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隔離區】隔離病房裡的「心理治療師」

2021-01-18 求是網

  新華網南昌2月17日電(王中慶)「那天我不應該出去聚餐,這樣我就不會被傳染,我的家人也不會被隔離,我現在很擔心我的家人,我的孩子還小,以後他要怎麼辦……」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內,42歲的女性患者趙蘭(化名)淚眼婆娑地向黃麗平傾訴著。

   黃麗平是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身醫學科的護士長,她有6年重症醫學科(ICU)工作經驗,4年心身醫學科工作經驗,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有著多重專業知識背景的黃麗平,在疫情暴發後毅然奔赴一線。

   在隔離病房內,沒有家人陪伴,看不清醫護人員的樣子,不能隨意地走出病房,加上對疫情的未知,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擔憂。

   「她的情緒看起來不好,經常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床上,默默地流淚。」黃麗平回憶,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的時候,就注意到趙蘭的悲觀消極,這種情緒對康復非常不利。黃麗平覺得必須採取一定的心理幹預幫助趙蘭改善心理狀態。她在電腦上查閱趙蘭的病例資料,熟悉她的病情和生活背景,與其家屬溝通,了解她的喜好和習慣。

   「我有意識地與她進行疾病康復、生活愛好等方面的交流,終於打開她的心扉。她願意向我吐露心聲,我覺得很欣慰,只有患者願意傾訴,我們的心理疏導才有作用。」黃麗平介紹,下一步將運用接納承諾療法激起患者尋找新的應對方式去改變現有的情緒,進行行為激活,從而改善患者焦慮、悲傷的情緒,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早日戰勝病毒。

   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社會公眾也面臨著一定的心理恐慌,黃麗平所在的心身醫學科針對社會公眾、前線醫務人員、隔離患者三類人員採取不同的心理支持:對社會公眾建立線上免費問診平臺;對醫院前線醫務人員建立心理幹預群並製作線上量表進行自測,掌握信息後電話一對一進行疏導;創建醫患心理疏導群,科室醫務人員隨時接受患者傾訴,並進行心理疏導。

   「這裡有一個聲音很好聽的護士,她是心理治療師,她每天都會來看我,鼓勵我。他們還有一個群,裡面有很多心理醫生,他們很耐心,很溫暖,我的心裡話都可以告訴他們,他們的話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氣。」隔離病房內趙蘭與家人視頻時,語氣變得緩和了。

