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在官場為何被稱為海閻王?百姓卻稱他為海青天?他是一把利劍

2020-12-19 網易新聞

海瑞絕對是大明官場的一股泥石流,官員們稱呼他為海閻王,而老百姓則稱呼他為海青天。能稱得上青天的,除了宋朝包拯包青天外,就是這位海瑞海青天了。

為什麼他在官場和民間的形象截然不同呢?主要是因為這哥們的處事風格,絕對讓你耳目一新,原來當官還能這麼幹?

官場泥石流是怎麼操作的呢?

海瑞的名氣之所以大,一來是因為他為人正直,從來不阿諛奉承。二來是因為他從不貪汙,也不允許手下人貪汙。

所以大明朝所有的官員,都不希望在海瑞手底下做事。為什麼?因為既撈不著什麼好處,而且要求還那麼高,這誰受得了?

大明朝官員的工資,其實是很低的,如果單純靠拿工資來過日子,對不起,你這小日子過得是真會緊巴巴的。

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因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嘗言:「欲天下治安,必行井田。不得已而限田,又不得已而均稅,尚可存古人遺意。」---《明史》

你比如說海瑞,他們家一年到頭吃一回肉,那都要傳遍四方,當成奇聞在街頭巷尾被人們笑談。這還真不是假的,大明的官員工資就這麼點。

如果你想要擺譜,那要麼就是用公款僱人給你辦事,要麼就是靠貪汙得來的錢財給自己擺譜。什麼八抬大轎,什麼前簇後擁,那都是要錢堆積起來的。

海瑞到了地方上任職,對手下的官員毫不留情。哪怕是貪汙一兩銀子,都要受到海瑞的懲罰。因此海瑞懲治貪汙,是出了名的厲害。

有一次海瑞被派遣到了應天做巡撫,這好歹也是封疆大吏了。可是應天當地的官員們是怎麼操作的呢?他們寧可辭官不做,也不願意在海瑞手底下做官。

為什麼?因為他們都是貪汙分子,海瑞來了,他們早晚都要倒黴。那些能夠忍耐的官員,也在海瑞任職期間,嚴重削減自己的開支,把一個朝廷命官活脫脫變成了穿補丁衣服的乞丐。

甚至連前任內閣首輔徐階,都曾經吃過海瑞的癟。徐階的兒子橫行霸道,大肆購買民田,海瑞受到過徐階的恩惠,卻依舊對徐階的兒子做出了處罰,可見海瑞多麼剛正不阿。

到任何一個地方視察,待遇都很好,唯獨到了海瑞這兒粗茶淡飯,啥額外消費項目都沒有,因此幾乎明朝所有官員,都十分討厭海瑞。

上差

海瑞到了任何一個地方做官,士大夫們都是繞道而行,不敢招惹海瑞。因為在他們心裡,海瑞就是個活閻王,誰惹上了誰倒黴。

海青天,那是老百姓們對明朝官場最後的一點信念。

標杆之所以會被樹立起來,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都達不到標杆那種水平。海瑞之所以被大家稱之為海青天,那是因為明朝官場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達到海瑞這種清廉正直的水平。

海瑞首先是一個清官,他不是進士出身,只考了個舉人,就回家做老師了。明朝的教育部門的官員有人來視察,所有教師都下跪,唯獨海瑞不下跪,他說這裡是教書育人之地,不該下跪。

故自為縣以至巡撫,所至力行清丈,頒一條鞭法。意主於利民,而行事不能無偏雲。贊曰:海瑞秉剛勁之性,戇直自遂,蓋可希風漢汲黯、宋包拯。苦節自厲,誠為人所難能。---《明史》

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以後,開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他到了這裡就發現有錢人幾乎不交稅,而窮人卻要交那麼多稅幾乎掏空了全家,這顯然很不公平。因此海瑞組織重新丈量土地,平均賦稅,減輕了當地百姓們的負擔,卻讓有錢人恨得牙癢。

海瑞自身是比較節儉的,他從來不穿華麗的衣服,身上除了官袍那就是布衣,吃著粗糧,至於菜都是家裡的老僕人自己種的,幾乎不怎麼吃肉,沒什麼額外開銷。

在判案的時候,海瑞總是會有意無意地偏袒弱者,比如說有錢人和窮人打官司,他總會偏袒窮人。因為有錢人輸了,最多輸掉點錢,可窮人要是官司輸了,那就是輸了命。

且不論這種判案方式到底可不可取,光從海瑞的出發點來看,他還是比較有良心的。至少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為富不仁的行為。

