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第三季是如何「落」入Netflix手中的?

2021-02-08 影視獨舌


來源:影藝獨舌

微信號:yingyidushe

實話說,儘管筆者是查理·布洛克的忠粉,儘管一直對《黑鏡》第一、二季在國內的冷遇有點不平,但是,《黑鏡》第三季在國內的爆火,還是嚇到了我。看劇粉絲或捧或殺、爭議頗多,這也就不說了。各個影視大號也紛紛將市值不菲的頭條位置讓給它——這熱情,來得實在有點太突然。


《黑鏡》主創人兼編劇查理·布洛克 

對於《黑鏡》第三季,大部分媒評給出的基本論調都是:換「金主」直接影響了《黑鏡》的高冷氣質——這次Netflix的批量放送雖不至於低分棒打,但從「極客劇」變成「話題劇」的所謂美式改造,還是讓查理·布洛克漏了怯。

看到這裡,小編有點想為Netflix叫聲冤。

如果這次《黑鏡》不是抱上了Netflix的大腿,還是放在英國本土頻道Channel 4播出的話,恐怕也不會引起這樣的規模熱議吧。畢竟在《紙牌屋》《女子監獄》《毒梟》等大熱劇集之後,Netflix基本也和HBO平起平坐,成為了世界(不僅是歐美)矚目的頭部內容平臺。

不要說好內容可以給自己打廣告,在影視行業這就是最有毒的雞湯。查理·布洛克的第一部虛構作品——喪屍題材的《死亡片場》——品質並不比《黑鏡》差,個人認為比起《行屍走肉》也不遜色,看過的人又有多少?Channel 4 這兩年的優質科幻劇《真實的人類》,在科技與人性的反思上也不比《黑鏡》淺薄,在國內不也是無聲無息?


再退一步說,如果沒有Netflix這位接盤俠,各位看官可能根本也看不到《黑鏡》第3季。作為每集一故事的詩選劇,沒有穩定陣容保證收視率,本身就不被電視頻道歡迎。《黑鏡》第1季收視成績還不錯,首集收視人數達到了207萬,但從此之後便表現平平,來到為第三季打前站的聖誕特輯,甚至跌倒了101萬。可以說,到2014年12月《黑鏡》基本已成一局死棋,Channel 4根本就沒有動力接著預訂第3季,是Netflix一劑強心針打下,才有了我們今天涮鍋刷《黑鏡》的享受。


《黑鏡》1、2季與聖誕特輯的收視成績

到今天,《黑鏡》第3季前半季放出已快有十天。對於故事內容本身,它關於科技、焦慮、人性矛盾的反思,觀眾看後自會有評判無需過多闡釋。即便沒看過各類介紹劇情的安利也已普天蓋地,小編就不再囉嗦。我們只聊聊劇集背後的故事:《黑鏡》到底是如何落入Netflix之手的?

這還得從2000年說起,當時《黑鏡》的主創人兼編劇查理·布洛克還是一名為《衛報》寫專欄的作家,主寫諷刺戲謔範兒的電視評論,欄目名字叫《燃燒吧!電視》(Television Burn)。這個專欄他寫了十年,後來布洛克把它當作IP做成了電視節目,這個我們下文還會講到。


但現在要說的是當時他為柴米生計而參與編劇的另一檔節目——Channel 4 的《11點深夜秀》(The 11 O'Clock Show)。這檔節目是一檔諷刺喜劇節目,和《周六夜現場》類似,只不過更專注於新聞戲謔。從1998年到2000年,這檔深夜秀只堅持了5季。不過,節目的短命卻意外地促成了查理·布洛克人生的轉折——就在2000年,他與其他三位《11點深夜秀》的編劇共同成立了Zeppotron公司,也就是《黑鏡》第一、二季的製作公司。


現在,Zeppotron已經發展成長英國頂尖的影視製作公司,專長於喜劇、諷刺節目。但是,當年Zeppotron的主營業務其實是查理·布洛克鼓搗出來的一個網站——Tv Go Home(http://www.tvgohome.com/)。這個網站每天模仿廣播電視報體,列出一個不著邊際的電視節目單,比如《蠢危奧林匹克》《每日郵報島》《賤貨》……主題就是譏諷媒體,在當時忠粉還不少。英式幽默地高級黑實在不好描述,具體風格還是自己感受吧。


2001年,長袖善舞的布洛克也把這個網站上的系列文章,做成了同名小品喜劇(sketch comey)節目在Channel 4播出。這個網站與改編電視節目引起了Endemol——也就是發明真人秀鼻祖《老大哥》模式的荷蘭公司——的注意。2002年Endemol全資收購了Zeppotron,這為查理·布洛克實現在電視方向的抱負提供了條件。


