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線 伽瑪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牢築防護屏障

2020-11-18 中國貿易報

  近日,歐洲各國已陸續進入冬季,過低的氣溫導致英國疫情迎來二次擴散,新冠病毒在全國各個地區捲土重來。截止到11月16日14時,英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已經達到了創紀錄的131萬例。面對如此兇猛的疫情反撲,各地的醫療系統已瀕臨崩潰,舉國上下可謂是水深火熱。

    無懼肆虐 應對有力

  眾所周知,新型冠狀病毒(nCoV)是一種此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新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可廣泛引起人和動物的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經系統等多種疾病,破壞力十分巨大,是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傳染病。目前,隨著患者人數的大幅增加,英國很多醫院的救治壓力也陡然增加,全國被恐慌的情緒所籠罩著。不僅如此,如何遏止交叉感染和疾病傳播也成為擺在廣大醫護人員面前的一大難題。大量病人湧入醫院使得大家深陷感染風險,一旦造成院內感染,後果不堪設想。

  據BBC(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為了更好地應對疫情,英格蘭的六家國家醫療體系醫院安裝了隔離病房,皇家德比醫院作為德比大學醫院和伯頓英國國家醫療體系醫院基金會信託基金的一部分,該醫院剛在其醫學評估部門中安裝了25個隔離病房,在確診感染新冠肺炎前先把疑似患者先隔離起來。這個「隔離病房」,正是伽瑪的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

  隔離病房為醫務人員和病人提供安全保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憑藉自身強大的產品實力,為英國各大醫院迅速騰出更多的隔離單間;同時經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和建造,能夠比較有效地阻隔交叉感染、遏止住細菌和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途徑,控制和切斷細菌、病毒的感染鏈,已被英國各大醫院普遍使用。Evelina兒科醫院感控科的首席護士Shona Perkins感同身受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她指出:無疑,隔離病房已經成為了醫院防控疫情的「防火牆」,是醫院內部抗擊疫情的主戰場,也為醫院兒童的安全治療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未來兩個月,該醫院對它的採購將會出現大幅度激增。

    敬佑生命 患者至上

  在大災大疫面前,最能顯現出人性的本元。作為全球感控業界的一員,英國伽瑪產品為全球70多個國家服務,始終將挽救患者生命作為最高使命,把科技創新作為產品發展的生命線,力求研發與製造能夠高效規避感染風險和顯著提升性能的感控產品。以其專業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產品研發技術為依託,為廣大醫療機構有效解除病毒細菌侵害,實現「預防感染、改善健康、拯救生命」的願景。伽瑪研發的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就是其中的重要體現和眾多產品中的傑出代表,它始於 2012年原創設計,受到了功能專利和外觀專利的雙重保護。眾所周知,專利保護能更好把推進社會的進步。不講原則的侵權行為,會嚴重打擊創新原創的動力,是阻礙社會前進的絆腳石。

  為患者提供了一種便捷的隔離方案

  回顧該設備一路走過的輝煌歷程,其有著不平凡的發展歷史和故事。它的由來可以追溯到2011年,當時的澳大利亞急診護士安娜?巴蘭蒂恩因醫院隔離單間不足,無法將具有傳染性的病人移出急診室感到十分困擾,致力於找到突破這一難關的解決方案並獲得了非常棒的靈感。第二年便與其丈夫賈斯汀合作夥伴和其工業設計師詹姆斯?伯克伍德(James Burkwood)共同完成了第一版的設計理念,並在不久後與英國GAMA的創始人一同攜手,聯合開發可移動隔離病房。該設備成功獲得了多項國際發明專利,是全球首創設計理念,也是醫院感染控制預防的重大創新。後來又吸引了大量多學科臨床專家參與並發表國際文章。產品歷經不斷升級與改良,如今各項設計已日趨完善,各項技術都已十分成熟,伽瑪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目前正式投入市場。

