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的腸粉,讓潮汕人和廣州人絕交的神器

2020-12-28 菲李Fayleer

每一道接地氣的地方美食,

都像是一個城市文化的見證物。

在人來人往、街道巷尾的美食店,

從朝霞初露到日暮時分的點滴光景裡,

是本地人心中那一絲鄉愁和記憶……

在廣東人的心目中

這樣帶來鄉愁和記憶的美食,

非爽滑的"腸粉"莫屬……

雖然說南方的早茶品類豐盛而繁茂,

豉汁鳳爪蝦餃叉燒包艇仔粥等等……

吃個早餐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

盛大如一場隆重的儀式。

但無論多少美味佔據餐桌之上,

腸粉,總是有它專屬的地位。

如今的都市年輕人通勤趕時間,

已時間慢慢悠悠坐下喝早茶……

那麼最佳選擇就是打包一份腸粉,

順便,用腸粉的美妙開啟一天……

在北方,到處可見煎餅果子,

但幾乎看不到腸粉的蹤影。

但若來到"大吃省"地區,

腸粉在街頭的存在感極強!

可以稱得上是無處不在的美食。

能讓「精於食」的大吃省人民,

一直心心念念到骨子裡的美食,

歷史當然不可以說不悠久,

典故當然也不可以說沒有……

據說腸粉的出現最早始於唐代,

那時候它的前身叫"油味餈"。

史書記載了其詳盡的做法記錄,

發現和現代的做法幾乎是一致的。

據說在清朝的時候,

愛遊江南的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

專門定點吃的美食就是油味餈!

吃罷,乾隆對油味餈讚不絕口~

而且語重心長的給出了點評意見!

皇上講的這麼直白了,

相當於權威直接蓋章出圈了~

於是油味餈不再叫油味餈,

從此改名叫——腸粉!

名為「油味餈」時始於江南,

成為「腸粉」時卻盛於廣東……

民國年間,腸粉在廣東紅極一時,

自此就開始了本地的紮根之路……

如今,想吃正宗又地道的腸粉,

那必須來廣東走一趟!

因為不來到廣東,

你都不會知道腸粉能有這麼多種~

在廣東腸粉的"垂直領域"裡,

有兩個派系一直不相上下……

那就是"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

兩大門派在爭奪腸粉界霸主的路上,

可以說一直"烽煙四起"……

廣式腸粉非常重視醬油的口感,

有些獨家醬汁的秘方裡還會添加,

高湯、魚露、冰糖等材料~

於是整體的廣式腸粉可以形容為:

清甜又鮮美,滴滴入味……

廣式腸粉根據米皮做法的不同,

旗下也有三個代表選手。

美食家蔡瀾先生最愛布拉腸粉,

布拉腸粉來自廣州西關一帶。

最大的特色就是用一塊布做底子。

平滑的布有著可以透氣的孔隙,

可以讓米漿均勻的熟透……

所以腸粉色澤也是晶瑩剔透的,

口感帶著一絲柔韌又不失彈性。

要拉好布拉腸是個十足的手藝活,

畢竟那塊布總有它自己的想法,

它的氣孔也有那麼大,

如果米漿搖的不好,

也漏得差不多了……

所以地道的布拉腸是真正的老師傅做的,

沒個二三十年的經驗和功底都不行……

市井街頭最常見的就是這種腸粉,

用平滑的鐵皮抽屜來做腸粉,

腸粉會更加透薄細膩均勻。

而且這種幾層抽屜抽拉的方法,

簡直是方便上班族的最好發明。

顯著提高了腸粉做出來的效率。

窩籃腸粉屬於古法做腸粉了,

腸粉師傅像街頭行為藝術家一樣,

整個腸粉做的非常有觀賞價值……

當米漿入籃,均勻分散開來,

精心撒上餡料後蒸熟……

蒸出來的腸粉米皮稻香四溢,

絲絲味道裡都飽含著歷史的光影。

不過現在已經很少這麼做腸粉了,

主要因為佔地太大,而且比較費時……

所以,有能嘗一嘗窩籃腸粉的機會,

遇到了可千萬別錯過啦~

廣式腸粉以小清新的風格為主,

米皮透薄細膩,餡料純粹。

大粒新鮮的鮮蝦,融合在透亮皮薄的米皮裡,一絲醬油入味,非常爽滑……

來廣東不能不吃一吃叉燒,叉燒可以做各種餡料。大名鼎鼎的叉燒包就是打卡美食之一,那麼叉燒腸粉也是不可或缺的叉燒美食哦~

牛肉腸粉十分細膩,細碎多汁的肉餡裹在薄薄的米皮裡,絲絲入味的湯汁,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齋腸,也叫素齋腸。顧名思義就是什麼餡料都不放,別看不放餡料,愛它的粉絲也是浩浩蕩蕩哦~齋腸吃的就是米皮的鮮香和爽滑……

與廣式腸粉平分秋色的潮汕腸粉,

雖然沒有那麼多米皮上的技法,

但在腸粉的餡料上可是下足了功夫~

生蠔、精肉、鮮蝦、油條等等,

在餡料的搭配上真的能讓人感覺,

咬上一口就是滿嘴的驚喜好味!

