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衛一,木星的火山衛星

2020-11-18 騰訊網

探索太陽系就像剝洋蔥一樣。每剝開一層,就會有新的謎團需要探討,每一層都比前一層更令人迷惑。對於木星的衛星系統,尤其是它最大的四個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也是如此。為了紀念其發現者,這些衛星被稱為伽利略衛星,它們的奇特景觀讓科學家們為此探索了好幾個世紀。

作為木星最內部的衛星,木衛一具有多重屬性。它是太陽系中第四大衛星,也是密度最高的衛星,同時也是最乾燥的天體。木衛一是太陽系四個有過火山活動的天體之一,它擁有400多座活火山,是地質活動最活躍的天體。

木衛一

發現和命名:

像其他伽利略衛星一樣,木衛一是由伽利略在1610年1月用他自己設計的望遠鏡觀測到的。當時,由於望遠鏡的解析度低,木衛一和木衛二難以區分,所以這兩顆衛星被記錄為一個單一的光點。但是第二天,它們就首次被分離為不同的天體。這項觀察結果在1610年3月首次發表在他的論文《星空使者》中。

1614年,德國天文學家西蒙·馬略在他的著作《木星的世界》中稱,他同時發現了這兩顆衛星。雖然伽利略首次發表了這個發現,但20世紀最終被採納的卻是馬略提出的名字(應約翰內斯·克卜勒的要求)。在此之前,根據伽利略的命名,木衛一被稱為木星I。

在費城富蘭克林學院的一個展覽上展示了伽利略的望遠鏡和他手寫的說明透鏡放大率的便條。

和其他的伽利略衛星一樣,伊奧也是以一位宙斯(希臘版的羅馬朱庇特)的情人的名字命名的。在神話中,她是阿爾戈斯女神赫拉的女祭司,赫拉克勒斯(Hercules)的祖先。衛星的名字通常會根據其特徵以神話中的人物和地點來命名,比如神話中的火神、火山、太陽和雷等。由於但丁的《地獄》裡的地方具有火山特徵,其中的人物和地方也會被用來命名。

尺寸、質量和軌道:

木衛一的平均半徑為1821.6 ± 0.5公裡,質量為8.93×1022千克,相當於地球半徑的0.286倍和質量的0.015倍。其繞木星運行的平均軌道距離(半長軸)為421700公裡(0.002819 AU)。它的運行有一個小的離心率(0.0041),使得其軌道在近交點和遠交點之間距離分別為420,000千米(0.002807 AU)和423,400千米(0.002830 AU)。

木衛一(左下)、月球(左上)和地球的大小比較。資料來源: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亞利桑那大學

作為伽利略衛星中最靠內的一顆,它也是木星外的第五個衛星,木衛一的軌道位於木衛十四和木衛二之間。像其他伽利略衛星和月球一樣,木衛一與公轉周期同步旋轉,幾乎始終保持一面朝向木星。木衛一環繞木星一周大概需要42.5小時,與木衛二和木衛三的平均軌道共振分別為2:1和4:1。這意味著它每繞木衛二轉一圈就繞木星轉兩圈,每繞木衛三轉一圈就繞木星轉四圈。這種共振有助於維持軌道偏心率(0.0041),從而為其地質活動提供主要熱源。

相關知識

木衛一也稱為「艾奧」或「伊俄」,是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顆衛星,直徑為3,642公裡,是太陽系第四大衛星。名字來自眾神之王宙斯的戀人之一:艾奧,祂是希拉的女祭司。 艾奧有400座的活火山,是太陽系中地質活動最活躍的天體。極端的地質活動是因為艾奧內部受到木星的牽引,造成潮汐摩擦產生的潮汐熱化所導致的結果。

