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尋歡
作為女人,當生命走入下半段,回首前半生的時刻 ,你最遺憾或說最後悔的事情會是什麼?
可能是錯過的愛情,可能是未盡的孝道親情,也可能是錯選的婚姻,或者是婚外感情的糾纏與泥足深陷,當然,還有可能是最初的職業選擇。
如果還有下輩子,你又會選擇如何度過新的人生?
倪萍有一次在李靜和戴軍主持的訪談節目中卻這樣說道:
「我跟我兒子說,如果有下輩子,我既不要爹娘,也不要孩子和家庭,勉強要爹娘吧,然後我願意一個人走完一生。」
李靜和戴軍被她這番話逗得呵呵直樂,但倪萍一點都沒有開玩笑的意思,說她真是這麼想的。
如果人生能重來一次,或許很多人都會跟她一樣,再也不想體味什麼情情愛愛,再也不想感受那些掙扎糾結,更不想體驗什麼生兒育女,什麼都不想要,只想為自己好好地活一次。
被趙本山稱為「全中國男人的夢中情人」的倪萍轉眼已是61歲了。
這些年的倪萍不論在形象上還是言語表達上,都是一種越來越松馳的狀態,參加各類節目時,她可以雲淡風輕地談論過去曾經遭遇的一切,也可以無所顧忌地對著鏡頭噼裡啪啦地吐露內心的真實感受。
她挺能嘮的,說的話也總有些黑色幽默的味兒。大約這就是歷經風霜、看盡繁華冷暖之後的某種徹悟或說無所謂吧。
倪萍在事業上的成功無庸置疑,但在感情上的經歷卻算不上順遂。
她自小父母離異,跟著姥姥生活,歷經五段感情(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在山東締結,因為追求事業進步而離婚,都說她在第一段婚姻裡育有一女判給了前夫,但她本人從未在公開場合提起過這個孩子;
第二段跟小品演員郭達相戀,因對方母親反對無疾而終;
第三段跟陳凱歌相愛,相伴多年卻未等來一紙婚書,等來的是他移情別戀陳紅;
第四段跟攝影師王文瀾,結婚育一子後卻仍是離婚告終。直到第五段跟楊亞洲走到一起,才終於安穩下來,當然她跟他的結合也曾倍受輿論質疑的困擾。
感情上她算是大起大落,加上她跟王文瀾結婚高齡生子,兒子卻患有先天性眼疾,為了給孩子治病耗盡她大半生的精力,婚姻也無法維持下去,分分合合的感情也如過山車般,總是先來大喜再來大悲。
像她這樣的女人,在一切風平浪靜的時候,自然而然地會看淡生命及感情,從而活成跟年輕時候完全相反的模樣:
在年輕的時候,情啊愛啊比什麼都重要,總是一副離了男人就不能活的樣子,一刻也無法忍受孤單寂寞,隨著經歷了世事滄桑和喜樂辛酸,年老後的女人卻能安然自適地享受孤獨的靜謐和深刻,這個時候,男人在她的生命中只會退卻到越來越不重要的位置。
此刻風煙俱靜,你獨在曠野,只願餘下自己以及那個被月光拉長的影子獨自前行。
所以我覺得,就算倪萍如今的身邊沒有楊亞洲,她也還是能夠淡定地走下去。
但是在這方面,男人反而不太行。
男人年輕的時候總是容易見一個愛一個,缺乏定性,很難對一個女人給出持續專注的深情,恨不能把自己喜歡的女人悉數收入囊中。
但在年老的時候,面對生命的衰老與呼風喚雨能量的減弱包括身體機能的退化,他們卻比女人更易恐懼與慌亂,更需要感情上的滋養與陪伴。這個時候身邊若是有個女人一如既往地愛他寬容他,他才會覺得人生沒有白活。
女人往往更能泰然自若地面對晚年孤獨的來臨,大多數經濟能力尚可的失偶女人年老之後不太願意再找伴侶,但是老男人更難忍受晚年的悽涼,失去伴侶之後只要有條件有機會,他們就會想要再續夕陽情。
就以倪萍陳凱歌這對昔日怨侶來說吧,相對於舊愛倪萍看透人生的狀態,年老之後的陳凱歌卻展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晚年心態,年輕時不怎麼曬感情曬婚姻的他,在晚年卻越來越愛秀老夫老妻的恩愛與深情。
他最樂於和人分享的就是:他和陳紅結婚這麼多年,兩人之間還是20年前初見對方時的感覺,可以就那麼幹坐著,簡單地四目相對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情義,他不止一次向外界告白:
"陳紅是把一輩子的愛情都給了我的女人,這讓我感覺到了一種熨貼無比的幸福與安心。」
對於與陳紅的結合,他甚至可以用這樣肉麻的詩句來形容:「這叫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包括他不吝於分享跟陳紅之間的相處秘密細節,他說:
我平時睡覺只能向右傾,陳紅在我後頭,有時候她以為我睡著了,然後她會用手輕輕地摩挲我的後腦勺,其實我並沒有睡著,但也沒告訴她,我覺得她這是把我當成了二十年前的陳凱歌,她也還是那個我二十年前認識的陳紅。
很難想像,曾經在情感上肆意放縱的老司機陳凱歌,走到晚年的時候,會對身邊的女人如此依賴。
多年前,楊振寧對於世人質疑他為什麼會娶小自己54歲的翁帆,也曾大方道出原委,他坦誠道:
是出於害怕自己老無所依,他曾見過一位八十多歲的老教授,手裡拿著稿子,上麵湯汁鼻涕什麼都有,著實狼狽不堪,他不願意自己的老年生活也落得如此狼狽落魄。
如果你去問男人,如果重來一次,你願意不要女人不要婚姻不要孩子嗎?男人大概率上會告訴你,生活中沒有了女人和孩子,身為男人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呢?
人生走到最後,不是女人離不開男人,而是男人離不開女人。
作者:李尋歡,關注【李尋歡的江湖】,從情感的角度,為您深度剖析人性萬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