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律所創始人李維世:搭建青年律師成長平臺,為社會夾心層代言

2020-12-22 網易新聞

(原標題:80後律所創始人李維世:搭建青年律師成長平臺,為社會夾心層代言)

「我認為『誓言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不應該只是我個人的座右銘,也不應該只是我們律所的座右銘,更應該是整個律師行業的座右銘。」上海誓維利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誓維利」)主任李維世律師坐在位於湯臣金融大廈14層的辦公室裡,毫無保留地傾吐出「野心」。2018年4月,這位「三十而已」的年輕女律師擁有了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書寫著「上海誓維利律師事務所」的牌匾掛在了世博源的一幢不起眼的商務樓裡。懷著「誓言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的堅持,她踏出了執業舒適區,決心用單薄的肩膀扛下「律所管理者」的重擔。

她說,誓維利的第一個五年目標是立足專業打響品牌邁向規模化,因為只有實力足夠強大,方能促進行業良性發展。「我希望,就算我不在了,誓維利還在,還能繼續為社會做貢獻。」

堅持為底層和夾心層代言

沿著東方路自南向北前往世紀大道地鐵站,在路過湯臣金融大廈的大門之前,掛在大樓外立面的一幅大型廣告牌格外引人注目,誓維利的名字赫然印在李維世主任參加《和大律師面對面》的節目照上。

此處毗鄰陸家嘴金融區,區域內持牌金融機構、銀行、證券、跨國公司密集,高淨值人群絡繹不絕,方圓幾公裡內說得上名來的律所不計其數。對律所而言,在這裡開展高端業務再合適不過。

但誓維利卻選擇背過身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誓維利就是要為低淨值人群、社會夾心層服務。」李維世主任斬釘截鐵道,執業十一年來,初心恆在,只因在每一次對當事人交心盡責的過程中,李主任的獲得不僅在於專業能力的提升,還有對律師這一職業的堅持。

回憶起獨立執業的那幾年,李主任的笑容中隱約透著幾許自嘲,「我總是不忍心收律師費,常常收一兩萬做八九萬的事情,創收在所裡經常排倒數,一度覺得自己不適合做律師,至少不適合談案子,大家都說我做律師像做慈善。」

更甚者,曾有聲音對於她「把當事人的事當自己的事」的做法嗤之以鼻,這令李主任一度對自己的職業選擇產生迷茫。幸運的是,人間自有真情在,最終陪伴她度過職業低谷期並堅持至今的,是那些受到她幫助的當事人。

李律師永遠記得2016年初的那個夜晚,她接下了一通電話,由此拉開了長達兩年半之久的維權再審之戰。當事人王阿姨(化名)因籤署了表意模糊的承諾書,法院一審將七套安置房僅判給王阿姨及其兒子一套,且需支付數十萬差價。考慮到王阿姨經濟困難,李律師建議她放棄二審,直接再審(法院不收費)。

在再審過程中,李律師發現一審時有重要證據未調取,於是她歷經千辛萬苦開出了調查令,又頂著高燒從外地趕回,取到了那份證據,一舉將案件發回重審,最後法院判決當事人獲得兩套安置房。「去法院拿判決書的當天,我記得清清楚楚,是2018年4月13號,當天恰好也收到了律所的執業證號審批通過的消息,雙喜臨門,我當場坐在法院大廳裡喜極而泣。」

這個案子也讓曾對她「嗤之以鼻」的聲音有了不同看法,原來律師盡全力和不盡全力真的不一樣。

曾有一位跟李律師合作辦案的律師感慨說,「他們(當事人)好信任你啊,把你當朋友甚至家人一樣。」對此,李律師倒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她一向認為律師有沒有上心,當事人是能感受到的。

「業內有流傳一句話叫做『律師最大的敵人是當事人』,對此我不敢苟同。雖然必要的自我保護不能少,不同的業務領域也許有不同的視角,但在我看來普通老百姓大部分還是善良的,這也是我喜歡做個人業務的原因。」

執業至今,李律師一直講究一個「真」字——懷有真知、行事認真、待人真誠。基於這份真心真意,在李律師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時候,來自當事人的一句句支持和鼓勵讓她堅持如一,直至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事務所,守得雲開見月明。「可能,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我已經改行了。」李律師感慨道。 

做律所,她是認真的

開律所,當主任。對於一直潛心專業的李維世律師而言,向管理者蛻變無異於扒層皮。

談起創所至今的這兩年,煩惱和壓力如泰山壓頂,壓得她細瘦的身子時常發出求救信號。看到女兒這麼辛苦,母親總忍不住勸她放棄,畢竟在長輩眼裡安穩是福。但在瘦弱的軀體下潛藏著的強大靈魂卻不甘於平凡,李維世知道自己的理想需要一個成規模的律所來承載,「既然做了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我願意付出一切。」

