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你明明不餓卻在嘴巴上吃著,眼睛看著碗裡的,心裡想著鍋裡的,這是什麼毛病?如果嘴巴一直不停的吃下去,很容易引起肥胖等問題發生,如何控制住嘴巴?請往下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飢餓」。飢餓其實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穩態飢餓,一種叫做享樂飢餓。
「穩態飢餓」很好理解,就是實際意義上的「餓」。胃裡沒東西時會收縮,如果此時還不吃東西,就會引發輕微的頭暈、發抖及血糖降低等症狀。這種飢餓代表著人體對能量和食物的渴望。
而身體還存在著另外一種飢餓,即「享樂飢餓」,是在不需要吃飯的時候,因為本能對於美食和味覺刺激的渴望,而帶來的「偽飢餓」。
這種偽飢餓代表著人體對快樂和滿足感的渴望。德國專家託比亞斯·侯赫(Tobias Hoch)表示:「這種消遣性的行為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而且長期的『享樂飢餓』是造成體重過重及肥胖症流行的重要因素,威脅著身體健康。」
為什麼會出現「享樂型飢餓」呢?
目前最廣為接受的理論是,人類對美味食物的傾向性。
由於現在生活水平好了,人們隨時隨刻甚至隨地都能獲得食物,於是這種人們對於食物的需求不僅僅是滿足溫飽,享樂成了更多人的基本動機。
由於吃得美味的食物越多,大腦就會更加期待它們。可以說,這種進食完全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為了愉悅精神。
如果說得更通俗易懂一點,就是:饞!
而「饞」在生理上,就是身體真的很需要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能夠影響人的情緒和感覺,多巴胺的分泌和吃飯睡覺以及嘿咻等都有關係。
如果人體內的多巴胺濃度過低,就可能會引起抑鬱症,肥胖以及疲勞症候群等,甚至還可能導致注意力缺陷和多動障礙等等。而如果多巴胺濃度提高,就會讓人有愉悅的感受。
由於長期睡眠不足、壓力山大、缺乏運動等原因,人的身體就會自發地想辦法來提高多巴胺的分泌,於是吃東西就是最方便快捷的辦法。
除了「沒事兒總想吃點東西」,生活中還會出現另外一種情況,叫做「吃得停不下來」。
比如拆開一袋瓜子,就會一口氣吃光;一旦吃了一片薯片,就會控制不住地往嘴巴裡塞第二片、第三片……實際上並不餓,只是純粹地吃得停不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也是一種「享樂型飢餓」。研究發現,當人們在不斷吃零食的時候,大腦獎賞系統的關鍵部位被強烈激活,並發出一種獎賞信號。
此外,原本能夠根據食物攝入量調節進食慾望的中樞飽腹感迴路變得不敏感,導致攝入的熱量超過實際的能量需求。
之所以會吃得停不下來,是激活享樂性獎賞迴路與鈍化飽腹感自我平衡迴路的共同結果。
在重複地進行吃零食時,參與者的行為(如嗑瓜子)和結果(吃到瓜子)之間的時間跨度短,也就是說努力得到的反饋及時,使得參與者更容易建立起行為—努力—反饋之間的因果聯繫,心理就很容易得到滿足,激勵著你不斷地重複這個過程。
「嘴癮」的3個真相
01
下午3~6點癮大
突然非常想吃某種食物絕大多數發生在下午3~6點。因為此時我們體內的血糖在降低,人開始變得慵懶。為了重新打起精神來,吃點東西就成了不少人的選擇。
02
壓力大、月經前期容易犯
甜食能刺激大腦分泌更多的血清素,緩解我們的焦躁不安。女性月經前胃口大開,也與此相關。女性通過吃東西來緩解經前症候群導致的壞心情或情緒低落。
03
5種食物令人著迷
在有「嘴癮」的人的食譜中,出現頻率高的是巧克力、餅乾、冰淇淋、薯片、奶酪,這表明人們對脂肪有強烈渴望。
老想吃東西可能是病
01
偏頭痛
對某種食物的渴求是偏頭痛第一階段發作的典型症狀,一般在偏頭痛真正發作前幾分鐘或前幾天就可能出現,患者很渴望吃某種美味,尤其是巧克力。
02
低血糖
造成低血糖的原因有多種,如吃得太少或胰腺出了問題。但其結果是相同的:肚子隆隆作響,渴望攝取能量。
身體生成飢餓感這種信號,告訴大腦你需要食用更多的食物,從而讓充足的血糖進入細胞。
03
糖尿病
1型和2型糖尿病都會導致身體能量不足,引發飢餓感,導致病人多吃。
04
體內缺鐵
專家指出,特別想吃東西而且想嚼冰塊,暗示一個人或許患有缺鐵性貧血。原因尚不清楚,畢竟冰塊不含鐵。不過有研究顯示,嚼冰塊能提升缺鐵性貧血症患者精神活動和動作的靈敏度。
05
身體脫水
當體液和電解質失衡,人體就會本能地對某種特定食物或味道特別渴求,從而讓身體重回正軌。當身體脫水時,飢餓感會在口渴感來臨之前出現。
攝取適量鈉對保持體液平衡至關重要,脫水時反而喜歡吃炸薯條也有其道理。
06
失眠
當睡眠不足,大腦中進行複雜判斷及做出決策的區域變得十分遲鈍,而控制動力以及欲望的大腦部分卻被極大地激活了。
如果無法保證每晚有7~8個小時的優質睡眠,當你醒來時,身體就難以調節控制飢餓感的激素,從而讓人胃口大開,即使身體此時並不需要攝入過多的熱量。
07
壓力太大
在人體處於「戰鬥或逃跑」模式時,壓力激素皮質醇會「說服」你的身體進食,即使從生理層面上根本不需要攝入熱量。這就是壓力導致人們吃得過多的原因。
08
抑鬱症
吃東西是焦慮抑鬱症患者應對不良情緒的一種方法。患者體內讓人感覺良好的激素(血清素)含量不足,食用安慰性食物(如麵條或麵包)能提升血清素的含量。
09
甲狀腺功能亢進
如果吃得比往常多,但體重卻下降了,那麼甲狀腺可能生成了過多的激素,引發身體燃燒了過多的熱量。甲狀腺生成的激素會加快體內一切功能的運行。甲狀腺也與飽腹感有關,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的食慾難以滿足,很有可能是甲狀腺功能過於活躍,特別是有飢餓感的同時伴有疲勞、情緒低落、指甲變脆或脫髮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