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及時放棄(好文)

2021-01-08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文|雪兒(富書專欄作者)

千帆過盡,歷經世事滄桑後,你會發現,真正收入眼底的風景其實不多。

並不是所有遇到的人都是恰逢知己,看似風光無限也終有繁華落盡的荒蕪。

漫漫人生路上,總會遭遇各種失敗,走錯方向,愛錯人,選錯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分水嶺就是在於發現錯了之後的選擇。

是硬著頭皮將錯就錯,還是及時回頭,從頭再來?不同的選擇造就不同的人生。

楊瀾曾說:人生莫過於懂得如何放棄,屬於你的終究有限,放棄繁星,才能收穫黎明。

有時候,及時放棄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如其將就,不如放棄

電影《一天》裡有句臺詞,記憶深刻:

「不要以靈魂知己的名義,去等不該等的人,蹉跎不該蹉跎的歲月。」

情感路上的一點點溫存,是很多人心中的硃砂記,而總忘了那抹蚊子血。

電視劇《餘歡水》裡,餘歡水因為妻子的一個微笑,幾句依噥軟語對她百般寵愛。

下雨天,頂著被上司罵得狗頭淋血的屈辱也要替妻子去接兒子;

中秋節為哄妻子開心,低三下四從公司要來幾瓶紅酒「福利」,被指貪小便宜,丟盡了臉面。

體貼妻子接送兒子不易,硬是想把母親留下的30萬遺產買輛車給她。

結果,每次都被妻子哭喊著數落他的不靠譜。

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後,把房子留給妻子,淨身出戶,深怕耽誤了她的幸福。

獨自一人在痛苦和愧疚中等待死亡,而妻子轉身就讓別的男人住進了家裡。

妻子來見他的唯一一次,竟只是讓他把可能到手的100萬「見義勇為」獎金轉到兒子名下。

傾其所有付出,苦心經營的婚姻,換不來一絲一毫的溫情和不舍。

餘歡水強忍著淚說:我知道,你從來都沒愛過我,原以為結了婚你會慢慢對我好點……

一段原本無望的感情,硬生生將兩個人的幸福捆綁在一起,蹉跎了歲月,也寒了人心。

情感的世界裡,越遷就越卑微,終有一天,為愛將的就,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網友曾總結了幾條「中國式寬容」:

「買都買了、來都來了、婚都結了,堪稱人們安慰別人或自我安慰的殺手鐧。」

在這樣的遷就之下,人們對於許多本不必容忍的事一忍再忍,導致自己苦不堪言。

面對不合適的人和感情,及時止損是一種智慧。

柏拉圖有句至理名言: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

及時放棄,不斷向上

有人曾對高曉松無比羨慕地說:「你這輩子真走運。」

高曉松回答道:「我走運是因為我知道放棄。」

回顧他的前半生,你會發現,高曉松的成就是在一次次放棄中得來的。

大學期間父母給他設計的人生軌跡:讀完清華、留學國外讀博,未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思考了一段時間,他確定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退學,做起了音樂。

不久,高曉松以《同桌的你》這首風靡全國的校園歌曲,一夜成名。

隨著《戀戀風塵》、《蕾》等歌曲的竄紅,高曉松拿獎都拿到手軟。

在很多人眼裡,這應該已經是人生的巔峰了。人生得此風光,夫復何求?

