了。改一下是他記住了那個題型,改兩下他記不住。因為改兩下變化無窮,沒法記住。單位一不知道在哪裡?不知所以就不知所措。不要小瞧剛才的第一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給大家在感覺,讓你知道,什麼叫死的表象。而第二個案例是小學六年級。我就告訴你,孩子死在哪裡,真的就死了。你看。我就知道很多家長都不會做這個題。你不信?試一下。你不用方程,你試一下。你不要求助於高級別工具。你用小學的數學邏輯去處理。處理不了,好多人。為什麼?因為沒有破除「死「這個圈套。

好。我再給大家看一下。初中就不講了。初中沒多大意思,講太多了。我講一下高中吧。

就看一下三角函數。有很多孩子,三角函數單調性、奇偶性、周期性,哇!記得死死的。幾個和差化積、積化和差也記得死死的。其實那裡就一個公式,在這裡,由於時間關係,我沒法展開講。下面你看,我問一個問題。這是一個複合函數。sin中括號裡面是cosx。第二個cos中括號裡是sinx。我就問你,這兩個函數的最小正周期有麼?它是周期函數麼?如果是周期函數,你覺得它們的最小正周期是一樣的麼?左邊和右邊的最小正周期相等麼?我試過很多遍。結果有很多老師都不會做。全錯。因為什麼?因為這個題目找不到依靠。你找不到依靠,沒有公式可記。你得真正意義上理解什麼?理解函數的周期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你不理解函數的周期怎麼回事,我告訴你,處理這個題目很快就會上當,絕對上當。因為對周期的理解太膚淺了。膚淺就會導致上當。我這個題目在重點高中的實驗班我問過。居然有很多孩子回答沒周期。我再問他們,哪些是奇函數,偶函數。他們有很多孩子居然是非奇非偶函數。還得了?這還得了?這種問題我再複合一下。我這裡僅進行了一重合,我再進行二重合,三重合,你還怎麼做?你都不理解基本的定義。有人經常跟我說,「我就不理解,怎麼辦?我就死記住!「來呀!你做這個題目,看一下。我就告訴你,這兩個題目的答案不一樣。不要以為一樣。以為一樣你就錯了。

為什麼要舉這個例子?這個例子很簡單。如果再動一下,立馬很複雜。死就死在這裡。

我不舉案例,大家不知道厲害。這個只是極其簡單的案例呀。我還沒有把這個問題套用在一個母問題下面,這只是一個子問題呀。如果我再把這個作為基礎元素,構建成一個新的解答型問題。你說,這個解答型問題該有多少陷阱?我如果再把單調性、二次函數和對數函數往裡一揉,你說這個題目有多可怕?就敢包票,100個孩子可能就有99個孩子不能動手。因為在重點高中裡面,有孩子就做過類似的事情,不能動手,亂做一通。

那以上所述:死到底有哪些表象?你不要以為那種死是迷迷的那種死。有的孩子看起來學的很活,那是一種錯覺。那是他記住的套路很多,他的腦袋裡有很多表可以去查。但是我就可以告訴你,我給你一個問題,你查不到表,又怎麼辦?據說考試要開卷。數學物理的考試,如果一旦要開卷考試,可以想像得到,難度是多麼的大,多麼多麼的可怕!你再找書也沒有意義了,沒有用,你找個啥呀!都已經開卷了,你找一個問題,會讓你找得到麼?肯定不會讓你找得到,讓你無從下手。也就是說,模式,記題型,未來的路只會越走越窄。

那麼,講到這個地方,我們肯定要問一個問題,出路在哪裡?

出路肯定在最前方。當我們在腳下看不到希望的話,一定要抬頭看看天。更上一層樓,為的是欲窮千裡目。現在小學的孩子家長,時間還來的及。到了初中,一定要小心。因為未來考試只會越來越靈活,題量只會越來越大,題型只會越來越豐富。那麼,記套路,模式逐漸只會被淘汰的越來越厲害。所以一定要小心。寧可把事情做在前面。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有個陣痛。陣痛就是說,你在放棄掉死記題型的時間段裡面是痛苦的。因為什麼呢?因為你突然找不到出路。你又放棄了你現在的「有效工具」。有效打個引號。你就很難在目前維持現狀。換句話說,原來150分,你考了100分。可能你放棄掉原來的東西,你只會考80分。但是我告訴你,你為未來撕開了一片天空。我用「撕開」這個詞,很殘忍。真的是撕開。如果你還願意從頭思考問題,你就會發現,你的未來一定是豔陽天。