起飛:「金主」Endemol為查理·布洛克的電視夢插上雙翅

2005年,Zeppotron為Channel 4連續製作了兩部喜劇——《Nathan Barley》和《Spoons》。前一部由查理·布洛克擔任主編劇,依然改編自Tv Go Home的IP,講的是一個自以為很酷的斜槓青年Nathan的傻x人生。雖然這部劇吸引了一批cult追隨者,但收視成績卻有點悽涼,僅一季就被取消了。

虛構作品不成功,痛定思痛,查理·布洛克才想起了他在《衛報》寫的那十年專欄,決定撿回老本行,去做非虛構的諷刺節目。

2006年,基於《燃燒吧!電視》的文體,他在BBC4開了一檔電視評論節目Charlie Brooker's Screenwipe,直譯為《查理·布洛克的屏幕擦除秀》主要也是對當紅電視節目與媒體現象的挖苦諷刺。在節目走紅後,他又做了《新聞擦除》(Newswipe with Charlie Brooker  2009-2010)以及兩者的結合升級版《查理·布洛克每周擦除秀》(2013-)。


除此之外,2011年他主創的紀錄片《電視如何毀了你的生活》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寫到這裡,各位讀者大概明白,為什麼查理·布洛克能創作出《黑鏡》這樣對科技、尤其是對媒體批判得入木三分的劇了。媒體人出身的他,浸淫紙媒、網絡、電視界,專業給媒體挑刺十多年——事實上,畢業於威斯敏斯特大學(原攝政街理工學院)的他,攻讀的也正是媒體研究專業。

不過,查理·布洛克最中意的還是能夠天馬行空的虛構創作,而真人秀節目《老大哥》在英國的大熱為他提供了契機。這種模糊真實與虛構的超現實節目樣式,徹底激起了他創作虛構劇集的野心。2009年,憑藉《老大哥》的靈感,他終於創作出了他的第一部劇情劇《死亡片場》。這部劇共5集,講述的是喪屍病毒侵襲下的英國,只有一個正在拍攝真人秀的封閉片場倖免遇難,而在片場倖存下來的這些人則成了全國喪屍的目標。


《死亡片場》海報

背靠Endemol這棵大樹,查理·布洛克得到了在《老大哥》節目片場拍攝《死亡片場》的特許。諷刺的是,這部劇的內容明顯劍指這所謂人生實驗類真人秀。無論怎樣,借著《老大哥》的熱度與劇中異常時髦而尖銳的諷刺,《死亡片場》獲得了不錯的收視與口碑。而查理·布洛克也在劇情劇的創作道路上也越走越順。

2011年,由查理·布洛克主創並擔任編劇的《黑鏡》在Channel 4首播。這部首集就講英國首相與豬獸交的詩選劇,Channel 4是花了多大的勇氣和力氣才讓項目上馬的,我們今天也難以想像。也難怪Channel 4的創意總監Jay Hunt在痛失《黑鏡》版權又再失《黑鏡》第3季的英國首播權後憤怒表態:「是我們讓《黑鏡》從一個危險的創意變成一個全球共鳴的品牌。」痛責《黑鏡》現在有奶便是娘,忘了當初Channel 4生它時所冒的風險。


《黑鏡》第一季海報

《黑鏡》易主:Netflix真的是「竊取革命勝利果實的」壞蛋嗎?

然而,Netflix真的就是專門「竊取革命勝利果實」的壞蛋?查理·布洛克就真的是娶了媳婦忘了娘的白眼狼?

其實,事情並沒這麼簡單。

我們先看《黑鏡》的版權變更。第一季的時候,Channel 4 類似做了一輪天使投資,因為《黑鏡》這個項目太冒險,Zeppotron開出的條件也很優厚——自己只負責製作,版權則賣斷給Channel 4。


《黑鏡》第一季的版權由Channel 4持有

第二季,Zeppotron看到《黑鏡》的概念已經試水成功,底氣漸足,於是自己保留了《黑鏡》的版權,只把播映權賣給了Channel 4。也就是說,這時《黑鏡》的版權已經緊攥在Endemol這個媒介巨頭手中了。


《黑鏡》第二季的版權方為 Zeppotron

然而,因為收視成績不穩定,2013年末Channel 4並沒有立即宣布續訂《黑鏡》第3季。據Endemol Shine Group方發言人稱,從2013年起他們就一直在與Channel 4談續訂合同。在全資訂製合同被拒後,他們還制定了合作投資的方案,結果都被Channel 4冷漠地說了NO。最終,《黑鏡》只獲得了製作一個聖誕特輯的機會(2014年5月,Endemol與Shine Group合併為Endemol Shine Group)。

