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在臺南頗受歡迎 仍有隱憂

2021-02-08 海峽青年評論

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臺南進行21小時拜廟參香行程,如果是為大選試水溫,柯得到了年輕族群的迴響,也展現了網紅的空軍旋風,但還看不到陸軍,若要參選2020,會面臨挑戰。 

柯文哲偕妻子陳佩琪利用周末深入民進黨地盤臺南進行兩天參訪,20日傍晚抵全臺王爺總廟的南鯤鯓代天府,夜宿廟方的鯤鯓王會館,21日上午從會館出發,往安南區兩座媽祖廟—土城聖母廟、鹿耳門天后宮,再往安平參拜觀音亭,最後到安平開臺天后宮。 



柯文哲自己形容這是一趟增廣見聞、認識朋友的學習之旅。其實,這一趟行程安排,與臺灣開拓史及傳統民間信仰息息相關,其中,這三座媽祖廟都名列臺灣最早的媽祖廟宇,也是媽祖信仰渡海來臺起源處,鹿耳門所在地則是鄭成功登臺的歷史場域,至於南鯤鯓代天府,則是全臺王爺總廟。 


但柯文哲在接受媒體訪問時,完全沒有提及此行與探索臺灣文史相關,也看不出此行要在臺灣文史上有特別著墨之處;反而更受人關注的是柯在臺南各大宮廟參拜時,與宮廟的董監事、管理委員會幹部拍照,以及與柯粉相見歡,耐心的和數百名排隊柯粉合影。即使是走訪老街商家,也是籤名拍照樣樣來,還會主動的到店招牌前合影,增強彼此時宣傳效果。 

雖然柯文哲對於是否參選,迄今尚未鬆口;但觀察柯在臺南的這些動作,已讓人嗅出濃濃的選舉味。柯近日對藍綠猛烈開炮,批「臺灣只有草包、菜包可以選?真糟糕。」又在自己臉書上發文指他出去帶的「公事包」愈來愈沉重,柯文哲似乎已啟動了大選。 




據了解,柯陣營的最後評估,應該是在等藍綠民調的樣本平穩、回到基本面後,再進行民調,探尋民意支持程度;其實,柯文哲臺南行,若從測試南部最新的街頭民意水溫來看,有三個現象值得 後續觀察: 

第一,全程看不到地方臺面政治人物同行,即使在臺南還有11席無黨籍議員,此時此刻也沒人跑去和柯同框。民進黨蔡英文、國民黨韓國瑜都已就位,藍綠陣營人馬正在整軍歸隊中,柯在政黨的夾擊下,能開拓多少空間? 




第二,迄今,在臺南還沒有任何挺柯的地方組織、後援會或柯友會成立,直屬的柯粉俱樂部,在臺南還沒有建立地方型的分部運作系統。換言之,柯在雲嘉南仍有網紅魅力,但卻看不到傳統陸軍。 

第三,在臺南出現的柯粉有七、八成都是年輕族群。許多年輕人寧願頂著大太陽,排隊等著向柯拍照,在年輕族群擁有高人氣。但相對的,凸顯與蔡英文在年輕票源的高重迭性外,也反映了柯在中、高年齡區塊的弱勢。 