做什麼都要做到最好,她向來如此。十四年前,即將本科畢業的她,在實習時如果只是混日子,她可能早就回到山西老家,也不會有如今的誓維利所主任李維世律師了。

「大四的時候老師問大家,有人決定畢業後一定要做律師的嗎?包括我在內,全班只有三個人舉手。」彼時,李維世同全班二十幾個同學都去了一中院做畢業實習,她被安排在內勤辦公室,起初度過了一段無所事事的清閒日子,卻給要強的她敲響了警鐘。

「沒事做怎麼辦?那就沒事找事唄。」從小母親就教育她,沒有壞處的事情就去做,所謂的好處或壞處指的不是經濟上,而是對自己的目標產生的影響。「我就想,在法院認真做事有壞處嗎?沒有,那就做。」

她開始觀察辦公環境,從細節入手,主動為書記員分擔拿取並分發快遞報紙的工作。一來二去,她的行動引起了一位民庭法官的注意,被破格允許記談話筆錄。「那時我還不會盲打,卻爭取每句話都記下來,所以每次記完筆錄都像剛考完司法考試一樣,累到虛脫。」最終呈現出來的高質量筆錄得到了法官的讚賞,經其推薦,李維世踏進了律所的門檻,也是同期在一中院實習的同學中的唯一一個。

「在一中院短短的兩個月,改變了我的命運。所以說,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

十四年後,有業內同行路過誓維利的廣告牌,發了一條朋友圈讚嘆道:「和好友吃完飯往世紀大道地鐵站走,被誓言維護利益律師事務所的廣告吸引了。這難道不是法律服務BD應該有的樣子嗎?」

誓維利,Swear in Law,誓言維護當事人合法權利,而誓維利倒過來則是李維世的諧音。像是一場美麗的巧合,但或許更是一種必然,是冥冥中的註定。以訴訟業務為主、非訴事務為輔,誓維利正不斷為實現律所規模化、律師專業化、品牌知名化而前行。「我們要做的是老百姓熟知的、接地氣的品牌。」

引入Soli&Bar制度「談辦分離」

在業內提起李維世的名字,更多人的印象是不動產徵收領域的專業型律師。正式執業後,李律師代理的第一個案件是由斯偉江律師介紹的動遷案,因辦案認真大獲全勝,於是產生雪球效應,在連續又辦理了三個動遷案之後,因細心鑽研,她迅速成長為半個專家,而後一發不可收拾,成為業內公認的專家。

可是如何管理律所?對她來說無疑需要從頭摸索。起初建制之時,李主任便注意到業內關於提成制和公司制的爭議,她開始思考,為什麼不能兩者並存?

「我研究了英美法系的律所模式,結合之前待過的律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到現在這一模式已經初步形成。」據介紹,授薪部實行「談辦分離」制,談案律師(Soli)負責受理案件,分為接線律師和主談律師;辦案律師(Bar)負責辦理案件,分為助理律師(負責匯報案件進展、立案取證等程序工作)、主辦律師(負責分析案情、出庭等實體工作)、主管律師(負責當事人維護、庭前培訓、出庭指導或主講等關鍵環節)。

目前,由於律所仍在初創階段,主談律師和主管律師往往是同一個人,但在人員擴張後會更加細化,將談案和辦案徹底分離,真正做到標準化作業。標準化可能會比較死板,卻是質量的保證。「當然,談案和辦案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李主任補充道,「但前提是談案律師必須懂辦案,絕不能靠忽悠談案。」

同時,提成部實行傳統的「談辦合一」制,同一案件從談到辦由一位律師負責到底,適用於熟人客戶。

「誓維利建立這個模式是因為我們走的是市場路線,陌生客戶佔到七成左右。我也曾經嘗試過把案件交給提成律師辦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有的是精力都放在自己的案子上,無法保證辦案質量;有的是不服從管理,要以自己的方式辦案。這使我意識到陌生客戶必須由團隊服務,而且是授薪團隊,才能嚴格遵守所裡的《辦案守則》。」

授薪部與提成部彼此獨立又相互扶助,必要的時候:如授薪律師工作量過大、無法保證案件質量,或者案件專業性較強、需要具有專業知識的律師辦理等,案件就可以交給提成律師辦理;反之,如提成律師工作量過大、無法保證案件質量,或者案情複雜、需要由幾名律師合作辦理的時候,可以向事務所申請指派授薪律師進行協助。減輕律師壓力的同時,保證法律服務的優質高效。

