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圍城》:比平凡更可怕的是平庸,透過方鴻漸,道出了人生

2021-01-08 紅衣記史官

「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裡的人想出來。」

《圍城》就像圍城,隔開了看過書的,和沒看過書的。

這種句式,就是來源於錢鍾書筆下的《圍城》,被各大寫手,自媒體廣泛運用。

他的夫人楊絳說過:

年輕的時候以為不讀書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後來才發現如果不了解人生,其實是讀不懂書的。

所以,這次在讀《圍城》的時候,能讀到婚姻的無奈。人生的圍城,事業的圍城,自是毋庸置疑的。方鴻漸的愛情到婚姻再到工作乃至人生,都無一例外的體現了這一點。

《圍城》中,方鴻漸的結局是悲劇的,他的悲劇在於他的平庸和懦弱。

他沒什麼本領卻自以為是、滿腹牢騷

方鴻漸的出身雖不是十分優越,但方父為異鄉之望,為他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有利條件。上完大學,他又幸得嶽父周先生資助前往歐洲求學。這一切在當時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到了方鴻漸這裡,卻來得太過容易。

在歐洲的四年,他荒廢了學業,沒學到什麼真本領,慵懶的生活似乎也讓他不太懂得與人相處。他心氣浮躁,缺乏沉靜之心,談及文史倒也能口若懸河,可以批判蘇文紈的詩,和董斜川之雲高談闊論,卻也難掩才華的匱乏。

性格優柔寡斷,沒有主見,情商低

回國之後,他的嶽丈為他安排了工作,並且提供了住宿。他受其恩惠,卻沒有能力處理好自己和嶽母的關係,最終交惡,不再來往。

蘇文紈對他懷有好感,他不喜歡,也不拒絕,甚至在月下親了蘇文紈,抵擋不住誘惑,不愛又偏偏招惹她。喜歡唐曉芙,又不敢直接了當地拒絕蘇文紈,最終兩頭落空。

孫柔嘉算計他,他絲毫未覺。一步一步地落入孫柔嘉的手裡。儘管無愛,他仍是選擇與她結婚。婚姻裡,不能處理好兩人之間和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致使婚姻破裂。

在三閭大學,屢屢被同事算計、排擠,沒有能力反擊。最終丟了工作,狼狽不堪。

這些固然有某些社會因素,但是他自身的不足,是導致這一切不幸的直接原因。

如趙辛楣對方鴻漸的評價:「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處事不圓滑,不知世故或者知之較少。國外單純的生活,致使他忘記了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這一現實,所以他才多次碰壁。

小說結尾時方鴻漸已經拍電報給趙辛媚打算去重慶工作。他在重慶又將有怎樣的一番作為,小說沒有交代,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方鴻漸這樣的平凡人來講,是難以就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宏圖偉業的,只能在碌碌無為中為生存奔波勞苦罷了。

我們在讀大學的時候,有多少人像方鴻漸一樣:上課的時候喜歡了便胡亂聽兩節,不喜歡了,索性不去了。

那些優秀的人各有自己的努力,平庸的人卻千篇一律。換著花樣的遊戲人生,總認為還不到自己支撐家庭的時候,大把的時光,不揮霍還叫青春嗎?

說到愛情,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是本著婚姻,去好好的,認認真真的去談戀愛,去認認真真的對待一份感情。

方鴻漸雖說懦弱,可他追求唐曉芙確實發自真心實意的愛。他雖說最後沒有得到愛情,可他總算是沒辜負自己的心底的呼喚。或許他最後處理婚姻的時候有失草率,可我們不能否認,他還不算是一個十足的「渣男」。

關於《圍城》

生活,其實就像一面鏡子,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選擇,而生活這面鏡子,會讓你從你的選擇中,清楚地看到自己幸福與否。

《圍城》是一本有趣而睿智的作品,它的有趣,正在於它使我們發現了我們自己,也發現了我們身邊的種種人心。那些人那些事,其實都是赤裸裸的,遮掩不了。錢鍾書先生對人性的洞察與調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五彩的生活,也照出了人性的美醜真假。

我想,或許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其文學意義也正在於此吧,他寫出了人們不願意正視的事實,又照出了人們不敢面對的自己。