相關焦點

  • 要讀書,但不要死讀書
    其實,讀書就像是充滿詩情畫意的心口上的硃砂痣,而社交就像是沾染了柴米油鹽的衣服上的飯黏子。真正的生活,少了硃砂痣可以,少了飯黏子卻不行。所以,要讀書,但是不要死讀書。切記,有用的讀書,是需要和外界產生連結關係的讀書。
  • 五年級第八單元《古人談讀書》《憶讀書》《我的「長生果」》匯總
    5、津津有味:興趣濃厚的樣子,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談得很有興趣。6、豪傑:指才能、才智出眾的人。7、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徹。8、索然無味:形容事物枯燥無味(多指文章)。9、栩栩如生:形容藝術形象非常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10無病而呻:文中比喻文藝作品缺乏真情實感,矯揉造作。
  • 十點讀書丨《談美》,遵從內心,走向繁華
    十點讀書丨《談美》,遵從內心,走向繁華 2020-10-09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死讀書的梁元帝:讀書萬卷卻國破家亡,臨死前將萬卷書籍付之一炬
    當時陳壽亭感慨自己讀書太少,而盧家駒卻對陳壽亭說,這本事大小不在於讀書多少。不僅如此,這世界上有三種人反而不能讀書。第一種,是天分過高的人不能讀書,這種人讀書反而會限制他的天分,局限他的思維,讓他做起事情來會被約束住。第二種,是讀了書幹壞事的人不能讀書,因為有文化的人幹起壞事來,比沒文化的人更狠毒,危害更大,這種人書讀得越多危害越大。
  • 讀書對普通人有多重要?為什麼說只要讀不死,就往死裡讀
    關於讀書,前兩天看到一個網友說過這麼一段話:農村,甚至是城市工薪階層的孩子,你要相信讀書是你唯一併且可靠的出路,只要讀不死,就往死裡讀,素質教育,那都是給富人看的,是給富人孩子錦上添花用的。今天我們暫且不討論教育的問題,我想分享一下讀書學習這件事本身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和影響。供大家參考。讀書是強大自己成本最低,而且見效最明顯的一個途徑通過讀書學習,讓自己通過知識強大自己,從而讓人生獲得改變。對於廣大的普通人來說,是成本最低,而且見效最明顯的一個途徑。
  • 《談時間》:梁實秋 讀書時間
    當然,老而不死的人,不是沒有,不過期頤以上不是一般人所敢想望的,數十寒暑當中,睡眠去了很大一部分。蘇東坡所謂「睡眠去其半」,稍嫌有一點誇張,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總是有的。在此期間內,我們是以心為形役呢,還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還是參究生死直超三界呢?這大主意需要自己拿。|關於熬吧|熬吧是一家集茶道、美食、讀書、棋道、論壇於一體的品牌文化與商務交流平臺,創立於2005年,位於長沙市芙蓉中路218號和府大廈五樓,總面積1800餘平方米。
  • 【作文365】 從名言警句中看讀書
    (張潮)②讀書忌死讀,死讀鑽牛角。(葉聖陶)③讀書就像蜜蜂採蜜一樣,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必須如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魯迅)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⑤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
  • 五年級必考《古人談讀書》,學會這一「寶藏」,知識考點輕鬆掌握
    一、《古人談讀書(一)》《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主要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6、講學與思關係的句子是「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嘗:曾經)二、《古人談讀書(二)》1、本文的作者是宋代的朱熹,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
  • 談讀書:給向我諮詢「速讀」方法的您的答信(分享稿)
    上面談到了「讀什麼」,現在再談「怎麼讀」就很輕鬆。首先我要否定我有一目十行的能力,我的個人定位是,笨鳥先飛,且半路出家。我不防開個玩笑,其實我一目一行都難。劉媛媛曾在《寒門貴子再難出貴子》裡說到「我家當時連門都沒有。」我想我的現狀和她差不多。那麼,我記得有小夥伴告訴我說,他們是一個字一個字的讀,有時也糾錯。這個讓我想起了編輯校對工作,這種態度是勤懇的,但不利於讀書。