《黑鏡》第三季難產的同時,2014年7月查理·布洛克也宣布退出Zeppotron,與自己的製片搭檔Annabel Jones一起成立了另一間掛靠在Endemol Shine旗下的獨立工作室——明日之屋(House of tomorrow)——並帶走了《黑鏡》的版權。


顯然,當Chnnel4這個養母開始嫌棄《黑鏡》這個拖油瓶的時候,親媽查理·布洛克決定單幹,要把《黑鏡》這個IP做下去。

就這樣,2014-2015年查理·布洛一邊做聖誕特輯,一邊希冀Channel 4 能回心轉意,重認《黑鏡》這個醜孩子,沒想到卻等來了Netflix這個土豪爸爸。

2015年9月10日,第一條Netflix與查理·布洛克商談《黑鏡》版權的新聞被曝光。最初,Netflix對此事還遮遮掩掩,但很快接盤的消息就被敲定。據Netflix聲稱,《黑鏡》第1季在美國出人意料的高點擊率讓他們對訂製《黑鏡》動了心。於是以4000萬美元的報價,預定了12集的《黑鏡》第3季。

外媒語焉不詳,但據小編理解,應該是以4000萬美元的製作費用買下了北美地區的首播權。一直到今年,Chnnel 4還在與Endemol Shine就UK地區的首播權扯皮。想必,Netflix預支的4000萬美元製作費用,也就只買下了北美首播權,畢竟這價錢也就只夠買1/4部《如懿傳》吧。


《黑鏡》第3季版權歸屬於查理·布魯克的「明日之屋」工作室

就這樣,查理·布洛克帶著《黑鏡》來到了Netflix。他得到了更充裕的預算、不受限制的創作篇幅,但同時也背上了一個不輕的枷鎖——因為Netflix是國際化的內容平臺,所以要求故事內容一定要國際化。可能正是因為這種訴求太迫切,《黑鏡》才不自覺地從一部私人、邪典的黑科技劇,變成了一部公共的、直白的話題劇。


故事講到這就差不多了。補個小尾聲:就因為《黑鏡》的首播權問題,Endemol Shine與Channel 4的關係,用《衛報》的話說「已到崩潰邊緣」。看這口氣,對《黑鏡》這等英國好劇被老美趁虛打劫的事,英媒也是憤憤不平啊。

另外,Netflix這兩年在英國的勢頭著實有些咄咄逼人,即將開播的《皇冠》是Netflix首部在英國拍攝的劇集,投資約為5000萬英鎊。據BBC高層Danny Cohen透露,BBC本想與Netflix共同製作這個項目,沒想到被Netflix拒絕了。 


Netflix新劇《皇冠》海報

看來,Netflix獨步北美已不滿足了,在英國都已經敢不拜碼頭單幹了。哈!這個可怕的流媒體巨頭是不是就要成為查理·布洛克下一個譏諷的對象了呢?

【文/鐵皮小鼓】


微信公眾號【影視獨舌】所有原創文字,版權均屬【影視獨舌】及原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至朋友圈,但如有其他媒體複製轉載,需徵得我們同意並註明出處。(請回復「轉載」,了解具體要求!)

微信號:dusheme

有觀點、有態度、有溫度的行業交流平臺

【影視獨舌】

資深媒體人、影視產業研究者李星文主編,提供深度的影視評論和產業報導。追求高冷、獨立、有料,助大家漲姿勢、補營養、覽熱點。涵蓋微信公號,微博,博客,網站,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新浪、網易、騰訊、搜狐自媒體等11大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更多信息

