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數學不好都不能聽數學搖滾

2021-01-19 網易

2016-12-20 12:19:20 來源: Poputar智能吉他

舉報

  故事是這樣的,某一天,我閒來無事就去搜索一些冷門小眾音樂,畢竟作為一名浸淫在音樂世界的工作者最討厭被一些爛大街的作品給姦污耳朵。順帶也提升下自己的逼格,以便彰顯自己的另類。這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叫「數學搖滾」的詞,瞬間好奇心被勾起。

  

  我聽過「硬搖」「後搖」「民謠」「金屬」「朋克」……還沒聽過「數學搖滾」這個詞,而且「數學搖滾」這幾個字一看就顯得很有文化逼格很高的樣子,以後跟人裝逼的時候,要是被問起,

  「誒?姑娘你一般都聽什麼歌?」

  於是我輕輕一瞥,然後緩緩吐出這幾個詞「數字搖滾」。

  我簡直都能想到對方嘴裡能塞下一顆雞蛋看著我的樣子了。#論裝逼的技巧#

  

  

  那麼數字搖滾到底是什麼呢?我看了一個很意味深長的回答是這樣的:

  科學音樂本身就是固有的平衡線性,以時間為基準,你說的搖滾只能是風格中的一種,現實風格有多少,科學音樂就有多少種,甚至更豐富,你需要完善的無非是節拍,建議多學學鼓,對你深化數學音樂有幫助。

  雖然我對這哥們的解釋看得雲裡霧裡但也不妨礙我通過通俗解釋去了解「數學搖滾」。

  

  數學搖滾(Math-rock)是一種實驗性的搖滾風格,80年代後期 萌芽於美國。數學搖滾的迷人之處是它出其不意的換拍節奏和難以捉摸的複雜結構。

  按照數學搖滾的定義來講,重點在於「數學」二字,可解釋為:

  奇數拍和偶數拍的堆疊與排列;不規則的循環;聽著雜亂但卻非常有序的編配。所以符合這個定義的都可從技術上稱之為數學搖滾。


  有一些核以及金屬的重型樂隊,加入了數學元素,則由此展開了數學核的新紀元,有時甚至覺得他們會更直接的讓「數學味」體現出來。

  而最讓大家印象深的,還是跟後搖的結合,除了最主要以器樂為主的表現形式相近以外,主要是大量的日本樂隊,在傳統的44拍後搖做到極致以後,開始從技術上開發出大量的有趣且好玩的內容,也略有些實驗的味道,但卻不會過於讓聽眾感到曲高和寡。

  

   比如日本的數學搖滾新銳 LITE,他們獨具一格的數字搖滾風格,充滿爆發力的現場演出徵服了全球聽眾的耳朵。

  

  2014年LITE的專輯《Installation》在美國發行,樂隊的知名度更是急速上升,更被媒體評為日本近十年內最令人驚喜的數字搖滾樂隊。

  當然國內也不乏優秀的數學搖滾樂隊,比如來自臺灣的大象體操。隊名以「大象」象徵Bass,「體操」則表示曲中的特殊節奏。

  

  這支由吉他、貝司、鼓組成的三大件編制的數字搖滾 (Math-Rock)樂隊有個很鮮明的特點——一般歌曲中常被忽略的低音Bass在大象體操卻是主要帶領樂器。曲中節奏變化豐富,旋律輕巧流暢。

  

  毫不忌諱的說,數學搖滾單單從技術難度上遠遠要高於一些傳統的後搖(當然,後搖對效果器銷量的促進也是不能被比較的)。

  從長遠角度來講,後搖和數搖的關係只會越來越遠,越來越不同的聽感,不同的樂句段落處理方法,從律動上就會顯而易見的區別開。

  

  當然,數學搖滾歸根結底是一種更後搖的後搖,除了各種「反人類」的錯亂感之外,在節奏上解構的比後搖複雜的多,需要非常強大和基本功紮實的鼓手,所以數搖出好鼓手,也是一個共識,最有名的就是TOE的鼓手柏倉隆史,各種超神表現。