  • 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喜歡寫愛情故事的作家,也許從來沒談過戀愛。」「說不定那些畫童書的人,其實最討厭的就是小孩。」作家的心思怎麼那麼複雜。「爸爸,什麼是江郎才盡?什麼又是黔驢技窮?什麼又是江山代有才人出?」02編輯篇「好奇怪喔,每次聽到大人們在談設計,都露出一種又愛又恨,難以形容的表情。」大人對我們小孩子,也都是又愛又恨啊。
  • 向死而生——《張岪與木心》讀書筆記
    他說:我這不是難過,是好比一腳跌入全盤皆輸的境地,人死了,原來是這樣的啊。以前聽人描述,某人幫著搭建樓房,一腳踩空,伸手抓不住,跌落前喊了聲「今天糟了」,高空墜亡。我便常常想像人的猝死,是不是也是這樣,伸著的手再也抓不住人間的實物,腳下突然陷入虛空,便是到了另一個時空。走時,心裡是明白的吧?告別與否,遺憾什麼,有何不舍,一個時空的問題,另一個時空的答案,恍若隔世,就是隔世。
  • 談讀書:一個外賣小哥決定給2020年的自己寫封信
    其中,第一封信就是談讀書。這個看似文縐縐的話題,不知道為啥闖入了當下正在派單路上我的腦海裡?是啊,我們為什麼要讀書呢?很多人會給自己的新年做一個規劃。今天,借這個莫名跑到我腦海裡的「讀書」,和你詳細的聊聊。
  • 她閒|雜誌棄稿《談讀書》
    有人喜歡讀書,有人習慣讀書。沒事無聊的時候你喜歡做什麼,一起來看這篇被拋棄的稿件原文吧。有人說:「讀書太多,會變傻」。我的理解是,讀書人想問題會比較簡單。讀的好書越多,三觀就超正,在別人眼裡不就是認實理,不知變通,呆板嗎?那在世人眼裡可不就是「傻」?與其說讀書人「傻」,不如把它當作對讀書人的另一種誇獎吧。
  • 承德興隆花市奇悅農家樂鄉間濃情,春夏秋冬,讀書喝茶,只談歡聚
    乾淨整潔寧靜的小院,讓習慣了都市嘈雜生活的您倍感舒心,又或是鄉間濃情,春夏秋冬,讀書喝茶,只談歡聚,不談喜悲,若能偶爾約上兩三好友,只是靜靜坐著,時不時閒聊幾句,便覺妙不可言。融入在青山秀水之中,空氣清新,是典型的北方農家院落。
  • 讀書的層次與境界,你在哪一層?
    讀書也分層?讀書人真的矯情。今天談讀書的這個話題,內心五味雜陳。當下談「階層」劃分和境界歸屬容易引來各種非議。今天分享,也不知道大家會有何反應?
  • 2021年的第一份讀書報告
    木月死了,直子死了初美死了,直子的姐姐也死了村上說:在這部小說中,很多出場人物一個接一個死去消失有不少批評說這怕也太巧了但不是我辯解,老實說,那是故事要求我那麼做的因為在事實面前,他無話可說「直子死了綠子剩下,直子已化成白色的骨灰綠子作為活生生的人存留了下來」
  • 讀書筆記 朱光潛《談美》
    《談美》是他寫於民國時期的一本小書,由淺入深、鞭辟入裡,系統地討論了美的本質、美與自然的關係,藝術欣賞的方法、藝術創作的方法等問題。無論是舞蹈欣賞,還是舞蹈編排,相信這本書都會對你有啟發。什麼是美?藝術等於自然?怎樣進行藝術欣賞?怎樣進行藝術創作?天賦有多重要?靈感如何獲得?朱光潛告訴你。
  • 《何時是讀書天》何時才是讀書天
    他們談理論、談政治、談時代、談隱喻,但他們就是不談詩本身。他們拒絕說明自己喜不喜歡他們在「研究」的「對象」,他們只會說這是不是一篇好論文。去你媽的吧。我常常想起之前看的那部日本電影《何時是讀書天》。女主角美奈子是一個送牛奶的女工,每天天還未亮便開始送牛奶,白天在超市裡打工,晚上回家以後讀書。看的時候我想起自己,想起我一直以來想做的其實只有在超市當個收銀員。
  • 【世界讀書日】成為遇見生命的朗讀者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提倡多讀書的重要論述,以及中央、省、州、市關於「倡導全民閱讀,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的重要部署。在「4·23」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楚雄市法院在新華書店開展以「2020書香楚雄」為主題的讀書活動。市法院黨員代表、法官代表、團員代表共計18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 「讀書得間」
    一「讀書得間」是一句成語,體現了宋、明以來學者讀書治學的一種成功經驗與思維方式,迨至清乾嘉學派特別是近現代的學術宗師,更加提倡與推重。據學者考證,明確地提出來,當始於乾嘉時期,學者蘇徵保有「離經泥古,厥罪惟均,讀書所貴,得間後可」之語,說的是死搬教條與離經叛道二者過錯相等,而讀書最為可貴的乃在於讀書得間。「間」,本作「閒」,從門,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