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140℃,海王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235℃

2020-12-23 無名狂客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曾經有一段時間,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即使那個外行星最大的衛星,也只是枯燥的天體。它們只是古老的冰球,被撞擊弄得坑坑窪窪,記錄著外太陽系的轟擊歷史。如果你不想研究共同軌道演化,外行星衛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這種觀點一直持續到了1979年3月,直到加州大學的斯坦頓·皮爾與兩位同事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木星最內層的伽利略衛星,木衛一(Io)和木衛二(Europa)之間精確的2∶1軌道共振會導致木衛一的形狀發生潮汐變形,因此,木衛一內部應該是熔融的。通過對木衛一和木衛二的密度估計和表面光譜分析,我們已經知道木衛一有巖石外殼,不像其他衛星外殼主要是冰。因為巖石體內部的熔化溫度要高得多,所以提出巖石體有一個熔融內部是特別大膽的猜想。

還好旅行者1號在論文發表的幾天後飛過木衛一,傳送回噴發的火山圖片,裡面顯示木衛一火山頂部是300千米高的噴射羽狀物,不然很少有人會相信這種說法。 雖然木衛一的潮汐加熱是迄今發現的衛星中最強的,但這樣的過程也影響著各種其他衛星,它們中的許多都有古代潮汐加熱的痕跡。潮汐加熱使這些衛星千差萬別,這也引起了地質學家的興趣。大多數有潮汐加熱的衛星只有核是巖石,地質學家對此並不介意。這些衛星被一層厚厚的冰覆蓋,表面一層可能在化學組成上截然不同。

外太陽系天體普遍表面溫度低(木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140℃,海王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235℃),在這裡,冰的力學性質和融化行為與內太陽系的巖石非常相似。換句話說,這些天體具有和類地行星類似的行為和結構,只是其核心是巖石而不是鐵,殼和幔是冰而不是巖石。 但木衛一是一個例外。

它沒有冰,卻有巖石構成的外殼和被幔包圍著的鐵核,如果它是圍繞太陽而不是木星運行的,將被歸類為類地行星。木衛二是一種混合結構,類似於把木衛一深埋在100~150千米冰層下。接下來,我將描述這兩顆衛星以及其他一些最吸引我的衛星,把重點放在更典型的例子上。儘管這些衛星是坑坑窪窪的冰球,它們也比我們之前想像的沉悶球體更有趣。

木衛一的直徑只有3642千米,略大於我們的月球,密度也更大,但兩者卻截然不同。木星的引力會使偶發的拋射體向內聚焦,這意味著木衛一比木星其他同樣布滿隕石坑的衛星——木衛三和木衛四——更容易受到撞擊。但木衛一的地形被火山過程重新改造過,且改造速度很快,以至於木衛一表面沒有留下隕石坑。

木衛三和木衛四的軌道在木衛二之外。1979年,在研究旅行者1號拍攝的木衛一的第一張彩色特寫照片時,它的黃色色調讓許多人猜測——木衛一表面清晰可見的葉狀熔巖流是由硫構成的。然而人們現在普遍認為木衛一的火山是由熔融矽酸鹽物質構成的,也就是真正的「巖石」。在木衛一表面,儘管火山活動區域以外的地方非常寒冷,但噴發的火山口中心溫度遠遠超過了1000℃。

噴發氣體裡主要有二氧化硫,而在地球上火山的噴發氣體主要是水蒸氣。硫和二氧化硫在木衛一表面凝結成「霜」,賦予了木衛一顏色。 木衛一位於木星磁場俘獲的帶電粒子帶內。帶電粒子帶內的輻射很強烈,以至於NASA的伽利略號探測器無法讓太空飛行器對木衛一進行多次近距離飛行,因此,木衛一隻有一小部分表面的成像質量足夠好,可以顯示出幾百米以下的細節。

木衛一最清晰的圖像像素只有10米寬,即使如此,我們也沒有從其中發現隕石坑。 如果木衛一的火山活動速度長期以來都沒變,那麼木衛一的整個殼和幔一定已經循環了許多次。熔巖流和從噴發羽流掉落的物質覆蓋著較老的地表,這相當於以平均每年幾釐米的速度掩埋著木衛一全球的地表。

木衛一表面火山活動很快掩蓋了隕石坑,讓它們無跡可尋。同時因為木衛一的引力太弱,無法抓住水蒸氣或其他輕氣體,所以即使木衛一曾經有過冰層,火山活動也早就已經將它蒸發,使其消失在太空中。對火山學家來說,木衛一是一個多麼美妙的地方啊!要是嚴酷的輻射環境沒有徹底地阻礙人類對木衛一表面的探索就好了。