  總而言之,數學搖滾也算是一個實驗性的音樂風格,跟現代爵士很像,以趣味性為主,但又不失後搖的畫面感和情緒,也算是逼格和好聽共存的風格類型了。

  好了今日知識科普完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數學搖滾?玩數學搖滾的同學們數學真的好嗎?
    因為華語獨立音樂界屈指可數的數學搖滾團體大象體操,居然停擺了652天。幸好,他們帶著全新EP《工作》再度歸來。2016年12月30日 深圳 B102016年12月31日 廣州 飛livehouse2017年1月1日   杭州 MAO Livehouse2017年1月2日   上海 MAO Livehouse2017年1月3日   北京 愚公移山 Tips:數學搖滾
  • 數學視角看搖滾,數學搖滾看世界
    「那麼,數學搖滾究竟是怎樣的?」事實上,作為一隻數學搖滾樂隊,大象體操一直致力於與其他藝術類型的跨界,且數學搖滾本身的「數學屬性,也讓數學搖滾與其他元素的跨界變得十分有特點。據官方介紹,《物種大樂團》這一作品亦延續了導演王嘉明一貫的元素,曾於去年在北藝大展演藝術中心戲劇廳公演。
  • 數學可以搖滾?! 「大象」重啟「體操」
    因為華語獨立音樂界屈指可數的數學搖滾團體大象體操,居然停擺了652天。幸好,他們帶著全新EP《工作》再度歸來。大象體操來自臺灣高雄,成立於2012年,兄妹張凱翔、張凱婷,加上鼓手塗嘉操起吉他、貝司、鼓這三大件,組成了大象體操。作為一個初出茅廬、風格小眾、還以貝斯作為主領樂器的學生樂隊,他們在大陸卻已經深得人心。
  • 是不是沒有天賦,數學就一定學不好?錢學森的經驗值得借鑑
    數學不好的三大現象1.學加減法時候還好,有應用題就不會了剛上小學的時候,學加減法,大多數孩子都覺得很輕鬆,可是從三年級應用題的出現,就打破了數學挺好的狀態,完全不會了。2.數學提升空間最大數學成績我們很難把控,所以高中數學老師經常說,要想把成績拉開,必須學好數學。語文和英語學成什麼樣,考出來就是有多少分,但是數學不一樣。數學並不是練習的題目越多成績就越好。如果不能真正明白一道題的原理,反而練得越多越迷糊,成績會成反比。
  • 數學搖滾——不確定之神締造的音樂
    如果你是後一種人,那麼你一定要聽聽數學搖滾,許多樂隊在專輯與專輯之間有很大的轉變,而數學搖滾在歌曲行進間就能讓你感受到這種由突然的改變而帶來的強烈的感官刺激,完美地以音樂的形式詮釋了莊子的「解衣般礴」。       數學搖滾的「數學」到底是怎麼來的,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看法,其實這只是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一位美國樂手拿來調侃的詞而已。
  • 數學搖滾真的越來越火了嗎
    所以說,獨立音樂市場的飛速發展才是一切的源頭,並不單單只是數學搖滾,所有的獨立音樂種類,也就是所謂的「小眾音樂」,都開始有了大量的拓展。 數學搖滾的熱度可能在今年After Hours達到一個頂峰,主辦方New Noise也用它的影響力在進一步的促成數搖樂隊在國內的推廣,不論是Mouse On The Keys、toe、LITE,都讓他們在內地的樂迷習慣了每一次出新專輯都會來內地巡演的期待習慣。
  • 朋友,你聽過數學搖滾嗎?
    之前無水君曾介紹過一些跨界偶像,不過比起那些嘻哈、金屬一類的融合,今天介紹的這個組合要小眾得多——她們搞的是數學搖滾。
  • 《我是演說家》丘索維金娜 黃子佼「數學搖滾」
    同時,導師魯豫、黃子佼帶領的新老「演說家」也展開了新一輪的舌戰Battle:數學痴迷者遊斯彬講述數學的魅力;史丹福大學學霸鄒昊訴說人工智慧抗癌路;中國海洋石油守護神楚金勇揭秘深海蛙人的水下作業詳情。本期節目精彩絕倫,不容錯過!丘索維金娜講述自己七次奧運經歷,45歲將再戰東京奧運會丘索維金娜是世界體操屆永恆的傳奇。
  • 數學搖滾的歷史(一):Black Flag之類的朋克是數搖的起源?
    數學搖滾融合朋克和Hardcore的Riff,以及20世紀70年代的前衛搖滾的不對稱韻律——我們呈現給你們的數搖歷史將顯示出這些融合。在Theo Cateforis的論文《另類如何演變為前衛:數學搖滾的奇怪案例》中數學搖滾被定義為「沒有穩定的節拍」。
  • 數學文化:武俠和數學
    來源 | 《數學文化》, 2019年第十卷第二期, pp. 104-107. 感謝作者和《數學文化》授權轉載。武俠小說裡有 「聽風辯器」 一說, 講的武林高手在戰鬥中, 閉上眼睛,氣沉丹田,就可以聽出對手的武器的種類,來襲的方向等等。
  • 數學的傍晚:原來數學就是黑魔法!
    1990年開始播出,到今天都快30年了。在日本,一直有一群狂熱的粉絲在追這部巨製。 除了正劇,《世界奇妙物語》還會拍攝特別篇。今天介紹的就是《世界奇妙物語》2018秋季特別篇之四——數學的傍晚!讓我們感受一下,島國娛樂圈是如何「吹」數學的奇妙的。 開頭。