此外,誓維利在建所之初就確定了「絕不收取工位費」這一原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過去我作為提成律師執業的時候,除了接待客戶、整理材料會去所裡之外,根本不需要固定工位。由此及彼,我相信有這種想法的律師一定不少,而誓維利要做的,就是為這些律師提供一個發展的平臺。」

不收取工位費、提成達到85%,積極的一面是會吸引很多律師加入,但同時需要的辦公面積也會越大,成本隨之增加。為了保證律所快速發展,目前誓維利還未發展實質合伙人,成本都由李主任一人承擔,「但就像我們的logo一樣,『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既然確定了這個原則,再難也要堅持下去。」李主任的眼中閃爍出光芒,「等搬到國金中心,不太會有重大決策以後,再發展實質合伙人。」

要建立準法律援助制度

李維世主任作為律師執業時,曾為法治天地頻道《和大律師面對面》、新聞綜合頻道《案件聚焦》《庭審紀實》等欄目撰稿。創辦律所之後,李主任開始為自己和所內律師尋求在媒體平臺露面的機會。

誓維利成為法治天地頻道《和大律師面對面》節目長期特邀律所後,她並不甘於現狀,又成為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多個欄目的嘉賓。做業務、管理、出鏡、寫作,仿佛塞滿了她的24小時。每當被問及你都沒有自己的生活嗎?李主任卻不以為然,她說,「事業就是我的生活,我從來沒有區分兩者,也不需要。」

比起被外界認為失去「生活質量」,她更害怕的是失去「生命質量」,也就是為社會做了多少貢獻。律師是社會的醫生,律所就相當於醫院,這裡面的社會責任不言而喻。如何以律師的專業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誓維利,就是李維世給出的答案。

「我所有的創收全部都投入給了誓維利,把她和她的律師當作孩子一樣付出和培養,就是希望我的價值觀能影響到行業裡更多的律師。終極目標是:讓每個律師都能接到案子,讓當事人都能請到律師。」

目前,誓維利共有12名律師(其中三名正在辦理轉入手續),平時也都積極參與線下免費諮詢活動及街道的普法講座等。未來誓維利還會建立準法律援助制度,事務所內部為律師發放辦案津貼,幫助那些無力承擔律師費、但又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以及標的過小、聘請律師得不償失的案件當事人。 

對誓維利而言,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是相輔相成的。誓維利為律師搭建零成本、高待遇的平臺,使律師(包括提成律師)不必為了生計挖空心思招攬案源,可以一門心思提升專業技能;李律師將自己十幾年的執業經驗毫無保留地撰寫成《辦案守則》以及《談案技巧》,被稱為一年級到五年級律師的速成教材,幫助律師實現專業化的同時,也可以促進律所規模化。 

在品牌化方面,李主任與各個頻道積極談合作,讓所內律師都有機會參與節目錄製,提升職業形象。「前段時間央視來做紀錄片拍攝前採,原本定的腳本是以我個人為主,但我認為誓維利不是我一個人的,而是大家的,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有所收穫,所以溝通了一下午,終於爭取到了每位律師都可以出鏡的腳本。」 

下半年,誓維利將開啟三位一體的品牌建設計劃:央視塑造認知度、地面頻道提高知名度、法治天地頻道展示專業度,並且線上線下聯動、商業廣告輔助。誓維利已經與很多基層組織達成共識,讓更多的基層民眾享受到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同時配合商業廣告推動品牌出圈,讓誓維利在普羅大眾心目中留下深刻的正面印象。

「專業、敬業、樂業,三位一體才是合格的律師。」這是李維世的執業標準,也是誓維利的培養目標。不論是有方向的還是沒方向的,發展順利的還是處於瓶頸的,誓維利歡迎青年律師,共同成長、共謀發展。 