↓↓↓↓

相關焦點

  • 美劇《黑鏡》第三季: 從「魯迅」到時代棄兒
    》第三季用足夠多的集數來證明自己的力不從心,注水的代價就是質量和口碑的下滑。《黑鏡》系列在英美劇迷當中一直以神作的姿態供人膜拜,從第一季到聖誕特別專輯,七個故事仿佛七座豐碑,長久地屹立在劇評高地之上。當第三季來臨時,我們理所應當地期待這依舊是回歸的神作。然而,當期待值從高聳的雲端墜落時,我們依然無法接受這個系列從神壇跌落的殘酷現實,失望,只有失望。
  • 《黑鏡》第三季:魔童長大後,變成了老修女
    第三季上映後,一口氣放出六集 畫風精良,自從傍上美國乾爹netflix後,一改往日摳縮 叛逆十足的查理布魯克但第三季對於這個主題的反思,如果用兩個字形容 單薄 有人忙著為第三季洗地 科技擁有絕對統治地位後,對人性產生異化這個貫穿《黑鏡》系列始終的母題,終於在第三季被玩兒脫了。 反觀前兩季,《黑鏡》中也不乏好故事。 比如《一千五百萬的價值》,講述了未來世界,人們靠騎單車賺取點數生存。
  • 《黑鏡》第三季中的黑科技
    《黑鏡》這部劇第三季一次放了6集相信不少人都已經看過了,一如既往的好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劇情,我們來聊聊《黑鏡》中的黑科技
  • 科幻神劇《黑鏡》第三季,依然不容錯過的當代寓言
    兩年後,《黑鏡》推出第二季,依然保持高水準。最終,《黑鏡》以兩季和一個聖誕特別篇,共七集的內容奠定下科幻神作的地位。《黑鏡》第三季歸來,雖然播放平臺已經從原來英國的Channel 4換成了美國的Netflix,劇集容量也從一季才三集的英式迷你劇形態變成了一季十二集的正統美劇,但不變的主創核心查理·布魯克,還是讓《黑鏡》第三季保持住了「黑鏡」系列立意的一慣性。
  • 《黑鏡》第三季好多人給差評,為什麼?
    但第三季對於這個主題的反思,太陳舊以及太廉價了。有人說這是英劇轉美劇的鍋,不完全是。創意衰竭的主要原因,恐怕也是一個遺留問題。關於《黑鏡》,我們只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黑鏡》為什麼不設想反抗?我們不斷地看到在技術世界中被籠罩、被圍困,無處可逃的人。比如第一話裡完全被評分系統擺布,以至於喪失自我的女主角。
  • 《黑鏡》第三季,讓人覺得特別可惜
    凱莉·麥克唐納的出現是第三季給我的唯一的安慰《黑鏡》第三季的六集一口氣全播完了。罵它的人很多,罵罵它的人的人很多,當然贊它的人也不少。作為一個超愛這部劇前兩季及聖誕特輯的人,我對第三季是特別特別失望的。當然光噴沒有用,咱們還是得看看第三季可能的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兒。
  • 【Hollywood·美劇】黑鏡第三季:那個並不遙遠的未來
    同時在2013年推出了《黑鏡》第二季。這次他解釋了劇名「黑鏡」的由來——當你關掉手中的電子設備後,那逐漸黯淡的屏幕就像一面黑色的鏡子,看見的只有你自己!這個說明詮釋了布魯克在這部劇中揮之不去的科技情愫,以及最常用的近未來時間設置,但同時也漸漸被扣上了「科技唱衰論」的帽子。很多評論人認為他對科技的發展持悲觀態度,進而唱衰人類的未來,有刻意醜化的嫌疑。對此,布魯克依然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 《黑鏡》第三季質量下滑?「神劇」還值得看嗎?
    時隔三年後,由Netflix打造的《黑鏡》第三季問世。第三季共 12 集,分上下兩季,各六集。前六集已經在本周六全部放出。——NPR人們都稱《黑鏡》是21世紀的《陰陽魔界》,這絕對是對前者的極高讚美,不過第三季沒有辜負人們的期待。——《娛樂周刊》第三季每一集都建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有著各自的運行原則和獨特的科技。每個故事也都繼續被無情地切入到起矛盾的核心之中。——Variety《黑鏡》第三季繼續探索了關於我們數字生活的主題:我們的進步是虛擬的,但為了達到目的的痛苦卻是真實的。
  • 英國神劇《黑鏡》第三季回歸,帶來了可怕的近未來!
    英國這部腦洞堪比黑洞的神劇《黑鏡》第三季終於回歸了!前兩季的《黑鏡》每季三集,都保持在較高的水準,豆瓣評分均在9以上。而新出的第三季,則遭到了些許質疑。納尼?《黑鏡》真的爛尾了?影sir帶著大家一起看一看。
  • 《黑鏡》第三季6集同時放出 好多人給差評為什麼?
