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看法官| 陳潤娥——審判席上書寫公平正義

2021-01-17 澎湃新聞
法官看法官| 陳潤娥——審判席上書寫公平正義

2020-05-09 22: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物名片

陳潤娥,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四級高級法官。進入法院工作以來,她埋頭苦幹,固守平凡,敢挑重擔,始終奮戰在執法辦案第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法官的忠誠誓言,展現了一名新時代青年法官的風採。

攻堅克難擔道義

陳潤娥是典型的「80後」代表,她在基層法院工作十年,從一名普通書記員逐步成長為審判一線的骨幹法官。到賀州中院工作之後,她很快的成為了刑事審判工作的中堅力量,在群眾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在辦理大要案時,既要承受巨大的辦案壓力,也會面臨著突發的情況,陳潤娥都能夠沉著冷靜理清辦案思路,及時化解審判中遇到的難題。在審理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聚眾鬥毆案中,案件參與人數多、規模大,在當地影響惡劣,案件證據繁多,處理結果較為敏感。庭審中6名被告人對指控的罪名有異議,有不同程度的翻供,旁聽者也一度陷入了迷局,懷疑案件是否另有隱情。面對這樣的情況,陳潤娥依舊從容淡定,認真梳理每一份證據,準確認定每一名被告人在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準確認定每一名被告人觸犯的罪名。在宣判時,對該案的判決理由予以充分闡述,並當庭對被告人進行判後答疑,讓被告認罪服法。正是當庭的判後答疑,讓旁聽人員有醍醐灌頂之感,對這次庭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接受了一次法治教育。

因為業務能力突出,陳潤娥近年來還多次參與了具有廣泛影響的案件審理工作,先後辦理了賀州建市以來最大的巫某某等7人運輸、製造毒品案,原桂平市委書記楊某濫用職權、受賄案,陳某某搶劫殺人碎屍案等一大批關係社會穩定、百姓民生,社會廣泛關注的大案、要案、難案,以一名青年法官的赤子之心,堅決依法維護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情法交融傳溫暖

法庭上的陳潤娥嚴謹理性、剛正不阿,但鐵面無私的外表之下有著一顆溫暖的心。她是賀州中院刑事審判少年合議庭成員之一,一直承辦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她清楚地認識到未成年人的身心是正處於發育階段,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強,只有教育處罰得當,才能有效地感化和挽救他們。在她審理的一起故意傷害(致死)案中,6名被告人中年紀最大的剛剛滿18周歲,最小剛剛滿14周歲。在法庭教育階段,陳潤娥打破常規,對全案6名被告人均進行了法庭教育。陳潤娥同時引導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不僅僅讓父母指出孩子的錯誤,也讓孩子說出父母在管教過程中的失誤與不足。在一來一往的「庭審對話」「親情對話」中,真正觸動未成年被告人的內心,促使6名被告真心改造,以新生回歸社會。

當了十多年的法官,陳潤娥始終認為,「法律不是一紙冷冰冰的、毫無溫度的判決,它還有另一個目的是教育挽救」。法律條文是固定的,但法律人有樸素溫暖的感情,要讓人發自內心地信服法律,而不僅僅是屈從。秉持著這一信念,她公正斷案的同時也將溫情融入法律的實施中,讓每一個當事人在案件審判中感受到司法的公正與溫暖。

堅守奉獻鑄忠誠

任務重、強度大,是許多法官的常態。陳潤娥也不例外。案子多的時候,陳潤娥也是法院辦公樓裡的「常客」。一個個普通的周末或是晚上,當別人沉浸在城市絢爛的夜生活或是在家中圍桌團聚享受愜意生活時,她卻在認真撰寫判決書,或是埋頭整理案卷材料,或是絞盡腦汁尋求最優審理方案。2019年,陳潤娥在懷孕的情況下,她依然迎難而上承辦了涉案毒品氯胺酮數量超過400公斤的巫某某等7人運輸、製造毒品案。因案情重大,該案歷經3次開庭審理,審理周期長,最後一次開庭在其產前2天完成。產假期間,她主動回到工作崗位完成了該案合議,審理報告、裁判文書的製作等工作,最終該案在6.26國際禁毒日順利宣判,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在陳潤娥看來,辦案就像做一道有難度的數學題,要花時間和精力,在反覆的解題過程中可能會感覺到艱苦,但成功解題之後的喜悅以及收穫是難以言喻的。這些年來,身邊的同仁時有離開法院,但陳潤娥始終堅守在三尺審判臺前,不為別的,只是出於發自內心的那一份熱愛。「有的人在法院也許是『過客』,但卻是我的另外一個『家』」,她說,「『家』好了,我的存在就有價值了,就會覺得很有意義」。

領導眼中的陳潤娥:

