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神偷》:我們要正確的對待自己要珍惜的東西
人好像總是能夠在回憶裡找到酸甜苦辣鹹,在經歷的時候卻很難專注的去發現那些味道。演員的選擇真的很重要,影片中的父親是任達華大叔來飾演的,他身上自帶一種中年父親在歲月中侵染沉重和溫和。像極了很多人心中的父親這一角色,親近感也油然而生。母親是吳君如飾演的,吳大嬸的感覺也是如此,每天都會有叨叨說不完的事情,催孩子上學吃飯別搗蛋,和丈夫商量家庭瑣事。
那樣一個女人,那樣一個男人,家的骨架就起來了。最重要的還有是孩子,兩個孩子,一個優秀令人羨慕,一個搗蛋無比讓人覺得可愛。影片就像是一杯溫開水,一頓饅頭鹹菜。很普通的情節故事,一家人在一起生活。看到的不是羅家這一大家人,看到的是自己的身上發生過故事。時間的開頭很溫馨,鄰居親人很和藹友善,生活雖然辛苦令人疲憊。可是,苦中作樂也好,苦盡甘來也罷,一家人平平安安各安其事都是很好的。父親製作這鞋子來支撐著家裡的費用,媽媽給父親幫點忙,簡簡單單的。
影片開始運用搖鏡頭展現水缸中的魚兒,簡單有趣。還有孩童天真的眼神,在暖黃色的色調下溫馨的展開了故事的序幕。也為這部影片打下了溫柔的情感發展基調。在舒緩音樂的的包圍下一場驚心動魄的偷盜發生了,卻是為一場天真可愛的鋪墊。魚眼鏡頭配上音樂的抒情歡快在夕陽的流瀉下,世界待人如此溫柔。戛然而止的音樂,出現的是一道寬厚的背影,調皮的終結者是父親。
影片對父親手中的活計進行了多次特寫,甚至在後期故事的影片也沒有減少對此類鏡頭的使用,以此來講述父親作為一個家的支撐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工作以保持家人的生活的責任感。影片對父親工作樣子採用側光拍攝,清晰的勾勒出了任達華大叔所飾演的父親之角色在歲月中陳留下來的滄桑感。給人以親近的父親的感覺,像是自己的父親一樣。在全景鏡頭的以及同期聲的使用,我們開始對媽媽有了了解,一個心地善良能說善聊的家庭婦女,像極了我們的媽媽。然後又分別介紹了大伯奶奶,並且在奶奶的口中我們知道了一家人來到香港的故事。還有大伯和父親一個在街頭一個在巷尾,一人剪頭髮,一人做鞋子。人的一生大抵如此,開頭結尾從頭到腳。
一場課上的鬧劇開始了對時間具體的展現,逢二進一的羅進二,在被老師懲罰過後站在黑板前面計時,這是在影片開始的時候正向數數,一切都是向好的方向發展,哪怕是上課挨罰,誰說其中不會有我們懷念的東西呢。回憶,這個東西十次回憶九次傷悲,也不儘是如此。在這個影片中我們其實更多的看到的是自己,是家人。而那一抹溫柔卻像秋雨一樣滲進了我們的心房眼窩,不經意間眼淚奪眶而出,懷念自己的童年自己,想念自己的家人。影片沒有過多的煽情套路,就是在簡簡單單的講述一家人的生活。
羅進二這個小屁孩在影片中一方面是故事的參與者另一方面又會是我們觀眾的一個視角,使我們有一種感同身受的代入感。弟弟羅進二在說著時間的快進,影片中也使用交叉剪輯的方法,介紹了哥哥羅進一的出現。一方面是弟弟牆上鐘錶的特寫,看起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而哥哥的田徑比賽的計時秒表卻走的很快,也許這也是影片給下文的一個鋪墊包袱。
在影片中也展現了兩段愛情,一個是父母的年月沉澱下來的醇厚愛情,另一個則是羅進一和芳菲的青春浪漫愛情。小弟羅進二的視角下展現的先是這段年輕的愛情,影片依舊搭配著溫暖的光線,採用膠片溶解的方式將哥哥和芳菲的面孔不停的重複,那是生活中甜美的氣息。
慢慢的暖黃色光線開始消失,青灰色開始成為影片的基調。也隱喻著故事的另一個方向的發展。魚從哪裡來?芳菲問的這句話,也問到了羅進一的心裡,在芳菲的家庭背景下,他自問他自己又是在哪裡來的呢。慢慢的時間好像飛快的前行著,一場風雨的來臨輕而易舉的將這個家就給掀翻了。家破人亡痛苦之極,老大羅進一患了血癌。
影片就是用的將生活中美好的事件給打碎,來告訴觀眾生活的無情之處。並且導演還添加了在醫院這麼一個救死扶傷的地方展現人性的涼薄。影片最後交待父母對孩子心甘情願的付出,事情交待的並沒有多麼的激烈,。開頭和結尾相互照應的地方是弟弟再一次的挨罰數時間,不過這一次確實倒著數。
再一次交叉剪輯哥哥的鏡頭,和開始的快進不同這一次好像是在數著哥哥最後的時間。小弟羅進二喜歡偷東西,其實是小孩子的天真本性,對一些事物的歡喜和佔有,其實小的時候哪裡會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成長之中懂得了生活是一個最大的小偷。溫情之中必有傷痛,影片最後還是告訴我們要正確的對待自己要珍惜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