作者: universetoday

FY: 趙潔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木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140℃,海王星衛星的表面溫度為-235℃
    這種觀點一直持續到了1979年3月,直到加州大學的斯坦頓·皮爾與兩位同事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木星最內層的伽利略衛星,木衛一(Io)和木衛二(Europa)之間精確的2∶1軌道共振會導致木衛一的形狀發生潮汐變形,因此,木衛一內部應該是熔融的。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太陽系的牛鬼蛇神,都集中在這裡了
    原來,他在用望遠鏡觀測木星時,發現木星周圍有四個亮點。繼續的觀測表明,這四個亮點都是圍繞木星公轉的衛星,就像圍繞著地球公轉的月球一樣。在當時宗教思想仍然極其流行的時代,在布魯諾堅持日心說被燒死的陰影仍然籠罩在相信科學的人們的心頭時,他的發現印證了哥白尼的觀點:夜空中的星星真的不是全都圍繞地球公轉!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一個比一個能作,顛覆天文學家認知
    木星風暴多的主要原因,由於其自轉速度非常快,木星外層是氣體,中間是液體,外部大氣層很難跟上它的自轉速度。說到行星的小弟衛星,地球的自然衛星僅有一個,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月球。木星的衛星跟地球相比就是一群和一個的區別,截至目前人類已經發現木星有79顆衛星。
  • 木星不會燃燒,可它的衛星為何更溫暖?是誰在給它們加熱?
    不過,在解釋了木星自身溫度比理論更高的問題之後,科學家又意外發現:連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木衛一、木衛二既然木星不能進行核聚變,它們的溫度又為何會高於理論值呢?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給出的說法是:木星自己產生的熱量也被這些衛星所共享。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這些衛星的升溫機制不是直接來自於木星,而是它們自己之間相互產生的。在這個過程中,木星並沒有直接參與,但是它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最近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向我們介紹了這個特殊的過程。
  • 答:「木衛一」是最大、最靠近木星的衛星嗎?軌道是怎麼樣的?
    ,仿佛一個黑色的洞一般,而這是木星的衛星「木衛一」的影子。quality=75&strip=all&w=940&h=396&crop=1) 木衛一(Jupiter I)的名字是Io,常翻譯為「伊奧」、「伊俄」、「艾奧」,正確的讀法近似是「艾歐」(/ˈaɪ.oʊ/)。木衛一是由著名學者伽利略發現的木星的衛星(也稱為「伽利略衛星」)之一,如下圖的照片所示,是一顆看上去表面色彩鮮豔的星球。
  • 《命運2》熾天使地堡&傳說遺失區域:木衛一今日開啟
    在無數守護者的期待下,4月8日,《命運2》木衛一熾天使地堡以及傳說遺失區域正式開啟。繼月球之後,現在守護者即可進入木衛一的世界中,探索其中奧秘,發掘隱藏於木衛一的諸多彩蛋,贏取屬於你的豐厚回報!遨遊木衛一,熾天使地堡今日開啟木衛一,是木星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靠近木星的一顆衛星,在它的表面星羅棋布地散落著超過400座活火山,因此自然環境頗為惡劣,而對於守護者來說,這卻是一個冒險天堂。現在,熾天使地堡已經在木衛一上開啟。守護者現在即可加入這個神秘的世界中,完成地堡懸賞任務,升級熾天使地堡,挑戰強大的對手。
  • 「專題-衛星」你所不知道的衛星-歐羅巴(Europa)
    它是木星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一顆,在木星所有的衛星中,它距離木星排名第六,同時也是太陽系所有已知衛星中第六大的衛星。(木星是以古羅馬神話中眾神之王Jupiter來命名的,他在古希臘神話中對應的神靈就是宙斯。並且天文學界規定,木星的衛星都要以宙斯的戀人來命名。)參數:木衛二略小於我們的月球,它的直徑約為3100公裡(月球為3474.2公裡)。它在木星的伽利略衛星中,大小和質量都是最小的一個。
  • 一組美圖,帶你一睹木星世界的芳容
    這張木衛一Io的全景視圖是在NASA的伽利略號圍繞木星運行的第十個軌道上獲得的。木衛一比月球稍大,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活躍的天體。 木衛一(Io)的高解析度全景圖
  • 木星全息圖——最為詳細的木星介紹和描述
