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09:32 |賣家微信公眾號
清晨五六點,當天邊泛起魚肚白,早餐店傳來熱氣騰騰的包子香味,薇婭開始鑽進被窩睡覺;下午四五點,夕陽即將落下,鳥兒歸巢時,薇婭才開始今天的第一頓「早餐」。
成為淘寶主播後,這樣「夜貓般」的作息習慣,薇婭維持了近三年時間。
薇婭有過許多身份:線下女裝店老闆、歌手藝人、網店老闆、淘女郎。這條長達16年的轉型之路,並不總是一帆風順,她曾因理念不合離開過唱片公司。
薇婭的每次成功轉型,都離不開幕後「軍師」的身影:他是與薇婭「並肩作戰」的丈夫,也是薇婭背後謙尋直播機構的董事長,董海鋒。
「你們真是做女裝生意的天才」
2003年,17歲的薇婭和當時還是男朋友的董海鋒,在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對面,開了一家6平方米的女裝小店。
董海鋒當時還是一名大學生,擅長街舞,靠著給明星伴舞、演出,攢下了一筆錢,成為北京小店的啟動資金。也因為練舞的關係,他喜歡時髦、潮流的服裝,經常在批發市場買衣服。
開了女裝店後,熟悉北京服裝批發市場的董海鋒就負責進貨選品。「一樓是杭州、廣州女裝批發,如果從這裡拿款,會跟很多店鋪的款式一樣,就要打價格戰;我比較喜歡去二樓,淘一些外貿尾單,然後給薇婭搭配成一套,這樣基本不會撞衫,又很有自己的風格。」
開店僅3個月,兩人就存下了10萬元。看著店裡絡繹不絕的客流,隔壁家賣白T恤的店老闆驚呼:「你們簡直就是做女裝生意的天才!」
和那條街上其他的女裝店不同,這家店鋪不講價,最熱銷的款式也總是薇婭身上那套。薇婭是女裝店的「活招牌」,董海鋒認為最有可能成為「爆款」的衣服,就讓薇婭穿在身上展示。這樣的銷售模式,是董海鋒有意為之。
2003年,正是蕭亞軒、孫燕姿等女歌手最火的時候,大街小巷都放著她們的歌曲,她們的穿衣風格也成為當時潮流:男士最小碼的緊身小背心和肥肥大大的休閒褲。董海鋒和薇婭還會去小商品市場,買回項鍊、鞋子、包包以及腰帶,搭配好全身,再由薇婭進行展示。
董海鋒說,當年這種銷售模式,其實跟現在的淘寶直播很相像。「我們挑款,顧客喜歡我們的風格,也喜歡我們的銷售方式:從不講價,不來虛的;淘寶直播也一樣,主播挑選好的產品,低利潤,粉絲信任主播的眼光、口碑,才會消費。」
靠著搭配成套的「爆款」,小店的生意越做越好。3個月之後,兩個人就租下了一個批發檔口,做起了女裝批發生意。「一個款式每天能賣百來件,經常供不應求,後來我們投資建了一個小型加工廠,自己設計、生產衣服。」
從歌手到七家店老闆
當時的薇婭沒想到,自己後來還會成為一名歌手。
2005年,熱愛唱歌的薇婭在董海鋒的支持推薦下,參加了一檔名為「超級偶像」的綜藝選秀節目。她和另一個女生組成的女子組合拿到了冠軍,並成功籤約環球唱片,和潘瑋柏、陳奕迅同屬一家公司。
「公司當時沒有給她發唱片的計劃,為了尋求發展,薇婭就離開環球公司,籤了另一家北京的唱片公司,並成為三人組合的主唱。」後來,董海鋒還成了組合的經紀人。
這段時間,組合發了專輯《Don’t Lie》,薇婭還和林俊傑一起拍過廣告,和成龍同臺演出,主持過不少節目。
沒想到,因為理念不同,董海鋒和薇婭又離開了公司。
「這時候,北京服裝店的生意已經不好做了。」董海鋒回憶說,當時正好趕上北京奧運會,貨物需分批進入北京,物流不便導致生意受影響。
正好薇婭的表姐想去西安考察服裝市場,拉上了董海鋒。董海鋒隨後就在西安的康復路,用之前的積蓄「重操舊業」,重新開了一家女裝批發店。
在嘈雜髒亂的批發市場內,董海鋒的批發店十分亮眼:門頭是粉色Led燈,室內用了黑色酷炫的裝修風格,每一個模特身上都是成套的時尚穿搭。「我們把北京最時尚的風格搬到了西安,店裡的每個店員,都穿上了適合她風格的服裝。西安當時的批發市場還沒有人做過這樣的店鋪,所以我們的生意一開始就特別好。」
那時候批發市場主要做早上的生意,一到下午,批發商少了,店員就開始嗑瓜子、看報紙。「下午很多散戶來看貨,批發檔口不願意做他們的生意,嫌麻煩,嫌量少。」董海鋒說,自己當時要求店員必須接待散戶,因為散戶數量多,後來零售的營業額甚至佔了店鋪總營業額的60%,利潤也比批發高得多。
