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糾錯"王菲《清平調》:如果講究一些 讀正確的音更好

2021-01-09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專家「糾錯」王菲《清平調》 「如果講究一些,讀正確的音更好」

王菲的《清平調》唱出了自己的韻味

上世紀90代初,鄧麗君邀請當時新生代作家曹俊鴻,將唐代詩人李白《清平調》譜成新曲,之後,鄧麗君僅進錄音室錄製一段試唱,音檔封存超過20年,奇蹟般地躲過1996年香港寶麗金公司的一場大火……
  王菲一直將鄧麗君視為自己歌唱事業的啟蒙者,5月8日,藉由錄音科技,她得以和鄧麗君對唱《清平調》。日前,王菲獨唱的《清平調》正式上線,除引發試聽狂潮外,對李白古詩詞鑑賞,也起到了作用。美中不足的是,王菲是按照鄧麗君的讀音一字不差來唱的,因此在讀音方面出現了瑕疵,如「雲想衣裳花想容」中的「裳」……
  晨報記者專訪文學專家和方言學者,他們一致認為,王菲對古詩詞的推進已起到表率作用,而對於讀音的糾正並非討伐——唱錯不以學術相要挾,唱對那就是錦上添花了。

  為求完美,5月延至7月發

  《清平調》是李白的組詩作品,共三首七言樂府詩。第一首從空間角度寫,以牡丹花比楊貴妃的美豔;第二首從時間角度寫,表現楊貴妃的受寵幸;第三首總承一、二兩首,把牡丹和楊貴妃與君王糅合,融為一體。全詩構思精巧,辭藻豔麗,描繪出人花交映、迷離恍惚的景象。
  1983年,鄧麗君推出專輯《淡淡幽情》,專輯由古月、翁清溪、劉家昌、黃霑等八位作曲人根據中國古典詩詞譜曲,也是鄧麗君歷來評價最高的一張專輯。上世紀90年代初,鄧麗君邀請當時新生代作曲家兼製作人曹俊鴻譜曲《清平調》,將其視為《淡淡幽情》第二章節最重要的歌曲,只是,鄧麗君只進錄音室試唱一段小樣,便與此曲緣盡。
  直至2013年北京首體「鄧麗君60追夢紀念演唱會」上,封存二十多年的音檔終於曝光,一首由鄧麗君唱前半段、王菲接唱完整的《清平調》,在眾人驚呼中化作一波遲來的激動。而為了讓合唱版本更完美,王菲此番慎重進行錄音,邀請梁榮駿監製,原作曲人曹俊鴻親自將鄧麗君原音檔進行淨化,以厚重瑰麗飽和的弦樂重新編曲錄製,今年5月8日適逢鄧麗君逝世20周年,這首由鄧麗君與王菲兩代天后跨時空對唱的《清平調》問世,代表兩代歌后惺惺相惜的美麗傳承。
  由於對這首歌曲極為喜愛,王菲另外錄製獨唱版單曲和MV。倘說鄧麗君是牡丹,雍容華貴,那王菲便是蘭花,月下幽香。MV則以動畫精緻呈現中國書畫潑墨筆觸視覺,配以大量青竹、牡丹、錦鯉,中段以水墨轉換全彩大唐盛世風情,MV融水墨、書法、管弦樂、歌聲為一體,堪稱一件別致的藝術作品。因MV後期製作需要時間,原定5月底發行的獨唱版本,為了盡善盡美,一再推遲至7月20日推出。