海瑞離職的時候,百姓們夾道相送,高呼他為海青天,那是真的感人。也正是因為百姓們對他的這種敬意,可以讓海瑞一往無前地走下去。

海瑞的孝順,幾乎到了畸形的狀態。

海瑞是出了名的大孝子,我們此前說海瑞一年到頭幾乎不吃肉,那麼什麼時候吃肉呢?那就是在他的老母親過生日的時候,他才會想辦法借錢買個兩斤肉,給老母親吃。這件事就連浙直總督胡宗憲,都曾經拿來作為稀奇事情,講給大家聽。

海瑞有三段婚姻,大媳婦兒入門以後,非常孝順海瑞的母親,而且勤儉持家,是個賢內助。但是因為海瑞的母親十分討厭她,因此海瑞也各種羞辱她。因為大媳婦兒常年生不出孩子,所以海瑞甚至罵她為女騾子,為了孝順母親,強行把大媳婦兒給休了。

二媳婦兒入門以後,幾乎和大媳婦兒的命運很相似。她給海瑞先後生了倆女兒,海瑞的母親臉色是越來越難看。得了,海瑞知道母親又不高興了,所以兒媳婦兒也被海瑞給趕走了。

三媳婦兒就比較神秘了,因為海瑞把人家娶回來沒多久,就突然暴斃了。坊間傳聞,是海瑞的母親刁鑽刻薄,使得三媳婦兒壓根受不了,甚至有人說是海瑞殺了自己的媳婦兒。

這種孝順已經近乎達到了禽獸的地步,所以要說海瑞身上有什麼缺點,近乎禽獸一般的愚孝是最大的一點。

總結:人無完人,多幾個海青天和海閻王,那才是百姓之福。

很多人覺得海瑞身上的汙點很多,比如說活活餓死了自己的女兒,有嫌疑殺掉自己的妻子等等。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拋開海瑞的私生活,他在官場上的作為,絕對是值得稱讚的。

海瑞就是平民百姓們心目中的保護神,只有海瑞才能給窮苦的老百姓伸冤。其他任何一個官員,都是把老百姓往死裡整才行。

可見海瑞這樣的人,在任何時代,都不能缺少。人無完人,我們既希望海瑞能夠剛正不阿,能夠清廉持重,能夠為民做主,那就不要再要求海瑞做一個完美無缺的人了,因為根本做不到。