相關焦點

  • 外星球表面凌亂不堪!木星衛星成眾矢之的!
    根據一項觀測表明,木星的冰質衛星木衛二(Europa)好像出事了,其表面新景象一片混亂,引起科學家注意!據了解,科學家們從一艘廢棄已久的宇宙飛船拍攝的10年前的圖像中觀測到了木衛二表面的一個被稱為「混沌過渡」的區域,獲得了迄今為止對木星衛星歐羅巴(Europa)冰冷表面上的三個混亂區域的最佳觀測結果。
  • 遙遠的星球|海王星:夢幻的藍色綿延
    海王星的直徑是49 500千米,體積相當於57個地球,質量是木星的1/18、是地球的17 倍多,所以,海王星的質量比典型的類木行星小,但比地球要大很多,屬於中等大小的行星。不僅如此,其密度、成分、內部結構也與類木行星有顯著差別。
  • 木星不會燃燒,可它的衛星為何更溫暖?是誰在給它們加熱?
    顯然,雖然比地球大得多,但是和太陽相比,木星仍然微不足道。木星的質量不僅遠遠不足以成為恆星,甚至連恆星的「殘次品」——褐矮星,木星都不夠格,它的核心無法進行任何核聚變反應。 即便如此,科學家們還是發現了奇怪的事情。距離太陽7.78億公裡(4.83億英裡)的木星,表面溫度比想像中還要更高一些。
  • 海王星地表零下218℃極寒,為什麼它地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的第8個行星,也是最恐怖的一個星球,表面溫度達到了零下218度,這種極寒天氣,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同時在海王星的表面,還有更恐怖的情況,超強颶風經常發生,風速達到每小時21,000千米,這種風速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
    美國宇航局將探索海王星的衛星NASA探索太陽系許多衛星的任務可能包括最遙遠的衛星之一研究人員提出了一項NASA任務,該任務將探索海王星的怪異衛星Triton。該任務因其「三管齊下」的目標而被暱稱為「三叉戟」,該任務將探測磁場以確定海洋的存在,繪製整個表面的地圖,並使用照相機來測量羽流的活動。到2021年夏季,最多將選擇兩項概念研究,目前計劃於2025年10月啟動。 由於異常行為,Triton可能特別有用。它繞著海王星的方向旋轉。
  • 科學家或許發現第一顆系外衛星:可能"非常適合居住"
    系外行星克卜勒-1625b及其可能的衛星,其大小估計與海王星相當。研究人員稱,這顆潛在衛星以及其他類似的系外衛星,甚至可能具有自己的衛星。其次,在行星完全經過恆星前方之後,光變曲線中出現了一個很淺的缺口,這可能暗示著克卜勒-1625b背後還拖著一顆衛星。大衛·基平說:「我們已經儘可能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比如探測器誤差、系統中其他行星的活動,或者其他恆星的活動等,但我們無法找到其他任何一個假說,能解釋我們手上的所有數據。」這顆潛在的系外衛星體積與海王星相當,大約為克卜勒-1625b的三分之一。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一個比一個能作,顛覆天文學家認知
    太陽系是一個受太陽引力約束在一起的天體系統,包括了太陽、行星及其衛星、矮行星等組成。木星——地位極高的行星衛星在太陽系由內及外按距離排行第五。古代羅馬人稱其為朱庇特,朱庇特是羅馬神話裡的眾神之王,地位與希臘神話的宙斯地位差不多。
  • 一星一世界,細說太陽系衛星深處的大千世界
    木衛十六,墨提斯,直徑僅40千米,是距離木星最近的衛星,僅12.8萬千米。它已經被木星潮汐鎖定,背向木星的一面有許多撞擊痕跡。由於公轉軌道遠低於同步軌道,總有一天,墨提斯會墜入木星表面的氫氦海洋中。木星與木衛十六木衛一,伊奧,直徑為3637.4千米,比月球大。它的表面活火山星羅棋布,大約有400多座。
  • 木星表面多是橘紅色和白色,兩極為何是藍色的?天王星和海王星呢
    木星上面充滿著很多橘紅色和白色的條紋,還有一些這兩個顏色的漩渦,它們都被認為是木星內部的物質翻滾到表面形成的,這些物質包括塵埃,甲烷,水蒸氣,氨氣以及其他一些化合物等。由於木星自轉的速度特別快,自轉一周的時間只有9小時50分30秒,比我們的地球還快很多,然而木星的體積卻是地球的1300倍,這使得木星的赤道要比兩極地區更為突出,觀測數據顯示,木星的赤道要比兩極地區高出5000公裡多,所以木星的赤道以及赤道兩邊的物質更容易從內部翻滾出來,而且表面比較容易形成風暴漩渦,充斥在大氣層中的橘紅色和白色物質就會體現在雲層上面
  • 木星有79顆衛星?不,可能是600顆
    圖為木衛三(最大的伽利略衛星)和木衛二(最小的伽利略衛星)以及它們在木星表面投下的影子,新發現的天體在離木星更遠的軌道上圖源:Damian Peach近日,一個加拿大天文研究團隊發現木星可能擁有大約600顆直徑在800米以上的衛星。他們將於本月25號在線上舉行的2020歐洲行星科學大會上匯報他們的成果。
  • NASA提出「冰巨星」計劃預案,準備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
