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眼觀世界】原創文章,您的每一個贊都是對作者的激勵
以描繪戰爭為主題的電影意義究竟在哪裡?筆者認為,除了那些讓人血脈賁張的火爆戰爭場面外,戰爭電影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的平臺,通過或直白或藝術化的表達,它可以更加直觀地向觀眾輸出導演和國家所要表達的理念與精神。同時,戰爭電影在警示後人珍視和平,還原歷史等方面也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近日,隨著影片《八佰》的熱映,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戰爭電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看完《八佰》後,筆者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從服裝、化妝、拍攝手法和道具還原上,《八佰》算得上是一部近年來不可多得的戰爭大作,同時,通過這部電影,讓更多的人開始了解八十年前那場慘烈的淞滬會戰,了解四行倉庫保衛戰的真實歷史,使得人們以前往四行倉庫原址進行實地探訪等方式,自發的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但是從電影情節上來看,影片的群像化表現手法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敘事稍顯凌亂,電影後期發力不足,給人一種虎頭蛇尾的感覺。同時,雖然製片方對當年的實景已經交戰雙方的裝備以及戰術做了細緻的還原,但是從實際表達上和真實歷史相比有一定的出入,導演過於藝術化的再創作容易造成觀眾對那段歷史產生誤解。
綜上,筆者認為,《八佰》雖然有自身的不足以及出現了網上討論的種種爭議,但總體上並沒有那麼不堪。反之,它依舊點起了每一個走進影院的觀眾們的愛國熱情,因此,《八佰》仍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合格的戰爭電影。
那麼除了《八佰》,還有哪些戰爭電影值得我們去看呢?在這裡筆者就為大家整理了近年來最受好評的戰爭影片,供大家在閒暇之餘一探究竟。(不含優秀電視劇集,電影排名以上映年份先後為準)
No1:《辛德勒的名單》上映日期:1993年 導演:史匹柏
連姆尼森的經典之作,全片以黑白的方式呈現。表現了二戰期間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在納粹高壓統治的波蘭境內用開辦工廠的方式解救了大批猶太人的英勇事跡。
No2:《拯救大兵瑞恩》上映日期:1998年 導演:史匹柏
經典戰爭電影,故事以二戰期間諾曼第登陸戰為背景,講述了一支步兵分隊為了營救一名已是家中獨子的傘兵而深入敵後的故事。
No3:《黑鷹墜落》上映日期:2001年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
全明星陣容,講述了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作戰期間的一次由三角洲部隊和遊騎兵部隊參加的聯合突襲行動,其目的是逮捕當地軍閥艾迪德手下的高級官員。突襲任務原本十分順利,但是當一架黑鷹直升機被索馬利亞民兵擊落後,整個行動變成了長達數小時的殘酷巷戰。
No4:《珍珠港》上映日期:2001年 導演:麥可.貝
綽號「爆炸貝」的著名導演麥可.貝的經典之作,影片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為背景,以兩名情同手足的飛行員為主角,向我們展現了戰火中的真摯兄弟情以及一段複雜而又悽美的愛情故事。
No5:《帝國的毀滅》上映日期:2004年 導演:奧利弗.希施比戈爾
經典二戰電影,講述了德國投降前夕希特勒最後的12天。這部電影因主演布魯諾.岡茨對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的精確刻畫以及網友對其中情節的二次創作而廣為人知。
No6:《斯巴達300勇士》上映日期:2006年 導演:扎克.施耐德
波斯大軍來襲,希臘斯巴達城邦國王列奧尼達親率300衛隊勇士鎮守溫泉關,最終憑藉地形優勢和優秀的團隊配合打退多次敵軍進攻,但是最終還是因為寡不敵眾全員戰死沙場。但是他們的努力最終換得了希臘全國的同仇敵愾。而傑拉德巴特勒等一眾肌肉猛男的熱血演繹也使得這部電影收穫了不少女性粉絲。
No7:《硫磺島的來信》上映日期:2006年 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伊斯特伍德的硫磺島系列第二部,這部從日軍指揮官粟林中道中將的視角向我們全景展現了二戰期間太平洋戰場上最為血腥的登陸作戰之一硫磺島戰役的全貌。