李維世主任期望,在2023年,誓維利五周年之時,人們能在國金中心的辦公樓內看到「上海誓維利律師事務所」的名字。那時,她已經擁有50人左右的團隊,繼續為律師和當事人裡的底層和夾心層代言,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解決核心問題。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廣州律協獎勵入選國際評級機構的律師三萬元;2020ALB十佳成長律所...
    律新社丨編輯部出品 本周關注 ○ 2020年ALB China十佳成長律所、客戶首選律師名單公布 ○ 廣州律協宣布對入選國際權威法律機構評級的律所給予3萬元/家/項、律師1萬元/人/項的獎勵
  • 京師合肥律所社會公益法律志願律師團成立,為涉疫問題義務提供法律...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1月26日上午,京師合肥律所黨支部書記楊佳琴和律所主任朱政牽頭髮起倡議成立「京師合肥律所社會公益法律志願律師團」,律所合伙人、部門主任、黨員律師成為志願者主要成員,同時號召全所律師自願加入志願者團隊,對疫情期間易產生的糾紛相關法律問題進行了梳理,為社會各界在疫情中遇到的法律糾紛提供法律服務和義務法律諮詢
  • 錦天城深圳分所十五周年慶典論道「平臺反壟斷」和「律所管理」
    12月12日,上海市錦天城(深圳)律師事務所十五周年慶典活動隆重舉行。本次慶典活動以「專業熱點和律所管理論壇」為主題,圍繞「平臺反壟斷」和「律所管理」兩大主題,廣邀專家論道,率先發布律所規則委員會藍圖,引領思維碰撞、展望行業未來,盡顯大所擔當。在深圳改革開放40年周年之際,錦天城深圳分所也迎來了15歲的生日。
  • 薪資收入、案源轉化「二八定律」下青年律師的困與傷
    讓「弱勢」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得到公正的審判,為推動法治進步和實現社會正義做一份貢獻,這是他一直以來夢想。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的李瑤瑤律師是學民商法出身,在她痴迷的領域深耕是她的夢想。因此研究生畢業後,她選擇繼續在民商法領域發光發熱,做民商法的訴訟案件。
  • 紅圈魔圈法律精英齊加盟,新銳律所世輝憑什麼受青睞?
    「我們不僅是一家律所,更希望打造一個持續開放的頂尖律界精英的創業和發展平臺。」世輝創始合伙人姜慧芳律師說。經過數年在理念共識、制度設計、人才培養、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初步驗證,仍在高速成長的世輝,還希望哪些精英加盟?一、青年精英律師都去哪兒了?
  • 如何將傳統律所打造成品牌律所? | 王鼎元工作室
    關注並將「王鼎元工作室」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律所品牌化管理所獨具的優越性吸引著諸多律所進行品牌建設
  • 精英律師:封印大結局,為與廖佳敏走到一起,甘願退出權璟律所?
    在《精英律師》最新劇情中,羅檳與麥飛聯手破了詐騙團夥套路貸的案子,何賽與戴曦也帶動了全律所人手的幫助。後來羅檳將這個榮譽給了麥飛與何賽,讓他們領獎致辭,而自己則開始新的案件。接下來的劇情會非常精彩,從預告中看到羅檳在權璟律所停職了,原因是為了戴曦,也是因為封印與廖佳敏的關係。
  • 2020「青春思辯,我心向黨」洛陽青年律師辯論賽總決賽完美收官
    據了解,本次洛陽青年律師辯論賽開賽以來,由我市多家律所(含縣區律所)律師組成的26支青年律師辯論團隊,以刑事、民事、行政案例、社會熱點問題以及涉及洛陽律師行業發展的內容為辯題為幫助洛陽青年律師們成長進步,他向辯手們指出需要注意的兩個問題:第一,辯手在「辯的方面」應更接近實戰,即律師辯論賽要更具有攻防色彩,要活用經典案例,這樣做有利於對青年律師們的培養。第二,賽場上,辯手們美中不足的是攻防辯論有點少。此外,他建議洛陽青年律師們:在總結陳詞時,最好能結合辯論的某些點,或者學會使用歸謬法,在此基礎上深化專業問題或開掘辯題深度。
  • 成都高新區:探索律師黨建之路 用法律「回饋」社會
    在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簡稱安博成都律所),陳軍不僅是律所主任,他還有另一個身份——該律所黨支部書記。在該律所會議室裡,一本本黨員律師的學習筆記整齊擺放在桌面上。翻看著密密麻麻的筆記,陳軍說,律所每周五都會組織一次黨員學習活動,這有效提升了團隊凝聚力和管理效率。安博成都律所的黨建之路,是成都市高新區律師行業黨建的一個縮影。
  • 開耀龍芳:打拼在廣東的湖北85後律所主任
    龍芳:開耀所是一個年輕的,比較創新性的律所。它的年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我們的團隊是比較年輕的草根創業律師,團隊大多是80後,當然也還有很多90後的成員。我們團隊的律師基本上都是從零開始,一步一步,通過一些市場競爭手段,獲取一些案源,從小案子小客戶開始慢慢積累,逐漸成長,一步步做大做強。
  • 「紅圈所」金杜雲辦公室上線,雲端律所3.0催生新物種
