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著她的步伐,探尋蔦屋書店的秘密

2021-02-22 知日

川島蓉子的身份是伊藤忠商事旗下「ifs 未來研究所」的所長,ifs 未來研究所,透過對生活中讓人們感受到幸福的事物的思考,將企業所描繪的未來和近在身邊的未來組合,進行各種主題的研究,分析品牌的未來,建立交流未來圖景的場所,舉辦workshop(研討會)等,以未來為視點展開各種活動,不斷向未來發問。


我們想要擁有怎樣的未來?

其源頭就在現在。

作為專欄作家,川島蓉子在《日經Bussiness》上的專欄名叫《土鱉社長毀掉日本!》(ダサい社長が日本をつぶす!)。時尚行業出身的她,意識到設計在未來的重要性,採訪對象是日本有意思的社長,如伊藤忠商事社長岡藤正廣、三越伊勢丹社長大西洋、HOBO 日刊ITOI 新聞社長系井重、Beams 社長設樂洋,以及如皆川明、佐藤卓、是枝裕和的設計師、創作人等。而增田是她專欄採訪的第一位社長。

《TSUTAYA 之謎》(TSUTAYA の謎)一書,集結了川島和增田的一系列採訪問答,TSUTAYA 為什麼涉足家電、蔦屋書店的未來、大數據的作用、增田創造力的源泉、公司的經營等,信息量非常豐富。

川島在後記中感嘆,採訪之前對增田的預想是一個擁有強勢領導力,喜歡闡釋自己的意見的人,而這次採訪完全顛覆了她的印象,她評價增田是少見的擁有多面體魅力的社長,豪爽而纖細,大膽而細膩,有創意又現實,既有成人的市儈又有少年的純粹。

   INTERVIEW × 川島蓉子   

「未來是一個一個人創造的。」

川島蓉子

ifs 未來研究所所長。1961 年出生於新潟縣,早稻田大學商學部畢業。文化服裝學院商品營銷科畢業。G-mark審查委員。以時尚的視點觀察企業的品牌。著有《川島Project 》(川島プロジェクト)、《伊勢丹的故事戰略》(伊勢丹ストーリー戦略)、《ESPRIT 思考》(エスプリ思考)、《社長,這個設計不會賣的!》(社長、そのデザインでは売れません!)等。

知日:《TSUTAYA 之謎》這本書記錄了你和增田社長的一系列很有意思的訪談,你和增田最初是如何認識的?

川島:最開始和增田就是在蔦屋書店見面的。以代官山蔦屋書店建成的採訪為契機,在這裡採訪了負責蔦屋書店平面設計的原研哉,當時原研哉向我介紹了正好經過這裡的增田。我是ifs 未來研究所的所長,平時通過文章、書籍向大家傳達信息。我在雜誌《日經Bussiness》上進行《土鱉社長毀掉日本!》的連載。連載開始的時候,就在想以誰作為第一回的對象比較好,當時就決定一定要採訪增田。

知日:為什麼是增田社長?

川島:在考慮誰在「經營和設計的融合」上做得最好的時候,腦海裡面首先想到的就是增田。首先,代官山蔦屋書店非常有趣;其次,在其他媒體上看到增田的發言,也覺得非常有魅力。

知日:你還進行了如資生堂等品牌的取材,對比起其他品牌,你覺得蔦屋書店有魅力的地方在哪裡?

川島:比起對比,我覺得蔦屋書店自身的想法就足夠有趣了。

知日:你覺得 CCC 自身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川島:我覺得是不斷挑戰新鮮事物的能量。比如說通過書來向大家進行生活方式的提案,在湘南T-SITE 通過書來營造商場,通過蔦屋家電創造新的家電店的嘗試等。增田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他總會顛覆日本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常識。

知日:你感受到的增田的魅力是什麼呢?

川島:既豪爽又纖細,既強勢又柔弱,既男性化又女性化。擁有雙向的魅力。

知日:你在書中也提到了,增田擁有「女性的感受性」,具體是指什麼呢?