No8:《集結號》上映日期:2007年 導演:馮小剛
一次以號聲為撤退信號的慘烈阻擊戰,讓連長穀子地指揮的9連全軍覆沒。戰後,9連犧牲將士被定為失蹤,而老連長穀子地也至此踏上了為戰友討說法的漫漫徵途。
No9:《拆彈部隊》上映日期:2008年 導演:凱薩琳.畢格羅
一部由女性導演指導的戰爭電影,故事著眼於在伊拉克戰場上執行任務的美軍拆彈員,在還原伊拉克戰場的同時,也深刻的告訴我們,戰爭之中無人是那個刀槍不入的主角。
No10:《布列斯特要塞》上映日期:2010年 導演:亞歷山大.科特
同樣是圍城戰,同樣是群像式的表現手法,俄羅斯的這部《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的敘事則更加連貫飽滿。1941年6月,面對德軍的突然襲擊,一場慘烈的包圍戰隨後在布列斯特要塞打響。蘇軍倉促應戰,同時將要塞內多個主角的命運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No11:《金陵十三釵》上映日期:2011年 導演:張藝謀
1937年,日軍攻入南京。城破,家亡,南京即將掀起一陣血雨腥風。而南京城內惶恐不安的百姓也即將面臨生死的抉擇
No12:《戰馬》上映日期:2011年 導演:史匹柏
影片講述了一戰期間一匹應徵入伍的戰馬喬伊歷經戰火歷練和數不清的艱辛,最終和同樣應徵入伍的主人艾爾伯特重逢的感人故事。
No13:《登陸之日》上映日期:2011年 導演:姜帝奎
根據二戰期間一名叫楊姜勇的朝鮮士兵的真實故事改編,日本少年長谷川辰雄和朝鮮少年金俊植自小相識,因為二人一直酷愛長跑,也彼此一直是競爭對手。但是無奈此時的朝鮮是日本的殖民地,二戰爆發後,朝鮮人被日軍大批徵召入伍並送往遠東地區。但是在諾門坎戰役期間被蘇軍打的大敗而歸,隨後身為指揮官的長谷川和金俊植進入了蘇軍的勞改營並在隨後參加了對德作戰,隨後兩人再次被德軍俘虜並作為東方營的一員派至大西洋防線防禦諾曼第。全片場面宏大,雖然對蘇聯有一定的曲解,但是仍然值得一看。
No14:《1942》上映日期:2012 導演:馮小剛
影片以1942年河南饑荒為背景,向我們展現了戰爭年代底層百姓們的悲慘生活
No15:《浴血華沙》上映日期:2014 導演:楊.科馬薩
講述華沙起義的戰爭片,反映了小國在二戰期間的艱難處境。此時德軍雖然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仍舊對起義軍展開了殘酷鎮壓,給那些血氣方剛的波蘭年輕人上了血腥殘酷的一課
No16:《1944》上映日期:2015年 導演:埃爾莫.紐加農
1944年二戰期間,有兩支部隊一支隸屬於納粹德國,一支隸屬於蘇聯紅軍,但是部隊的士兵都是同一個國家的人,於是在自己的國土上,兩支部隊為了各自的勢力展開了慘烈的廝殺。影片展現了愛沙尼亞作為一個小國,在面對戰爭帶來的傷痛時的無奈
No17:《13小時》上映日期: 2016年 導演:麥可貝
以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大使遇刺事件為背景,講述一群隸屬美國中情局秘密基地的僱傭兵在該次反美示威並隨後升級為暴力衝突的事件中拼死抵抗武裝分子進攻的故事。
No18:《血戰鋼鋸嶺》上映日期:2016年 導演:梅爾.吉布森
影片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講述了太平洋戰爭期間在衝繩島戰役時,有一位因為信仰而選擇不佩戴武器而走上戰場的醫療兵戴斯蒙德.道斯在鋼鋸嶺戰鬥期間營救了多位受傷戰友的英勇事跡。影片尺度很大,最終能通過國內審核登陸各大院線在當時也是一件轟動的事情。
No19:《敦刻爾克》上映日期:2017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以二戰期間英法聯軍執行從敦刻爾克撤退的「發電機行動」的真實歷史為背景,雖然全片鮮有德軍出現的鏡頭,但是諾蘭卻創造性的從海、陸、空三個不同角度讓我們深切體會到了撤退行動期間的時間緊迫與戰爭的殘酷。
No.20《決戰中途島》 上映時間:2019年 導演:羅蘭.艾默裡奇
電影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中途島海戰:一役過後,日本海軍受到重大打擊,美日海軍實力實現了反轉,進而扭轉了整個太平洋戰場的局勢。影片通過參戰士兵和飛行員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帶領觀眾逐步進入1942年6月初發生在太平洋中途島附近那場令人難以置信的戰爭。
由於筆者能力有限,無法做到將所有的優秀戰爭電影完整羅列。希望會對大家觀影提供幫助。如果大家還有自己的補充,歡迎在下方進行評論。您的支持將是筆者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