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曲丨《清平調》少時不聽鄧麗君,聽懂已是不惑年

2021-01-08 網易

2021-01-05 14:36:26 來源: 書法小教程

舉報

  【古琴好聲音】古琴微信群已建立,聯繫小小老師huahjx邀請你加入古琴群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每年花開時節,我邀約朋友來家共賞。賞花只讓識花人。我們有時在露天,有時搬到客廳,有時搬進陽光房,輕鬆音樂,焚香品茗,談天說地;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古琴

  這首「清平調」,

  是鄧麗君於上世紀90代初,

  邀請當時新生代的作曲曹俊鴻,

  將唐代文壇巨匠李白

  同名絕句譜成的新曲。

  鄧麗君之後僅進錄音室錄製過

  一段試唱小樣,

  錄音檔

  一路完整封存超過20年。

  也躲過上世紀96年

  香港寶麗金公司大火劫難,

  這段難得的盤帶

  竟然奇蹟似的留下來。

  

  《清平調詞三首》是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組詩作品,

  共三首七言樂府詩。

  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

  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

  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

  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

  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

  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

  融為一體。

  全詩構思精巧,

  辭藻豔麗,

  將花與人渾融在一起寫,

  描繪出人花交映、

  迷離恍惚的景象,

  顯示了詩人高超的藝術功力。

  