相關焦點

  • 一場高雄市長補選重挫藍白,兩黨主席江啟臣柯文哲前途陷隱憂
    藍營內部「反江派」及「保江派」兩股勢力醞釀在9月全代會展開攻防,江雖逃過下臺命運但已提前跛腳,明年黨魁選舉似已提前出局;至於柯文哲迷信網絡聲量,無心經營地方,在南臺灣魅力盡失,已成民眾黨的隱憂。四面楚歌 全代會見真章對於藍營南部民代的焦慮與憤怒,保江派人馬則有不同解讀。一名挺江人士就感嘆,江啟臣目前處境,簡直是四面楚歌,但追根究底,江上任後接連碰上的敗局,都不是他種下的因果,「江是在黨最艱難的時刻接下黨主席,如果今天是朱立倫來當,恐怕也不會比較好吧!」
  • 柯文哲自曝在臺大受歡迎 當市長後講話幕僚都在擦汗
    原標題:柯文哲自曝在臺大受歡迎 當市長後講話幕僚都在擦汗 資料圖 柯文哲 中新社發 陳小願 攝   臺北市長柯文哲12日說,鼓勵市府內部開發APP,將各局處丟到「競技場」,好軟體留下、壞的出局。
  • 民眾黨8月2日黨員大會,成柯文哲2024生死戰
    臺北市長柯文哲去年8月搭著2020「大選」話題創了臺灣民眾黨,快1歲的民眾黨訂於8月2日舉辦黨員大會;而這場黨員大會能否辦成,也將成為柯文哲能否參與2024的生死戰,柯對此也非常關切。柯上個禮拜才風風光光舉行2020臺北上海城市論壇,發揮兩岸話語權,沒幾天就為了黨員大會頭抱著燒。
  • 誰有可能會參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眾:柯文哲
    編輯丨龍傑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近日,臺灣的相關網站進行了網絡投票,最終的結果顯示,有近五成的臺灣民眾投票支持新北市市長侯友宜。因此,侯友宜也成功擊敗了其他幾位市長,成為臺灣地區6個市長中最受歡迎的市長。
  • 民眾黨或步新黨、親民黨後塵,柯文哲的夢將是「南柯一夢」?
    雖然民眾黨在「立法院」中有五席「立委」,可以成立黨團,享有提案權及參與政黨協商等權利,還可發揮政黨制衡的作用,但由於柯文哲不是「立委」,只能是旁觀並在場外指導。幸而民眾黨的五席「立委」都是屬於「不分區立委」,必須絕對聽從黨指揮,不敢背叛忤逆,完全可以控制。否則,如果是「區域立委」,在眼看到民眾黨也將步新黨親民黨的後塵之下,紛紛「帶槍出走」,損害將會很嚴重。
  • 蘇貞昌將豬部位當產地被嘲「松阪昌」,柯文哲笑到無語
    (觀察者網訊)1月6日,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為了推銷臺灣本地豬,前往臺北知名連鎖餐廳吃豬肉饀餅時稱「希望有一天台灣豬能像松阪豬、神戶牛一樣受歡迎」,錯把豬肉部位「松阪」當成產地名。對此,有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援引「鹿茸馬」梗嘲笑稱,會不會因此以後被叫「松阪昌」,引得臺北市長柯文哲笑到無語。
  • 關注:柯文哲與郭臺銘後續太有戲了
    而另一方面,無黨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藍營初選過程中、初選結束後,始終對郭十分溫和,讓外界揣測各種柯、郭合作的可能。但郭臺銘真的能成為柯文哲的救命仙丹嗎?郭臺銘在初選過程因首富身份話題不斷,甚至在民調揭曉前夕向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喊話「就算大哥拜託你」,當時韓僅淡淡回應「尊重民調結果」。
  • 入木三分 柯文哲剖析「柯文哲現象」
    編者按:媒體對臺北新當選的市長柯文哲的部份報導,讓人不禁大吃一驚,在現代社會裡,居然會有這樣與墮落社會格格不入的人?口與心距離最短的人?我們只能羨慕上天對臺灣的特別眷顧。他不只引起廣泛的注目,還掀起「柯文哲旋風」、「柯文哲現象」。 ◎講實話變成英雄 這個社會出了故障 面對上述這個問題,柯文哲直言,那是社會的問題。「如果一個人因為講實話,變成這個社會的異類,不對的是這個社會。」「講實話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道德勇氣這句話是錯的,做有道德的事,為什麼需要勇氣?應該是很自然的事。
  • 臺灣人為什麼更喜歡柯文哲,不喜歡連勝文? 港臺腔
    一般來說,一個人要身居高位,至少必須先掌握一門技藝,就是說話得妥帖,不能給人留話柄、給政敵留機會;越是滴水不漏、轉圜如意,就說明水準越高,當官越夠格。關於「被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言論,柯文哲隔天解釋稱,那是外國媒體的翻譯有誤,結果《外交政策》雜誌馬上打臉,堅持報導句句屬實;柯文哲次日又承認,「那這樣就是我說錯了」。
  • 柯文哲這個人
    柯文哲是臺大的外科醫師,但不動手術。不動手術的外科醫師據說是要被歧視的。但柯文哲一路學霸,凡事也都能做成獨樹一幟。也可想見內心的驕傲。所以在單位人緣不好。日後柯的團隊也是不斷的分崩離析之中,不談具體的原因,柯的為人個性很耐尋味。最近柯文哲選情吃緊,他居然對記者講,自己的團隊是史上最弱的。不懂得一言既出,當此緊要關頭對於這個團隊的士氣有多打擊?