  • 小學數學:0到底是不是自然數?家長們不懂就別亂教了
    最近有老同學輔導讀小學的小孩做數學作業時遇到了問題,就是0是不是自然數?他自己堅持0不是自然數,因為自己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麼講的,自然數是從1開始數的,0隻能算是整數。他一問完,我就馬上教育了他一番,現在的知識跟我們以前讀書的時候很多都改變了,不要用自己經驗的那一套來教小孩。
  • 誰說女生學不好數學 | 因材施教,建哥指針數學讓人人都能拿高分
    作為西南地區最具實力的在線教育品牌,成都節節高教育一直都以幫助初高中生個性化學習為目標,旨在打破一刀切的偏見,為學生提供了科學化、優質化的升學提分課程,並定製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學習建議以及專業的成績分析評估等服務,讓每位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無限的可能性
  • 初二學生感覺數學不好學,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
    初二學生感覺數學不好學,是什麼原因?應該怎麼辦?初二學生數學不及格怎麼辦?有什麼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能認識到問題,願意轉變學習態度和習慣,多付出點努力,成績肯定是會有所提升的。初中數學從二三十分提升到七八十分甚至更高都是很有可能的,就看孩子能有多少轉變,能付出多少努力了。一、分析原因對於數學成績,有不少同學說:「雖然很想學好數學,可數學成績總是沒有起色。」為什麼呢?
  • 數學建模思想,站在思想的高度學數學,最難的數學也簡單了
    上一節課,我們講了「【關係】是數學思想的基礎,也是數學思想的核心!」可以說,數學是一門關係學。不論是什麼樣的數學題,其實都是在圍繞著「關係」來論證的。解題的過程,其實就是「找關係,理順關係」的過程。也就是說,你看到的每一道數學題,其實就是一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你看到的每一道數學題,其實就是現實生活中的一個東西,只是這個東西被數學語言描述成了一個數學問題,僅此而已有些同學,為什麼覺得數學很難?為什麼覺得數學很抽象?為什麼覺得總是學不好數學?
  • 數學不好的學生,選擇大學專業時需要避開的「雷」,以免白學一場
    不僅讓家人頭疼也讓同學迷茫,今天我們就為數學不好的女生排排雷,畢竟不能白學一場。高考後的估分成了第一障礙,而選擇好院校後,如何選擇合適的專業成了家長和同學的痛。選擇好了,孩子不一定感謝家長,但是選擇不好,孩子一定會埋怨家長。所以選擇到底選擇冷門好還是熱門好呢?
  • 如何讓學生愛上數學?
    數學學得好的孩子不一定學習好,但數學學不好的孩子一定學習不好。這已經是大家的公認,所以小升初中數學成績好的孩子佔據了一定優勢。但數學的學科特點又註定不是人人都能學好數學,思維的抽象性和邏輯推理的嚴密性導致一些學生在小學階段就認定自己不是學習數學的料,甚至有些人覺得除了考試,數學學好學不好都無所謂。如何使數學不再是學習中的「空中樓閣」,變成為人人都喜歡的學科呢?
  • 生活中的數學,無處不在,藏在樓梯間裡的數學啟蒙
    數學本身是一門很抽象的學科,不能只靠機械性的記憶讓寶寶做數學,一定要有適當的方法,對於一個沒有任何教育基礎的普通的母親來說,如何給寶寶做數學啟蒙的呢?繪本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我覺得最接地氣的方法就是利用好身邊常見的事物。
  • 數學好不好,智商說了算?錯,另一種能力表示不服!
    無論初中、高中還是大學,數學都是可以封神的「最難學科」。我看過兩本和學霸有關的書籍,一本是清華學霸自己寫的,一本是北大學霸她媽寫的,倆人都是數學拖了後腿。兩人的情況堪稱雷同:初中都是超級學霸,考入超級牛的高中,到了高一,眼睛被學霸刷屏,名次一落千丈。
  • 數學成績不好,這幾個專業不要隨便報,不然大學四年會很難度過!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王牌專業和弱勢專業,所以選擇專業就尤為重要。但是在選擇專業時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不然有些專業發展前景再好,也不適合自己。比如說數學不好的學生,有些專業則不適合他們報考,不僅學起來困難,要想學好則更困難了。對於數學成績不好的學生,這幾個專業不要隨便報,不然大學四年很難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