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療師正在用VR治療恐懼和焦慮,它也許是有用的

2021-01-18 好奇心日報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發布,即使我們允許了也不許轉載*

舊金山電 – 道恩·朱厄爾(Dawn Jewell)最近治療了一位受到車禍困擾的病人。這位病人在十字路口發生了車禍後,就對十字路口產生了重度焦慮,無法再開車駛過一條承載了那麼多痛苦回憶的路線。

因此,科羅拉多州心理學家朱厄爾採用了一種名為「暴露療法」的治療技術,和病人一起重訪那個十字路口,同時對他的情緒進行疏導。

不過,他們並沒有親自回到車禍發生的地方,而是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實現了故地重遊。

矽谷初創公司 推出了一項新服務:利用協同智慧型手機工作的 谷歌頭戴式設備,提供暴露療法。朱厄爾醫生正是少數參與測試這項新服務的心理學家之一。Limbix Daydream View

加州帕洛阿爾託市初創公司 Limbix 辦公室裡,Limbix 產品設計師米拉·費伊(Myla Fay)正在用頭戴式設備測試公司的虛擬實境治療軟體。心理學家可以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向受焦慮困擾的病人提供暴露療法。圖片版權:Jason Henry/紐約時報

「它可以用讓病人安全放心的方式將他們暴露在某一情境之下,」她說,「我們可以一起去某個地方,然後病人可以告訴我他們的感受和想法。」

這項服務接入了谷歌的另一款產品,利用這一提供世界各地道路及其它地點全景影像的龐大在線資料庫,再現戶外場景。朱厄爾醫生已經通過這些虛擬的街景治好了兩位病人,第二位病人此前在當地一棟建築外遭人傷害後產生了焦慮症狀。谷歌街景(Street View)

一項虛擬實境治療測試利用 Limbix 模擬用戶開車過橋的場景。圖片版權:Limbix

這項服務也用其它方式提供治療,例如帶病人前往虛擬摩天大樓頂層,讓他們直面自己的恐高症狀;又例如將病人帶到虛擬酒吧,幫助他們解決酒精成癮問題。

Limbix 得到了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的支持,剛成立不到一年。包括公司執行長、聯合創始人班傑明·劉易斯(Benjamin Lewis)在內的服務發明者都曾在 Google 和 Facebook 工作,研究影響深遠的虛擬實境技術。Sequoia Capital

Limbix 使用的硬體和軟體剛推出不久,但他們的服務建立在二十多年虛擬實境與暴露療法相關的研究調查和臨床實驗經驗基礎之上。Daydream、Facebook 的 Oculus 等受到熱捧的頭戴式設備還在遊戲世界艱難尋找大量用戶時(更不必提其它市場了),心理學卻已受到技術專家和醫學專家認可,能讓這項技術發揮作用。

早在 1990 年代中旬,臨床試驗就顯示,這項技術可以幫助治療及等病症。

恐懼症創傷後應激障礙

Limbix 虛擬實境攝像頭。這項服務的創設者曾在谷歌和 Facebook 研究過虛擬實境技術。圖片版權:Jason Henry/紐約時報

傳統上,心理學家會幫助病人想像他們正面對著某個自己恐懼的事物,在他們腦海中創造可以解決他們焦慮的場景,以此治療這樣的病症。虛擬實境則讓這種治療方法更進一步。

斯基普·裡佐(Skip Rizzo)說:「我們很有自信,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實施暴露療法,可以為病人自己的想像提供補充。」這位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臨床心理學家過去 20 年來一直在研究這種技術。

亞特蘭大艾墨立大學醫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芭芭拉·羅特鮑姆(Barbara Rothbaum)幫助開拓了虛擬實境技術在心理學領域的實踐應用。她的研究催生了一家名為「」的公司。這家公司長期以來一直靠著一款老式頭戴式設備,為一些醫生和醫院提供虛擬實境暴露療法工具。她幫助開展的一項臨床試驗顯示,在治療病人對飛行的恐懼時,虛擬實境技術和讓病人親自去機場一樣有效,90% 的病人最終克服了他們的焦慮症狀。Virtually Better

這種技術在治療老兵創傷後應激障礙上也很有效。羅特鮑姆醫生表示,虛擬實境技術不同於單單依靠想像的治療方法,它可以迫使病人直面自己過去的創傷。

「創傷後應激障礙是一種逃避型的病症,人們不願意去想讓他們產生應激反應的事物,」她說,「我們需要他們投入感情,而有了虛擬實境技術,他們想逃避就難了。」

2015 年,Oculus 創始人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展示 Oculus Rift 虛擬實境頭戴式設備和 Oculus Touch手持控制器。圖片版權:Ramin Talaie/紐約時報