  • 柯文哲想改變臺灣 陳水扁式的有夢最美?
    正以無黨籍身份參選臺北市長的柯文哲近日接受媒體訪問,大談理念,表示想改變臺灣。他說,老百姓有很多不滿,他們看不到公義,但看到虛偽,看到臺灣在內耗,渴望有人可以讓他們脫離這種困境,他將從改變臺北開始,改變臺灣。     柯文哲的言談,讓人想起「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 2020,柯文哲來了?
    柯文哲選戰紀錄片,主打形象:好累、好認真難道柯文哲什麼話也不想說,當然不是,12月25日,柯文哲立刻推出了名為「阿北回來了,路,會繼續走下去」的就職四周年紀錄片,長於宣傳的柯文哲,一方面短短的上工宣示,表示自己勤勞務實的一方面,紀錄片裡更可以塑造「柯氏風格」,遠比冗長的就職演說,更能要求人心,可見他宣傳策略的精明處。
  • 臺灣新聞臉:柯文哲大勢已去?
    柯文哲是《臺灣新聞臉》欄目討論的「常客」,但沒有一次的訪談像這次一樣,兩位嘉賓對柯文哲的政治前途一面倒地充滿悲觀態度。 的確,近來柯文哲危機重重、舉步維艱。
  • 「藍白合作」有譜?朱立倫將與柯文哲同框現身
    曾經批藍打綠的臺灣民眾黨主席、臺北市長柯文哲,近來打綠的步調不減,卻不斷向藍營遞橄欖枝,也讓中國國民黨與臺灣民眾黨「藍白合作」的傳聞不斷。據臺媒報導,12月4日上午,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將借一場協助失智長者的記者會,邀柯文哲同臺,被視為是「藍白合作」的起手式。而這距離朱立倫與柯文哲上一次同臺現身,已經有近兩年半的時間。  2018年6月2日,朱立倫、柯文哲分別以新北市市長和臺北市市長的身份一同出席活動。當時準備連任臺北市市長的柯文哲,正面臨與綠營「白綠分手」的議題。
  • 柯文哲:妻子很有主張
    臺北市長柯文哲夫人陳佩琪近期不斷在臉書發文「逆時中」,柯文哲昨日在臺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被議員楊靜宇問到,陳的發言是為了增加自己網絡聲量還是對民進黨深惡痛絕?柯笑說,「我們家佩琪很有主張,我跟她聊天,她聽一聽又會去寫,就少跟她講話。」
  • 柯文哲穿上皮鞋了
    不過他有個很有趣的人設,可以聊聊。從出道開始,他基本就告訴公眾,他有亞斯伯格症。這個嚴格說是一種病。我才不信你真有亞斯伯格症呢。但對此,一堆極端深綠如今非常仇恨柯文哲,覺得柯文哲你對誰都失言就是對老共不失言。你對誰都不修邊幅,就對老共衣冠楚楚,你把我們傣灣狼當什麼了?還有甚者,說國民黨面對老共是跪,老柯是舔。反正在我看來,柯文哲還真是始終如一,沒有變過。2014:兩岸一家親。2015:兩岸一家親。
  • 【臺灣來論】我在柯文哲「11.10」造勢現場……
    柯文哲進場時,我周邊的人都盯著熒幕看柯進場畫面,「他每一雙手都握A....」群眾的絮語,解釋了為何柯進場速度那麼慢。 臺上主持人不斷提醒民眾——「當柯文哲經過你身邊的時候,請大家用你們的掌聲,用你們的尖叫聲,歡迎我們的柯p」。民眾有沒有爭搶與柯文哲握手?有握手,但談不上爭搶,眼前手不夠多時,柯文哲甚至在找手握。
  • 柯文哲點評參選人 除郭臺銘其他都有包袱
    柯文哲29日下午上年代新聞臺《新聞面對面》接受主持人謝震武、谷懷萱專訪。 柯文哲在節目上被問到,當初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在選黨主席時,柯就預言韓能改變國民黨,預言這麼準是天眼通嗎?至於和韓國瑜之間還是好交情、有聯絡嗎?柯文哲保守地說,也沒什麼不好啦,還好,他沒有直接跟韓國瑜聯絡,可能幕僚之間還是會有聯繫。主持人追問韓國瑜到底想不想選2020?柯文哲笑道,「你問我喔?不要問我啦,哈哈哈⋯⋯」 被問到怎麼看郭臺銘會出來選?
  • 政治個體戶柯文哲,何去何從?
    其中一個手段便是不斷地丟議題給記者,議題無論好壞,但是要有話題。在柯文哲看來,臺灣的記者如同鯊魚,他們只嗜血肉,而不在乎血肉是誰的血肉。 事實上,柯文哲沒有說的,便是支持者也是鯊魚,他們只要新鮮的,卻不管好壞。  這次上海 「雙城論壇」,柯文哲7月5日下午在西郊賓館與國臺辦主任劉結一舉行會面,引發島內廣泛關注。其中鬧出一個會面偷拍直播的插曲。
  • 柯文哲是「白目」還是政治精算師?
    關於這位從前的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灣資深電視媒體人黃暐瀚有兩個小故事:「這人沒救了,插這個有什麼用?第二,柯文哲在臺大當醫生的時候,他有個姑姑住在臺北,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三五天要找柯文哲,也沒掛門診,直接找他拿慢性病的藥。柯文哲後來受不了,就跟他姑姑講「我看你真的要去看精神病,你可能有精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