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海瑞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觀海瑞的一生,我們無不為其剛正不阿的人格所折服。海瑞代表了傳統士大夫階層最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對我們今天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在如今的社會,靈活變通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中之重,不懂得變通無論走到哪裡都混不好,容易受到很多人的排擠最終導致失敗。而海瑞卻是這樣一個例外,他固執到極點,但卻在仕途上平步青雲,這是為何?
母親的教育對小海瑞性格養成產生深遠影響
海瑞的性格養成與其小時候所受的教育分不開,在海瑞很小的時候了,其父親就因病去世了,而母親則是個非常傳統的女子。海瑞沒有因其父親的離世而自我放縱,而是聽從母親教導,母親大人說東海瑞絕不往西。所以海瑞小時候根本沒有童年可言,行為處事極其穩重。這讓海瑞有著常人難以擁有的自制力,自號「剛峰」,就是要剛正不阿,和大山一樣。
長大後的海瑞將這樣的品格發揮到了極致。嘉靖三十二年,海瑞當上了人生中第一個官,福建延平府南平縣教諭,在他上任以來,嚴明紀律,整頓學風,在很短的時間內 ,海瑞的名聲傳遍了當地。嘉靖四十一年,海瑞終於當上了知縣,看到這裡富者享百畝之田,而窮者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海瑞心急如焚,立即下令重新丈量土地,規定賦稅。這樣當地的百姓負擔減輕,許多流亡外地的百姓聞訊也回到故鄉。
海瑞自當縣長以來,明斷疑案,深得民心。又生活節儉,吃粗糧糙米,手下的人見海瑞這般,知道跟著海瑞沒什麼油水,離職的離職,出逃的出逃,留下的只剩那麼幾個海瑞還在自己的工作場所種菜自給,將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宗旨貫徹到底。有一次海瑞母親祝壽,海瑞破例去集市買了二斤豬肉,這下可成了大新聞。浙江總督聽聞奔走相告「海瑞買肉了!買了兩斤!」可見海瑞為官有多清廉。
海瑞雖然執拗,卻為何在官場平步青雲?
海瑞雖不知變通,辦事卻很高明。胡宗憲兒子在淳安縣倒掛官吏,亂發脾氣。這件事被海瑞知道後,海瑞知道他就是胡宗憲兒子,卻說「過去胡總督巡視各個部門,命令各地方不要鋪張浪費,如今這個人身裝黃金千兩,定然不是胡總督之子!」接著沒收所得銀兩,隨後派人乘馬報告胡宗憲。海瑞這一招既把胡宗憲兒子治了罪,又沒有得罪自己的上司,可見海瑞辦事還是非常靈活的。在不觸及他底線的前提下他儘量將事情辦得圓滿。
海瑞之所以高升,還與他的名聲有很大關係。海瑞不結黨,不營私,在朝廷內簡直是一朵奇葩,這讓海瑞成了朝廷清正廉潔的標誌,只要海瑞不倒,就說明這個朝廷清廉的人居多,也就是這個因素,使得海瑞能夠升任右僉都御史。
參考資料:《明史》
《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