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妄圖竊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建立獨裁統治。因此他們將我們黨及黨領導的軍隊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然而當時的中國人民普遍厭惡戰爭,反對內戰;美蘇兩大國也反對國民黨反動內戰。面對國內外一片反對聲,蔣介石雖然仍然賊心不死,但忌憚國內外的反戰呼聲,仍不敢直接發動內戰。而且日本剛投降時的國民黨軍主力仍盤踞在西南地區,距離廣大淪陷區十分遙遠,不利於作戰。
經過一段時間的琢磨,一套陰謀被制定了出來。蔣介石假意邀請毛主席來重慶進行和平建國談判,而蔣介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料定毛主席不敢親自來到國民黨統治中心。屆時,蔣介石便可以指責我們黨缺乏談判誠意,並藉口發動內戰。並且還可以拖延時間,調兵遣將,做好準備。於是,蔣介石在1945年八月十四日、二十日和二十三日三次電邀毛主席前往重慶搞和平談判。
經過中共中央的討論,毛主席力排眾議,認為蔣介石必不敢加害於他,若真加害,也能起到警示中國人民的作用,故於八月二十八日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飛抵重慶。這一壯舉引發國內外一片讚揚,柳亞子盛讚毛主席"彌天大勇"。
由於蔣介石完全沒有料到毛主席真的敢來到重慶,因此完全沒有做任何談判預案,所以在最初幾日的談判中一直被我方代表牽著鼻子走。至九月三日,國共雙方列出了十一條談判要點,包括擁護三民主義、擁護蔣介石的領導地位、清算漢奸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解放區政權和人民軍隊的歸屬問題。我方代表認為,山東、山西、河北等五省基本上都是八路軍解放的,應由我黨人員出任省主席,而南方新四軍解放的地區則可全部讓渡給國民黨。但是國民黨方面不依不饒,無理地提出全國所有土地均歸國民政府管轄,共產黨員可以在國民黨的允許下擔任一些單位和地方的副職,甚至還滑稽的提出可以讓毛主席去當新疆省主席。至於軍隊方面,我們黨要求保留48個師的人民軍隊,可是國民黨卻獅子大開口,只允許保留十二個師。雙方在這些關鍵問題上寸步不讓,談判陷入了僵局。
在談判期間,毛主席多次接受國內外記者採訪,走訪了許多民主人士,發表了多次重要講話,舉手投足間展現著傑出政治家和人民領袖的智慧和氣度,一舉破除了國民黨宣傳中的"赤匪"形象。
九月中旬,談判仍毫無進展,不過周恩來成功搞到了一本蔣介石分發給國軍士兵的《剿匪手冊》,裡面詳細地描述了和我黨軍隊作戰的戰術技巧。周恩來將此書公布後,輿論譁然,紛紛指責蔣介石缺乏談判誠意。可蔣介石卻仍執迷不悟,甚至一度動了扣押毛主席和周恩來的念頭,但是由於美國大使赫爾利曾用人格擔保毛主席的人身安全,蔣介石怕貿然行動會引發美國不滿,因此才最終作罷。
經過43天的艱難談判,10月10日,雙方終於籤訂了協議,即《雙十協定》,該協議規定各黨派一律平等,組建聯合政府、拒絕內戰等。然而國共之間的軍事衝突一直沒有終止,直到1946年蔣介石公開撕毀協議,解放戰爭爆發。
重慶談判充分展現了我黨的和平誠意和領導人的領袖風採,而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兇惡面目,是我們黨的一項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