川島:女性是有生活實感的,增田總是不忘記自己作為一個消費者的視點,去挑選事物、感受事物。一般的男性在這方面是比較弱的。另外,他對事物的美感、喜好上的感覺是很敏感的,是不管是男性的感受還是女性的感受都具備的人。

知日:各個方面都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思考,也是很了不起的。

川島:對,大多數經營者嘴上都會這麼說,但是能做到的人卻很少。

知日:你覺得現在 CCC 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川島:我覺得要打破規則與常識就是很大的挑戰了。另外,對 CCC 來說,人才的培養也是很緊要的。因為增田的想法轉換太快,很少有人能夠跟上他的節奏。在我的觀察中,這是這個時代很多企業都有的問題,創始人都抱著很大的熱情和能量在前面跑,而能跟上的人卻很少。當然,這些企業中也擁有很多優秀的人才,但還是遠遠不夠。

跟增田聊了很多之後發現,他的想法有很多,但是在具體執行層面上,還是能感覺到差距。如果想要把差距填平,就需要依靠人才的力量。

知日:ifs 未來研究所想要傳達的理念是什麼?

川島:ifs 未來研究所的理念是「有你存在的未來」,我們想要傳達如何讓與現在緊密相關的未來更加豐富,更加幸福。

知日:你覺得 CCC 是能夠引領「未來」的企業嗎?

川島:我覺得是的。我雖然不認識年輕時代的增田,但在增田的故事中,對人們的生活和生活方式進行提案,這是貫穿他整個創業史的。只是生活方式這個東西,有隨著時代變化的部分,也有固定不變的部分,我覺得增田是一個追逐著生活方式的人。

知日:你覺得增田 30 多年來創業的動力是什麼?

川島:我覺得是他一直不斷地誕生新的想法,創造世間沒有的事物的強烈的欲望。

知日:這本書的標題叫作《TSUTAYA 之謎》,最終你解開TSUTAYA 之謎了嗎?

川島:沒有。這本書的標題是一起企劃的很優秀的編輯柳瀨博一和我一起取的。這本書裡面的對談基本上是在蔦屋書店進行的,每次來的時候問一點兒。雖然每次都準備了問題,但是因為增田實在太有趣了,每次都會被他的話題帶到別的地方。最後經過編輯成了這本書。

知日:你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什麼呢?

川島:都很有趣,因為增田實在太有趣了。為什麼他能不停歇地一直向前?他總是帶給我很多靈感。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因為他看起來是一個很強勢的老闆,所以我曾單方面地認為他會重用有能力的人,忽視沒有能力的人,而近距離接觸之後,我發現他並不是這樣,他總是愛著所有人。

知日:你覺得怎樣的企業是能夠創造未來的企業呢?

川島:我覺得比起企業,未來是一個一個人創造的。對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行研究,分析各種大數據,然後根據數據去描繪未來的樣子,我覺得並不是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在未來當中,重要的是每個人想要怎樣的未來。帶著「我想要這樣的未來」的意識,和企業一起去構思未來的形式。比如,日本對於女性的錄用很落後,還是男性的社會,而未來不僅是男性的,男性和女性都應該一起思考未來,除此之外,不同年齡與世代的人也應該一起思考,一起創造未來,這是非常重要的。