如今,谷歌的 Daydream 和 Facebook 的 Oculus 可以讓更多人使用這種療法。前者可以搭配普通智能機使用,後者自帶一個 400 美元的頭戴式設備,能夠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喚醒最近的感受。

過去 Virtually Better 的虛擬實境硬體技術要賣幾千美金,而如今 Limbix、西班牙初創公司 等公司能夠以便宜得多的價格提供服務。本周,Limbix 將開始向沒有參與初始測試的心理學家和其他治療師提供工具。這項服務目前暫不收費,公司計劃未來出售更先進的工具。Psious

Limbix 虛擬實境療法手機應用。這項服務目前暫不收費,公司計劃未來出售更先進的工具。圖片版權:Limbix

測試了 Limbix 的服務後,朱厄爾醫生表示,它能讓病人以更加可控的方式面對焦慮。與此同時,這種工具真的能讓病人感覺到了另一個地方——至少一些案例中病人有這種感受。

例如站在虛擬摩天大樓頂層,甚至會讓那些相對不恐高的人產生焦慮感。專家警告稱,類似 Limbix 提供的服務仍在開發階段,需要在訓練有素的心理學家指導下使用。

Limbix 既有技術專家,也有醫學專家。公司一位重要員工斯科特·薩特金(Scott Satkin)是一名機器人學和人工智慧研究員,曾參與過谷歌的 Daydream 項目。Limbix 還有自己的心理學家肖恩·沙利文(Sean Sullivan),他還在舊金山繼續進行治療實踐工作。

沙利文醫生正在用這項新服務治療病人,例如一位年輕人近來出現了飛行恐懼症狀,僅僅談到飛行就會產生焦慮感。這位出於隱私考慮要求匿名的年輕人和沙利文醫生一起使用了這項服務,通過幾次治療前往虛擬機場,並最終搭乘虛擬飛機體驗了飛行。

這位年輕人說,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項服務還不夠完美。就像朱厄爾醫生在治療病人時使用的谷歌街景一樣,這套虛擬實境中一些場景是建立在靜態影像上的靜態場景。但和虛擬實境市場上的其它產品一樣,這些工具仍在繼續進步,努力建設更真實的場景。