錢先生對於文學語言的比喻有一個評價,他說比喻是文學語言的基本特色,如果說《圍城》在寫作上有什麼特點,除了諷刺以外我覺得最核心的特點就是語言的比喻性。有人統計出來有600多個比喻,我覺得不止,明的暗的包括每一句形容裡面細節性的東西非常非常多。

《圍城》還延續了魯迅揭露「國民性」的文化批判之路。嬉笑怒罵、妙趣橫生的小說語言,幽微複雜、真實瑣屑的心理袒露,新奇玄妙、令人嘆服的修辭譬喻,關乎生活又指涉情感的多層意蘊。

《圍城》成為中國三十年來橫貫暢銷暢銷小說之首,亦成為現當代小說史上不可跨越的翹楚之作。現在這本書只要39元,一場電影票的錢,就能收穫豐富的人生哲理,看透婚姻的本質,何樂而不為呢?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 方鴻漸是如何走向平庸的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這段話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這是楊絳先生為錢鍾書先生《圍城》的題詞
  • 錢鍾書《圍城》裡的10句妙語,感悟睿智人生,品讀愛情和婚姻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民國大師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也被稱為"金句教科書",送給平凡人的"人間指南"。
  • 錢鍾書《圍城》:人間清醒趙辛楣,一個值得方鴻漸學習和感激的人
    ——趙辛楣《圍城》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獲得了很多榮譽和稱讚,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幾十年來,這部小說的影響力依舊經久不衰。哪怕許多沒有看過小說的人,也知道這句因《圍城》而有的比喻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 讀完《圍城》才知道,人生處處是圍城,我們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顯示給我們一個真正的聰明人是怎樣看人生。但是,《圍城》雖創作於戰亂年代,卻不是一部抗戰文學,相比於其他典型作品,《圍城》更帶有一種文藝氣息,因為它描寫的是知識分子的生活,而當時人們關注更多的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和國家、人民生活的穩定,因此《圍城》一度沉寂了。
  • 錢鍾書《圍城》:一本尋找自我的生活指南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先生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曾立志在清華讀書四年間,看遍圖書館藏書,他所寫的文章含義深刻,剖析人性。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美滿婚姻,令世間伴侶羨慕。
  • 再讀《圍城》:方鴻漸娶了孫柔嘉,才是大多數婚姻的真相
    最近又看了一遍錢鍾書的《圍城》,與高中時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感受完全不同。記得那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引用那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以此證明自己讀過《圍城》。我當時確實是瀏覽了一遍,也記住了基本的情節和人物關係,但以當時那個年齡的認知,我本能地認為,方鴻漸和蘇文紈才是天生的一對。
  • 再讀《圍城》:年少時嘲笑方鴻漸,成年後我們都是他
    方鴻漸心裡本想著唐小姐,這一刻經不住蘇小姐盛情,便去了。可推開門的一刻,他才意識到,這情勢有些曖昧……方鴻漸心裡只有唐曉芙,對蘇文紈並無心意,可是他這個人遇事過於優柔寡斷,該拒絕的時候不懂得拒絕。這晚,他和蘇文紈兩個人在院子裡倚欄而坐,並肩賞月。
  • 《圍城》對男女關係的描寫令人驚嘆,錢鍾書:我懂男人,更懂女人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一本長篇小說,更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批判性小說。在《圍城》開篇對男女關係的描述,讓人不得不感嘆:錢鍾書先生是真懂男人,更懂女人!那麼這本被夏志清先生稱為: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到底講的是什麼?
  • 年少不懂錢鍾書,讀懂《圍城》已中年
    年少時看《圍城》,只記得各色人等輪番出場的熱鬧,對於其中的人情世故一片懵懂。如今再看《圍城》,開始念及己身對照現實,進一步思索這段話的奧妙。重看《圍城》,我明白了3個人生道理。《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是:「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這是趙辛楣對方鴻漸下的評語。
