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紐倫堡大審判 Judgment at Nuremberg
編劇: 阿比·曼
主演: 斯賓塞·屈塞 / 伯特·蘭卡斯特 / 理察·威德馬克 / 瑪琳·黛德麗 ...
類型: 劇情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1961-12-14
片長: 186 分鐘
又名: 劫後昇平高三暑假填完志願,和清華法學院一位學長閒談時,他推薦的影視中就有這部經典。《Judgment at Nuremberg》直觀上給人的感覺非常接近紀錄片,又加之黑白的風格,可以說當時非常艱難地看下來,並沒有太大的體悟,隱隱約約意識到基於「正義」似乎可以否定一部實體法,要說再有什麼觸動,大概是感染於被告律師Hans Rolfe的論證技巧。學習法學一年半以後,回過頭再用專業的眼光打量,發現了一些耐人尋味的細節,特此與諸君共享。影片拍攝於1961年,社會派製片人斯坦利·克雷默根據赫魯特審判長的回憶錄堅持將其搬上熒幕。與其他黑白法律電影相比,它的鏡頭語言、拍攝技術、環境和光線或許並不出眾,片子很長,186分鐘的大多數都是在排演封閉空間內的法庭戲,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攬走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劇本獎。那麼我們就要問了,它究竟出彩在哪兒?它在電影史上的地位就在於,這是一部包羅諸多可考究命題的作品。自然法與歷史法學派的爭議在這部影片中顯然是個淺層次的問題,何況在注重程序正義的今天,自然法已越來越淡出視線,或許只有在法律出現極度不公平時,它才會再次站出來大聲地告訴我們:What is justice? 而在海伍德大法官的裁判中,直到最後也沒有給納粹時期的法律貼標籤。坐在被告席上的是第三帝國上層的精英,在這場法官審理法官的特殊審判中,海伍德和恩斯特·簡寧按照自己對法律的認知執行法律,他們面臨的是同一個職業倫理的問題:如何在執行法律的過程中釋放法律的真義。然而我們看到,簡寧選擇不想知道執行的後果,聲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德國的利益,他被定罪並非是因為執行了惡法,恰恰是由於打著司法的旗幟維護政治。法律被政治扭曲的結果,就是出現諸如絕育法和種族歧視法被施加在普通人身上。海伍德大法官在庭上屢次認定控方律師反對無效,允許被告律師有充分的機會進行辯護,以及他聽了極具人格魅力的第三帝國將軍遺孀Mrs. Bertholt的遊說後陷入的沉思,種種跡象都表明他的內心似乎舉棋不定。可是到法庭最後的判決,我們才發現,海伍德大法官才是真正體悟到司法真諦的人,這次審判為他完美的法律生涯增添了一抹亮色。影片幾乎全部著墨於法庭辯論,在宣判時海伍德大法官才把觀眾的視線拉回到自己身上,也恰恰體現了法官的獨立性與超然性。卡多佐在《法律的生長》中寫道:「司法與社會到底是如何實現對接的呢?這就是社會正義的方法。社會正義不是一個邏輯推演的結果,它的淵源體現在社會的迫切需求之中。」法官不應當將自己看作自動售貨機,面對惡法也並不總是無能為力,在這個位置上可以通過法律解釋和判決維繫正義。就像判決書中所說:「國家不是一塊石頭,它不是它自己的外延。國家的含義在於它所堅持的東西,在於最難以堅持的時候它所堅持的那些價值觀。在世界人們面前,讓它記錄在我們這份判決書中,這便是我們所堅持的:正義,事實和單個人類的價值。」這便是國家和法律的正義,讓無力者有力,讓悲觀者前行,每個個體的日常悲歡和價值都得以彰顯。對於法官而言,這是你所擁有的權力,這是你能決定的正義。電影勾勒了一個世界,車馬飛馳,彈甲戎裝,溫情脈脈,草木芬芳。鏡頭是眼睛,又是嘴巴,支配他們的是頭腦和心靈。長鏡頭式的雕刻時光,蒙太奇式的宏大敘事,都成為電影藝術的一種表達。之前設計的《讀什麼?》系列中,不乏有談及觀察與表達的書,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記憶,需要表達。歷史在記憶中凝固,又在表達中鮮活。大漠幽幽中鉤沉的記憶,隻言片語,也無外乎此時此刻你我之所言所想。如果從觀察與表達這個層面來講,看電影是一種比讀書更為直接的交流方式。電影人用鏡頭記錄下來的世界,就如筆者用文字記錄著的一樣,呈現在我們面前,震撼心靈。我為本次新年電影特輯選擇了一個主題,叫做「黑白正義」。一方面,本期的電影都是法律為主題的黑白電影,在經典之中感受電影情境下的法哲學。另一方面,黑白正義還有其更深刻的用意。漢語語彙中的詞,經常帶有褒貶性,比如是非黑白,於是黑白之間帶著人們深深的道德評判。那麼,法律電影必然關乎正義這個題旨,可我們都知道,即便是黑白電影,也不是對比度高達百分之百的絕對黑白兩色,那樣畫面會糟糕至極,這也就是說,正義也非絕對,也許就游離在黑白兩端,而不是非黑即白。最後,感謝張力老師的推薦及各位編者的努力,讓我們一起,循著黑白之間的影像,思考我們心中的正義吧。投稿郵箱:lrcupl@163.com,附上個人信息與照片。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法評新媒體!
評法佩觿 | 讀書會 | 番薯名家沙龍
通識講壇 | 法評論壇 | 《法律評論》
新媒體編輯部招新:聯繫人徐恆:18801208779
法評投稿郵箱:lrcu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