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動山搖還是和平發展,臺灣民眾選哪個?!

2021-02-14 海峽之聲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在島內大搞「臺獨」分裂活動,使得兩岸一再出現危機。

為諷刺李登輝搞出的「臺海危機」,當時臺灣社會出品了由藝人林瑞陽和黃安主演的電影《1995年閏八月》,電影講述了兩位臺灣青年進入部隊當大頭兵巧遇臺海危機的故事。

電影將臺灣社會的氛圍真實地呈現出來,適逢童年的筆者當時也常聽長輩說,對岸可能要打過來,要買好糧食做好準備等等的話,現在回想真的是非常無奈可笑。

2020年,那個似曾相似的場景仿佛再次出現在臺灣社會。

如今的臺灣民進黨當局較二十多年前的臺灣當局,在兩岸關係上更加「挾洋自重」,在「去中國化「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島內青年一代也已成年,甚至成為臺灣社會的中堅力量。

在民進黨當局大搞「仇中」「恨中」的社會氛圍下,如今,還有多少臺灣民眾能夠撥開綠色的眼鏡看清一個真正的大陸呢?從民進黨政客到綠營媒體、網軍,不遺餘力地挑撥兩岸多層次的對抗和衝突,拼命禁錮兩岸社會各階層的交流與融合。在這種氛圍下,部分大陸民眾不無調侃地說「咱們把臺灣同胞當同胞,但是臺灣同胞卻拿我們當錢包。」

民進黨當局為了對抗大陸,更是置兩岸和平於不顧,一味「挾洋自重」,不斷追加軍費預算,花大筆臺灣社會的血汗錢向美國購買過時武器,並在島內塑造一種「臺美盟邦」的虛假氛圍,讓臺灣民眾認為萬一臺海衝突美國必定會來幫助臺灣。

東森新聞雲民調顯示,高達55.7%的臺灣民眾支持「美軍駐臺協防臺灣」,高達60.4%的臺灣民眾支持當局此刻儘快促成「臺美恢復邦交」。

如此單相思的問卷再放到美國,民眾的觀點則是180度的相反。

依據多家美國智庫民調顯示,美國民眾壓根就不支持美國出兵協防臺灣,原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也曾說過,美國是不可能出兵協防臺灣的。

同樣是東森新聞雲的民調:臺海萬一發生戰事,臺灣民眾對上戰場和徵兵的態度如何?竟有高達96.3%的18歲左右臺灣青年表示「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矛盾的是,又有高達87%的18歲左右臺灣青年「不支持島內恢復徵兵制度」。

其實,如此矛盾的說法一點也不讓人意外,從客觀因素看,臺軍的訓練質量早已在於2000年左右推出募兵制度後便逐步裂解。

21世紀以來,臺軍從上世紀90年代的50萬人不斷縮編到如今的20萬,臺灣在金門、馬祖和澎湖外島總計只剩下約10000名左右的兵力。如今臺灣採取「募兵制為主,義務役為輔」的政策,更是讓臺軍戰力急速下降到毫無戰鬥力可言。

在這樣的政策下,凡是1994年元旦出生以後的臺灣男性僅需服4個月的兵役,同時還可以分兩個暑假進行訓練,這四個月中當然還包含了周休二日,所以總計訓練的時間非常短,這四個月的軍營生活裡,唯一學到的可能就是掃地。

另外,為了快速消化未服役的義務役男,臺灣更於2012年放寬政策,凡是申請過替代役者都可服替代役。筆者當初也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申請替代役,結果,就成為替代役男。替代役的工作簡言之,就是在公共部門進行輔助性質的勤務,筆者替代役時就在臺北某法務機構擔任庭務員的工作。

替代役的入營訓練只有短短三周,所有人都沒有拿過槍,在新訓的臺中成功嶺營區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上課和各種團體活動,同時每日晨跑時,也會看見一群新兵們一人背著一個水壺穿著綠色迷彩背心在掃地,這再次驗證了在臺軍服兵役的基本技能——掃地。


這一年替代役生涯和今日臺軍的現狀,再次驗證了現在00後的臺灣青年,比起80後臺灣的「草莓族」世代更加不如,因此才會出現願意上戰場卻又不願被徵兵的吊軌民調。正如同臺軍前「陸軍總司令」陳廷寵將軍解說,今天的臺軍早已沒有戰鬥力,在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亂搞下,臺軍以身為黃埔傳承的榮耀也早已被連根拔除。

兩岸同胞要客觀清楚地認識到:誰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破壞者?誰是臺海爭端的「麻煩製造者」?近年來,民進黨當局不斷拉高兩岸對抗,今天的兩岸關係已正如蘇起教授所說:「自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已陷入冰河期,如果衝突溫度持續升高,兩岸的冰河即使不相撞,也會地動山搖崩壞。」