  李白詩詞博古通今

  氣勢磅礴詞藻華麗,

  琴聲如清泉平緩入流,

  卻聲聲傾訴

  音樂背後的傳說故事。

  美妙的樂曲聲

  讓聽者忘卻時空 ,

  猶如當事人身臨其境。

  在琴聲裡吟思,

  在柔潤的雨水裡,

  拾起片片時光的寂寥無比,

  靜待一樹花開的寂靜......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

  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

  沉香亭北倚闌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少時不聽鄧麗君,聽懂已是而立年
    八、九十年代,霓虹閃爍的大街小巷裡,偏遠的鄉村裡,都縈繞著鄧麗君的歌聲。 那時候,小小的我們,聽多了,很多歌都會唱,但除了覺得好聽外,再無別的感受。 直到後來,出到社會工作,戀愛,成家,為人母,再聽鄧麗君,才明白什麼是「初聞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 少時不聽鄧麗君,聽懂已是不惑年
    生性獨立愛自由的鄧麗君,哪裡喜歡迎合別人、束縛自己? 她根本不喜歡鏡子裡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看著就覺得很假很彆扭。於是,她遵循內心、做回自己,趁著經紀人不注意,拿起剪刀就將自己的長髮給剪了,並直接以一頭清秀的短髮出現在節目上。
  • 從《清平調》聽先天不足文藝青年鄧麗君
    王菲鄧麗君《清平調》  一把青(專欄作家)  「先天不足」,對文化圈充滿嚮往?  5月8日下午5點08分,鄧麗君與王菲的隔空對唱版的《清平調》正式發布,以此作為對鄧麗君逝世二十周年的特殊紀念。仔細考據一番,《清平調》原是李白受唐玄宗之命,為取悅楊貴妃所作,總計三則,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鄧麗君為什麼會單單選擇這一首錄製小樣?除了同為「名花」,女人間的惺惺相惜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大概在於,鄧麗君,是一個文藝青年。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一首《山丘》,我讀懂了人生
    李宗盛一名優秀的唱作人,年少的我真的不聽李宗盛,只是知道有個這麼個業內業外都對他讚不絕口的人。聽懂已是不惑人,像極了那些神神秘秘,而最後卻真真切切應驗了的預言。起初出於好奇,決定聽一下李宗盛大哥的歌,之前實在找不到好聽的歌。然而好傢夥,這一聽一發不可收拾。
  • 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我告訴你們為什麼
    以前總聽人家說,少年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我是不相信的,因為那個時候我只是覺得李宗盛的歌不好聽,跟年紀無關。等有一天我偶然聽到一首歌很有味道,發現是李宗盛唱的。才發現,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啊。看我列出下面幾首歌,相信你們就懂我的意思了。第一首:《山丘》。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這幾首歌你知道其中故事嗎?
    聽的歌也是隨大流,而李宗盛的歌比較經得起時光的沉澱,裡面藏著很多的故事,那個時候我們聽不懂所以不聽。當我們到了不惑之年,經歷的事情多了,越能體會他的歌詞的深意。而且隨著年齡的增大,聽他的歌還會讓你陷入回憶,想起往事。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這幾首歌你知道其中故事嗎?小編給大家簡單的說幾首經典老歌的故事。
  • 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這句歌詞有沒有扎到你?
    點個關注,為您帶來更多的娛樂資訊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這句歌詞有沒有扎到你?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李宗盛,也會聽他的歌曲,誠然他還真的有很多的歌曲耳熟能詳,不過關於李宗盛的歌曲,一直都有一個說法,叫做「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具體其中的滋味是什麼,想來不過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罷了。那麼這些歌詞中有沒有那句歌詞,忽然間扎到了你的心?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下來看一下李宗盛的這些歌詞,這些扎到你心裡的歌詞。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
    有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他的《山丘》《真心英雄》《我是一隻小小鳥》《凡人歌》等膾炙人口的作品,陪伴一代人走過青春年少。串聯起近30首李宗盛作品的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即將在淄博大劇院上演,11月27日、28日、29日,連演三場,必定震撼人心。
  • Lady.S大美中國風舞蹈《清平調》楊貴妃和鄧麗君王菲的千年傳奇
    清  平  調李白 x 楊貴妃    鄧麗君 x 王菲千 年 經 典   不 朽 傳 奇歌壇傳奇鄧麗君上世紀90年代初,邀請當時新生代的製作人作曲家曹俊鴻,將唐代文壇巨擎李白的同名七言名絕句《清平調》譜成的新曲。當時鄧麗君只是進錄音室試唱一段小樣後,便與此曲緣盡。
  • 新年丨古琴曲《四大景》--萬木競秀,春歸大地
    》古琴曲,王仲皋傳譜,管平湖改編,顧梅羹傳授。青花瓷、小幸運、畫心、牧羊曲、菊花臺、大魚、臥龍吟、劍魄琴心、鳳鳴榣山、蘭亭序、橘頌、女兒情、幽蘭操、枉凝眉、月滿弦、葬花吟、寒山僧蹤、雨碎江南、紅顏劫、菩薩蠻、風居住的街道、禪茶一味、二泉映月、明月幾時有、釵頭鳳、但願人長久、明月千裡寄相思、月滿西樓、滄海一聲笑、卷珠簾、琵琶語、傾盡天下、紅顏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大悲咒、天空之城、空山鳥語、化蝶、越人歌、琴師、貝加爾湖畔、倩女幽魂
  • 專家糾正王菲《清平調》讀音
    視頻:王菲將與鄧麗君隔空對唱 共同演繹《清平調》,時長約1分12秒新聞晨報7月22日訊 上世紀90代初,鄧麗君邀請當時新生代作家曹俊鴻,將唐代詩人李白《清平調》譜成新曲,之後,鄧麗君僅進錄音室錄製一段試唱,音檔封存超過20年,奇蹟般地躲過1996年香港寶麗金公司的一場大火……
  • 古琴曲《在水一方》: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探索古琴美學撫琴 | 焚香 | 品茗 |  聽禪古琴札記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伸手觸之,卻遙不可及。所謂為可望而不可及。古琴曲《靜水流深》:安寧自在,清靜中歡喜自生古琴曲《琴心和鳴》:品一抹靜謐,忘卻一切喧囂煩惱古琴曲《雲水禪心》:觀雲聽水,心安便是歸處古琴曲《綠度母心咒》:守一份寧靜
  • 古琴曲欣賞《笑傲江湖曲》:不一樣的琴曲,不一樣的江湖
    ▲古琴演奏:宋明《清心普善咒》,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一支琴曲。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不追他歌以外的生活,因為從他的歌裡就已能夠了解歌唱者的人生經歷和情感態度。很多人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其實我是不贊同這個說法的,在不同的情感狀態下,我們對音樂的解讀也會不一樣,而沒有人能對一個作品有完全一樣的理解,我們說的聽懂也只是我們自己以為的聽懂了罷了。不可否認,李宗盛的歌很容易產生共鳴,尤其是早期寫感情狀態的歌曲,無非是我們不可自拔的相愛著,可是我們也不得不分離,愛你又能不愛你了。
  • 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文末有視頻,想看的朋友可直接拉到文末)久不露面的老李頭髮花白,人瘦了下來,真真正正成了老李,然而卻比以前更有魅力。他的李氏唱腔更加爐火純青,對歌曲的把握更加有個人特色,心情似乎也不錯。我突然發現,老李唱的每首歌,我都聽懂了,那些記憶、畫面不斷被歌聲勾起,或哭或笑。都說,年少不聽李宗盛,聽懂的時候,你也成了有故事的人。
  • 少年不知李宗盛,再聽已是曲中人
    2014年李宗盛臺北小巨蛋開唱,在與前妻林憶蓮隔空對唱《當愛已成往事》時,他開口才唱幾個字,就哽咽唱不出來,掩面強忍淚。誰會想到苦戀三年終成連理的他們,有一天也會因著事業的差距,紅著眼說再見。於是,當我每次感情受挫,想自我調節時,聽老李唱一句「為何你不懂/只要有愛就有痛/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沒有我並不會不同」,瞬間就釋懷許多。
  • 古琴曲《酒狂》: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探索古琴美學撫琴 | 焚香 | 品茗 |  聽禪古琴札記  《酒狂》很接地氣,以醉酒為主題,極力表現了醉酒後的佯狂,醉翁之意不在酒,借酒抒懷才是真,此曲相傳為魏晉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名士阮籍所作。此曲曲譜由古琴演奏家姚丙炎以《神奇秘譜》為藍本,並參照《西麓堂琴統》整理。樂曲通過描繪混沌、朦朧的情態、表現了人在酒醉後步伐踉蹌的神態。
  • 時間和生活淬鍊出來的歌詞——年少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
    年少不知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對於大哥來說,歌詞就是情到深處的詩句,是在經歷很多事後,對時間和生活的感悟,他的細膩能把內心想說卻道不明的情感用最簡單的字句宣洩出來。今天我們細細品品李宗盛那些堪稱神來之筆,寫到靈魂深處的歌詞。
  • 專家"糾錯"王菲《清平調》:如果講究一些 讀正確的音更好
    1996年香港寶麗金公司的一場大火……   王菲一直將鄧麗君視為自己歌唱事業的啟蒙者,5月8日,藉由錄音科技,她得以和鄧麗君對唱《清平調》。日前,王菲獨唱的《清平調》正式上線,除引發試聽狂潮外,對李白古詩詞鑑賞,也起到了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王菲是按照鄧麗君的讀音一字不差來唱的,因此在讀音方面出現了瑕疵,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   晨報記者專訪文學專家和方言學者,他們一致認為,王菲對古詩詞的推進已起到表率作用,而對於讀音的糾正並非討伐——唱錯不以學術相要挾,唱對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寫的人有酒,唱的人有故事——《清平調》
    《清平調》(唐 李白)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有七言詩三首,對仗工整是我們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名作。李白做《清平調》是奉旨成詩,是真正意義上的「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因為這曲《清平調》,時光永久停在了唐天寶初年的一個春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