  糾正讀音,專家給出建議

  盡善盡美也難防百密一疏,由於王菲是按照鄧麗君的發聲演繹,字的讀音上出現了和她相同的錯誤。
  《清平調》第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的「裳」字,王菲讀成了shang。在文學專業張教授看來,唐音讀「shiang」(大概音),現代漢語發音中是沒有的,「先要強調一點,我們現在說的《清平調》發音是中古音,《現代漢語詞典》上是現代音,這是兩回事。所以,『裳』在中古唐音中大致發音是shiang。漢語有很多變遷,很多音現在都發不出了」。
  在《清平調》中,「發不出」的音還有「沉香亭北倚闌幹」的「北」。張教授解釋道:「『北』在這裡不讀bei,讀bok(入聲,大概音)。王菲這個字沒有發錯,bok的音基本跟現代的上海話及粵語『北』的音差不多。」
  張教授認為,既然是現代人演繹古代詩詞,索性都統一成普通話發音比較好,沒必要改變一兩個字,「除非你整首歌都用唐音,而且要知道,我們對上古、中古的很多發音是根據史料進行猜測的,當時並未留下直接的語音材料」。不過,「裳」字現代的書面讀音也不做shang,應該讀作chang(二聲,如霓裳)。張教授表示《現代漢語詞典》中對「裳」有明確的解釋,「以《現代漢語詞典》為標準,除了口語『衣裳』搭配shang讀輕聲,其他一概讀chang。要特別強調的是,唐音沒有輕聲,所以這裡讀shang 是不對的,這個輕聲的shang應該是後來雙音化以後才演變出來的」。
  還有一處明顯的問題由方言學者陶教授指出,「春風拂檻露華濃」中的「檻」,王菲和鄧麗君都讀成了kǎn,他同樣引用了《現代漢語詞典》:「檻」字有兩讀:jiàn和kǎn 。讀jiàn 時,意為:(1)關野獸的柵欄;(2)雕欄;(3)扣押;(4)四面加板的船; 讀kǎn時,唯有一義:門下的橫木,即門檻。「從這兩句詩來看,都是表達『欄杆』的意思,故讀jiàn。」
  兩位教授特別強調,他們都是嚴謹做學術的學者,這次回應只是用所學知識與讀者分享,也沒有指責王菲的意思,「唱歌沒必要學術,哪個順口唱哪個,如果是講究一些,讀正確音會更好」。