參考資料:《明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明朝官員海瑞,為什麼既被尊為「海青天」,又被稱為「海閻王」?
    海瑞,明朝的大清官,老百姓稱他是「海青天」,一些官員則叫他「海閻王」,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海瑞,出身貧寒,但好在刻苦讀書,嘉靖二十八年以舉人身份當了福建的一個小官。當時省裡來上級考察,按例海瑞必須下跪,但是海瑞卻以孔子像前無須行禮為由拒絕下跪。在眾位官員中,只有他傲然挺立,學官怒道,「這是哪來的筆架山?」隨後,海瑞的名聲起來了。後來,海瑞出任浙江的地方官。在當地,他遵守法律,嚴打貪官與一些蠻橫的貴族。比如福建總督的兒子,因為老是騷擾百姓,就被海瑞法辦了。
  • 海瑞一生不知變通,反而官場升官不斷,究竟是為何?
    明朝海瑞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觀海瑞的一生,我們無不為其剛正不阿的人格所折服。海瑞代表了傳統士大夫階層最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而海瑞卻是這樣一個例外,他固執到極點,但卻在仕途上平步青雲,這是為何?
  • 海瑞為官清廉至極,為何張居正卻終生不重用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 被稱為「海青天」的海瑞,為何就是得不到上司張居正的重用?
    海瑞一生清貧,可能成為很多人詬病他雖然請正卻死腦筋,不務實。但實際上海瑞是個實幹派,為官多年,海瑞秉公執法,十分廉潔,人民愛戴,官員懼怕。甚至說,海瑞已經達到了這樣一種境界,所到之處,富商抱頭鼠竄,官員戰戰兢兢,而結果就是當地賦稅銳減,經濟發展陷入癱瘓。
  • 儒家文化中理想官員的典型代表海瑞
    他被派到一個縣城當官學的教諭(相當於現在有編制的老師)。海瑞在這個職位上做了八年,期間他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再加上剛強正直的性格,他因此很受學生們的喜愛。清廉正直的海青天後來,海瑞被朝廷派到一個縣城擔任知縣,他開始正式步入官場。
  • 說一說海瑞這個海南飛仔
    ,與早其515年出世的北宋名流「包黑子」齊名,後人稱其為「海青天」。於是他把文書扔到地上,大吼道:「快點把他抓起來,別讓他跑了!」 誰知道,海瑞先生早就洗白白,換好衣服,端正的坐在自己早已準備好的棺材旁邊,等著那一刀了。嘉靖聽說這件事,感嘆到:「他的忠心堪比比幹,朕卻不是商紂王啊!」海瑞沒有被殺。 在大部分同僚看來,他就是一個來自「蠻夷之地」海南的飛仔一枚,橫到天了!惹誰不好,居然惹皇帝。但是,皇帝又怎樣?
  • 海瑞幾乎把整個官場,包括皇帝都得罪了,為何他還能平安善終
    (海瑞畫像) 他一進官場,在淳安縣當縣令,就把一個縣的富豪們給得罪光了。因為他看到土地兼併嚴重,貧富不均,因此堅決進行土地丈量,堅決要求富豪們多納稅。就連嘉靖皇帝氣得把他關進監獄了,也沒有殺他。海瑞就那樣平安地活了下去,一直活到70多歲,死在任上,可以說得以善終。他去世以後,萬曆皇帝還給他諡號為「忠介」,追封他為「太子太保」。
  • 海瑞罷官到《海瑞罷官》——一個清官引發的浩劫
    他在1959年廬山會議期間更明白地說,他提倡的是「左派」海瑞,不是「右派」海瑞。他誤認為《海瑞罷官》為「右派」海瑞彭德懷張目,所以批准姚文元的發表。在當時的官場上,下級迎接上級,一般都要行跪拜之禮,所以當御史大人進門後,隨同的兩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卻站著,只是略略作揖而已。三個人的反差非常鮮明,兩邊伏地彎弓,中間一桿高聳,儼然一個筆架——海瑞自此便留下了「筆架博士」的雅號。御史大人走南闖北,顯然沒有見過這麼不懂規矩的人,大為震怒,訓斥海瑞不懂禮節。
  • 海瑞不適合做官,除了清廉一無是處?別再被影視劇騙了!
    海瑞,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清官,因一生與貪官汙吏作鬥爭,所以在民間一向有「海青天」的美名。不過,近年來隨著影視劇和地攤文學的普及,人們對海瑞的看法卻有了很大的改變。很多人認為海瑞空有「清廉」之名,毫無從政之能,於國於民所做的貢獻還不如大貪官嚴嵩。
  • 深受百姓愛戴的海瑞,為何卻得不到朝廷的重視?
    海瑞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之一,後世人常常將其比作是包公在世,在民間擁有很高的聲望,百姓將其視作自己的救星。但是海瑞在官場上卻並不得意,朝廷對其諸多阻撓,讓其一生鬱郁不得志。而像海瑞這樣的清官,除了做好本職的稅收和治安工作之外,還心繫民情,一旦老百姓遇到災荒年份,就會向朝廷申請撫恤,從皇帝的飯碗裡面搶食,一來二去,如果不是那種十分明事理的皇帝,對於海瑞這樣的地方官員就會心生怨懟。但是海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老百姓,因而導致他在老百姓心裏面的地位奇高,在皇帝眼裡面就成了眼中釘肉中刺了。