    Fisherbroyles是一家「雲端律所」,在全美19個地區設立了「雲端辦公室」,律所的管理和運營靠一個雲端平臺軟體完成。除了財務和技術人員,Fisherbroyles有130位合伙人律師,沒有律師助理和聘用律師。Fisherbroyles這種模式,更像是一個超市,「商品」是律師個體。
  • 因你而不同——中聞律師事務所的故事
    內容簡介   本書將中聞律師事務所放置於中國律師制度改革的宏大背景下,由宏入微,真實地記錄了中聞律師事務所上至創始人下至普通律師的精彩人生故事,聚焦了時代變遷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斑駁光影。可以說,中聞律師事務所的發展歷程是中國律師制度恢復重建過程中誕生的一個範本。
  • 黨建創新增強德恆律所核心競爭力
    「這是因為,1993年既是德恆律師事件所的前身——司法部批准創建的中國律師事務中心成立的年份,也是律所黨支部成立的年份。」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黨辦主任梁對告訴記者,建所的同時成立黨支部,在當年算是新鮮事。正是由於有了黨建工作的紮實根基,才使得德恆律所凝聚了一大批優秀的黨員律師,為各項業務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和人才基礎,最終形成律所在相關業務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 青海律師陳輝:從法醫走向專業律師
    同時,為許多患者當事人提供過救助,為化解醫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2011年,陳輝代理了一起醫療糾紛案,因醫院未能按規定對新生兒進行苯丙酮尿症的篩查,導致一名患兒未能被及時發現患有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耽誤了治療,智力嚴重受損。接受委託後,因當事人的家庭條件十分困難,陳輝主動墊付了去北京參加鑑定聽證會的費用。通過努力,最終為患兒爭取到了較高的賠償,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 法律大講堂|中友律所:為服務企業不斷創新
    直播開始後,李苗苗主任先向網友介紹了中友律所的法律服務團隊,她介紹說,中友律所的律師們都非常年輕、有活力,而且很有愛心,充滿正能量。他們不僅為很多大型企業、事業單位提供了法律服務,同時還在社會上做了很多公益服務,為殘疾人、中老年人、特殊困難等社會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李苗苗主任表示,中友律所作為一家以企業服務為特色的綜合型律師事務所,人力資源方面是其中一項基礎法律服務。
  • 【CLECSS 1582】2018年十大傑出青年律師結果公布
    今年我們繼續舉辦第三屆「十大傑出青年律師」評選。自7月底開始接受申請,經過一個多月來的評選,入圍人選終於從眾多優秀申請者中脫穎而出。我們熱烈祝賀這十位非常優秀的法律界青年才俊! 2018年十大傑出青年律師評選委員會由幾位資深法律人組成。在挑選這十位傑出青年律師時,我們的大原則是要挑選跟我們CLECSS平臺理念一致的申請者。
  • offer2是哪個律所 offer2四位帶教律師是誰
    那麼,offer2是哪個律所?offer2四位帶教律師是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offer2是哪個律所?offer2四位帶教律師是誰? 《令人心動的offer》2是哪個律所 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在哪個律所實習?令人心動的offer的律所是業內地位僅次於金君海方中等紅圈所,算是第二梯隊裡頂尖的大所,上海錦天城。觀察的明星嘉賓分別是何炅,撒貝寧,範丞丞,周深,楊天真,徐靈菱。
  • 杭城律所主任「華山論劍」 高薪律師年收入近千萬
    浙江在線杭州3月23日訊(浙江在線首席記者/施宇翔 首席編輯/趙潔)律師行業在如今的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處於什麼樣的地位?發展過程中又面臨什麼樣的問題?昨天,一場高規格的首屆「杭州市律師事務所主任論壇」在杭州進行。會上,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部分律所的年創收突破億元大關,而收入最高的律師,一年可獲得年終分紅近千萬元。
  • 全國優秀律所「黑馬」德禾翰通:重組四年如何實現裂變式發展?
    02專業精進和社會責任「兩肩挑」自合併重組後,德禾翰通開啟了律所發展的「加速度」。在規模化目標上,2020年德禾翰通上海辦公室律師人數突破150人,比2016年增長了5倍,並在鄭州與海口分別開設了分所,矩陣效應將逐漸顯現。
  • 大成昆明所:以文明基石「壓艙」,護律所行穩致遠
    作為全球知名律所在我國西南地區的重要分支機構,2010年初創時,大成昆明所只有不到30人,如今僅執業律師已超過200人,規模居於雲南大所前列。建所10年來,在實現業務領域全覆蓋的同時,大成昆明所的業務量也在快速遞增,近年律所年均辦理案件超過4000件。大批青年律師迅速成長為律所的業務骨幹和中堅力量,大量精品案例獲得了當事人讚許和社會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