他卻突然「退隱」不務正業地遊遍歐美各國,寫起了小說來。《寫在牆上的臉》、《地時花開》等,一本本暢銷書陸續面市。

高曉松真的很「走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任何一行都能如魚得水。

搞音樂、週遊世界、寫書,這些都玩出了風頭,就再重回螢屏,做主持,在《奇葩》說當導師。

正當紅,高老師又玩起了急流奮退,啥通告都不接了,只專注自己的節目《曉說》。

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每一次退隱,就是一次重生,只有放棄眼前的榮耀,回歸平凡才能再揚帆起航。

古人有云: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放棄,並不是失去鬥志,而是學會權衡,貯蓄更大的能量,爭取更多的可能。

人生總要懂得取捨,才能得到更多,眼前擁有的就如一片樹葉遮住了眼睛,如果不放棄這片葉子,你就不會發現眼前這一大片森林。

貪即無,為生存放棄「生存」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生難得圓滿,半盈半虧才是人生最佳狀態,倘若一味強求更多,最後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託爾斯泰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

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

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

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

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人出生時兩手緊握,什麼也沒帶來,死時,兩手攤開,什麼也帶不走,唯有身下這堆土。

歌德有句名言: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看著很矛盾,細細琢磨下來,真的很精僻。

你以為那些生存的必需越多越好,孰不知卻是生命的所累。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萬千,夜眠不過六尺。

而你卻要為此拼盡全力,犧牲健康,浪費了和家人在一起相伴的時間,錯過了無數個感知美好的時光。

經濟學上,有一鱷魚法則:

「假設鱷魚咬住了你的一隻腳,你如果用手把自己的腳掙脫出來,你的手和腳就會同時被鱷魚咬住,你越掙扎,被咬的部位就越多。

唯一能活下來的機會就是,犧牲掉自己的這隻腳。」

生活很現實也很殘酷,不想失去更多,必須要忍痛取捨。

抱起了家人,就搬不了磚,那就洗乾淨手,歇一歇,和他們在太陽底下消磨一下時光。

沒有人會因少搬幾塊磚而生存不下去,卻有大把人在生離死別面前痛苦萬分,因為虧欠,因為曾經的不以為然。

財富與名譽只不過是生活的一種手段,塞得太滿便沒了生活。

泰戈爾曾說: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努力奮鬥的終極目標不是得到更多,而是失去更少。唯有懂得及時放棄,才能真正擁有。

知乎上有個帖子:

在學會如何放棄之前,你還必須搞清楚這三件事:

第一,你有什麼?

第二,你想要什麼?

第三,你能放棄什麼?

高贊的回答是: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什麼,很容易評估;想要什麼,內心多少也有想法;

最難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或不捨得放棄什麼,而這點恰恰最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

因為,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得到一切。」

一切所得的前提是放棄。

放棄一段無望的感情,彼此成全,才能遇到更好的歸宿;

放棄眼前的浮華,才能回歸自我,重新起航,抵達人生下一個巔峰;

放棄欲望,擁抱平實,才能真正地活得通透、幸福。

有人云:輕言放棄,是弱者;不言放棄,是愚者,懂得放棄,才是智者。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在不斷放棄中獲得更加完滿的人生。