  • 海瑞罷官(縮編)
    16.海瑞問他們為何不告,鄉民說:「客官有所不知,知府李平度、知縣王明友都是大大的贓官,上下都是贓官,我等如何敢告?」鄉民們準備到蘇州新任撫臺衙門去告,說,「海青天」,定能替百姓做主。 18.海瑞甚為氣憤,暗暗下了決心:掃盡貪官汙吏,除暴安良,紀綱整頓摧強梁,要使生平素願償。海瑞到任以後得知吳淞江水害極為嚴重,一有暴雨,便成水災,淹沒良田,於是第一件大事就是馬上著手治水救災。
  •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
    為什麼海瑞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卻不被朝廷重視?海瑞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民愛民,廉潔奉公,但他的官場生涯並不順利,最高官至右參議、監察御史,相當於中央派來的地方紀檢組長。海瑞在仕途之初就被任命為淳安知府,以其一心為民、廉潔奉公、不徇私情,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海瑞寫的《公安通緝令》因為批評明世宗無能而名聲大噪,他也因此被捕入獄。按常理說,海瑞是個正直的官員,為什麼不被朝廷使用呢?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海瑞自身的性格,二是當時官僚環境的影響。
  • 海瑞罷官:看海瑞身上那些坦蕩做人,胸懷天地正氣的人生大智慧!
    於是,海瑞一氣之下準備撂挑子,最終被他的好友朱鎮山給勸阻了。而這次經歷也給海瑞好好上了一課:在混濁的大明官場,僅憑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先當別人的學生,後當別人的老師。很快,腦袋開了光的海瑞就將自己所學到的東西用到了自己的仕途上。
  • 黑暗中的一道光束 大明王朝的利劍——海瑞
    關心百姓疾苦 一、出身貧苦,卻胸懷天下 海瑞出身貧苦,他的父親早早的就離世了,只留下他的母親從小把他拉扯大。我們的海瑞先生無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都是把天下蒼生放在心頭。 1562年(嘉靖四十一年),海瑞被任命為淳安知縣。在七品知縣任上,他秉公斷案,尤其對那些有錢人和豪強大戶對著幹,恨不得把所有的有錢人財產沒收後發給窮人們(這一點跟朱元璋特別像),因此,他也得到了老百姓們的積極擁戴和地主豪強們的深惡痛絕。反差之大,古今未聞。
  • 吃不起肉卻能三妻四妾,海瑞是如何做到的
    文/四季文史海瑞的侄女婿梁雲龍所寫《海忠介公行狀》記載,海瑞一生有過三位正妻和兩位妾室,原配妻子因沒有子嗣而被休,第二任妻子過門僅一個月又被休,原因被猜測是海瑞的母親不喜歡,第三位妻子王氏比較爭氣,為海瑞生育兩子一女,只可惜,兒子也夭折,而當時海瑞就已經有了一房妾室
  • 嘉靖稱海瑞有比幹的才能,為什麼海瑞還是混得不咋地呢?
    在古代,能打上清官標籤的人並不多,北宋的包拯算一個,明朝的海瑞亦是一位,據說,歌頌包拯的著名小說《七俠五義》裡就有很多有關海瑞辦公斷案的影子。海瑞不僅是一位清官,也是一位有膽識有能力的能臣,就連明朝的嘉靖都說海瑞有比幹的才能,那麼既然嘉靖這麼評價他,為何沒有重用他呢?
  • 海瑞痛罵嘉靖皇帝,為啥還能活命?
    他重新清丈土地,勘定賦稅負擔,推行保甲法,審決疑難案件,興辦社學,在較短時間內就使淳安面貌煥然一新。為護佑百姓利益,海瑞在淳安時惹了兩個大人物,一個是浙江總督胡宗憲。胡宗憲的兒子是個仗勢欺人的紈絝子弟,有一次路過淳安縣時,在驛站(縣招待所)大耍威風,還把勸阻的驛吏倒掛起來。
  • 海瑞一生清廉愛民,為何得不到朝廷重用?專家:是你也不用
    然而在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清官,他一生為官清廉,百姓也都非常喜愛他,但是他在官場上卻一直不得志,這個人便是海瑞,那麼他為何得不到朝廷的重用呢?專家:是你也不用。海瑞生活在明朝中後期,這是一個什麼年代?
  • 明朝秘聞 抬棺上疏的海瑞為何沒有被嘉靖所殺
    嘉靖年間,海瑞抬棺上疏,直言進諫。「抬棺上疏」是後人對海瑞冒死進諫的嘆服之詞,雖有些許誇張,但也不算過分。 歷代王朝,多的是直言進諫之忠臣良將,為何獨有海瑞上疏而名聲大噪? 這不得不從嘉靖皇帝的獨斷專橫說起。
  • 海瑞一生為官剛直清廉,為何張居正不願意重用他?原因只有八個字
    有讀者留言:張居正和海瑞幾乎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兩人有過交往。可為何身以帝師身份成為內閣首輔的張居正,就是不重用海瑞?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我們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位讀者的問題可以這樣來問,「為何張居正和海瑞水火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