也有很多朋友形容潮汕腸粉,

將其比喻成薄皮扁平的"大包子",

因為包的是什麼餡就是什麼腸粉……

只不過皮更薄,湯汁更入味。

在潮汕地區的腸粉,

每個城市的味道都會有所不同。

雖然米皮的各地做法基本上相同,

但最大的區別還是主要在醬汁。

汕頭腸粉在潮汕腸粉中粉皮最薄,

也更加習慣用醬油和滷湯作為醬汁。

潮州腸粉的口味非常獨特,

因為會澆上香濃的花生醬,

或者口感絲滑醇密的沙茶醬。

普寧的腸粉會用蒜香味的滷汁,

而且湯汁會撒的比較多……

在揭陽的本地人吃腸粉的時候,

都會習慣搭配一碗好味的燉湯。

其實放眼整個廣東,

腸粉的種類也是多到眼花繚亂!

各地也有自己比較扛把子的選手,

而且製作的工藝也是絲毫不馬虎!

廣東人的生活離不開腸粉,

吃慣了誠意十足的腸粉之後,

嘴裡對米皮的要求都非常高,

說薄如蟬翼可能是誇張之言。

但入口的爽、滑、彈、韌,

已經形成了舌尖上的記憶……

好的腸粉還貴在用米的講究

腸粉的大廚們早早就發現了,

如果用新米是口感佳、氣味香,

但若用陳米呢,則是彈性有嚼頭。

所以講究地道好味的腸粉大廚,

會選擇新米陳米按比例混合著用!

要締造舌尖的巔峰體驗,

火候也是不容有一絲差池。

好的腸粉需要火候非常旺……

在溫度的醞釀下一氣呵成!

