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梗,做廣告的你弄懂了沒?

2021-03-03 CN廣告網資訊

來源:中國廣告網       (註明來源即可以轉載)

最近幾天,「18歲」刷爆了朋友圈,上演了一出十分接地氣的《十八歲的天空》。而這裡面的主角不是著名演員保劍鋒,而更多的是一群70後、80後、90後的群演。

這一群「老叔叔老阿姨」一邊喝著保溫杯中的枸杞水,一邊曬著18歲時的非主流照片.

看了看自己的朋友圈,滿滿都是的18歲回憶殺

就連不少明星、名人也加入了18歲的回憶殺當中。就像溫碧霞曬出了自己和朱茵當年18歲合影,讓網友直呼:永遠的妲己,永遠的紫霞仙子。

劉強東曬18歲照,其老婆章澤天神評論「那時候我還沒出生呢」,逗笑了不少網友。

來,看一看明星們都曬出了怎樣的18歲!

那麼,18歲到底是個什麼梗呢?

原來,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已全部成年,90後已集體告別少年時代,00終於正式登場了。於是大家都在懷念過去.

是什麼讓大家都踏上了18歲的列車?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大家都不亦樂乎的曬起自己18歲的照片呢?難道真的是像周杰倫所說的,「想回到過去,試著讓故事繼續.」

是的,這個時代的我們,都愛懷舊。而18歲的梗,打著懷舊的口號,讓大眾有一個理由毫無顧忌的去懷念自己的18歲,回憶那些年的青春歲月。所以大家都爭先恐後地踏上了18歲的列車。

當芳華逝去,剩下的只有懷念。也正如《歲月神偷》這首歌裡唱到:

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

晴是有風陰時有雨。

爭不過朝夕,又念著往昔。

歲月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行,

好的壞的都是風景。

別怪我貪心,只是不願醒。

歸根結底,能引起刷屏也還是因為人們內心小情感在「作怪」。這一次,18歲的梗就是對青春歲月的懷戀;而之前的「喪文化」是對工作生活的不滿情緒的抒發;「佛系青年」是對時間這把殺豬刀的感慨.

但是,能讓大家普通的情感訴求得以大範圍蔓延,還真離不開我們自身的跟風,也就是從眾心理。

比如,這幾天爆發的18歲的梗。當你看到大家都曬出了自己的18歲,如果自己不跟風發一下,好像也對不起自己的18歲似的。

說好了一起養生的90後同伴們也放下了手上的枸杞水,正在翻箱倒櫃的找出18歲的非主流照片。

再比如,2017年聖誕節時刷屏的聖誕小紅帽。當你看到,大家的微信頭像居然有頂聖誕帽時,好像自己不跟風@微信官方拿一頂聖誕帽就會顯得多麼的out。

約好一起當個不問塵俗的佛系青年的小夥伴,竟然也為了一頂小紅帽而對微信官微「窮追猛打」。

做廣告的你,弄懂了「18歲的梗」了沒?

首先我們來看兩個問題:

1、「18歲的梗」體現了什麼?

為什麼明明是最後一批90後成年,卻成為了全社會人們重返18歲的刷屏、狂歡呢?

一個18歲的梗,其實體現出的是人們內心懷舊情感的無限表達欲望,人們對於流行元素的跟風從眾心理。

2、「18歲的梗」說明了什麼?

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人都喜歡懷舊。但為什麼偏偏等到18歲這個梗時才爆發出對18歲的懷念呢?

這說明了,生活需要儀式感,「18歲的梗」只是抒發懷舊情感的一個契機和平臺。

一般人們在抒發情感時都會被貼上「矯情」的標籤,所以在面對情感的抒發時,大多數人都遮遮掩掩。而這種打著18歲口號的儀式,卻能名正言順的抒發內心早已泛濫的小情感。

那麼回頭再來看廣告的創作:

既然簡單一個18歲的梗都可以成為刷屏的熱點,為什麼很多花巨資製作的廣告

反而不能成為爆款呢?其實,是廣告中少了些能讓人起共鳴的情感,少了些能讓人分享的話語和瞬間。

所以,在廣告創作中,不僅要儘可能挖掘人們內心情感,引起共鳴,還要善於利用從眾心理,為受眾創作儀式感,搭建一個抒發情感的渠道和舞臺。

就像2018年第一天,網易雲立即為每個網友量身定製了一份「2017年度聽歌報告」,來讓大家一起懷念過去的2017年。這一份聽歌報告,一下子就在朋友圈刷屏了,傳播度十分高。