   黃麗平經常對患者說:「我們就是行走在隔離病房的心靈『加油站』,願意給你們注入前行的力量。」

相關焦點

  • 武漢隔離病房裡,看不見的戰役
    隔離病房裡,有人蜷縮在病床上夜不能寐;有人被噩夢和孤獨纏繞,每天以淚洗面;有人失去愛人,不想獨活;有人拔下手臂上的針管。
  • ——發生在武漢抗擊疫情隔離病房內的故事
    「紅區」,抗疫醫院中重症隔離病房的別稱。這個字眼,沉甸甸地壓在人們心頭。
  • 隔離病房裡的堅守!這群人註定無法與家人團聚,與愛人相守
    溫州網訊 近日,各大醫院首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陸續換崗輪休。在隔離病房裡,14天的堅守,病房就是他們的戰場;出隔離區,繼續醫學觀察14天,網絡成了他們繼續為患者提供諮詢問診的平臺。
  • 東莞隔離病區裡的「卡通明星」
    在東莞市第九人民醫院的隔離病區,有一群特別可愛的「白衣戰士」。他們在每天上午緊鑼密鼓地交接班及病例討論之後、進病區查房之前,有的拿著手機下載動畫片,有的拿起筆和紙畫起了漫畫,有的則裝著禮物和水果準備送給病房裡的小朋友,忙得不亦樂乎。
  • 連山隔離病房的日與夜
    從除夕當天開始,李攝影再沒有步出過隔離病房這個區域。「家裡就交給我吧,等你平安出來。」丈夫在電話裡的一句話,讓她眼眶溼潤。連山縣人民醫院執行院長梁忠平介紹,25日晚開始,作為密切接觸者,李攝影等3名醫務人員被妥善隔離起來進行醫學觀察,另外3名醫務人員立即補上崗位。
  • 直擊隔離病房丨天目新聞紀實片《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在...
    為了更好地展示廣大醫務人員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的使命擔當,以及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鐵肩擔道義的職業信仰,天目新聞與紅旗出版社聯合出品了新聞紀錄片《直擊隔離病房——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紀錄片已於3月4日在咪咕視頻APP、今日頭條、騰訊視頻上線。
  • ...家庭」風採錄(二) | 張靜:築起疫情心理「防護牆」的心理治療師
    「最美家庭」風採錄(二) | 張靜:築起疫情心理「防護牆」的心理治療師 2020-05-22 0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是隔離區裡最美的一抹「藏藍」
    這是公安南開分局八裡臺派出所治安警長李芃,在得知所裡要徵調人員去醫學觀察隔離點執行封控任務時,第一時間說出的話。&nbsp&nbsp&nbsp&nbsp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按照統一部署,全市多家酒店成為了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南開區正式啟用的第一個點位,就在八裡臺派出所界內。
  • 聆聽餘杭兩位心理治療師的「安心」故事
    當疫情來臨時,迅速傳染的不僅僅是病毒,還有恐慌與焦慮,與眾多「逆行」醫療人員一樣,餘杭有兩位心理專家的故事也同樣精彩:一位是餘杭區司法局調研員、國家級二級心理諮詢師梅彩菊,另一位是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心理醫生沈禹澤。鏡頭前防護服下的一張張笑臉背後,可能是烙印在心底的記憶創傷,失眠、噩夢伴隨著很多抗疫一線人員,心理治療師用專業知識撫平那一道道傷痕,為不同人群提供專業有效的心理服務。
  • 光明時評:在隔離病房設考場,讓人動容的人情味
    當天,一名正在接受隔離治療的無症狀感染者,在專門的負壓病房裡完成了當天的考試。這場特殊的考研對所有參與其中的人也是一次「考驗」。考前30分鐘前後,監考老師將考卷拆封並從醫院隔離病區的清潔區傳遞到隔離病房內,由病區護士將考捲髮放給正在等候的考生。現場兩位教務人員,通過病房的監控實時進行監考。
  • 心理治療師為什麼那麼少?
    在此之前,就見有持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證的醫務人員報考心理治療師,因為沒有心理學專業學歷背景,報名資格考點審核這理遭否決。心理治療師助考QQ群裡的朋友們不少也抱怨其報名未獲成功。也許自己的公共衛生執業醫師職業,又有醫學心理主管醫師資格,還是健康教育副主任技師資格,年齡也近60歲了,可能感動了下考點與考區審核的工作人員,放了我一馬,才幸運獲得通過。
  • 隔離病區裡的生日祝福:「祝你生日快樂!我們繼續加油!」
    2月14日,在北京市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隔離病房裡,患者餘女士不知道,一場專門為她準備的驚喜正在悄悄降臨。當值班醫護人員將鮮花送到她的病床前時,餘女士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連連向醫護人員道謝:「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還有人記得今天是我的生日!」
  • 他是餘杭駐守隔離病房時間最長的人!今天解除隔離!你認識他嗎?
    從留觀病房到感染科短短一兩百米的路上,他接了3、4個電話,不是請他敲定病人診治建議就是詢問患者檢查事項。前兩天,記者電話採訪隔離中的他時,中間也曾被打斷4次,都是科室、醫院的工作電話。張曉強副主任正在穿隔離服張曉強跟同事們在討論治療方案2月27日,我區唯一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餘杭區第一人民醫院最後一批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第二天,在戰「疫」一線堅守了一個多月的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張曉強撤出隔離病區,開始為期14天的留院觀察。
  • 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工作方案發布,需要心理治療師醫院你有嗎?
    在患者出院時,將使用精神科藥物幹預患者的有關資料轉交到隔離點或患者所在地區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確保治療的延續性。」授予心理治療師在新冠肺炎疫情心理疏導中的核心作用,表明了國家對於心理治療師的認可和重視。文件全文還有一處提及「心理健康專業人員」、6處提及「社會工作者」,卻無一處提及「心理諮詢師」。
  • 如何才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
    如何能取得心理治療師資格,通常需要有這樣幾步: 1.了解心理治療師資格考試心理治療師屬於衛生專業,人事部、衛生部的《關於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下發後,自2001年起全國衛生專業初、中級技術資格以考代評工作正式實施。
  • 95後女護士隔離區四天日記:戴上N99口罩的那一瞬間,呼吸困難
    「經過幾天的思考,剛開始可能顧慮到我的年資低,經驗不足,擔不起去武漢支援的責任,這幾天經過在隔離病房的工作,我對新型冠狀病壽肺炎的病人護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深知武災物資盈乏,疫情嚴峻,工作壓大。但是我未婚,沒有牽掛,心理多壓力幾乎為零性格積極向上.因此,我決定去武漢,力所能及,出自己的一傷力!」圖為準備交接隔離病人前,我(右二)和同事們在一起。我叫潘海燕,今年24歲,是安醫大一附院呼吸內科二病區的一名普通護士,我在2019年7月1日入職工作才半年。大學期間,我輔修了急危重瘟護理學,實習的時候,曾轉科於腦外ICU。
  • 守護生命線 伽瑪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牢築防護屏障
    ,該醫院剛在其醫學評估部門中安裝了25個隔離病房,在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前先把疑似患者先隔離起來。這個「隔離病房」,正是伽瑪的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Evelina兒科醫院感控科的首席護士Shona Perkins感同身受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無疑,隔離病房已經成為了醫院防控疫情的「防火牆」,是醫院內部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也為醫院兒童的安全治療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來兩個月,該醫院對它的採購將會出現大幅度激增。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作為一名經歷過甲流、禽流感的傳染科護士長,我深深懂得任務的緊迫性,沒有猶豫,放下背包轉身便投入到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隨著患者的增多,隔離病房從一層擴至兩層,院裡不斷增派人手共同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隊伍裡來,我也越來越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但不管怎樣,都要盡到自己的本職,對新來醫護人員加強培訓,監督好各級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嚴格執行隔離流程,為患者做好各種必要的服務......
  • 隔離病房美小護的抗「疫」日記
    抗「疫」第一天1月28日 星期二 晴上午,接到醫院護理部緊急通知,醫院將成立第二隔離病區,需要醫生護士。護士長在群裡通知後,我們科室(醫院原內四科)護士們都踴躍報名,最後我成為隔離二區22名醫護中的一員。
  • 「想吃烤山藥」,他把網絡熱詞寫在防護服上,一頭扎進隔離病房
    黃康來到患者身邊,認真詢問、仔細檢查、密切觀察病情變化、綜合進行病情評估,與呼吸科專家一起制訂了重型患者的診療方案,積極開展科學有效的救治,使第一位重型患者順利轉危為安,為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治療積累了寶貴經驗。在負壓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連續作戰,黃康和所有一線人員一樣,儘量不喝水,不上廁所,一班下來幾乎全身溼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