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紛紛擾擾的2020年已過去3/4,回想今年的新年,沒有推杯換盞的聚會,沒有張燈結彩的喧囂,真是不易。
不過,終究守得雲開見月明,中秋將至。
中秋,大概是除了春節之外,裝著最多溫暖和人情味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可以沒有別的活動,但是不能不吃月餅。
「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當時僅作為一種點心食用。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
與中秋結合起來的月餅,經過歷代的發展後,餡料的口味上變得豐富起來:五仁、豆沙、蓮蓉、百果、肉鬆、黑芝麻、火腿.甜與鹹和平共處,素與肉不分高下。
許久之前我們也做過鹹口的月餅,戳圖片就可以看到菜譜啦~
(香酥鮮肉月餅↓)
(美味小龍蝦鮮肉月餅↓)
現在月餅的花樣越來越多,冰淇淋的、巧克力的,越做越像甜點,吃起來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但傳統的月餅,口味上又少了些許的創意。
畢竟能有幾位勇士,敢於直視五仁月餅呢?
當流心月餅出場時,一切都剛剛好,既保留了傳統的做法,口味上又做出了創新。入口綿綿軟軟,一下戳中味蕾最柔軟的部分,內陷沙軟醇厚,奶香濃鬱,口感綿密厚重。
以往,我們每出一次菜譜,下面總有留言說:「好難!學不會...」
這一次,我們想幫大家解決這個痛點!
畢竟,月餅作為寄託中秋節日祝福的食物,味道必須足夠好,才不會辜負這份美好,與其讓大家在製作流心餡料時,一次次翻車,不如我們將一切準備好。
複製複製這條信息¥9R72ce2qyD9¥
後打開手淘
每一隻奶黃流心月餅裡,都蘊含了黃小廚對大家滿滿的心意,切開後,當濃濃流心簌簌流出,這便是一顆奶黃流心月餅的高光時刻.
細膩幼滑的奶黃流心在口中融化,在舌尖綻放,令人回味的絲絲奶香甚至「攻佔」了整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