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讀不懂《圍城》,讀懂時才發現錢鍾書是在諷刺眾生

2020-11-19 十二點人物

14歲讀,犯困想睡覺;

16歲讀,有點意思;

17歲讀,笑;

18歲讀,大笑;

19歲讀,拍桌笑;

20歲讀,有點傷感;

21歲讀,沉默不語,掩卷落淚。

01學業上的圍城,是「不專」

大學期間,方鴻漸先是選了土木建築,後來又學了社會學,最後又轉到了哲學、中文。短短大學四年,他從理到文,最終沒有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

未婚妻突然病故,在父親的催促之下,方鴻漸給準丈人周經理寫了一份慰唁長信,周經理非常感動,願意將女兒的陪嫁和周家聘金,一共兩萬元,全部給他做了出國留學的費用。

方鴻漸十分感激,但在國外的他依舊和原來一樣沒個定性,一連混了三個學校,興趣很廣,收穫全無,生活懶散。四年之後,他連一張文憑都沒混到。

方鴻漸這個時候才慌了,父親是個舉人,是要面子的,周經理是個商人,是要看到回報的。

他沒有文憑,平時諷刺其他人是因為功利心去考的,而到了最後,他又何嘗不是為了功利之心撒了彌天大謊,買了個假文憑糊弄父母。

撒了一個謊,他要用無數謊言去彌補。方鴻漸一直在為假文憑付出代價,在中學演講之時鬧出笑話,去大學任職教授被人發覺是假文憑,成日心神不安,最後因為沒有真才實學被校方解聘。

方鴻漸一生的歪理有很多,在明知道是自己理虧的時候,就會放大別人的某項缺點來解釋自己犯錯的合理性。

周經理是個商人,失去女兒的他一直將方鴻漸當作自己的女婿,而一事無成的方鴻漸一直覺得周經理「市儈」,覺得他在自己身上投資一定要收回成本,喋喋不休就像是一個債主一樣。

方鴻漸討厭周家一家人,哪怕用空了周家的2萬元,在周家的銀行上班,逃難住在周家,都覺得是理所應當的。

而周家對他有一點要求就是「過分」和「無理」。

方鴻漸走向平庸的起點,不是他所看不上的周家人,而是那張給他鑲金的「假文憑」。因為對學業的不專,對自己的雙標和鬆懈,讓他一步步走向困惑,走向下一個「圍城」。

年少時的我們,也許因為父母的助力或者自己的幾分小聰明可以活的很舒服,

走到中年才發現,真正可以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善良和明白是非。

雖然極不願意去相信,可是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和無助大多是自己的造成的。

02愛情的圍城,無力相搏的狼狽

在愛情之中的方鴻漸,看起來豔福不斷,卻是十分狼狽。

相比與曾經交手的幾個女人,方鴻漸甚至不及她們果斷有決心。

上大學的時候,方鴻漸想要隨大流抗拒包辦婚姻,父親訓斥了兩句趕緊求饒了;

和鮑小姐的露水姻緣,發現自己被傻乎乎玩弄;愛慕唐曉芙又無法回絕蘇文紈,最後在蘇文紈的報復之下,和唐曉芙徹底決裂;

在孫柔嘉的欲擒故縱之下糊裡糊塗和孫柔嘉結了婚。

方鴻漸在愛情之中的無用,讓他終究沒有和真心愛慕的女人走到了一起。

兜兜轉轉,以為選了一個不討厭的人就可以結婚,這是他愛情的結局,卻是悲劇婚姻的開始。

對於愛情,不是每個人都是心靈的捕手,年輕時羨慕在愛情之中遊刃有餘的人,總覺得身邊站著靚麗的伴侶才是人生贏家。

而經歷了人生種種才發現,對待愛情,最重要的還是真誠和勇氣。

方鴻漸在愛情上的過錯,我們幾乎每個人都犯過。

沒有一個人會在一段感情結束之後全身而退,也極少有轟轟烈烈的愛情能走到最後。你娶了(嫁給)那個心愛的人了嗎?如果沒有,在看到方鴻漸和孫柔嘉走進婚姻殿堂,走進「圍城」的一瞬間,你是否已經下意識聯想到自己?

03婚姻的圍城,無盡的怨天尤人

方鴻漸發現婚前婚後的孫柔嘉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婚前的戀人是小鳥依人的,凡事都會傾聽方鴻漸的意見,依賴又信任方鴻漸。

這個看起來單純到有點傻的姑娘,結婚之後卻特別有主見。

方鴻漸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婚後最大的敵人竟然是妻子的姑母,兩家人的關係在這對夫妻幼稚的處理方式之下越來越僵,兩人吵架起來也是刻薄狠毒,雙方身心俱疲。

從方鴻漸在職場上的退縮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單純的人,不害人,不主動傷人,這樣的男人,在霸道的妻子面前就特別容易自卑。

方鴻漸的婚姻,就是無數人婚姻的鏡子。

結婚之後最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

為什麼那個人變了,不是原來的那個人了?還是說,他(她)從來就沒有變過,是我看走眼了?