    「冰巨星」探索計劃預研組的負責人艾米·西蒙指出:將收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各項數據,包括它們的行星環、衛星和磁場等,或將發射不少於三枚軌道探測器和一個天王星飛掠探測器,這些探測器會攜帶等離子體檢測器、紅外和紫外成像儀,以及微波雷達等多個儀器進行檢測,其中飛掠探測器會從天王星的大氣層穿過,有可能拍到這顆太陽系中最冷行星內部的細節情況。
  • 火星兩顆衛星極可能是火星俘獲的小行星,火衛一是太陽系最暗衛星
    火星的兩顆衛星太陽系中剩下的四顆行星都擁有數量較多的衛星,比如木星,截止目前我們已經發現了木星擁有69顆衛星,是太陽系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土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62顆衛星;天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27顆衛星;海王星截至目前發現了擁有14顆衛星。
  • 在海王星上過一個年真辛苦!
    海王星有一個特別的標誌,你這樣認為嗎?行星檢測報告1.行星表面:STU。2.表面重力:STU。3.大氣:STU。4.表面壓力:STU5.表面溫度:高於U。6.輻射強度:注意!較高。7.風力:通常為1000千米/小時。喂,這是什麼?」你一定會急切地問,「什麼是STU?」STU是一個秘密符號,可以描述海王星上的各種狀況。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木星作為一個氣態巨行星,表面的高層大氣主要由百分之75的氫氣和百分之24的氦氣組成,而甲烷、水蒸氣等其它氣體僅佔百分之1而已,這樣的氫、氦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陽星雲,而原始太陽星雲也就是太陽系的前身,就是說木星很可能成為類似於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恆星,那麼在木星宜居帶之上的衛星會不會成為人類宜居的新家園呢
  • 八大行星「金木水火土天王海王星地球」你所不知道的事,來看看吧
    水星表面跟咱們月球相似,也是在太空隕石的轟擊下千瘡百孔,因為它是最靠近太陽也是質量最小的行星,所以它只有很薄的一層大氣,時時刻刻都在太陽的炙烤之下。它也是一個沒有衛星的行星,被評為最孤獨的行星。,豐富的大氣,以及完美的地月衛星系統。
  • 密切關注:木星朱庇特的衛星要噴火啦!
    位於木星的衛星lo上最大的火山可能即將噴發。通過幾十年的觀測,人們已找出該火山的活動周期,根據其以往的表現來判斷,下一次噴發隨時可能發生。潛在的爆發,-或者不爆發-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座火山以及這顆名叫lo的衛星,它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頻繁之所在。
  • 木衛一,木星的火山衛星
    對於木星的衛星系統,尤其是它最大的四個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也是如此。為了紀念其發現者,這些衛星被稱為伽利略衛星,它們的奇特景觀讓科學家們為此探索了好幾個世紀。當時,由於望遠鏡的解析度低,木衛一和木衛二難以區分,所以這兩顆衛星被記錄為一個單一的光點。但是第二天,它們就首次被分離為不同的天體。這項觀察結果在1610年3月首次發表在他的論文《星空使者》中。 1614年,德國天文學家西蒙·馬略在他的著作《木星的世界》中稱,他同時發現了這兩顆衛星。
  • 科學微講堂,有深度的天文學:遙遠的海王星!
    海王星是太陽系八顆恆星之中距離太陽最遙遠的一顆行星(約為44.96億公裡),同時也是太陽系中擁有最強風暴的行星,海王星的得名源於其表面的深藍色,這會讓人想起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Neptune),海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黑暗、最寒冷、風暴最大的星球之一,所以它也是最不歡迎人類的行星。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太陽系的牛鬼蛇神,都集中在這裡了
    原來,他在用望遠鏡觀測木星時,發現木星周圍有四個亮點。繼續的觀測表明,這四個亮點都是圍繞木星公轉的衛星,就像圍繞著地球公轉的月球一樣。在當時宗教思想仍然極其流行的時代,在布魯諾堅持日心說被燒死的陰影仍然籠罩在相信科學的人們的心頭時,他的發現印證了哥白尼的觀點:夜空中的星星真的不是全都圍繞地球公轉!
  • NASA 「朱諾號」首次拍攝木星衛星蓋尼米得的北極
    紅外圖像由木星紅外成像儀( Jovian Infrared Auroral Mapper ,JIRAM )拍攝,這是第一次對這顆巨大的衛星北極進行紅外掃描。蓋尼米得比水星還要大,主要由水冰組成。它包含的成分是了理解從木星 79 顆衛星從形成到如今形態的演化的基本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