張藝 / interview & text

Debbie / photo

--

相關焦點

  • 「窺探」蔦屋書店火爆的秘密
    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成立於1983年,在全球經營約1400家門店,其中日本有1300家,會員人數有7000萬人,是日本最大的書店連鎖品牌,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被譽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蔦屋書店目前在華有5家分店,其中臺灣有4家,分別是臺北時代百貨店、臺北松山店、臺北內湖店、臺中店。
  • 日本蔦屋書店:全球最火書店的秘密
    1986年,蔦屋書店開始連鎖化,如7-11一樣慢慢成為日本人生活中習以為常的存在。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增田宗昭開始在日本各地開設不同風格的蔦屋書店,不同地區的店面有著不同的經營模式。這種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如今蔦屋書店在全球已經有了1400餘家分店,但每一個門店的定位、設計和功能都不盡相同。
  • 實體店難做,轉學蔦屋書店,其實蔦屋書店早已不是一家書店
    就在我們快要懷疑人生時,日本蔦屋書店的新零售模式,映入眼帘,新零售典範蔦屋書店,1450家店,銷售額過79億,據說2020年要登陸上海。看看蔦屋書店的經營模式,我們發現,蔦屋其實不是一個書店。賣書不是賣書籍本身,而是賣書籍裡面的內容和它所表述的生活方式。傳統實體書店都把自己定位於賣場,每個人走進來,就是為了找書和買書的。
  • 蔦屋書店的模式是否可複製?
    整理:贏才商學院圖片/銀座蔦屋書店 來源/蔦屋書店官網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成立於1983年,在全球經營約1400家門店,其中日本有1300家,會員人數有7000萬人,是日本最大的書店連鎖品牌,旗下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被譽為「全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
  • 上海蔦屋書店「牛」在哪裡
    記者前不久去「打卡」,感到意外的是,作為「主力店」,蔦屋書店並不位於天目裡的核心位置。在這片緊鄰西溪溼地和支付寶總部大樓的綜合性園區裡,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視覺中心都是園區中央呈幾何狀分布的景觀水池、景觀植被,接著才是向四周發散而建的玻璃幕牆建築。與天目裡不同,蔦屋上海首店的選址在擁有96年歷史的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中,這也是蔦屋書店目前最「古老」的門店選址。
  • 吉井忍: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嚴格來說,蔦屋書店是CCC主辦的商業設施T-SITE的其中一個標配。現在CCC在日本運營五家T-SITE,代官山是最早的一家,還有湘南(神奈川縣)、枚方(大阪府)、柏之葉(千葉縣)以及廣島(廣島縣),每一所T-SITE都有蔦屋書店,按當地顧客的需求各家風格都有變化。另,蔦屋書店目前在日本有16家。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
    10月18日,蔦屋書店中國大陸的首店在杭州天目裡開幕,不同於過去幾年蔦屋在中國臺灣地區開設的TSUTAYA BOOKSTORE店型,此次亮相的是真正的蔦屋書店。通過參觀,對天目裡蔦屋書店這家蔦屋的中國大陸首店,我有以下十點印象,與同行們分享交流。一、這就是蔦屋書店日本蔦屋書店的很多特徵在天目裡蔦屋書店中有具體的呈現,毋庸置疑,這是一家非常棒、有水準的書店,和我此前的想像完全一樣。
  • 雜誌罪 《B》雜誌,蔦屋書店,什麼是日本的「熟年人」?
    這種意義,按照雜誌出版人:Suyong Joh在前言中的話來講,就是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代官山的蔦屋書店不僅僅是一個巨大的實體書店,在這裡有名目龐雜的書籍,CD,DVD,生活方式產品,咖啡店,它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集大成者。本期雜誌通過採訪去蔦屋書店的人,集團CEO,以及詳細挖掘書店和不同品牌合作,不斷拓展空間,發展聯名合作產品,為書店在當下的生存提供了可貴的經驗和思路。
  • 中國書店老闆要不要學蔦屋書店?
    」整個書店圈的一個共識是:大陸書店抄臺灣誠品,臺灣誠品抄日本蔦屋。所以說,基本上國內這些獨立書店或者連鎖書城的祖師爺都是日本的蔦屋書店。日本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曾與某位攝影師朋友在一起聊天,那位朋友說,「我拍照攝影,但我不賣照片,我賣的是禮物。