婚後生活肯定不會和戀愛一樣美好,生活的瑣碎充斥在一個小家庭的角角落落。矛盾激化到無法彌補之時才發現,婚姻不像是學校也不像是工作,它不是說換就換的,只能削平自己去磨合。

「拋下一切希望,你們這些進來的人。」

這是多麼絕望的一句話,從荒唐的事業圍城,到求而不得的愛情圍城,再到稀裡糊塗的婚姻圍城,多少人已經像方鴻漸一樣慣性投降,機械生活?

方鴻漸善良嗎?善良!我們在評價自己的時候,也覺得我們自己善良,但別人會告訴你:「善良有什麼用?

錢鍾書先生是厲害的,他沒有用趙辛楣式的男人來作為男主角,而是用了方鴻漸。

很多看過《圍城》的人都因為方鴻漸的缺點而對錢鍾書的印象大打折扣。

但別忘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沒有主角光環的,錢先生剛開始就沒有打算塑造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在身邊的普通人身上去尋找他的「男主角」——自私自大,會說謊,會為自己找藉口,但又不是壞人。

剛開始看覺得這是書中人,過得平凡無味,回頭去檢驗自己的人生成果,又何嘗不是平平無奇,拼命想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最後只能過一個和自己相對匹配的人生。

我們習慣去記住生命之中光鮮亮麗的一幕,卻忘了我們身邊隨處可見複雜而見不得光的人性。當錢先生將方鴻漸的一生都集中在一本書之中,將他的優點和汙點都敞開來寫,有的人看到的是不堪,有的人看到的卻是真實。

