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了,留下臺當局手足無措

2021-02-19 環球時報

臺灣聯合新聞網8日注意到世衛組織的表態。WHO新冠病毒疾病特使納巴洛被問到「大陸與臺灣在加入WHO問題上的緊張關係是否是讓川普做出退圈決定的原因」時回應稱,有關臺灣或其他地區是否能成為WHO成員的決定跟WHO及員工無關,「一切只跟WHO管理者有關,世界各國每年都要決定臺灣或其他成員是否加入,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資料圖 圖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臺「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8日稱,美國此舉幾乎等於宣布退出,將對公共衛生界、醫療界以及政治界帶來劇烈影響,「將與外交部、美國在臺協會保持聯繫,了解美國真正想法與作為,選擇最好的因應方式」。國民黨則四問民進黨當局要求表態。國民黨回顧稱,2017年1月川普政府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讓幾乎已經放棄參加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的民進黨當局面臨尷尬的雙重打擊,結果到現在未與任何排名在前的主要貿易夥伴籤署經濟合作或自由貿易協議,對臺灣經濟發展衝擊甚大,仍未見到民進黨的合理解釋。而有意義參與WHO攸關臺灣民眾的衛生及健康權益,「政府必須嚴肅以對」。國民黨表示要幫臺灣人民質問民進黨當局,「在外交和國際參與事務上,有沒有依憲法及人民所託,以切實可行之法,拓展中華民國國際空間為己任?有沒有真切檢討已經連續4年無法派員列席WHA(世界衛生大會)的失敗原因及究責行政首長?有沒有在美國缺席下,繼續爭取有意義參與WHO的備案?或者,有沒有跟隨川普政府切斷與WHO聯繫的可行計劃,而計劃方向又大致為何?」 
    

「美國不跟WHO玩了,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中時電子報8日評論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政客致力於批評WHO和中國大陸。對此,本想借在疫情中的良好表現以及捐贈防疫物資等行動重新敲開WHA大門的臺灣顯得手足無措。文章說,美國提出退出WHO的確切時間表後,臺灣未來應何去何從仍是個無解的難題,且實際上美國除了喊話和影響一些國家支持臺灣加入國際組織外,並未給予太多實際的支持。聯合新聞網稱,美國退圈的政治動機相當明顯,為年底總統大選,也為進一步對抗北京,但無論美國是否另立組織,無論川普與拜登選情如何,臺灣都不該選邊站。