不過即使是現在,這項服務提供的虛擬實境場景就已經足夠有說服力了。之前提到的那位年輕人,最近搭乘飛機穿越了美國——而且是在現實世界中。

翻譯 熊貓譯社 錢功毅

題圖來自 Limbix

2017 THE NEW YORK TIMES

相關焦點

  • 心理治療師為什麼那麼少?
    在此之前,就見有持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的醫務人員報考心理治療師,因為沒有心理學專業學歷背景,報名資格考點審核這理遭否決。心理治療師助考QQ群裡的朋友們不少也抱怨其報名未獲成功。也許自己的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職業,又有醫學心理主管醫師資格,還是健康教育副主任技師資格,年齡也近60歲了,可能感動了下考點與考區審核的工作人員,放了我一馬,才幸運獲得通過。
  • 精神病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與心理諮詢師有什麼不同?——成都棕南精神...
    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完全理解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如果您有疑問,不清楚誰有問題。今天成都治療精神病研究醫院將向您詳細解釋。   其實這始於精神疾病的基本概念。  近年來,精神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數普通人可以列舉幾種精神疾病,例如「精神分裂症,抑鬱症,焦慮症」等。
  • 王萌:用音樂喚醒女性戒毒人員的治療師
    後跟隨中國音樂治療啟蒙、中央音樂學院的高天教授學習音樂治療,現在是一名專職的註冊音樂治療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並且成立了自己專門的音樂治療工作室。 音樂治療屬於集音樂、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等新興的邊緣交叉學科。近年來已在國內外相關心理治療等行業應用並被證實有效。但是將音樂治療方法引入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內,用於女性戒毒人員心理矯治的在國內尚屬空白。
  • 聆聽餘杭兩位心理治療師的「安心」故事
    當疫情來臨時,迅速傳染的不僅僅是病毒,還有恐慌與焦慮,與眾多「逆行」醫療人員一樣,餘杭有兩位心理專家的故事也同樣精彩:一位是餘杭區司法局調研員、國家級二級心理諮詢師梅彩菊,另一位是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心理醫生沈禹澤。鏡頭前防護服下的一張張笑臉背後,可能是烙印在心底的記憶創傷,失眠、噩夢伴隨著很多抗疫一線人員,心理治療師用專業知識撫平那一道道傷痕,為不同人群提供專業有效的心理服務。
  • 如何像心理治療師一樣提高人際關係?
    再基於此,我們也可以反向思考應該如何去提高和加強人際關係。 結合這些因素,並基於自身作為心理治療師的培訓,我總結了以下5條實用方法,希望可以用來幫助你提高大多數重要人際關係的質量。 無論你是希望拯救自己的婚姻,還是希望可以更好地跟自己的孩子、上司溝通,你都可以嘗試像心理治療師一樣去跟人溝通交流。 1.
  • 愛人,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
    很多人尋找伴侶其實就想尋找那種可以給自己有安全感的人,為什麼?因為心理的缺陷。除了父母,愛人成了自己最好的心靈伴侶。他們將作為自己的治療師,就像天使一樣,治癒著我們的傷痕,讓我們獲得新的生長。我們尋找的配偶,往往很像我們的撫育者,是我們的潛意識幫助我們選擇了能夠做我們「治療天使」的伴侶。
  • 《大黃蜂》,來自外太空的心理治療師!
    人們在遭受天災人禍之後,親歷了傷痛,失去了親人朋友,或者目睹了他人的傷亡之後,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有一系列的反應。這些反應包括恐慌,憂慮,情緒低落,失眠,頻繁做惡夢。有的人會煩躁易怒。他們也會心神恍惚,難以集中注意力。 人們還往往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對災難情形的鮮明的回憶,這種回憶導致生理和心理上的應急反應(例如出汗,心跳加速,極度恐慌)。
  • ...家庭」風採錄(二) | 張靜:築起疫情心理「防護牆」的心理治療師
    2020年2月21日,她加入四川省第十批、成都市第七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奔赴武漢一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參與方艙醫院的心理援助工作。作為一名心理治療師,張靜同志愛崗敬業,在做好心理諮詢和治療工作的前提下,承擔醫院心理諮詢熱線接聽工作,為全縣有需要的群眾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定期到學校、社區、福利院等單位開展兒童心理健康輔導,引導全社會共同關注心理健康。
  • 和小撒合唱六渡橋的音樂治療師馮翔:音樂治療絕不等同於聽音樂
    音樂治療為何有如此大的力量?馮翔覺得很難用特別具體的語言去表達,大家聽到音樂時會回想起什麼事情,看到什麼樣的景象,要選擇什麼樣的音樂清單,考慮什麼樣的語言表達,聽眾的聽覺和視覺是什麼樣的,身體感覺是什麼樣的,他認為都需要音樂治療師的正確引導。在馮翔眼裡,音樂像一扇叩開心靈的窗戶,他想用音樂去撫慰更多受傷的心靈。
  • 什麼是心理治療?