願你餘生不再有執念,及時放棄,活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嚮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裡,你我共勉,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不執著,不糾結,學會放下,及時止損,才是智者的行為。遇到爛人不糾纏陸琪在博文《愛情需要止損》中說: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什麼,就會得到什麼。如果得到了不想要的東西,就要及時丟棄,否則就會越錯越厲害。錯誤的堅持,得到的一定是錯誤的結果,及時止損才是智慧的選擇。
  • 心理學: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拒絕做一個完美主義者
    有一種人,號稱是完美主義者,然而求全苛責本是一個漂亮的陷阱,也是一個很迷人的口號。很多生活節奏快的都市年輕人掉入這個「完美」的誤區中,只不過這種誤區常常是為人所不知。而一個人層次越高,越有智慧,其實越懂得懂得拒絕做一個完美主義者,比起完美主義,他們更多用探索的姿態面對世界與自己,從而活出自我的風格來。
  • 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包容!包容是大智慧!
    在老年人看來,因為有了它們,才找到了熟悉的氛圍和生活的節奏,才是自己的家。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節奏感。正如,有的人喜歡戲曲,有的人喜歡搖滾,有的人喜歡清靜,有的人偏愛熱鬧,有的人喜歡樸素,有的熱愛新潮。蘿蔔青菜,我就就愛這口,誰也管不著。但是,節奏感不同的人在一起是不是就一定產生不和諧?不一定!有位女同學說她自己是偽球迷。為什麼呢?
  • 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慢慢來」
    真正有智慧的人,學會了「慢慢來」,在匆匆忙忙的時光裡,活得從容淡定,其實是一道別樣的風景。01說話慢一點,避免「禍從口出」。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當你急著要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時候,往往你的觀點是錯誤的,起碼是片面的。你的話只是一面之詞、以偏概全,是沒有說服力的。
  • 懂得放棄,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位哲人說過:」如果你不能成為大道,那就當一條小路;如果你不能成為太陽,那就當一顆星星。決定成敗的不是你尺寸的大小——而在做一個最了解的你。」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選擇什麼的生活方式,而是在任何情況下能夠真實的做自己。經歷世事的磨礪,看清生活的本質後,我們逐漸明白,做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要一邊學會選擇,一邊懂得放棄。
  • 真正厲害的人,懂得「以逸待勞」
    有人說:「天天加班加點人,不厲害;準時上下班的人,才厲害。」你以為加班就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其實加班只是傷害了身體,並且說明了你的工作效率很低。真正厲害的人,懂得「以逸待勞」,不做以下四件事,總是不慌不忙。
  •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裝傻」
    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會犯錯,如果這次斤斤計較了,下次他抓住你的把柄,也要斤斤計較,這樣子的婚姻,就已經失敗了。要想有美滿的婚姻,偶爾就要學會裝傻。03聰明人自收鋒芒真正的聰明人,都會裝傻,懂得避諱,就算懂得多,也不會到處去炫耀,總是很低調。
  • 佛說: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有這三個特徵,看看你有嗎?
    想要有大智慧,遠離煩惱、災難、厄運就要從當下做起,努力去培植自己的福報,自開發自己的智慧,佛說這三種人,是最有智慧的,看看你有嗎?一、不妄語,不起妒忌之心。佛經中說: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這是說人的憎恨之心一旦升起,一旦爆發,就會把福氣都趕走了,只剩下怒火與所有的瘴氣,哪裡還會有幸運與福報呢?
  •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越有本事,或許就越要懂得隱藏自己,要注意了
    真真正正有大智慧的人,越有本事,越要隱藏自己。1、真正謙遜的人,可以吸收百家之長。在一個競爭的社會,真真正正能達到謙遜的人,屈指可數。為了把握住難能可貴的機遇,人們總要體現出自身能行,能夠勝任,怕太過于謙遜,機遇就被他人捷足先登了。
  • 婚姻面前,聰明的人懂得「知難而退」,愚蠢的人才「迎難而上」
    所謂「退一步」,並不是特指後退,也不是特指退縮,很多時候是一種智慧,退是為了更好地進,退是為了及時止損。比如感情當中,你愛錯了人,不放手不退步,要麼會原地踏步繼續受折磨,要麼會承受更多的折磨,這時候你就得退一步,放棄感情才能給自己換來活路。