    今天我們要談一下《黑鏡》。 最近,這部開腦神劇一口氣放出第三季全六集。 但第三季對於這個主題的反思,太陳舊以及太廉價了。 有人說這是英劇轉美劇的鍋,不完全是。創意衰竭的主要原因,恐怕也是一個遺留問題。 關於《黑鏡》,我們只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黑鏡》為什麼不設想反抗?
  • 《黑鏡》第三季換"金主",英劇變美劇?
    《黑鏡》第三季開播了。它從一部英劇變成了「美劇」—— Netflix以更高的出價,搶贏了英國電視4臺,拿到了《黑鏡》的播放權。這一季一共有12集,按照Netflix一次性放出的慣例,10 月 21 日先上線了 6 集。每一集都圍繞一種虛構的「近未來黑科技」,展現出被技術所左右的人類世界。先簡單介紹下每集的主題。
  • 《黑鏡》第三季第一集——評分的社會,如何不迷失自己?
    《黑鏡》第三季第一集——評分的社會,如何不迷失自己?《黑鏡》是一部科幻迷你劇,雖然是科幻類型,但又映射現實,有點現實主義的感覺。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像在看一個系列的電影一樣。當初播放第一季時,就因為該劇極具諷刺意味的題材備受關注。從2011年到現在,已經出到第三季了。
  • Netflix接手,《黑鏡》為何跌下神壇?
    平心而論,全季口碑最差的鍋不應該由演員來背,比起少年偶像反抗控制狂姑姑的俗套劇情,熱愛《黑鏡》的觀眾可能更希望看到關於AI複製品與真實人類如何共存的探討。第五季背離了以往《黑鏡》的致鬱系風格,每一集都有了一個「大團圓結局」,主角或是與自己達成和解,或是實現自己的訴求。觀眾看著角色做抉擇就像互動單集「潘達斯奈基」的玩法那樣簡單。
  • 目標電影*《黑鏡》第三季淺評
    作為一個沒有專門學過電影的人,寫出來得某些東西可能在專業人士的角度看會覺得膚淺,無知,但是我依然想寫出來,畢竟因為你寫的不好,才能去改正,才能知道如何寫得更好~那麼接下來從我的主觀視角來評測《黑鏡》這部神一樣的英劇。
  • 《黑鏡》第三季背後的複雜人性
    當然,答案是否定的。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洛麗塔》的作者)的作品擅於審視人類的殘忍,但不意味著他是個殘忍的人。他不會為了取樂踢小狗一腳;《黑鏡》喜歡虛構人間地獄,但不等於《黑鏡》支持人間地獄。尤其是在最近由Netflix(全球十大視頻網站中唯一收費站點)發行的第三季中,人性在《黑鏡》的黑暗世界裡閃閃發光。
  • 《黑鏡》第三季:有一種毒品,人人都在吸(文末福利)
    這個英國本土成長起來的成熟IP,第三季的製作和播出被行業標杆Netflix拿走。英劇到美國人手裡,都變成了套路。如同手中的加冰威士忌被換成二鍋頭,烈,可能會來得太快。不過不是第三季太爛,而是前兩季太好。
  • 《黑鏡》第三季終於來了,但它能滿足變得更挑剔的你嗎?
    上個周末,背著「神劇」名號的《黑鏡》更新了第三季。相比第一季的驚豔,第二季的穩定,和兩年前聖誕特別集的萬人空巷,這一次,加量不加價的《黑鏡》儘管評分依舊走高,卻遭遇了一些爭議、失望和審美疲勞。血統上來看,第三季的《黑鏡》由我們熟悉的「英劇三集片」變成了一部 6 集容量的美劇。
  • 不給好評得死,鍵盤俠也要死,《黑鏡》第三季諷刺多少現實
    《黑鏡》有多厲害!第一季播出已經有5年了,爛番茄好評依然在100%!第三季也有94%的高好評!如果我們的世界變成這樣會如何?如果說科技是毒品,它的確也會讓人上癮,那麼它帶來的副作用是什麼?《黑鏡子》正是把鏡頭聚焦在歡樂和不安之間的區域。
  • 《黑鏡》第三季終於回歸,竟然一口氣播出6集!
    當地時間7月26日,Netflix宣布,《黑鏡》第三季確定播出時間。不同於前兩季的是,轉投Netflix旗下的《黑鏡》已經由原來的3集一季改成了12集一季。而為了在觀眾中保持熱度,Netflix決定在今年10月21日凌晨時分放出前半部分,即前6集的內容。但後6集會在明年播出……
  • 黑鏡 第一季至 第三季 豆瓣評分8.7+
    黑鏡 第二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和上一季相同,本季的《黑鏡》也由3個故事組成,向觀眾展現了一個殘酷而又現實的未來世界。 黑鏡 第三季 Black Mirror Season 3 (2016)導演: 歐文·哈裡斯 / 喬·賴特 / 詹姆斯·瓦特金斯 / 雅各布·維爾布魯根 / 詹姆斯·哈維斯 / 丹·特拉亨伯格編劇: 查理·布魯克 / 拉什達·瓊斯 / 麥可·舒爾主演: 古古·姆巴塔-勞 / 麥肯茲·戴維斯 / 布萊絲·達拉斯·霍華德 / 凱莉·麥克唐納 / 傑羅姆·弗林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