相關焦點

  • 臺當局限制退將登陸是獨裁行為
    中評社臺中7月7日電(記者 林谷隆)親民黨臺中市議員段緯宇6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當局想要修「法」限制退將到大陸參與政治活動,最嚴重將取消月退俸,但退將的月退俸是養老金,為何要政治化成到大陸參加活動的「懲罰工具」,這是獨裁的行為。民進黨當局仇共意識形態作祟,未來兩岸關係會越退步,進一步影響臺灣經濟發展,臺灣跟大陸真正是一家人,故意切割是非常不智的行為。
  • 臺當局操弄所謂「臺美建交」,卻被美國主子「打臉」
    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與美國在臺協會處長酈英傑見面。(圖源:「自由時報」)民進黨當局狂言「臺美建交」早已不是新聞,借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臺北法案」,臺灣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近來又炒作該議題,屢屢向美方人士「表達意願」,綠媒和網軍齊聲鼓譟,妄圖慫恿美國炮製相關法案並引起行政部門注意,促使「臺美建交」提上日程。
  • 臺當局成今年美國武器最大買家
    據臺灣媒體11月29日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任內10度對臺軍售,「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昨天聲稱,美國依所謂「臺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對臺軍售,2020年臺灣是公認美國對外軍售最大宗客戶
  • 美國加緊對臺軍售,是嫌臺灣當局死得不夠快?
    白宮在給臺獨勢力瘋狂打氣,臺灣當局則仿佛又買到了壯陽藥。其實對臺獨勢力來說,重要的不是買到多少武器,而是美國對它們「以武拒統」的鼓勵態度。中國外交部強烈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對臺軍售計劃,停止美臺軍事聯繫和售臺武器,慎重處理涉臺問題,以免給中美兩國兩軍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造成嚴重後果。
  • 美國認定臺灣出現「社區傳播」臺當局急了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網站更新內容指出,中國大陸之外,日本、新加坡、泰國、越南、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已進入社區傳播階段。對此,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表示,稱臺當局「衛福部長」陳時中先前已說明,目前僅零星個案,並不符合社區傳播幾項要件,呼籲島內民眾勿過度恐慌,對於疫情,團隊一直都是用最嚴謹來面對,一定為人民健康把關。
  • 「臺美關係」已變味?民進黨當局踩到美國紅線了
    另一方面,有港臺媒體注意到「臺美關係」恐生變,而這皆因臺灣方面在同美方「互動」過程中,常常發生不同調的現象,輿論普遍認為「臺美關係」會變味。依據美方現行規定,如果美軍派遣軍事人員前往某些國家或是地區授課的話,除非是與美國建交的國家或地區,否則是不被允許的。因臺主流媒體在上個月大肆報導美海軍陸戰隊赴臺教學的消息,美軍頗為不滿。加之臺相關報導還特地引述臺灣軍方人員的說法,以證明這一消息的真實性,美方不得不出面否認並指出報導「並不精確」。
  • 民進黨當局踩了美國紅線?輿論質疑「臺美關係」變味了
    民進黨當局踩了美國紅線?不過近期部分港臺媒體注意到,臺灣地區在與美國方面的「互動」當中,已經產生嚴重不同調現象,質疑兩者關係正在悄然改變。  通常我們都認為民進黨當局對美國方面的態度已經不能用卑躬屈膝來形容,部分媒體更直接將其稱為「漢奸」「走狗」。但作為美方「忠犬」,民進黨當局也有讓主人不開心的時候。
  •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臺當局為美國軍售掏空臺灣,結果是「窮臺」又「坑臺」 2020年11月03日 13:3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媒  據大公網報導,最近民進黨當局在一周內兩度確認向美國軍購,總額近42億美元。
  • 太平島被貶為礁 臺當局護島不利
    臺當局「外交部」10月31日發布七點聲明,表示由於判決案未徵求臺當局意見,「既不承認也不接受」。利益直接受到侵犯,讓憤怒情緒在臺灣的輿論場上發酵。臺媒說,菲律賓欺人太甚,看準臺灣在國際間比較沒辦法施展手腳,就使盡心機來欺負臺灣。
  • 美國是臺灣哪門子夥伴?臺當局搞「聯美脫中」太幼稚丨北京觀察
    文/唐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0日宣布,美國國務院次卿克拉奇將於11月20日,以實體和視頻同步進行的方式,與臺灣舉行所謂「經濟繁榮夥伴關係對話」。據悉,對話會由美國在臺協會及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
  •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
    「萊豬」換重稅,臺當局緊跟美國換來了什麼?(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媒報導,就在臺灣當局正式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簡稱「萊豬」)進口的元旦當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擬對臺灣的「乘用車和輕卡車輪胎」徵收反傾銷重稅。稅率為52.42%至98.44%。  對此,臺灣輪胎業者一片哀號,直呼「稅率超過40%,臺廠就不用玩了」。
  • 美國聯邦快遞官網標「中國臺灣」 臺當局又氣炸了
    ,美國知名快遞公司「美國聯邦快遞(FedEx)」的網站地區選項中,將臺灣地區標註為「Taiwan, China(中國臺灣)」。▲美國聯邦快遞官網截圖臺當局這次也慌忙討起了說法,臺外事部門發言人歐江安聲稱臺灣遭到「矮化」,臺「駐亞特蘭大辦事處」持續密切接洽該公司,爭取「儘快更正」。不過,她也表示,美國聯邦方面還沒有給予回應。
  • 美國政客準備「玩火」,想要臺灣駐美機構改名,臺當局急了:鬧劇
    隨著川普卸任的時間越來越近,美國的反華勢力也開始無比囂張,在不停的對華打壓之下,有些美國政客試圖「玩火」,準備讓美國的國務卿蓬佩奧,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改名為「臺灣代表處」。這是公然地挑釁「一中」行為,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
  • 民進黨當局炒作過度,踩到美國紅線,「臺美關係」已開始變味
    隨著中國大陸在世界上的號召力不斷增強,民進黨當局愈發的「孤立無援」,他們和美國「火熱關係」難以維繫。民進黨當局炒作過度美國拜登團隊正在進行權力過渡,他們能否在下個月順利進駐白宮還是未知數,而美國屆時會採取何種「對臺政策」,也讓民進黨當局十分迷茫。
  • 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訪臺」 蔡英文當局須認清新變局
    接著,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情報處長史達曼「訪臺」曝光,令美方覺得有違首長的人身安全,因此緊急喊卡;昨日晚間臺媒報導稱惠勒也突然宣布取消訪問,臺當局相關單位近日也正徹查洩密來源。一位深諳外交圈人士指出,惠勒取消行程不會是臺灣阻攔,而是美方主動決定。
  • 川普「最後瘋狂」恐致臺當局「最後滅亡」
    [新聞頁-臺海網] 據大公報報導 正當各界以為「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臺」是美國總統川普卸任前處理臺海問題的「最後瘋狂」時,美國國務院昨天再拋出「震撼彈」:取消美臺交往限制。這可謂近年華府對臺政策的最大調整。
  • ...計劃與臺當局進行所謂「商業對話」,島內擔心美國再次「獅子大...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之後,副國務卿克拉奇計劃與臺灣當局進行所謂的「臺美經濟與商業對話」。島內輿論相當緊張,因為阿扎來後蔡英文當局隨即解禁含瘦肉精的美豬和美牛,「這次又要拿什麼換?」
  • 臺當局花400萬在時代廣場打廣告,美國人一臉懵…
    陸客銳減後,臺灣觀光業持續慘澹;為了拯救島內民眾營生,臺當局四處做廣告,之前是韓國、日本、東南亞,這次跑去了美國。
  • 臺當局出來解釋,臺灣人卻「笑了」
    導讀:「萊豬」進入臺灣地區現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即使島內民眾近七成表示反對,卻也仍然無法阻止民進黨當局一意孤行。據悉,民進黨當局為了緩解民眾心裡的怨氣,曾多次編織謊言,想將「萊豬」進口的影響力降下去,甚至還曾說出了「美國人吃『萊豬』,也沒吃出什麼問題」的荒唐言論。
  • 港媒:「寶島」若變「兇島」 臺當局難辭其咎
    港媒:「寶島」若變「兇島」 臺當局難辭其咎 2019-04-22 14:36:28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王詩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