    1610年1月7日,他用小型望遠鏡對木星進行了詳細的觀測,並在木星附近發現了三個光點。起初,他以為它們是恆星,後來才意識到它們是繞著行星運行的。這三顆衛星,以及他在1月13日觀察到的第四顆衛星,實際上是木星的四顆最大的衛星,現在被稱為伽利略衛星。
  • 謎:木星上的3個黑洞是什麼?哈勃拍攝了「獨一無二」的照片
    這三個陰影似乎擾亂了木星上半球「大理石表面」。NASA的這張照片還描繪了這個氣體巨星不同尋常的綠色、藍色和粉紅色的柔和色調。這些顏色是由哈勃望遠鏡在紅外波段拍攝木星時產生的,但這些是黑洞的影子嗎?木星上半部分的三個暗盤是木星上同時發生的三次日食的結果,據美國宇航局稱,這些陰影是木星最大的衛星木衛一、木衛三和木衛四的日食。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木星是太陽系的守護者,木星與地球是截然不同的兩類行星,它是一個由氫和氮組成的巨大漩渦,它的體積巨大足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對小行星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它的質量大得驚人,大約是太陽系其他小行星,衛星質量的25倍,所以它能夠產生巨大的引力。
  • NASA 「朱諾號」首次拍攝木星衛星蓋尼米得的北極
    NASA 「朱諾號」首次拍攝木星衛星蓋尼米得的北極公眾號:太空夢想家翻譯:小帥譯文NASA 「朱諾號」首次拍攝木星衛星蓋尼米得的北極這些照片由搭載在 NASA 「朱諾號( Juno )」的 JIRAM紅外圖像由木星紅外成像儀( Jovian Infrared Auroral Mapper ,JIRAM )拍攝,這是第一次對這顆巨大的衛星北極進行紅外掃描。蓋尼米得比水星還要大,主要由水冰組成。它包含的成分是了理解從木星 79 顆衛星從形成到如今形態的演化的基本線索。
  • 真奇怪,木星的南北極光是彼此獨立的
    另外,作為太陽系中體積最大、質量最大的行星,木星也是太陽系中最神秘的天體之一。這一點在木星強大的極光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它在某些方面與地球上的極光相似。近年來,天文學家試圖研究木星大氣和磁氣圈的模式,以解釋木星上的極光活動是如何運作的。
  • 密切關注:木星朱庇特的衛星要噴火啦!
    位於木星的衛星lo上最大的火山可能即將噴發。通過幾十年的觀測,人們已找出該火山的活動周期,根據其以往的表現來判斷,下一次噴發隨時可能發生。潛在的爆發,-或者不爆發-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了解這座火山以及這顆名叫lo的衛星,它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頻繁之所在。
  • 太陽系新知 17 | 朱諾號在木星的三大發現(本系列完)
    2003 年 9 月 21 日,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完成了使命,為了避免它在燃料耗盡之後,可能與存在外星生命的木衛二發生碰撞,造成汙染。伽利略號以每小時 16.6 萬英裡的速度墜入木星的大氣層,燃燒殆盡。伽利略號墜向木星的過程中,它向地球傳回了最後 58 分鐘的數據。由於木星的 79 顆衛星大部分的表面都是由冰構成的,按照科學家們的推測,木星的大氣層中,應該也含有大量的水才對。
  • 暫時忘記冥王星,今晚金星木星月亮在夜空微笑
    上周介紹了金星(回復「金星」查看),今天再說說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它的體積可以輕鬆裝下太陽系其他所有的行星,因此以古羅馬神話的眾神之王Jupiter(朱庇特)命名,也因此它的衛星都是以其情婦名字命名的。
  • 太陽系的「大塊頭」木星7月14日「衝日」
    新華社天津7月12日電(記者周潤健)天文專家介紹,7月14日,太陽系的「大塊頭」木星將上演「衝日」好戲。屆時,如果天氣晴好,「衝日」前後幾天,我國公眾幾乎整夜可觀測這顆「超級」行星。按由近及遠的次序,木星是第五顆圍繞太陽運動的行星。
  • 7月14日「木星衝日」,國內夜間均可觀看!
    木星古稱歲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比所有其他其餘七顆行星的總和質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繞太陽公轉的周期為4332.589天,約合11.86年。而所謂「木星衝日」就是太陽、地球、木星軌道運行排列成一條直線,木星位於和太陽完全相反的方位上。這種情況下,木星距離地球最近,光度最亮,觀測最宜,木星亮度達到最亮,整夜可見。所以觀測時間就是天黑以後。前半夜在東南方,後半夜在西南方,半夜在正南。地球繞太陽一周為一年,木星繞太陽一周為11.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