腸粉也是一絲植入心間的滋味,

在每一個清晨,

與粥米粉面平分秋色,

與茶點糕點一決雌雄,

與粵式美味齊獲寵愛,

與燉盅老湯共同傳承。

來廣東,不能不吃腸粉啊……

相關焦點

  • 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誰才是腸粉屆的一哥?
    在廣東人的心目中有一種早餐佔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那就是只要想到等下能吃到腸粉立刻醒神,睡意全無迅速奔向巷頭的那家老字號「老闆唔該,一條豬肉腸加蛋!」廣式腸粉與潮汕腸粉恩怨情仇(ps:本次討論不分輸贏,友誼第一!)據說潮汕腸粉緣於廣式腸粉,在潮汕地區盛行。憑藉海鮮豐富和民風樸實,潮汕人用自己強大的改良能力,把簡單的一條齋腸,豐富成了飽滿濃鬱的本地特色的腸粉。雖是分支,卻也獨霸一方,且分為很多派別,醬汁各家各有特色。
  • 燒鵝瀨粉、潮汕腸粉、竹篙粉.......盤點一下廣東人愛吃的那些「粉」!
    廣州人:「炒河粉」潮汕人:「腸粉」東莞人:「燒鵝瀨粉」佛山人:「陳村粉」...所以啊千萬別問廣東人哪裡的粉好吃可能會引起廣東人內部「battle」! 所謂的鑊氣,就在於鍋鏟翻飛之間,米香油香打成一片直竄雲天,每每看完都激發起吃貨本質:太香了~總所周知,廣東腸粉界,最出名的要數廣府腸粉和潮汕腸粉了,每種腸粉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沒必要爭C位~但對每個潮汕人而言,他們總會覺得還沒有在潮汕以外的地方吃到過更好吃的腸粉,一個沒有在潮汕生活過的人很難去想像腸粉的美味
  • 潮汕腸粉看不起廣式腸粉?腸粉也有鄙視鏈……
    對於廣東人而言腸粉絕不止是一碟腸粉它代表的是廣東的休閒生活質感不過,在廣東腸粉也是有鄙視鏈的哦廣東的腸粉分兩個流派:一是廣式腸粉,一是潮汕腸粉。老牌的廣式腸粉,源起關西,在廣州、佛山、肇慶、雲浮等地流行。
  • 今天我們聊聊廣東的腸粉
    2019廣東生鮮地圖廣東人與外省人吵架腸粉04各地腸粉廣東的腸粉就同廣東話一樣每個地方都有差異廣州腸粉普寧腸粉潮汕腸粉腸粉分鹹、甜兩種,鹹腸粉的餡料主要有豬肉、牛肉、蝦仁、豬肝等潮汕腸粉每個地方腸粉都不一樣不一一介紹啦~~八大菜系,美味萬千
  • 廣東人的命,都是腸粉給的!
    這小小一碟腸粉背後竟有幾大流派廣州腸粉名聲在外潮汕腸粉表示不服雲浮腸粉前來抗議茂名腸粉蠢蠢欲動.今天最姐就來盤點一下廣東腸粉哪家強?潮汕地區的腸粉結合了潮汕人的口味改用潮汕地區的原料最經典的內餡是雞蛋和肉末
  • 廣式腸粉VS潮汕腸粉,哪種更好吃?也太太太太難選了吧!
    廣東人喜歡簡單的食材,真的不是因為摳門,是因為認為,食材應保持最原始味道,所以鮮蝦腸粉只配有鮮蝦,瘦肉腸粉裡只配有瘦肉...據說潮汕的腸粉是十幾年前從廣州傳承過去的。經過改良,潮汕人擁有了獨特潮汕風味,從餡料、醬汁演變成自成一派的潮汕腸粉。
  • 廣東腸粉四大門派之外,竟然還有第五種!
    腸粉早就是吃貨們熟悉的美食,那你聽說過芒果腸粉嗎?吃貨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離不開糖漬的蔬果,還有炒制的芝麻腸粉的四大流派主要是廣式腸粉,潮汕腸粉,石磨腸粉,抽屜腸粉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大流派的腸粉>才能帶給食客爽滑的口感潮汕腸粉潮汕腸粉起源於廣州腸粉,種類豐富讓人眼花汕頭腸粉,普寧腸粉,惠來腸粉饒平腸粉,潮州腸粉,
  • 同時講粵語的香港人和廣州人碰面真的太好玩了!
    在許多外地人眼裡,是分不清廣州人和香港人的都是說粵語,站在食物鏈的頂端都會煲一手好湯,會「咩咩」叫那麼到底廣州人和香港人有沒有區別呢?今年二月份放假前,有回中午去走走,遇到一個妹子問路,普通話說得非常吃力,口音特點一聽就是香港那邊的(廣東,特別是廣州的年輕人普通話這麼慘不忍睹的已經非常罕見了 )。所以我就用廣州話回答了她的問題。很自然的,對於在北京還能遇到可以用粵語回復她問題的人這件事情,她是很吃驚的,就問我為什麼會說廣東話。我就告訴她我是從廣州來的,是廣東人啊。
  • 廣東著名腸粉店的醬汁配方被我發現了,生抽加水是不行的!
    有人說,在腸粉面前,廣東人的友誼不堪一擊。他們會因為「廣式腸粉和潮汕腸粉哪個更好吃」這樣的問題反目成仇,足見腸粉在廣東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重要。而外地人到了廣東,大部分也都會愛上這爽滑Q彈的獨特味道。還記得之前出差到廣州,就愛上了雞蛋腸粉,每天都要吃。
  • 自製廣東腸粉
    ,非常喜歡粵式美食,尤喜廣東的一些特色小吃,腸粉就是其中之一,它外觀晶瑩白潤,口感爽滑軟韌,醬汁鮮香可口,價廉物美,老少鹹宜,是典型的廣東的街坊美食。腸粉粉漿的原料配比決定了它的口感,主要原料是大米米漿,家庭中無法用傳統方法將陳年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遂用超市中可以買到的粘米粉代替;原料中還需要加入澄粉,澄粉是麵粉去除麵筋後的粉,可以使做好的腸粉呈半透明狀,口感脆爽;另外還需要加入一點澱粉,最好是紅薯澱粉或木薯澱粉,也可以用玉米澱粉,澱粉可以使腸粉有韌性,不易斷,口感更爽滑;粉與水的比例也很關鍵,水多了,腸粉軟爛;粉多了,口感偏硬或開裂