還有在2017年年底,oppo以懷念周杰倫的名義,給了受眾一個集體懷念青春歲月的機會。先推出了品牌微電影《周杰倫的2000W個故事》,後在地鐵上印滿周杰倫歌詞的海報。

《周杰倫的2000W個故事》

這一波回憶殺,看哭了不少人,讓人不禁手動刷屏這些廣告,還刷起了當年的青春歲月。

所以說,「回憶殺」是廣告創作的一大利器。同時,想要把廣告做成爆款,那麼就要在廣告中給予人們一個名正言順抒發情感的理由,讓廣告成為人們情感抒發的有力渠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果您發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聯繫方式:020-38814986。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董海川沒弄懂八卦楊露蟬沒弄懂太極?
    為什麼說董海川沒弄懂八卦楊露蟬沒弄懂太極?
  • 18歲張子楓拍廣告,鏡頭掃過她的肚子,「馬甲線」我沒看錯吧?
    而這個笑起來能讓人覺得看到了美好的姑娘,也逐漸的長大,如今也已經是個18歲的少女啦。不曾想,8月17日,18歲的張子楓,卻突然曬出了自己拍廣告的視頻,引起了不少人的圍觀。這個在大家看來還是個小女生的女孩,如今也已經成了不少護膚品牌的香餑餑啦,這也說明妹妹長大了呢。
  • 18歲是個什麼梗?
    18歲是個什麼梗?關了朋友圈,給無端浪費時間的自己,斷條不自製的後路。還是沒能忍住,偷偷溜回去逛了一圈。滿屏滿屏的18歲青春照,像雪花一樣飄蕩。這是怎麼了?幾天不進圈遛達,世界就變了樣?腦子有疑惑,18歲又是個什麼梗?
  • 刷爆朋友圈的「18歲」到底是個什麼梗?
    相信很多人朋友圈被「重返18歲」刷屏了!一群80後,90後,早就該談論養生,早睡早起的叔叔阿姨們,竟然在朋友圈曬起了18歲。許多人曬出自己18歲的照片,青蔥歲月,誰還沒非主流過。 版本二 18歲的梗是因為:2017年12月31日,最後一批90後(生於1999年12月31日)度過了他們18歲的生日。這意味著:從法律上講,90後一代已經全部成年,集體告別了少年時代。00後終於粉墨登場了!
  • 諧音梗養活了多少廣告文案?
    諧音梗養活了多少廣告文案?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院辦five 跳海大院王建國說寫段子要有sense,於是就有了「王建國這sense如你所願
  • 刷爆朋友圈的18歲照片,是什麼梗?看完扎心了
    刷來刷去,你知道「18歲」究竟是什麼梗嗎?但不管是哪一種,不論用了什麼樣的表達方式,其實大家都在做一件事:紀念18歲!還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流行一段明星的訪談:18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他們給出了很多種答案。
  • 刷爆朋友圈的18歲到底是什麼梗?看完99%的人都忍不住了!
    今天朋友圈全都變回了18歲!這究竟是個什麼梗?
  • 廣告愛用諧音梗:奇思妙想還是江郎才盡?
    廣告人更是喜歡使用各種諧音梗來為品牌寫文案、做宣傳。但寫一條諧音梗簡單,要把它寫好,可沒那麼容易。 如何將諧音梗玩得風生水起?一起來看看這些品牌的答卷。
  • 90後才懂得廣告梗,童年經典的回憶,不知你還記得多少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那些年只有90後懂得廣告梗吧!首先我們來說說當年的廣告一霸——旺仔,不論是旺仔牛奶還是旺仔小饅頭還是O泡果奶,廣告設計和廣告詞,絕對是一眾廣告中的霸主。當你看到大人吃大饅頭,馬上想到旺仔小饅頭。大饅頭比你大,小饅頭比你小但營養比你高。小編覺得最經典的是旺仔牛奶的一個廣告,不知道你還記得嗎?
  • 跨年夜的這些歡樂梗,逗樂你了沒?