    精工細作 品質保證

  這次疫情的傳播主要是飛沫通過空氣對呼吸系統和黏膜進行侵蝕,同時也有飛沫沾染在物體表面,利用人的接觸進行傳染,也還存在著糞口傳播的危險,可以說傳染途徑是多方位的。隔離病房創造了一個能夠減少交叉汙染,降低感染率的小環境。既突出了隔離單間的優勢,對病人實施有效的接觸或飛沫隔離。也兼顧了多人間的長處,放置在多人間病房裡,可以更方便地了解病人病情,節約更多的人力成本。

  隨時隨地,即時完成搭建

  伽瑪快速可移動隔離病房不僅具有良好的性能,而且在操作上也極其方便,只需短短的五分鐘,一個臨時的一次性單人間即刻呈現面前,達到了即時收治、即時隔離的效果。

  隔離病房在這次大疫中,以最快的速度、最直接的方式和疫魔搏鬥,作出了自己突出的貢獻。在隔離病房裡,醫生能夠安全、迅速地為患者進行各種治療,開展一系列緊急搶救,讓他們的病情逐漸平穩下來。能在疫情期間得到如此及時高效的搶救和治療,讓眾多患者對英國伽瑪及其快速隔離病房給予了高度認可,並充滿了感激之情,稱讚隔離病房挽救了萬千生命,為苦難中的患者託起拯救生命的諾亞方舟。

 

責任編輯:實習編輯4

【免責聲明】本網所刊登文章,除原創頻道外,若無特別版權聲明,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它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核實情況後進行相關刪除。