試問島內的政客和臺灣同胞,這樣的兩岸關係,是你們所樂見的嗎?(瀋陽臺青會副執行長 羅鼎鈞)

相關焦點

  • 蔡英文估計想不到,90%臺灣民眾希望兩岸和平
    臺灣地區相關報社指出,如果僅僅針對臺灣地區社會對兩岸之間的看法進行分析的話,大部分主流民意還是偏向於追求和平的。主流民意不可抵擋根據臺灣地區內部相關機構在之前發布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高達90%左右的民眾認為符合兩岸關係願景的描述最貼近的就是和平相處。
  • 蔡英文贏了選舉,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贏了選舉。兩岸關係會如很多大陸網友擔心的那樣: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無望了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得搞明白蔡英文勝選的原因。至於蔡英文能夠勝選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她的政敵國民黨主動送的分了。國民黨「內鬥內行,外鬥外行」,在此次選舉中的內耗更是有目共睹。相比之下,擅長操弄選舉的民進黨從來都是「勝選高於一切」,就連初選時與蔡英文「不共戴天」的賴清德都能委曲求全地成了蔡的副手,國民黨相較之下,到最後一刻還是沒有完成力量的真正整合。
  • 臺海觀潮|臺灣民眾渴望和平 認為應避免戰爭
    從中美互動角度來說,當雙方關係處於和緩之際,連帶兩岸互動亦有良性發展。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採取「友美和陸」平衡戰略,中美、臺美與兩岸互動處於良性循環過程,中美關係交好共同管理分歧與衝突,形成制約臺灣結構框架避免過激反陸行為。
  • 臺灣最新民調出爐!超九成民眾想兩岸和平,蔡英文這回笑不出來了
    據中國臺灣網報導,臺灣的某研究學會發布了一份關於兩岸關係的民意調查,有高達90.4%的臺灣民眾認為兩岸之間應當和平相處,而希望同大陸繼續進行對抗的民眾只佔2.6%。
  • 臺灣誰才需要或害怕兩岸「和平協議」?
    具體到兩岸,臺灣不必一直生活在戰爭陰影之下,可以放手發展經濟。和平協議可讓臺灣更久維持現狀兩岸的交流和發展不可能不碰觸政治和軍事議題。沒有一個長期的和平協議框架,想真正意義上維持兩岸現狀將是無法想像的。當然,兩岸籤訂和平協議,彼此都會在一些問題上做一些讓步和妥協。
  • 90.4%的民眾希望和平:臺灣當局該主動投誠,這是最好的出路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 據媒體報導,臺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文章指出,臺灣戰略學會公布的民調顯示,高達90.4%的民眾認為「和平相處」才是最適合描述兩岸關係願景的關鍵字,而「停止交流」與「對抗衝撞」分別僅4.4%和2.6%。
  • 【吳陳舒】臺灣民眾黨的崛起、影響與走向
    基於務實路線,臺灣民眾黨承襲兩岸城市交流「柯文哲模式」的可能性較大,但在政治上存在向「獨派」妥協的軟弱性。臺灣民眾黨泡沫化風險依舊存在,進一步發展難度大,未來能否超越藍綠有待觀察。大陸要加大與臺灣地區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中小政黨的交流力度,堅定推進兩岸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吸引臺灣民眾積極投入兩岸交流,為實現兩岸和平統一奠定民意基礎。
  • 90.4%的民眾希望和平:臺灣當局該主動投誠,這就是最好的出路
    因為臺灣的主流民意是追求和平,「臺獨」的戰爭風險太大,民眾非常謹慎。文章強調,從9成追求和平的民意來看,更可大膽推測,包括許多主張「臺獨」的人都不希望兩岸衝突。也就是說,無論藍綠、統獨如何變化,臺灣最深層,最主流的民意,就是兩岸和平。
  • 和平相處 臺灣主流民意
    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和平相處」才是兩岸關係的主旋律》。作者認為,在兩岸敵意升高的情況下,臺灣主戰的意見會偏高才對,但是調查結果卻有高達9成的民眾希望兩岸能和平相處。
  • 臺灣沉淪全怪大陸?蔡英文「甩鍋」前還是先看看島內民眾啥反應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近日發表的涉及兩岸關係的講話,徹底撕掉了其「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現狀」「不挑釁」「零意外」等遮羞布。縱觀全篇,充斥著大陸「威脅」臺灣、「挑戰」區域和平穩定的論調。她還不斷煽動臺灣民眾仇視大陸,以圖「綁架」臺灣民眾和她一起「克服挑戰」「把危機化作轉機」,更叫囂臺灣是面對「大陸崛起和擴張」的「第一道防線」。