    羅振宇的跨年演講。  你的跨年狂歡夜是怎樣度過的?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A  你在朋友圈許願池許願了嗎?  歡樂梗  愛玲愛玲年  跨年夜,朋友圈成了「許願池」。在最後一天的朋友圈的寄語中,就有網友各種解嘲,其實2020未必會「不難」,新的一年我們要擁抱變化,積極調試,做減法,和時間做朋友。只要跟你在一起,就「萬喜萬般宜」。
  • 刷爆重慶人朋友圈的18歲到底是什麼梗?看完99%的人都忍不住了!
    今天朋友圈全都變回了18歲!
  • 《想見你》柯佳嬿太有梗!私下與劇裡相差大,第一次結婚竟是18歲
    近日大火的劇《想見你》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作為女主角的柯佳嬿今日登上熱搜,只因她私下太有梗了,被網友稱為「被演戲耽誤的諧星」。 他問許光漢扮演的李子維,「那你這15年有跟別人談戀愛嗎?」當對方說當然沒有,柯佳嬿就內涵道,「15年都沒談戀愛,你好不容易回家就只給我講故事...」
  • 盤點那些90後才懂的廣告梗,最後一個魔性的不行!
    哈藥六牌新蓋中蓋相信大家以前被哈藥六牌新蓋中蓋的廣告給洗腦過,當時都把這個梗玩壞了,你考試吃個新蓋中蓋,保證一下子能做五張試卷,找女朋前吃個新蓋中蓋,一口氣背女友上五樓等等,反正那時真是巨好玩的一個梗。旺旺的魔性廣告梗旺仔的廣告一直是畫風比較清奇的存在,當年小時候我看這個的時候都迫不及待的想買來吃,那時候感覺這個廣告就是現在鬼畜的啟蒙。
  • 黃暴團的梗你都看過了沒?
    在唱著「18歲的我該懂的也都懂了」的忙內柾國邁入了成年人的行列時,雖然隊名還是叫「少年團」,但明顯這七位少年的心早就屬於「成人」。
  • 很多人都沒弄懂,了解一下!
    很多人都沒弄懂,了解一下!仔細一想,一個恆溫在36度的人體,既沒有海豹、企鵝等動物的皮下脂肪,也沒有鴨子一樣的身體結構,冬天泡在水裡還不冷,那估計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了。當然,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總有些人在冬季遊泳時,體感上並不會感覺非常冷。當然,也有些人因為喜歡「裝X」,對別人表示根本不冷。
  • 18歲黃渤忍了,18歲鹿晗也忍了,看到18歲雷佳音我忍無可忍
    所以很多人想知道這些明星年輕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很多網友就在網上尋找他們18歲的照片。歲時的照片。他18歲的臉更多的是一種稚嫩,和現在成熟的樣子完全不同,說實話,雖然18歲的黃渤也不能說是美男子,但是比他現在要帥氣很多。
  • 日清杯麵那個玩20個梗的廣告,我們已整理好請查收~
    最近,日清為了慶祝品牌誕生58周年推出的創意廣告《進擊的少女》結合了時下廣告的20個梗在裡面可謂是討論度十足,那麼究竟這支廣告裡藏了哪
  • 周杰倫新片中王俊凱的角色名公開,粉絲三年都沒弄懂的文案,瞬間...
    從官宣動態可以得知,王俊凱此次的角色名叫k,這個角色名一公開,粉絲感慨:三年都沒弄懂的文案,瞬間清晰了! 三年前,王俊凱發了三張自拍,文案是「18k夕陽「,那時候粉絲都在欣賞他的顏值,還吐槽說三張自拍太少了,根本都不知道,其實王俊凱在預告他的角色名字,文案的意思是:18歲的少年K和夕陽
  • 臺灣全家「有梗」廣告:夏天有一種熱,是媽媽覺得你會冷
    繼 2017 年初為臺灣全家咖啡產品 Let's Cafe 做了一波 #美好的 100 種線索的廣告戰役之後,麥肯臺灣又為它的新品酷繽沙打造了這樣三支臺味十足又很「有梗」的廣告片,讓你在炎炎烈日依舊能保持淡定——一、溼樂園「夏天有一種熱,是媽媽覺得你會冷。」
  • 比于和偉「蹦迪」更有梗的《三國》,竟然是一則廣告
    最近,于和偉老師「接著奏樂,接著舞」的蹦迪梗突然火遍全網,又勾起了筆者重看三國的興趣。沒曾想到正片沒找著,反而讓筆者在B站找到了當時這部《三國演義》原班人馬聯合沱牌酒廣告片,其完全由當時各位老藝術家真人出鏡,毫無違和感。不僅吸引了15W的關注,甚至彈幕和評論區樂開了花,真的太會玩,太有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