相關焦點

  • 連山隔離病房的日與夜
    2月6日上午8時,26歲的護士陳連清穿上密實的三級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和護目鏡,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一天的工作。4小時後出來,她已渾身溼透,美麗的臉龐上烙下了深深的勒痕,一如傷疤般觸目驚心。這是一層封閉式的病房,最多時曾有15名密切接觸者在此接受醫學觀察。
  • 湖南95後護士的手血痕累累,抗「疫」護好自己的皮膚屏障
    湖南95後護士的手血痕累累,抗「疫」護好自己的皮膚屏障近日,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95後」護士胡佩的一雙手刷屏網絡,鏡頭下,這雙手慘不忍睹、道道血痕,讓每一個看到照片的人都心疼!1月25日,胡佩進入醫院感染病房,每次她都是迅速吃完早餐,利用休息的空隙,按照消毒隔離標準練習穿脫隔離衣、穿脫手套,一天工作下來汗如雨下,再加上手套裡面有滑石粉,悶在裡面好幾個小時,脫掉後又有快速手消的刺激,她的手不堪重負出現「危機」。
  • 隔離衣、防護服、手術衣有區別嗎?六步教你快速穿脫,趕緊收藏
    隔離衣是醫護人員個人防護用品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毫無疑問的。隔離衣用於保護醫務人員的手臂和暴露的身體區域,當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洩物汙染時應穿隔離衣。在醫務人員感染防控層級中,在醫療機構中隔離衣居個人防護用品使用的第二位,僅次於手套。
  • 探秘醫大一院、瀋陽六院隔離病房……令人淚目!
    作為一名經歷過甲流、禽流感的傳染科護士長,我深深懂得任務的緊迫性,沒有猶豫,放下背包轉身便投入到籌建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的工作。隨著患者的增多,隔離病房從一層擴至兩層,院裡不斷增派人手共同投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隊伍裡來,我也越來越深感自己肩上的擔子更加重了,但不管怎樣,都要盡到自己的本職,對新來醫護人員加強培訓,監督好各級人員防護用品的穿脫,嚴格執行隔離流程,為患者做好各種必要的服務......
  • 透真隔離霜輕薄、透氣無感,一瓶多效,防護又隔離,適合多種膚質
    透真隔離霜輕薄、透氣無感,一瓶多效,防護又隔離,適合多種膚質經常護膚的小仙女們都知道防曬霜這種東西囤得再多都不會擔心用不完,大多數人對於防曬一直以來都存在誤解,認為,只有夏天大太陽天才需要塗防曬,那麼你們就大錯特錯了
  • 《湖北日報》記者柯皓:四進隔離病房 用影像記錄真情
    1月24日,柯皓身穿防護服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隔離病房採訪。丁剛 攝「1月24日,晚上11點拍隧道封閉,凌晨1點回酒店;1月25日,晚上11點去天河機場拍首批海外物資到凌晨3點……2月1日,拍攝金銀潭醫院3名重症患者病癒出院。」
  • 穿著紙尿褲上隔離病房,戰鬥8小時不上廁所!得知緣由那一刻淚崩了
    隔離病房與清潔區的隔離門。醫護人員穿戴好防護設備後,穿過這道門,就要直面病魔。(健康報記者 曹政 攝)深夜五點多,遼寧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侯思遠戰鬥在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我提前一個小時來到了我們遼寧省醫療隊馳援的武漢市蔡甸區人民醫院,進行各種消毒處理,穿戴好防護設備,進入隔離病房。我們工作的隔離病房內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必須要穿好防護服。由於在隔離病房內工作了很長時間,防護服表面是有致病微生物的,要是想去清潔區,就得把這些東西統統脫掉,否則清潔區就會被汙染,這是不被允許的。
  • 「穿隔離衣再快一些,就能多一些時間在病房」
    閆莉主任(右) 之後我們即刻準備進入隔離病房。合理的分區和完善的穿脫隔離衣流程,醒目的地面標識,牆上隨處可見的說明,我們只要按照這些流程去做就可以,但需要注意很多手法和細節。 為了減少因為過度防護,脫隔離衣造成的汙染機率增大的問題,現在的防護非常簡潔科學,只需要防護口罩,帽子,護目鏡或面屏和防護服,不用再雙層口罩,加穿隔離衣和鞋套等等。
  • 探訪北京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增加,坐診大夫戴眼罩
    中心將按疫情防控部署要求,堅決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嚴格實行預檢分診制度和首診負責制,對可疑病例或確診病例採取嚴格的隔離措施,加強病例監測,規範處置流程。垂楊柳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增至11間「吃過什麼藥嗎?」「以前有什麼慢性病嗎?」
  • 打進隔離病房的電話,讓我淚溼眼眶
    雖在隔離病房,但從未隔離愛。   在3.8國際婦女節那天,我像往常一樣穿好防護用品,在隔離病房忙碌、工作,忙了一段時間,正準備坐下來歇一歇時,公用對外的電話鈴聲響起。   接通了電話,電話的那一邊是一位年紀較大的阿姨,她說:「我是20床的媽媽,給你們打電話主要是感謝你們,今天我的兒子打電話告訴我,說他在隔離病房很好,醫生護士都特別關心他。
