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歷史上的清官,就不得不提海瑞。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徇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獲贈太子太保,諡號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海瑞是一個著名的清官,但也是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在張居正任首輔時,就堅持一點:堅決不用海瑞。海瑞這麼清廉的一個人,為什麼張居正就是不用海瑞呢?
為此當時的吏部尚書找到張居正,說海瑞是天下讀書人的楷模,書生人言可畏,你就給海瑞個官做,何苦要得罪天下士人呢?
張居正的觀點是:海瑞做人正派,當官卻有問題。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件事情看出來。
同時代的姚叔祥在《見只編》中記錄了一件事:海瑞有一個五歲的女兒,有一天,海瑞見她在吃一塊餅,就問餅是誰給的。女兒回答是一個家僮給的。海瑞立刻大怒:「你是個女子,怎麼能隨便接受家僮的餅餌?你不是我的女兒!你如果立即餓死,才配作我的女兒。」女兒大哭不止,接著就不吃不喝,家裡人千方百計讓她吃點東西,她都拒絕,直到第七天終於餓死了。
海瑞為了遵守封建禮教,不惜餓死女兒,這樣沒有絲毫親情的人,對女兒都如此這般,對其他人更是不留絲毫情面,這樣的人怎麼能在官場中混下去。
隆慶三年(1570年),海瑞升調右僉都御史(正四品),去應天擔任巡撫。轄區包括應天、蘇州、常州、鎮江等地,這些地方多為江南富庶的魚米之鄉。海瑞早就憎恨大戶兼併土地,全力摧毀豪強勢力,推行「一條鞭法」,安撫窮困百姓。貧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併的,大多奪回來交還原主。也正因為如此,海瑞深受百姓的愛戴,叫他「海青天」。
海瑞推行政令氣勢猛烈,豪強甚至有的跑到其他地方去躲避的。而有些奸民多乘機揭發告狀,世家大族不時有被誣陷受冤枉的人。海瑞還裁減郵傳冗費,士大夫路過海瑞的轄區大都得不到很好地張羅供應,因此怨言越來越多。
而且,海瑞為了顯示自己是清官,向著老百姓,只要是窮人告狀,他不分青紅皂白,一概判窮人贏。這樣一來,窮人倒是皆大歡喜,但富人都嚇跑了。所以,在海瑞任期內,蘇州的賦稅差不多降低了一半。就因為海瑞把富有的蘇州府搞成這個樣子,所以張居正掌權之後接受教訓,堅決不再起用他。
直到萬曆十二年(1584年),張居正去世之後,已經七十二歲的海瑞才被明神宗朱翊鈞重新重用,任命海瑞為南京右僉都御史。
雖然張居正一直不用海瑞,但海瑞卻用「工於謀國,拙於謀身」八字中肯而準確的評價了張居正,不能不說海瑞的胸襟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