  • 最聰明的人,都懂得及時「止損」
    王珂在該條微博下也評論:對不起,沒保住爸爸,沒照顧好你。詩人餘秀華曾經寫過:堅強不是一個好詞兒,兩岸的哈哈鏡裡,它只能扁著身子走過。有的人選擇體面,有的人選擇直面,不論是婚姻還是生活,都總歸要落地,那些不堪和苦言並不會因此消失,這和普通人並無二處。
  • 易經:真正懂得「謙」的人,會有實實在在的好運勢
    「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是一個好卦,代表安樂、快樂、自在,也代表積極的好運勢。一人逐步有實力,逐步壯大,就有了。偉大的人不驕傲,不自負,不傲慢,能夠自立自強,自強不息,謙虛謹慎,這樣的謙虛,必有豫,有好的運勢,這就是規律。
  • 真正高情商的人,懂得這樣說話,人緣好
    與人相處的小細節,往往最容易暴露一個人的修養與情商。你的嘴,就是你的風水。會說話讓人如沐春風,久處不厭。正如蔡康永所說:「你說什麼樣的話,你就是什麼樣的人。」真正高情商的人,懂得這樣說話,人緣好。你怎樣的說話,別人就會把你看成怎樣的人。當然,讓人感到舒服的話,並不是奉承,而是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懂得委婉地說,換個角度說。2真正高情商的人,說話有分寸,說話時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
  • 「我被老公氣病了」:婚姻裡懂得及時止損很重要
    嫁對了人,餘生都是歡喜,嫁錯了人,婚姻就是痛苦的開始。好的婚姻可以滋養你,讓你變得更好。而壞的婚姻卻讓你日漸枯萎,甚至能要了自己的命。人得到幸福最好的方式,就是善待自己,而善待自己的第一步,就是遠離傷害。人活一輩子,自己才是最重要的,這世上沒有誰值得用生命去換取。好的愛情、婚姻是錦上添花,而非人生的全部,懂得愛自己,就要學會及時止損、慢慢放下。
  • 懂得守「拙」,是一種智慧
    在上一篇文章中,說起了一代奇人洪英明在《菜根譚》中提出的「抱樸守拙」中處世大智慧之「抱樸」,即要善於過樸實淡泊、自然簡單的生活,幸福才會如約而至。在這裡,我們再談一談另一半「守拙」的智慧。守拙,是懂得謙虛內斂、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之人,是真正看得清、看得透、看得開之人。
  • 懂得包容,才是真正的智慧
    包容是來自人們心底的那份善良,仁愛於慈悲;倘若遇到與你一樣有著相同的愛與善的人,或許就能結伴為高山流水的知音。就像是綠葉的相互容納,海洋博愛的浩瀚。當你擁有了容納他人的胸襟,或許就能看到這個世界更多姿的一面。紀伯倫說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
  • 看完這個故事,我才明白:有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叫懂得「知止」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做一件事就一定要得到全部的好處 ,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得「知足常足,知止常止」的道理。所謂「知止」,簡單理解,就是適可而止的意思。以下分享的一個故事告訴你:做人做事,懂得「知止」,是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看完這兩個故事,我才明白:有一種極高的人生智慧,叫懂得「知止」。來看這個故事:有一個獵人,在森林裡設下了機關捕捉火雞,他在火雞經常出沒的地方,放了一個箱子,在箱子外面和裡面都撒上了火雞愛吃的玉米。
  • 充滿智慧的句子,把善良留給懂得感恩的人,而不是得寸進尺的人
    五、 只有當你面對生活中的累,坦然接受成長給予的汗水和淚水,每次都鼓起勇氣迎難而上勇敢地去解決困難,你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成長和力量。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兒機會,不停止一天努力。只要不放棄努力,小草也有點綴春天的價值。六、 人生就是一本書,封面是父母給的,內容是自己寫的,厚度可能不完全由本人決定,但精彩程度卻是自己創造的。
  • 有智慧的女人,不會只羨慕別人的好,而是懂得讓自己變得更好
    所以說,有智慧的女人,不只是羨慕別人的好,而是懂得讓自己變得更好。插圖:趙麗穎有智慧的女人,懂得虛心向優秀的人學習。有智慧的女人,除了心態好,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懂得虛心向優秀的人學習。畢業以後,她一直保持向他人學習的心態,不斷地向身邊優秀的人學習工作上的事情。6年過去了,珍變成一個自信且有能力的女人。她不但有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還在工作的城市買了房子和車子。現在的她,再也不是那個被人瞧不起的醜小鴨。美好的生活,是讓很多人都嚮往的。
  •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有稜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深度好文) 2020-12-14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