相關焦點

  • 專家糾正王菲《清平調》讀音
    視頻:王菲將與鄧麗君隔空對唱 共同演繹《清平調》,時長約1分12秒新聞晨報7月22日訊 上世紀90代初,鄧麗君邀請當時新生代作家曹俊鴻,將唐代詩人李白《清平調》譜成新曲,之後,鄧麗君僅進錄音室錄製一段試唱,音檔封存超過20年,奇蹟般地躲過1996年香港寶麗金公司的一場大火……
  • Lady.S大美中國風舞蹈《清平調》楊貴妃和鄧麗君王菲的千年傳奇
    >音樂:清平調導師:緹 子成員:娣/雪/星/希/原舞蹈室:青島Lady.S舞蹈會所歌壇傳奇鄧麗君上世紀90年代初,邀請當時新生代的製作人作曲家曹俊鴻,將唐代文壇巨擎李白的同名七言名絕句《清平調》譜成的新曲。當時鄧麗君只是進錄音室試唱一段小樣後,便與此曲緣盡。
  • 唐詩鑑賞 :李白 · 清平調 · 三首
    關注微信公眾號「品聽詩詞」或「品聽經典」後,即可更方便、輕鬆地瀏覽學習詩詞、古文、成語等所有音視頻內容,以及永久收藏各部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書籍目錄
  • 學了自然拼讀還不會讀?掌握四大黃金法則,孩子的英語接近母語!
    如果說哪位家長說孩子需要一些聽力資源,尹老師可以專門去和孩子溝通,定製屬於孩子的聽力的路線。有這樣一個案例:我有個學生是南京拉小的,這個學校在南京算是很好的一個學校,這也是一個學習非常用功、非常認、非常聰明伶俐的女孩兒,四年級。她一直很喜歡英語,但是我去找她聊天,這個音啊。。我說:不行,趕緊上我的一對一課,我給你糾音。
  • 從《清平調》聽先天不足文藝青年鄧麗君
    王菲鄧麗君《清平調》  一把青(專欄作家)  「先天不足」,對文化圈充滿嚮往?  5月8日下午5點08分,鄧麗君與王菲的隔空對唱版的《清平調》正式發布,以此作為對鄧麗君逝世二十周年的特殊紀念。仔細考據一番,《清平調》原是李白受唐玄宗之命,為取悅楊貴妃所作,總計三則,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古典詩詞浩如煙海,鄧麗君為什麼會單單選擇這一首錄製小樣?除了同為「名花」,女人間的惺惺相惜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大概在於,鄧麗君,是一個文藝青年。
  • 流行曲裡流淌的古詩詞:寫的人有酒,唱的人有故事——《清平調》
    《清平調》(唐 李白)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清平調》有七言詩三首,對仗工整是我們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名作。李白做《清平調》是奉旨成詩,是真正意義上的「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因為這曲《清平調》,時光永久停在了唐天寶初年的一個春日裡。
  • 聽見傳統 分享經典丨《孔學堂傳統音樂時間》之《清平調》
    《清平調》李白的《清平調》文採華麗,構思精巧,三首詩分別從空間和時間的維度進行描寫。《清平調》原是李白受唐玄宗之命,為取悅楊貴妃所作,鄧麗君和王菲隔空對唱的《清平調》,如今已經是膾炙人口的金曲。《清平調》可以說是鄧麗君的遺作,只錄製了一半就去世了,這首不完整的遺作,也一直沒有公開過,封存了20年。
  • 她是華語樂壇獨一無二的傳奇 王菲46歲生日快樂
    而這兩位華語天后的隔空對唱,直到20年後才得以在《清平調》中通過合成實現。2015 | 清平調原唱:鄧麗君曲:曹俊鴻 / 詞:李白鄧麗君生前這首未錄製完的《清平調》成為了她的絕唱,直到二十年後,才由兩代天后隔空對唱完成。或許除了鄧麗君與王菲,沒有人更適合以這樣的方式來演繹李白旖旎婉膩的千古絕句。仿佛詩於昨日剛剛寫就,而曲調早已流傳了千年。
  • 【美聲詩詞】50.李白《清平調》
    還有一首,就是剛才讀的這首,李白的《清平調》。 在電影中,妖貓幻化成人形,念了這首詩,希望引導白居易和空海去查楊貴妃被殺的迷案。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這首詩到底是被李白如何寫出來的呢? 這其實是一組樂府詩,一共有三首。我們之前提過,樂府是古代收集和創作音樂的機構,所以樂府詩都是可以唱出來的。
  • 漢字筆順筆畫智能糾錯 傳承中華優秀文化傳統
    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 如果不按筆順規則來寫字,將直接影響到今後的寫字速度,最終也可能影響到學習成績,甚至可能影響將來的一生。  掌握漢字的筆順規則和間架結構,是把字寫端正、勻稱、美觀的前提。當代著名書法家任政行先生說過:「按照筆順去書寫,不但容易把字寫穩寫好,而且能提高書寫速度。」
  • 經典詠流傳:李白《清平調三首》