  • 廣東人能打起來!
    港真千萬別問廣東人「哪裡的粉最好吃」廣州人:「炒河粉」潮汕人:「腸粉」東莞人:「燒鵝瀨粉」佛山人:「陳村粉」 所以啊千萬別問廣東人哪裡的粉好吃可能會引起廣東人內部「battle」! 仿佛帶著鑊氣的豬油香徑直往臉上衝來,嘴裡的河粉帶著鑊氣十足的煙燻香味~總所周知,廣東腸粉界,最出名的要數廣府腸粉和潮汕腸粉了,每種腸粉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沒必要爭C位~但對每個潮汕人而言,他們總會覺得還沒有在潮汕以外的地方吃到過更好吃的腸粉,一個沒有在潮汕生活過的人很難去想像腸粉的美味!
  • 在廣東,潮汕美食是值得被尊敬的!
    —— 「食神」蔡瀾說起潮汕地區,你第一個會想到什麼?是叱吒風雲的商業大亨?還是Q彈的潮汕牛肉丸?真正的潮汕可遠不止如此。潮汕地區本沒有腸粉,潮汕腸粉的歷史不過十來年。在廣州經商的潮汕商人見到廣州腸粉的吃風甚好,善於做生意的潮汕人,便將腸粉的做法移植到潮汕來。
  • 舌尖上的廣東之「潮汕菜」,這5種必吃,而它被食神蔡瀾多次稱讚
    潮汕四市是廣東的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的統稱,這四個市形成了廣東的潮汕文化區。經常旅行的人會發現,在國外總能遇到潮汕人,這是因為自然和歷史原因,導致潮汕人在歷史上有幾次移民出國的高潮,比如五胡亂華、安史之亂、靖康之亂3個重要時期,潮汕人的先祖都經歷過,現如今全世界100多個國家和沿海城市都遍布潮汕人。
  • 食為先:廣州哪學拉腸技術,腸粉學習哪裡有?
    在廣東生活過的朋友都知道,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腸粉,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廣州的腸粉和潮汕的腸粉,不少朋友開腸粉店都是做這兩種腸粉,那麼,廣州哪學拉腸技術,腸粉學習哪裡有?在廣州,腸粉主要有兩種:抽屜式拉腸與布拉腸,布拉腸是將米漿置於布上蒸成,而抽屜式腸粉則是將米漿置於抽屜式腸粉機製成。製作工具不同,導致做出的腸粉都不相同。布拉腸主要品嘗餡料, 而抽屜式拉腸則是品嘗腸粉粉質和醬汁調料。西關腸粉則以布拉腸為主,當然還有少見的古法製作的拉腸。
  • 廣式腸粉,天下第一!這就是簡單又樸實的老廣味道~
    小羊這就帶你走近廣州傳統美食——腸粉探尋美味背後的內涵和特色歷史典故腸粉是廣東地區的特色小吃大街小巷,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早在清代末期在廣州人心目中腸粉最完美的搭配一定是豉油~如果吃到一碟沒有沐浴在醬油中的腸粉那麼這一天的心情都會破壞掉!
  • 點份夜豆漿,才是地道的潮汕夜宵黨啊!
    白粥、魚飯、普寧豆醬,這三樣的簡單組合,就已能成就一頓很地道的潮汕夜宵了。「打冷」的內容當然不止於此。滷豬腳、滷鵝、豬腸鹹菜、菜脯、春菜煲等等。花團錦簇地擺一大攤,顧客伸手一指「喏,這個,這個」,一邊夥計就飛快的撈起盛出,切剁裝盤。所以如果跑到白粥打冷的排擋裡去進門就要菜單來看,就非常的「外地人」了。
  • 廣州潮汕真的就四種小吃?潮州就有230種!
    有很多人或許對於潮州了解的並不是很太,就比如潮州小吃裡面的潮汕牛肉火鍋,如果大家來潮汕那麼對於這裡的美食一定會記憶深刻的,如果大家來到潮州旅遊,當地的這些特色美食一定都要嘗一嘗,潮州城裡就有230多種的特色美食小吃。
  • 陳曉卿「舌尖上的中國」,帶你吃遍潮汕美食,每一樣都垂涎三尺
    舌尖上的潮汕,盤點潮汕必吃10大美食,看看你都吃過哪些?對於吃貨來說,潮汕是一定要去的。我在廣東工作了好幾年,離潮汕還是蠻近的,做個高鐵一個小時就到了。我吃過重慶火鍋,吃過海底撈,吃過很多種不同的火鍋,但唯獨愛潮汕火鍋,在廣東無論在哪裡,你都可以看到座無虛席的火鍋店。
  • 央視《回家吃飯》廣式粵菜腸粉,原來早點這樣做,也可以這麼驚豔
    在廣東漂泊的日子,幾乎每天早點都要來一份,因為實惠,腸粉使我快樂,因為百吃不厭,薄如蟬翼,卻還有一絲韌性; #腸粉#廣東人更喜愛薄如蟬翼的腸粉,加點肉沫蝦仁,配上一碗米粥,暖胃好消化。所以腸粉在廣東,早點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
  • 流行廣東的腸粉,在北方為什麼火不起來?
    流行廣東的腸粉,在北方為什麼火不起來?在新疆的燻馬肉馬腸,因為禦寒和儲存熱量的需要,幾乎是一些牧民家庭的必備之物,但是對於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廣東人而言,燻馬肉馬腸這種「硬菜」就顯得太糙了。圖片來源:騰訊視頻俗話說「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而鳳城指的就是世界六大美食之都——順德,在這裡的街頭巷尾都藏著喚醒味蕾的各式美食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