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晨7時20分,一輛晚點運行的火車,緩緩停靠在哈西站的月臺。
124名「5.6」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
犯罪嫌疑人經過40多小時、
近4000公裡的長途押解,
抵達黑龍江哈爾濱。
事件還得從2017年11月22日說起。
牡丹江寧安市公安局接到轄區居民趙某報案,稱其點擊今日頭條網頁上一條免費領取「平安符」廣告,填寫個人信息獲取了免費贈送的平安符。
此後,在一個月內先後接到自稱「廣州和尚」劉輝和「香港圓通法師」的男子打來的電話,先向其售賣開光擺件掛件,而後以向寺廟捐款消災為由讓其向指定帳戶打款,共騙取趙某58888元。
接到報案後,該局刑警大隊立即開展調查,經大量工作發現,上述涉案款項已經在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某小區門前的ATM機處被取走。寧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立即將此情況上報牡丹江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反詐中心,並與牡丹江市及全省同類電信詐騙案件進行串並分析,從中發現同類型案件2起。寧安市公安局立即成立專案組全力開展偵破工作,同時向牡丹江市公安局進行匯報。
寧安市公安局經過對廣州市警方協助調取的取款人視頻資料進行分析,確定提款人為河南籍在粵人員徐某輝。經過三個多月深挖細查和綜合分析,確定這是一起利用封建迷信方式實施詐騙的犯罪團夥,犯罪行為所在地位於廣東省廣州市。
2018年3月,寧安市公安局派出專案組遠赴廣東省廣州市開展偵查工作。通過偵查,確定取款人徐某輝為某公司的專業取款人,在對其重點跟蹤調查後發現,該公司在廣州市天河區有三處窩點,幕後老闆為東莞籍人員田某柱。專案組經過對上述三處窩點進行長達三個多月的晝夜蹲守、深挖細查和分析研判,最終確認這是一個以東莞籍人員田某柱、朱某、楊某為首涉案人數眾多、涉案金額巨大、成員分工明確、公司化運作的電信詐騙犯罪團夥。
該犯罪團夥組織結構複雜,包括幕後組織策劃者、窩點管理者、組長、一線「話務員」、二線「話務員」、庫房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取款人員、日常行政管理人員等100餘人,骨幹成員為朱某、楊某、周某強、劉某濤、黃某妹、田某煌、徐某輝、葉某玲等人。
該犯罪團夥在實施犯罪時,先由一線「話務員」以贈送迷信掛件為誘餌,將獲取的客戶信息轉交給二線「話務員」。二線「話務員」根據獲取的客戶信息主動進行電話聯繫,假冒「風水大師」以賣開光擺件和掛件的方式進行詐騙活動。接下來再由同組「話務員」假冒「風水大師」的師傅或修行更深的高僧,以「消災解難」為由讓客戶向寺廟捐款的方式,欺騙客戶將錢款打入指定帳戶,繼續實施詐騙活動。鑑於案情重大,寧安市公安局增派偵查員趕赴廣州加大偵查工作力度。
經工作查明,該犯罪團夥於4月28日將窩點由廣州搬遷至東莞塘廈鎮,三處窩點合併為二處。專案組分派警力,對上述兩處窩點進行晝夜蹲守、抵近偵查,確定某大廈為一線「話務員」窩點,有30餘人;某酒店為二線「話務人員」窩點,有80餘人。同時,對該團夥在廣州天河區的庫房、取款人以及居住在廣州番禺區的財務人員進行全天候偵查。
寧安市公安局將專案工作情況逐級上報後,省、市兩級公安機關主要領導對跨省抓捕偵辦工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省、市聯合專案指揮部,制定出詳盡周密的抓捕行動方案。同時,從牡丹江、寧安兩級公安機關抽調的120餘名精幹警力第一時間在廣州集結,做好抓捕準備工作。
5月22日上午9時,5月22日,在省公安廳的指揮協調下,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聯動,牡丹江市公安局、寧安市公安局多個警種的120餘名警力轉戰廣東省廣州、東莞、揭陽、茂名、佛山等地,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密切配合下,對歷時7個月艱苦鏖戰的「5.6」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涉案人員進行全面收網,一舉打掉以田某柱、朱某、楊某為首、涉案金額7000餘萬元的特大電信詐騙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24人, 搗毀窩點4處,繳獲涉案電腦150餘臺、手機200餘部、涉案車輛7臺、用於電信詐騙犯罪的擺件及掛件5000餘件,涉案銀行卡200餘張,凍結涉案帳戶22個,凍結涉案資金120餘萬元。被害人遍布黑龍江省、廣東省、重慶市、北京市等10餘個省(直轄市)、待核實電信詐騙案件1000餘起。
截至5月24日晚,該團夥所有骨幹成員全部到案,「5.6」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成功告破,歷時4晝夜的跨省抓捕統一行動圓滿收官。
這起電信詐騙案件是我省今年來破獲的區域跨度最大、犯罪團夥規模最大、團夥成員最多、受害群眾最多、涉案金額最大、涉案犯罪嫌疑人最多的特大系列電信詐騙案件,也是黑龍江省公安機關今年以來破獲的最有社會影響力的電信詐騙案件。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來源:哈爾濱日報
劉雪晴 記者:王鴻凌
編輯:馬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