  • 《圍城》中奇妙的隱喻錢鍾書如何通過隱喻描繪方鴻漸
    著名小說《圍城》給讀者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小說中精彩的語言藝術,尤其是錢鍾書先生對隱喻的創造性運用。更重要的是,小說中的許多經典隱喻已經遠遠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風趣幽默範疇,但在這裡基礎上越來越深刻地反映了作家的優秀機智、博學的淵博和深刻的思想。
  • 年少讀不懂《圍城》,讀懂時才發現錢鍾書是在諷刺眾生
    方鴻漸走向平庸的起點,不是他所看不上的周家人,而是那張給他鑲金的「假文憑」。因為對學業的不專,對自己的雙標和鬆懈,讓他一步步走向困惑,走向下一個「圍城」。如果沒有,在看到方鴻漸和孫柔嘉走進婚姻殿堂,走進「圍城」的一瞬間,你是否已經下意識聯想到自己?
  • 錢鍾書的《圍城》寫了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我會引用錢鍾書圍城裡的一句話:"婚姻像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於1947年首次出版,被譽為"新儒林外史"。
  • 讀《圍城》:「圍城」內外
    「圍在城裡的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楊絳先生的這句話大概是對錢鍾書先生《圍城》的最好概括了。寥寥數字,回味無窮,恰如《圍城》本身。它講述的本是一個極其平凡而無用的好人——方鴻漸的前半生,卻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與深思。
  • 錢鍾書在《圍城》說的4句話,道明一切,句句戳心
    錢鍾書跟楊絳的世紀愛情讓人羨慕,《圍城》就是錢鍾書寫給妻子,讓她解悶的,錢鍾書也因為《圍城》著名,小說當中方鴻漸的婚姻就像是圍城,再沒進去之前,他拼了命想要進去,邁進去之後,又後悔了。
  • 「心機女」孫柔嘉,嫁給了「渣男」方鴻漸:婚姻的圍城困住了誰
    她沒有鮑小姐的風情萬種,沒有蘇文紈的殷實家世,更沒有唐曉芙的女神魅力,她就是一個普普通通,放在人堆裡毫不起眼的平凡女子。但正因為如此,孫柔嘉恰恰是我們生活中最容易遇見的那個女人。這顯然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姑娘,無論長相和氣質,都不是「君子好逑」的那一款。以至於方鴻漸和趙辛楣在閒聊時提到孫柔嘉,說了一句,「老實說,我沒有正眼瞧過她,她臉圓臉扁都沒看清楚呢。」但這個平凡的姑娘,也有溫柔的一面。
  • 《圍城》:年少不懂方鴻漸,人到中年才發現,原來自己就是書中人
    楊絳給《圍城》寫過一段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用兩年時間完成的平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年少不懂方鴻漸,讀懂已是書中人。圍城,究竟圍住了什麼?
  • 陳道明拒演《圍城》,與錢鍾書聊2小時感嘆:文化面前你狗屁不是
    錢鍾書老先生的小說《圍城》,寫盡世間百態,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被稱為「新儒林外史」。這部錢鍾書先生難得的通俗讀物,從1947年出版起,一直暢銷至今。另一方面,《圍城》是文學作品,錢鍾書先生寫的生活細節很多,有些部分就像很多風趣的段子集,故事情節並不是很強。要想演好這樣一部作品,需要演員扣細節和情緒,很考驗專業功底。陳道明很心虛,擔心自己的演技不足以駕馭方鴻漸,反而影響了整部劇的質量。因為喜歡,所以他更加謹慎。
  •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圖文:太湖梅子 那年迷上了電視劇《圍城》,每集必看。電視讓我著迷,抑或是劇情和演員都令人讚嘆,演方鴻漸的陳道明,蘇文紈的李嬡嬡,還有演孫柔嘉的呂麗萍,方鴻漸每每因自己的怯懦,不敢多言,言亦不由衷,甚至一步步陷入工於心計的孫柔嘉的婚姻陷井之中,最後自食婚姻苦果。大約是對三人在這部戲裡的印象太深,後來總覺得陳道明演的角色沒有超越方鴻漸,呂麗萍那怕在演大義凜然的戰士都會讓我想起那個尖銳的孫柔嘉。李嬡嬡已經不在了,可惜太美麗的女子大多不長壽。
  • 《圍城》裡方鴻漸和趙辛楣是如何從情敵變成好友的
    作者 濁世翩翩惆悵客《圍城》這部電視劇是由陳道明、英達、呂麗萍、葛優等主演的家庭,愛情類電視劇,於1990年播出。僅僅十集的電視劇,自播出好評不斷,至今收視不減,豆瓣評分9.2分。該劇根據錢鍾書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講述了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回國後,工作,婚姻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小人物在動蕩生活裡的身不由己,文筆詼諧幽默,有讀者評價堪稱近代的《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