陳潤娥作為刑事審判的「女將」,工作踏實肯幹,具備良好的業務能力和紮實的工作作風。特別是到中院後,在大案要案面前不退卻,辦理了不少影響較大的案件,展現了青年刑事法官的擔當,為刑事審判工作的提質上檔作了重要的貢獻。

——副院長 黃毅

同事眼中的陳潤娥:

娥姐善於結合平時的審判工作實際,探討刑事審判中的難題,她主審的案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量刑恰當,維護了法律的公平正義。無論是她主辦的案件,還是作為合議庭成員的案件,她都認真的把好案件質量關,有她在,我們都比較放心。

——刑二庭副庭長 龔建

娥姐做事認真,辦案嚴謹,特別是在處理棘手案件上有自己的「獨門絕技」,跟她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辦案方法和技巧,是一個和藹可親的「師父」。

——刑庭法官助理 李婷婷

娥姐人好、細心,每次開庭前都不忘提醒我們新來的書記員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要熟悉案件情況,了解當事雙方爭議的問題,讓自己能在開庭記錄時做到快速總結、分析,這樣才能做到快、準、精的記錄庭審情況。

——刑庭書記員 陳清

2020【第191期】

文章來源:賀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文字:歐秉學

圖片:黃奕俊

原標題:《法官看法官| 陳潤娥——審判席上書寫公平正義》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法官看法官|黃蕾:一副可愛的娃娃臉 一身「無限」的能量
    法官看法官|黃蕾:一副可愛的娃娃臉 一身「無限」的能量 2020-05-22 02: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看法官丨李明娟:用最好的青春書寫最美的奮鬥
    李明娟,1987年8月出生,2011年進入港口法院工作,先後在辦公室、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庭、民事審判第二庭工作,現任該院審判委員會委員、二級法官。人物名片 李明娟法官現場調解案件 雙方握手言和 如果說高考後選擇法學這個專業時並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那麼畢業時手中攥著法律職業資格證時方向卻很明確,也機緣巧合考入港口區法院,如今已是第九個年頭。我經常問自己當初考入法院的初衷是什麼,是法官這個職業聽起來高大上?還是覺得自己所學所想能在審判崗位上發揮得淋漓盡致?
  • 第一個審判薩達姆敢露臉的法官,最後的結局怎樣?
    被抓的薩達姆面臨著法律的制裁,但是審判薩達姆就成了一個難題,並且審判官也將面臨著人身安全的問題,而第一個敢於露面審判薩達姆的主法官阿明,最後是有著怎樣的結局呢?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法官的頻繁更換。問題來了,在當時的伊拉克國內,還是有很多薩達姆的支持者的,並且他們不斷的報復美軍和控訴薩達姆的律師上,並且多次出現爆炸事件,無論是美國士兵還是控訴薩達姆的律師均有死亡出現,一時間審判薩達姆的法官也成為了薩達姆支持者的目標。
  • 《法官大人》EP2:審判席上的缺席者
    法官繼續埋藏證據。他求助於第一集出現過的黑人議員。法官顯然知道黑人議員查理是個黑白通吃的人物,才有此求——讓一輛有官方登記的交通工具在這個世界上消失。法官並沒有特意編造任何藉口,只是希望對方不要問原因。說明法官對此人的信任,也可見法官還未足夠虛偽——與之後的他相比尤然。
  • 「無袍法官」第15期:無愧法治使命、實現公平正義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不穿法袍,但端坐於法院審判臺與法官一同審判案件;他們被譽為法院與社會之間的橋梁和紐帶,是「不穿法袍」的「民間法官」;他們運用對民風民俗的熟知、貼近群眾的天然優勢,為法院審判工作帶來不一樣的視角;
  •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
    見證優秀法官辦案丨瀋陽市瀋北新區法院周立永: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盼,就是努力的方向 2020-12-31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往無前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周春梅法官是一位優秀的法官,她業務精湛,多年從事民商事審判工作,主審多起重大、疑難複雜案件,多次立功受獎,被評為審判業務專家;她嚴於律己,堅守法律信仰,勤勉敬業。周春梅法官也是多年來人民法官接續奮鬥的一個縮影。
  • 法官看法官丨讓初心與時光同行
    今天讓我們走近法官楊雪瑩聽聽她的講述身邊法官的故事——讓初心與時光同行楊雪瑩柳南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二庭員額法官曾經,大家都在說,法官的初心是捍衛公平正義,我也一直認為法官是手握莊嚴法槌,立於法庭之上揮斥方遒,辨善惡、斷是非的高大形象。而當我成為法官之後,我才發現,法官常常會埋首於無盡的案卷,滿眼血絲;會被十幾名大漢團團圍住,背脊發涼;會被親人埋怨和誤解,心酸無奈...這讓我陷入了迷茫:這樣做,值得麼?再過十年、二十年,或更遠的將來,我會變成什麼樣子?從身邊兩位法官的身上,我找到了答案。