    但儘管如此,它仍然是心理治療領域裡最重要的一個流派;無論是心理治療的理論還是技術,都深深地受其影響。經典的精神分析因耗時太多而不再流行。近40多年以來,以精神分析理論為基礎的各種短程治療較為普遍。理論、操作技術和治療安排、療程與經典精神分析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思想仍基於心理動力學理論,統稱為心理動力性心理治療。
  • 護士長與艾同行13年 當好心理治療師
    護士長與艾同行13年 當好心理治療師 護士長杜麗群13年前主動來到這裡,她用自己的「妙手」,參與護理了逾萬名愛滋病患者,被很多患者當做自己的「鄰家大姐」。2005年,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成立廣西首個愛滋病科,對愛滋病病人進行定點收治。面對潛在職業暴露風險,加之對愛滋病的恐懼心理,很多護士不願到愛滋病科工作。
  • 音樂治療師馮翔:我願意用音樂為你療傷
    戰疫期間,無數白衣戰士奮鬥在一線,同樣是治療傷痛,心理治療師的陪伴則在撫慰人們的心。音樂人馮翔曾創作出許多膾炙人口的武漢民謠,學醫出身的他也有另一個身份——音樂治療師,他希望能用音樂治療人們的傷痛。
  • 如何才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
    因此,要想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就一定要報名參加衛生專業技術資格的全國統一考試,這個考試在每年的五月份進行,而報名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一月份開始。心理治療技術運用在過去只要是心理健康服務相關人員都可以被允許。隨著法制化的健全和心理治療師專業的發展,今後要想合法開展心理治療技術,還必須要有心理治療師的專業技術資格才保險。所以通過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是保障使用心理治療技術的合法有效途徑。
  • 音樂治療師:讓我用音樂為你療愈心傷
    音樂能讓人放鬆,它還有治療疾病的作用?下面介紹的這份職業——音樂治療師,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陌生,但它確實存在,還幫助許許多多的患者走出陰霾,重獲新生。李林森就是中山目前為數不多的音樂治療師之一。▼音樂治療師李林森當廈門六中合唱團的杯子歌《稻香》在朋友圈出現時,李林森下意識地收藏了,因為「有可能用得著」。李林森畢業於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音樂專業,是一名音樂治療師。音樂治療師,指的是用音樂手段對來訪者進行相應治療工作的一門職業。
  • 恐懼、噩夢、難以集中注意力……創傷後心理治療要了解的事
    和黃健一樣,需要心理疏導和救助的群眾還有很多。恐懼疾病、喪親之痛、失序的混亂,漫長的等待......至暗時刻已過,但心理治療持久戰才剛開始!第二類,迴避和麻木類症狀,即社交逃避。表現為不與他人交流,冷漠無情,失去對生活的熱情。第三類,警覺性增高症狀,即過度敏感。可出現激惹的行為和憤怒、注意力難以集中、失眠等表現。推薦聯合治療我們推薦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相結合的療法。
  • 系統脫敏法——克服恐懼和焦慮
    在對方恐懼、焦慮情況並不嚴重不構成心理問題的情況下,你帶著他們去看心理醫生,他們總是會有些不太情願甚至覺得你小題大做,那麼你怎麼辦呢?別著急,系統脫敏法來幫您。「系統脫敏法是心理諮詢中用於治療求助者對特定事件、人、物體或泛化對象的恐懼和焦慮的經典技法。」其核心理念就是讓求助者用放鬆取代焦慮和恐懼。
  • 戲劇治療師是怎樣的一群人?
    也許因為大家都是戲劇心理工作者啊,始終帶著自我覺察地推進著,狀態也是相對流動的,這成就了一種更深的聯結與成長,甚至在困難中反而成就了很有張力的創意。生活在各自小格子裡的「她」們戲劇治療這個專業涵蓋了相對嚴謹的治療和渴望自由的藝術兩個方向。治療師們可以因為團體督導聚在一起、可以共同討論治療上的理論和技術問題,但也可以因為表演藝術聚在一起、通過藝術本身來支持彼此。這種組合的奇妙之處簡直難以言說,它塑造了戲劇治療師這個群體中間最為有血有肉又專業有效的一種聯結。
  • 性治療師是什麼?
    中國人民大學性學專家潘綏銘曾表示,經調查,中國有21%的女性正在承受「無性婚姻」。童嵩珍認為真正需要藥物和手術治療的器質性病變,只佔性問題的極少一部分。性治療師的真正工具是心理諮詢和行為訓練。童嵩珍的性治療,不用藥也不開刀。
  • 【直擊隔離區】隔離病房裡的「心理治療師」
    在隔離病房內,沒有家人陪伴,看不清醫護人員的樣子,不能隨意地走出病房,加上對疫情的未知,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擔憂。   「她的情緒看起來不好,經常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床上,默默地流淚。」黃麗平覺得必須採取一定的心理幹預幫助趙蘭改善心理狀態。她在電腦上查閱趙蘭的病例資料,熟悉她的病情和生活背景,與其家屬溝通,了解她的喜好和習慣。   「我有意識地與她進行疾病康復、生活愛好等方面的交流,終於打開她的心扉。她願意向我吐露心聲,我覺得很欣慰,只有患者願意傾訴,我們的心理疏導才有作用。」
  • 心理大咖直播|葉斌博士帶你用完形治療解決個人成長問題
    完形治療有著以下一些關鍵要素:a 充分覺察著眼於現在,並想像它與未來和過去脫節是至關重要的。該過程遵循個人的經歷,其方式不涉及尋找潛意識,而與存在的事物和被感知的事物保持一致。b 兩極關係被認為是人類經驗的核心,而格式塔療法則將個體與自己和周圍其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視為「整體」。在會議中發展和培養的個人與治療師之間的人際關係是治療的關鍵指導過程。c 選擇完形療法對客戶(無論是個人,群體還是家庭)都給予深切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