我們曾經嘲笑方鴻漸,最終輸給了中年的慵懶和無奈,每一步做著錯誤的選擇,還要在朋友圈裡竭力描繪虛假的絢爛人生。

方鴻漸的一生,像極了大多數普通人的一生。

在中國,有一個會被人提起非常多的詞:差不多#錢鍾書語錄#

相關焦點

  • 《圍城》:年少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書中人
    楊絳給《圍城》寫過一段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平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年少不懂方鴻漸,讀懂已是書中人。圍城,究竟圍住了什麼?
  • 年少不懂錢鍾書,讀懂《圍城》已中年
    校長原本許諾的是教授職位,卻發現方只是個遊學生,最後安排他教倫理學,給了副教授的職位。方雖然不忿,也只能任人擺布,說到底就因為他太過平庸,自然在職場毫無議價能力。倫理學課教得爛,也管不住學生,學生只不過把他的課當成混學分的捷徑。教英文時,學生把他改卷子的筆誤羅列起來,證明他英文不通,沒資格教英文,他差點丟了工作。
  • 錢鍾書《圍城》:一本尋找自我的生活指南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先生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曾立志在清華讀書四年間,看遍圖書館藏書,他所寫的文章含義深刻,剖析人性。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美滿婚姻,令世間伴侶羨慕。
  • 《圍城》中的「白玫瑰」唐曉芙:錢鍾書愛過的原型,其實不是楊絳
    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說:《圍城》比任何中國古典諷刺小說優秀,可以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寫得最有趣、最細膩的小說,或許是最偉大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小說。
  • 錢鍾書《圍城》裡的10句妙語,感悟睿智人生,品讀愛情和婚姻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民國大師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也被稱為"金句教科書",送給平凡人的"人間指南"。
  • 錢鍾書被質疑學歷造假?楊絳:《圍城》不是他的自傳
    錢鍾書被質疑學歷造假?楊絳:《圍城》不是他的自傳《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代表作,風靡海內外,也是他享譽海內外的作品,書中描寫主角方鴻漸時,有寫到主角偽造學歷,假造了一個「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而且此學位還是向一個美國人溝通買來的,在方鴻漸將要畢業回國之前到手。
  •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
    大約是對三人在這部戲裡的印象太深,後來總覺得陳道明演的角色沒有超越方鴻漸,呂麗萍那怕在演大義凜然的戰士都會讓我想起那個尖銳的孫柔嘉。李嬡嬡已經不在了,可惜太美麗的女子大多不長壽。 枕邊常放著一本《圍城》,閒時經常倚在床頭看看,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
  • 錢鍾書《圍城》:裡面十句經典語錄,句句直戳人心,品悟婚姻生活
    發表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中的角色不僅個性鮮明,其幽默風趣的語言、辛辣諷刺的創作手法,更是被喜愛錢鍾書的人當成經典,不斷傳頌著。《圍城》這部小說問世後,或許連錢鍾書自己都沒有想到,這部小說的影響會如此深遠。
  • 錢鍾書的《圍城》:婚姻就像一座圍城,貌似每個人都身不由己
    毫不誇張地說,這本《圍城》不僅把男女交往的潛在心理寫得透透的,還透析了人性的複雜之處,比如錢鍾書寫下這樣幾句話:01要人知道自己有個秘密,而不讓人知道是個什麼秘密,等他們問,要他們猜,這是人性的虛榮。02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 《圍城》: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但是《圍城》卻很好看。因為作者錢鍾書本來就沒打算好好講故事。這部小說的主線簡單明了到無處安插機巧,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這根本就不是一本情節小說。《圍城》是一部語言小說。什麼是語言小說?說通俗點就是一個講故事的相聲。
  • 連載 |《圍城》錢鍾書(30)
    她洗臉時,鴻漸望著窗外,想辛楣知道,又要誤解的。他以為給她洗臉的時候很充分了,才回過頭來,發現她打開手提袋,在照小鏡子,擦粉塗唇膏呢。鴻漸一驚,想不到孫小姐隨身配備這樣完全,平常以為她不修飾的臉原來也是件藝術作品。孫小姐面部修理完畢,襯了頰上嘴上的顏色,哭得微紅的上眼皮也像塗了胭脂的,替她天真的臉上意想不到地添些妖邪之氣。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於1947年首次出版,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 錢鍾書《圍城》第一個讀者楊絳,《圍城》圍的不是婚姻,是什麼?
    1941年,錢鍾書開始創作《圍城》,其時困頓於上海淪陷區時期的經歷和情緒,對《圍城》題旨和書名的確定有重要的影響。錢鍾書每天寫500字,每天寫完就拿給楊絳看,迫切想知道楊絳的反應。如果楊絳看不明白,錢鍾書就會註解。楊絳經常看著看著,就和錢鍾書相視哈哈大笑,二人心照不宣,互不言語。他們既是笑書中的情節,也是笑生活中的遭遇。
  • 人生就像圍城《圍城》讀後感
    剛剛過去的三月份,唯一的收穫是克服焦慮的形態,抽出時間讀了幾本書。其中最想說說的是《圍城》,這本書很早就知道,也一直想去看看,但是都沒有去做這個事。這次是先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這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一家人都熱愛讀書學習寫作,並且相親相愛,讓我非常羨慕和感動,所以想了解一下錢鍾書先生,然後就去讀了他的名著《圍城》。這本書先是讀得比較匆忙,前後只看了幾天,說實話讀到一半的時候都沒有弄明白到底寫的什麼,等全部看完也還只是一知半解,特意上百度百科查查這本書的宗旨寫的什麼。
  • 錢鍾書《圍城》:比平凡更可怕的是平庸,透過方鴻漸,道出了人生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他的夫人楊絳說過: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
  •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諷刺小說,小說呈現了別具一格的風格,是錢鍾書先生在困頓之中「錙銖積累」而成的,被譽為「新儒林外史」。小說第一版於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80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修訂本,1990年導演黃蜀芹將小說搬上了電視屏幕,由此這部小說更加得到了世人的關注和矚目。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第一次讀《圍城》,還是初中時代,只圖個熱鬧,不明所以。更是對大學者錢鍾書先生一無所知,也應了他說過的那句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隻普通的「母雞」。然而,《圍城》畢竟不同於一般的情節小說,其深刻的內涵,多層次的主題意蘊,的確是要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才可能逐一領會的。人生無處不「圍城」楊絳先生,在《圍城》的扉頁上寫道: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也是一篇獨特的諷刺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被文學界譽為「新儒外史」,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社第1次出版。這本書圍繞著主人公方鴻漸,給大家展示了三個圍城。
  • 讀《圍城》:「圍城」內外
    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說實話,一開始讀《圍城》的時候我只覺得有趣,常常看了兩頁便哈哈大笑起來。錢先生的幽默是從骨子裡透出來的,無論翻到《圍城》中的哪一頁,字裡行間都充溢著令人歡快的因素。
  •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讀故事 品古建|譚家花屋:孕育錢鍾書小說《圍城》的搖籃 2020-08-14 13:14:01 [來源:華聲在線]  [編輯:夏博]字體:【大 中 小】 這位教授是錢鍾書,而這部小說便是抗戰文學中的一顆璀璨明星——《圍城》。 新湖南客戶端特別策劃《讀故事 品古建》,本期走進錢鍾書曾居住的譚家花屋,尋找關於《圍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