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朱老師抖音號:朱學峰(zxf13701017777)
松是太極拳入門的敲門磚,松是太極拳入門的金鑰匙,松是太極拳功夫遞進的基礎。二、「松"要五弓齊張,三圈掤滿,具體應怎麼樣操作呢?
五弓指的是:身弓,左右上肢,左右下肢共張五弓。身弓:首先百會上領,尾閭下插,將脊柱先豎直了。其次大腿向上拔起(鼓起),尾閭內斂,將脊柱的百葉窗打開。再將胯根後收,內撐外裹,將命門鬆開,微向後鼓(切不可用力),這樣身弓就張開了。上肢兩弓,均在身弓的催動下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手,節節鬆開,由內向外掤開。下肢兩弓,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松沉入地。切記既然是弓,就不能伸直了,腰曲蓄而有餘便是。如果想練成整勁,那就要對五弓進行整合。使五弓變三弓,三弓合一弓才行。上肢通過夾脊相連,使上肢兩膊相系,互為其根而形成一張弓,即,上弓。下肢通過襠部相通,使下肢勁勢流動暢通而互為其根,即,下弓。上弓,下弓通過腰形成一張弓。這樣五弓合一,勁力優化組合形成整勁。勢如虎撲食,貓捕鼠之態,一觸及發。歡迎關注傳統武學公眾平臺!所謂三圈即:肩圈、腰圈、胯圈。肩圈主管上肢,肩圈打開掤滿,自然會有含胸拔背,掤滿抱圓之感。腰圈主管帶脈,腰圈打開掤滿,自然會有命門後撐,帶脈圓活之感。胯圈主管襠胯,胯圈打開掤滿,自然會有襠勁虛圓,胯根鬆開之感。三圈齊開,由內向外掤開,人尤如被圓形的氣柱圍繞著,行拳走架開合有度,虛實轉換內氣鼓蕩。如此方可稱為真松矣。三、那麼就松來說有何秘訣?所謂的秘訣是沒有的!可具體操作還是有章可循的。
其一,骨骼對位是松的前提。什麼是骨骼對位呢?骨骼對位,就是在行拳走架中使各骨關節處於最佳的生理運動位置或狀態。不扭曲,不超越骨關節的活動範圍,不超越勁力發放的最佳位置。比如說:胯根外旋、裡收、下沉,尾閭正中、懸空,落地,弓步時前小腿垂直地面,後腳尖斜向45度等等都是為了保證骨關節對位的要求。骨骼對位了,肌肉筋膜不受牽扯,這樣就為松創造了條件。能鬆了,血脈流通就不受阻了,就為氣血經絡的暢通創造了條件。骨骼對位了,肌肉鬆了,血脈通了又為整勁創造了條件。所以說骨骼對位是松的前題,決不可忽視。其次就是陰陽互濟,鬆緊有度,鬆緊不離,方為真松。具體到動作上主要體現在每式的結束時,這時有一個極短的停頓,也叫定勢。逢定要松沉。要松而再松,使肌肉伸展延長,意識入內透裡,令氣勢更加飽滿,以根節催,中節隨,稍節領,節節貫穿,使勁起於足,發於腿,縱於膝,主宰於腰,過肩背而行於手指,令勁勢達於稍節,無堅不摧。這就是一個松中求緊的過程。式式如此,天天如此,定會內氣鼓蕩,勁勢貫通。其三,時刻不忘五弓齊張,三圈掤滿,鬆緊合度,陰陽互濟。
最後一點也最為重要,就是練拳先明理,先長知識,先記住,先想通,記到腦子裡,這就是長知識。再長本事。通過長期艱苦的訓練,感悟,體證,落實到身上,這就是長本事。這就是一個體認,體知,體悟,體證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