  • 對大陸首家蔦屋書店的十個印象-虎嗅網
    10月18日,蔦屋書店中國大陸的首店在杭州天目裡開幕,不同於過去幾年蔦屋在中國臺灣地區開設的TSUTAYA BOOKSTORE店型,此次亮相的是真正的蔦屋書店。通過參觀,對天目裡蔦屋書店這家蔦屋的中國大陸首店,我有以下十點印象,與同行們分享交流。一、這就是蔦屋書店日本蔦屋書店的很多特徵在天目裡蔦屋書店中有具體的呈現,毋庸置疑,這是一家非常棒、有水準的書店,和我此前的想像完全一樣。
  • 蔦屋書店的母公司是如何孵化自有品牌的?
    文|華麗志全球最美書店——蔦屋書店背後的出品方,是一家日本體驗式零售的領軍公司:Culture Convenience Club(以下簡稱「CCC 集團」)。文具品牌 Hedera 的誕生便是如此:在日本,女性佔到了 CCC 集團旗下零售商 Tsutaya 和蔦屋書店用戶的一半。在截止到2017年底6400萬 T-Point 會員中,購買文具的消費者關鍵詞包括:女性、30~40多歲。再根據這兩個關鍵詞,CCC 進一步篩選出最受歡迎的商品價格區間。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以下簡稱「蔦屋書店」)坐落於上生·新所 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目前書店入店實行線上預約制。  從南門進入書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上海首家蔦屋書店的獨家咖啡品牌「CAFE STAND」,開放式點單區域前不少顧客下單品嘗。
  • 從蔦屋書店,看日本新零售
    代官山.蔦屋書店蔦屋書店的創始人增田宗昭認為,蔦屋書店是出售書中所表現的生活提案,而非書籍本身。蔦屋書店所做的就是讓書店成為一個通過書籍進行提案的場所,書店成為了一個編輯的空間,為此,蔦屋書店做了很多顛覆性的變革。從顧客價值出發, 將「賣場」轉變成「買場」對於一般書店來說,店員只需要將書籍的擺放只需要按照作者名、出版社名進行機械化的分門別類即可,而蔦屋書店則是按照書中的內容,生活場景進行分類,重構了書店空間,站在顧客的角度,為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生活提案。
  • 漫步東京 - 代官山蔦屋書店
    感謝萬能的朋友圈,朋友們給我非常多的推薦,而諸多的推薦中,有好幾條都指向了同一個地點:代官山蔦屋書店。也許是大家知道我愛逛書店,也許是這個地方的確值得去。無論如何,我都為這個地方留下了安排。特別巧的是,我們第三天入住的酒店是目黑雅敘園,這個酒店很棒,第一次看山水-人文-酒店能融合的這麼好。
  • 《東京本屋》作者說:中國蔦屋和日本蔦屋並不是同一家書店
    ※嚴格來說,蔦屋書店是CCC主辦的商業設施T-SITE的其中一個標配。現在CCC在日本運營五家T-SITE,代官山是最早的一家,還有湘南(神奈川縣)、枚方(大阪府)、柏之葉(千葉縣)以及廣島(廣島縣),每一所T-SITE都有蔦屋書店,按當地顧客的需求各家風格都有變化。另,蔦屋書店目前在日本有16家。
  • 蔦屋書店的中國新戰略
    蔦屋投資(上海)有限公司項目拓展部負責人何軍表示,集團看好中國文化市場的巨大潛力,已經計劃在徐匯設立地區總部,投資總額約14億日元,2020年,將在杭州和上海開設蔦屋書店,中期計劃是在中國開設1100家店鋪。
  • 「全球最美書店」來了!蔦屋書店籤約落戶西湖區
    籤約的項目包括林德工程亞太區總部、「村村兔」電子商務平臺、蔦屋書店中國首店、紅洋科技微小型智慧機器人、浙江美濃新製造業創新中心等。代官山蔦屋書店(來自官網)蔦屋書店身上的標籤有很多:全球最美書店、森林中的圖書館、北野武最常光顧的書店等。
  • 蔦屋中國,準備「收編」千家單體書店
    六本木蔦屋書店 來源/CCC官網   於蔦屋,成都尚屬拓荒之地,但TOD這一形態,它再熟悉不過。蔦屋在東京最大規模的TOD街區改造——澀谷站以及二子玉川站、六本木新城等TOD項目均有門店。   毫無意外,蔦屋選中了百年哥倫比亞鄉村俱樂部落腳。該建築面積約2000平米,西班牙傳教風格與蔦屋的東方美學碰撞,混搭氣質噴薄欲出。   此情此景,可在日本京都崗崎蔦屋書店中略窺一二。這個門店,內置於平安神宮旁的京都會館中,門頭內飾陳列間無不透著濃濃古韻。
  • 6000萬會員數據,造就日本蔦屋書店基業長青
    日本人口總數為1.27億(2018年),而蔦屋書店的會員人數竟達到了6000萬,佔日本總人口的50%。在實體書店持續衰退的今天,它為何能締造逆勢崛起的神話?自2011年開始,蔦屋書店的營業額就屢創日本新高,每月盈利上億日元,是日本其他品牌書店總營業額的90%。
  • 蔦屋書店發出三份邀請函,請收下!
    蔦屋書店發出三份邀請函,請收下! 即日起至8月16日19:00-21:00,蔦屋書店上海首店將在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