  • 先進典型|柔肩擔正義——秦淮法院刑事審判庭副庭長劉娟法官
    在秦淮法院有這麼一位法官:她在工作中忠誠奉獻,勇於擔當,深得大家信任;她在法庭上鐵面無私、堅守正義,讓案件當事人信服;
  • 激濁揚清守護公平正義——記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法官劉沛
    直播南陽訊 他是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刑一庭的一名青年法官,中等結實的身材,說話果斷有力,眼神裡透著智慧和堅定。他從事刑事審判工作已10年,無論是重大、疑難、複雜案件,還是普通刑事案件,都認真對待、一絲不苟。
  • 黑白正義 第1期:《紐倫堡大審判》法官對正義的嚮往關乎國家的方向
    自然法與歷史法學派的爭議在這部影片中顯然是個淺層次的問題,何況在注重程序正義的今天,自然法已越來越淡出視線,或許只有在法律出現極度不公平時,它才會再次站出來大聲地告訴我們:What is justice? 而在海伍德大法官的裁判中,直到最後也沒有給納粹時期的法律貼標籤。
  • 大江東|滬上法院評十佳青年:揭秘法官審判的幕後故事
    在大江東工作室看來,兩年一次的評選,重要的不是結果,就像司法文書的公開一樣,透過他們深入的自我剖析,可以感知法官心中的公平正義、眼中的法治中國。 「不忘初心」,是讓公平正義落地生根 法官沈竹鶯發表演講 「如果當時進不了一中院,那我可能就不做法官了。」
  • 法官看法官│黃冠婕:用功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案子
    法官看法官│黃冠婕:用功用心用情辦好每一件案子 2020-07-10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官看法院 法官看法官|不忘初心勇追夢,執行路上斬荊棘<2020年第...
    AUT法官看法官一疊疊厚厚的案件卷宗,一個個埋頭辦案的日日夜夜,一次次劍拔弩張的執行現場,一張張欣慰滿足的申請執行人笑臉,勾勒出了許許多多堅守初心、心繫民眾、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守護公平正義的執行法官形象。陳威宏就是其中的一員。
  • 內蒙古:「零距離」守護公平正義 - 人民法院報
    2016年5月,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為全區各級法院配備了84輛巡迴審判車,所有車輛具有在車內開庭、庭審現場錄製、製作法律文書、遠程籤章等辦公設施,每一輛審判車就是一輛功能齊全、技術先進的移動巡迴審判法庭。巡迴審判車盤旋在山腰、穿梭在草地、跨越過泥沼,寫下了一個個關於公平正義的故事。
  • ...初心不改,司法路上寫芳華——記市中院民事審判四庭法官餘海蘭
    手握法槌、維護正義、明斷是非,這是她在法庭上的英姿。  謙遜踏實、溫和親切、嚴謹務實,這是她在法庭外的風採。  12年來,她堅守在守護公平正義的「第一線」,在時光的淬鍊中不斷前行,敢為人先、情懷在心,自2013年以來,參與案件審理近5000餘件,2019年,結案數、審判質效均全院第一。連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辦案能手」、「共產黨員先鋒崗」等,2015年、2019年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 「民告官」審判如何讓各方「服氣」?上海法官鑽研四字「法寶」
    作為「上海法院百篇優秀裁判文書」獲獎者,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行政庭法官張文忠、上海鐵路運輸法院(以下簡稱上鐵法院)審監庭法官崔勝東,鑽研出了精煉且實用的獨家「法寶」。時值最高法院在推審判改革,張文忠從文書格式、證據表述、對行政行為合法性審查要件、裁判說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探索與改進。他將庭審中舉證、質證、認證的過程寫入判決書,逐一列舉證據說明採信與否,對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全面評判,清晰回應了不支持居民訴訟請求的理由,讓老百姓看得見公平正義。
  • 掃黑除惡先鋒廖秋平:法官與專家兼一身,實力守護公平與正義
    他與審判長兼主審法官李國文及資深法官黃慧珊組成合議庭,配齊配強骨幹審判輔助力量組成專案審判團隊。 在案件辦理期間,審判團隊常常要從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九、十點鐘,一整天連水也忘記喝一口。
  • 【蘭法·審執動態】捍衛正義的法官:謝謝!
    【蘭法·審執動態】捍衛正義的法官:謝謝!近日,當事人駱某專程來到蘭州中院,將一面印有「捍衛法律尊嚴、維護百姓利益」的錦旗送到了民二庭趙建華法官審判團隊的手中,以表達對審判人員司法為民工作作風由衷的感謝。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