    《清平調三首》李白(衛東朗誦)王菲演唱《清平調三首》鄧麗君王菲對唱版《清平調》作者:李白  演唱:張雪迎  王菲、鄧麗君  劉紫玲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按照上一期的預報,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李白的《清平調》三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所謂「清平調」,其實是漢樂府的兩種曲調,一個叫清調,一個叫平調。
  • 「蕁麻」和「蕁麻疹」的「蕁」為什麼讀不同的音?
    >以上注音表明,「蕁」和「䕭」的讀音仍然分列兩類,略有變化的是,「䕭」字的xián音已被廢棄,只保留了qián一個讀音。這類小型的語文工具書收字較少,單字和複詞中只有「蕁」和「蕁麻」,不會收錄「䕭」這樣的冷僻字。因此「蕁麻」便順理成章地讀成了xúnmá。這個讀音,現在還可以從1963年以前的《新華字典》和《四角號碼新詞典》中查到。我想如果沒有以後人為的折騰,「蕁」字今音兩讀的現象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 在讀古人名時,多音字該如何判定讀什麼音?
    鍾會的父親叫鍾繇,鍾會「遙遙不至」的「遙」與其父的名字「繇」字想必同音,都讀「yáo」了。根據《世說新語》所記載,鍾繇之「繇」無疑當讀「yáo」。但是讀鍾繇之繇為yóu,也並非無中生有。明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十二《馬超興兵取潼關》:「長安郡守鍾繇,一面飛報曹操,一面引軍拒敵。」小字註:「(繇)音由。」現在,仍有許多人把鍾繇(yáo)讀作鍾繇(yóu)。
  • 英語課堂糾錯的7個方法
    給予孩子正向的反饋沒有錯,但前提也要看孩子的回答是否真的正確。如果老師在潛意識裡已經默認學生會給出正確答案,或者毫無原則地鼓勵,讓Feedback流於形式顯然不妥。所以英語老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回答錯誤時如何反饋:什麼樣的問題要糾錯?什麼時機糾錯?怎樣糾錯?這些都是英語老師需要掌握的教學實踐技能,稱為糾錯反饋(Corrective Feedback)。
  • 王菲馬雲隔空合唱《如果雲知道》,51歲王菲狀態令人羨慕
    又是有生之年系列,王菲竟然隔空和馬雲合唱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天籟之音,讓守著直播的菲迷們激動不已。唱到《如果雲知道》這首歌的時候王菲突然玩起了連線,嘉賓還是馬雲爸爸。林心如還常常吃一些燕窩來美容養顏,也會用花膠、黨參、黑棗和陳皮燉煮後加入花雕酒製作成靚湯喝下去,也會煮一些日常的銀耳紅棗湯來補充膠原蛋白。如果在外不方便,就會改用喝膠原蛋白飲品。
  • 清平調?清平樂?盤點影視劇唐宋仕女裝束
    先說李白寫的《清平調》,這是一首唐代李白所寫的詩篇。 《清平調》唐·李白其一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其二一枝穠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 音樂名人榜——王菲:天籟之音,天后之姿(7)
    《唱遊》,時隔兩年,在這張專輯裡王菲再次作曲,寫下了《感情生活》、《臉》、與《童》。用這種技術錄製的歌曲,更為真實和細膩,目前全世界只有古典唱片或少數講究真實,立體,層次極飽滿的發燒片,才以這種方式錄製。唱片公司用這種方式去錄製,一是因為對於王菲作為華語音樂天后的認可,二是作為王菲籤約百代第二張專輯,經歷了上張專輯《王菲》的銷量驟減,這張專輯也被賦予了要再創輝煌的使命。所以說在這張專輯上可以說是各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
  • 《清平樂》熱播,「樂」字到底讀lè還是yuè?很多人讀錯了十年!
    從表面上看,在「清平樂」裡讀lè還是yuè好像都很和諧,沒有什麼違和感。但是,正確讀音只有一個…這個話題也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騰訊視頻還發起了一項投票,有4.8萬網友參與。那麼,這裡的「樂」到底該怎麼讀?
  • 音樂名人榜——王菲:天籟之音,天后之姿(2)
    ,在無形之中對於王菲的引導,頗有寓意。鄧麗君去世20周年,二人合唱《清平調》在1987進入90年代,流行歌曲逐漸脫離了80年代的抒情歌,王菲翻唱了一些外國歌,先把外國歌進行消化,再根據自己的技巧熔化它,表達的更完整,所以她在香港樂壇形成了比較獨特的個人風格。王菲那時候有沒有男朋友不知道,但是通過戴思聰的口述我們可以得知,戴思聰對於當時王菲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要知道這位老師當時已經教出了梅豔芳這樣的天后級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