  • 當前大陸民眾為何不願去臺灣地區旅遊
    當前大陸民眾為何不願去臺灣地區旅遊 時評/三杉      圖/來自網絡 據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後,因不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關係急凍,陸客大減直言臺灣觀光業要的是客源,不是金錢補助,不知道蔡當局是裝笨還是不懂。 另外,南臺灣欲售飯店高達54家,其中高雄22家、屏東有14家、臺南12家、嘉義6家。且臺灣年減110萬名陸客,年損約550億新臺幣觀光收益,減少4.4萬個工作機會。對比「新南向」國家這一年來臺旅客數增30萬人次,但陸客較同期大減145.6萬人次。
  • 臺灣嘉義舉辦路跑嘉年華 上萬民眾「為兩岸和平而跑」
    原標題:臺灣嘉義舉辦路跑嘉年華 上萬民眾「為兩岸和平而跑」東南網8月22日訊(福建日報駐臺記者 劉深魁 文/圖) 21日,和合路跑嘉年華活動在臺灣嘉義縣民雄鄉登場。此次活動以「為兩岸和平而跑」為主題,吸引了一萬多名當地民眾和遊客參加。主辦方臺灣世華文經和合推動聯盟負責人何俊元說,和平應該是每一個人應該有的使命,希望這個活動能帶動臺灣的整體氣氛。
  • 臺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近日透露,若身體夠好、沒意外的話,會參選2024。他也強調,臺北市長卸任後才能專心選,會朝著準備方向前進。臺灣《聯合報》評論指出,臺北市長柯文哲不愧是「話題王」,近日他接受媒體專訪時首度表態「2024沒有意外的話會選」。
  • 臺灣政治發展的新動向(3)
    三、兩岸關係政策成為臺灣各政黨政派進行政治較量的重要籌碼   兩岸關係問題歷來是困擾臺灣各政黨的緊箍咒。臺灣政黨政治的運行,時刻面臨著大陸要求實現和平統一的壓力,面臨著國際社會和臺灣民眾要求和平解決兩岸關係的呼聲。
  • 和平精英睡衣套裝三選一哪個好 睡衣套裝就選它
    和平精英在這次新出的睡衣跨年派對活動上了三款新睡衣套裝,分別是白熊、企鵝、恐龍三款不同動物連體睡衣,是不是覺得每個都很可愛,很糾結和平精英睡衣套裝三選一哪個好呢,下面就給犯了選擇困難症的各位支支招。
  • 「海峽論壇」開幕,2000臺灣民眾與會
    全國政協主席汪洋通過預先錄製的視頻向大會發表致辭稱,今年雖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和島內人為阻撓的不利影響,但論壇仍然隆重舉行,「大批臺胞赴會,充分證明兩岸民眾交流意願真誠強烈,任何勢力無法阻擋」。他說,兩岸關係幾十年的發展也證明「交流則兩利,隔絕則兩傷」,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異常嚴峻,前8個月兩岸貿易額逆勢增長10%,也充分說明祖國大陸始終是臺灣最堅強的後盾、最篤定的依靠。
  • 臺灣最後一代「親中」勢力 民眾黨看韓國瑜笑話 民進黨服軟了
    臺灣民眾黨「立委」:罷免韓國瑜可能性很大「臺央社」10日報導,臺灣民眾黨「立委」蔡壁如、
  • 還兩岸「和平」,劉沛勳:臺灣民主已死
    「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相處的前提和基礎,民進黨否認它其實就是在破壞兩岸和平,很多人都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國際洪門中華總會也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近期,臺灣國際洪門南華山在臺北舉辦了成立八十九周年的慶典,作為在臺灣擁有廣泛影響力的老牌民間組織,國際洪門世界總會主席劉沛勳對臺當局的政策方向提出批評,並呼籲臺當局應該儘早回歸「九二共識」,還兩岸以和平。
  • 兩岸專家共同解讀臺海局勢:反分裂與和平發展是主軸
    主辦方供圖「民進黨推動兩岸經貿脫鉤,既違背了兩岸民眾的意志和利益,也不符合兩岸經貿發展規律。」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日前在北京表示,唯有通過發展兩岸關係,臺灣才能解決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問題。上海市臺灣研究會會長嚴安林。
  • 蔡英文拿什麼讓臺灣民眾肯定民進黨?
    的確,民進黨靠著民眾的信任選票,取得了完全執政。然而,民進黨卻一味拼政治,換位子換腦袋。尤其是對民眾的承諾,說得多做得少。就連民進黨的鐵票區都拉出了條幅宣示「民進黨不倒,臺灣不會好」。蔡英文曾喊出民進黨對臺灣民眾的宗旨是謙卑,謙卑,再謙卑。可是,對於民眾的不同聲音,卻用蛇籠拒馬回應民意的期盼,對於民眾的生計權益,認為是「民眾太著急」,「民眾沒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