董海鋒和薇婭每個月都會在廣州待上一個星期,仔細進貨。兩個月後,他們在西安開了第二家批發店,然後第三家、第四家……一直開了七家。
生意最好的時候,七家店鋪一天的營業額超40萬。董海鋒和薇婭結了婚,並且在西安、廣州兩地置辦了好幾套房產。
開網店虧掉200萬後,又虧掉廣州一套房
每天都有不菲的現金進帳,在西安有房有車,一家人的日子很是愜意。只是沒想到董海鋒隨後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把七家線下店鋪全部關閉,到廣州開網店。
這一決定立即遭到了家人的反對。那是2012年,董海鋒敏銳地察覺到電商的興起。「我和薇婭開始在網上買一些東西,比如日常用品、衣服甚至家電等,價格實惠還比實體店方便。」
薇婭也發現,很多進店的客人,在試衣間裡拍了衣服的照片、吊牌等信息,上網搜索同款,搜到了就不會在店鋪消費,這讓店鋪的營業額快速下滑,日營業額一度在20萬邊緣徘徊。
董海鋒分析了當時的服裝市場,「一方面是電商迅速崛起,另一方面西安店面租金越來越高。」
「想了想,還不如放手一搏,不要給自己留後路。」
兩人用了半個月時間,關掉了七家線下店鋪。2012年底他們來到了廣州,火速開了一家淘寶女裝店。薇婭負責開發設計以及模特工作,董海鋒抓生產端以及團隊管理,倆人請了攝影師負責拍攝以及店鋪的視覺設計。
受傳統銷售模式的影響,剛開始轉做網店的董海鋒很「憋屈」。「為啥大家都做包郵?我寧可不賣,也不可能虧錢賣!」、 「測款是什麼?不是備齊了貨再銷售嗎?」
到了9月,倆人覺得「有些經驗」了,又開了一家天貓店。沒想到第一年,網店虧了200多萬,積壓了大量冬裝庫存。
第一年電商試水之後,負責生產的合伙人退出,董海鋒找了一家相對小型但對品質執著的工廠老闆。
網店漸漸有了微薄的盈利。2014年雙11,店鋪一款呢子大衣賣爆了,當天有570多萬銷售額,兩人卻開心不起來:570多萬,超了預期值近三倍,工廠根本生產不出來。「臨時去找了工廠生產,沒有磨合、貨品品質也沒把控好,再加上生產周期過長,賠掉了200多萬,就把廣州一套房賣了來周轉。」
這是董海鋒做生意以來,遇到的最大教訓。但卻給了他很大的信心:「線下生意一天頂多幾十萬營業額,但網店如果做得好,爆發力居然這麼強大。」
從淘女郎到主播
2015年的天貓雙11,董海鋒和薇婭經營的網店,已經做到一天賣出1000多萬的成績,年銷售額也達到3000多萬。
許多商家找上門來,指名要跟店裡的「明星模特」薇婭合作,拍攝產品照片。薇婭漸漸成為一名「淘女郎」,以她為模特拍攝的鞋子月銷量,經常超過2萬雙,最多的,月銷6萬多筆。
2016年,作為一名淘女郎,薇婭接到了直播小二的邀請電話,並嘗試轉型成主播。
「作為電商賣家,我們知道流量的可貴。所以薇婭轉型做主播,剛開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我們的女裝店鋪引流。」董海鋒說。
原先,董海鋒總是為薇婭把關商品,跟商家對接,負責大部分的幕後工作。直到2017年,薇婭為皮草商家做直播。「皮草客單價高,之前從沒有直播過。」董海鋒說,「那場直播,薇婭選款非常精準,她了解自己的粉絲,皮草的長度、版型、風格,都是她挑選的。在幾十個款裡,她做了預估,哪個銷量可能是最好的,哪個可能是第二,最後成交結果跟她的預估幾乎是一樣的。」
這場直播,薇婭引導成交7000多萬,也讓董海鋒徹底將心放回肚子:「我們經歷過的事,踩過的坑,最後都為主播這個職業做了鋪墊。現在薇婭對直播的每一個環節,都了如指掌。我很放心基本上不用我參與決定了,她決定了就行。」
6月1日晚,薇婭在鏡頭前,開始了天貓618期間的直播工作。70多人的選品團隊則在半個月前,就開始了選品工作。「這是一年當中為數不多的,持續一段時間為商家做推薦的日子,我們希望選擇更優質的產品,優惠力度談到最高,同時關注粉絲的滿意度。」
(原標題《薇婭背後的男人:幫她開店,當經紀人,現助她5小時直播成交上億》,原作者蔡小霞。編輯倪冰)
15596119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