  • 隔離病房裡的堅守!這群人註定無法與家人團聚,與愛人相守
    溫州網訊 近日,各大醫院首批進入隔離病房的醫護人員陸續換崗輪休。在隔離病房裡,14天的堅守,病房就是他們的戰場;出隔離區,繼續醫學觀察14天,網絡成了他們繼續為患者提供諮詢問診的平臺。
  • 「新華網連線湖北」防護服變「暴汗服」 隔離病房裡來了「降溫神器」
    「包裡在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內,每天流淌的都是熱情的汗水。」張燕笑著說,穿梭在病房完成各項治療和護理,考驗的不僅僅是體力,還有那一份執著。每天踏進病房時,張燕總是會把自己的精神狀態調整到最佳,以一句「早上好」開始一天的工作。病房裡的患者們也總會熱情地發出「早上好」的回應,這也許就是早晨最美妙的喚醒樂。
  • 直擊隔離病房丨天目新聞紀實片《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在...
    為了更好地展示廣大醫務人員勇於擔當、不辱使命、敢打必勝的使命擔當,以及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鐵肩擔道義的職業信仰,天目新聞與紅旗出版社聯合出品了新聞紀錄片《直擊隔離病房——王叔在武漢:與抗疫戰士同行》。紀錄片已於3月4日在咪咕視頻APP、今日頭條、騰訊視頻上線。
  • 堅守隔離觀察點的愛心守護——舞陽縣中心醫院駐守觀察點掠影
    堅守隔離觀察點的愛心守護——舞陽縣中心醫院駐守觀察點掠影本報記者王明傑「我家就住在前面,往前走不遠,拐彎就到,我很想看看孩子,他爸爸也在一線根據酒店的布局,用專業的知識科學布置酒店防控安排,快速有效劃分隔離區、半汙染區、清潔區,並做好醒目標記;準備各項設備物資,配備好所有消毒物品,分配到每個隔離房間;制定好工作預案、流程、隔離制度、健康教育指南,所有警示標識張貼上牆。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隔離觀察點先後接收了67名密切接觸者,分布在不同樓層,每天早七點她們穿戴好防護服裝,便投入到一天緊張的工作中。
  • ——發生在武漢抗擊疫情隔離病房內的故事
    「紅區」,抗疫醫院中重症隔離病房的別稱。這個字眼,沉甸甸地壓在人們心頭。
  • 3名醫生因疫情延遲訂婚 探秘寧鄉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的「火神」小...
    在寧鄉市人民醫院的隔離病房裡,「火神」小分隊的隊長程瑗告訴記者,醫院感染科有兩層樓,他們在一樓,通過團隊的十多天的工作與努力,多名隔離病人在通過嚴格的觀察期後,轉出了隔離病房。大家儘量少喝水,減少上廁所的次數程瑗是該院感染科主治醫師,中共黨員,她衝鋒在前,成為第一例確診患者的管床醫師。
  • 「想吃烤山藥」,他把網絡熱詞寫在防護服上,一頭扎進隔離病房
    哪裡有危險,哪裡就有重症醫學的 " 排頭兵 "黃康進入隔離病房的第一天,收治的病例病情惡化。當時,這名患者還未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確診為新冠患者。在負壓隔離病房,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連續作戰,黃康和所有一線人員一樣,儘量不喝水,不上廁所,一班下來幾乎全身溼透。尤其是在這種環境下進行有創治療,對於醫務人員來說更是一種挑戰和考驗。他們必須戴上防護鏡和笨重的正壓頭罩,做好三級防護,再精準地進行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及支氣管鏡等高風險操作。
  • 隔離病房醫護人員親訴:半小時不到全身大汗淋漓……
    在疫情當前的特殊時期,平常出門都要做細做足防護措施。「疫」線人員處於隔離病房中,更是一絲一毫都馬虎不得。文山州人民醫院新平病區是文山市唯一的定點隔離病區,對於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們來說,每天進入病區之前,都要穿上悶熱不透氣的防護服、戴上會起霧的護目鏡和口罩,整個流程非常繁瑣……與病毒「親密接觸」,就猶如在刀尖上跳舞,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中招」,所以儘管流程十分繁雜,但他們每一個步驟和細節都一絲不苟。
  • 醫護日記|隔離病房前,大家穿著防護服唱生日快樂歌
    今天一早的大群裡,放了一段視頻,這是今天凌晨00:00-4:00這一班的內圍護士,在換好衣服進隔離病房前,6個姑娘圍站在一起,中間一個姑娘端坐著,唱著生日快樂歌。這是一個來自隔離病房的生日祝福,大家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出誰是誰,但從歌聲裡能聽到大家的滿滿祝福和團隊的愛心。看樣子今天又有誰生日了,是誰這麼幸運在我們到達武漢的「滿月」過生日?
  • 戰疫你最美|隔離病房護士李玉璽:用無微不至的照顧溫暖患者的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7日訊(記者 王丹玉) 作為菏澤市牡丹人民醫院新冠肺炎隔離病房的一名護士,李玉璽每天的工作就是為隔離病房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疑似患者等進行24小時的周到護理。李玉璽坦言,「累,哪能不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