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雪兒(富書專欄作者)
千帆過盡,歷經世事滄桑後,你會發現,真正收入眼底的風景其實不多。
並不是所有遇到的人都是恰逢知己,看似風光無限也終有繁華落盡的荒蕪。
漫漫人生路上,總會遭遇各種失敗,走錯方向,愛錯人,選錯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分水嶺就是在於發現錯了之後的選擇。
是硬著頭皮將錯就錯,還是及時回頭,從頭再來?不同的選擇造就不同的人生。
楊瀾曾說:人生莫過於懂得如何放棄,屬於你的終究有限,放棄繁星,才能收穫黎明。
有時候,及時放棄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
如其將就,不如放棄
電影《一天》裡有句臺詞,記憶深刻:
「不要以靈魂知己的名義,去等不該等的人,蹉跎不該蹉跎的歲月。」
情感路上的一點點溫存,是很多人心中的硃砂記,而總忘了那抹蚊子血。
電視劇《餘歡水》裡,餘歡水因為妻子的一個微笑,幾句依噥軟語對她百般寵愛。
下雨天,頂著被上司罵得狗頭淋血的屈辱也要替妻子去接兒子;
中秋節為哄妻子開心,低三下四從公司要來幾瓶紅酒「福利」,被指貪小便宜,丟盡了臉面。
體貼妻子接送兒子不易,硬是想把母親留下的30萬遺產買輛車給她。
結果,每次都被妻子哭喊著數落他的不靠譜。
得知自己得了癌症後,把房子留給妻子,淨身出戶,深怕耽誤了她的幸福。
獨自一人在痛苦和愧疚中等待死亡,而妻子轉身就讓別的男人住進了家裡。
妻子來見他的唯一一次,竟只是讓他把可能到手的100萬「見義勇為」獎金轉到兒子名下。
傾其所有付出,苦心經營的婚姻,換不來一絲一毫的溫情和不舍。
餘歡水強忍著淚說:我知道,你從來都沒愛過我,原以為結了婚你會慢慢對我好點……
一段原本無望的感情,硬生生將兩個人的幸福捆綁在一起,蹉跎了歲月,也寒了人心。
情感的世界裡,越遷就越卑微,終有一天,為愛將的就,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網友曾總結了幾條「中國式寬容」:
「買都買了、來都來了、婚都結了,堪稱人們安慰別人或自我安慰的殺手鐧。」
在這樣的遷就之下,人們對於許多本不必容忍的事一忍再忍,導致自己苦不堪言。
面對不合適的人和感情,及時止損是一種智慧。
柏拉圖有句至理名言:如果不幸福、不快樂,那就放手吧。
及時放棄,不斷向上
有人曾對高曉松無比羨慕地說:「你這輩子真走運。」
高曉松回答道:「我走運是因為我知道放棄。」
回顧他的前半生,你會發現,高曉松的成就是在一次次放棄中得來的。
大學期間父母給他設計的人生軌跡:讀完清華、留學國外讀博,未來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
思考了一段時間,他確定這不是自己想要的,毅然退學,做起了音樂。
不久,高曉松以《同桌的你》這首風靡全國的校園歌曲,一夜成名。
隨著《戀戀風塵》、《蕾》等歌曲的竄紅,高曉松拿獎都拿到手軟。
在很多人眼裡,這應該已經是人生的巔峰了。人生得此風光,夫復何求?
他卻突然「退隱」不務正業地遊遍歐美各國,寫起了小說來。《寫在牆上的臉》、《地時花開》等,一本本暢銷書陸續面市。
高曉松真的很「走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任何一行都能如魚得水。
搞音樂、週遊世界、寫書,這些都玩出了風頭,就再重回螢屏,做主持,在《奇葩》說當導師。
正當紅,高老師又玩起了急流奮退,啥通告都不接了,只專注自己的節目《曉說》。
佛經上說:如何向上,唯有放下。
每一次退隱,就是一次重生,只有放棄眼前的榮耀,回歸平凡才能再揚帆起航。
古人有云: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
放棄,並不是失去鬥志,而是學會權衡,貯蓄更大的能量,爭取更多的可能。
人生總要懂得取捨,才能得到更多,眼前擁有的就如一片樹葉遮住了眼睛,如果不放棄這片葉子,你就不會發現眼前這一大片森林。
貪即無,為生存放棄「生存」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生難得圓滿,半盈半虧才是人生最佳狀態,倘若一味強求更多,最後只能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的下場。
託爾斯泰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想得到一塊土地,地主就對他說,清早,你從這裡往外跑,跑一段就插個旗杆,只要你在太陽落山前趕回來,插上旗杆的地都歸你。
那人就不要命地跑,太陽偏西了還不知足。
太陽落山前,他是跑回來了,但已精疲力竭,摔個跟頭就再沒起來。
於是有人挖了個坑,就地埋了他。
牧師在給這個人做祈禱的時候說:「一個人要多少土地呢?就這麼大。」
人出生時兩手緊握,什麼也沒帶來,死時,兩手攤開,什麼也帶不走,唯有身下這堆土。
歌德有句名言:生命的全部奧秘,就在於為了生存,而放棄生存。
看著很矛盾,細細琢磨下來,真的很精僻。
你以為那些生存的必需越多越好,孰不知卻是生命的所累。
家財萬貫,日食不過三餐,廣廈萬千,夜眠不過六尺。
而你卻要為此拼盡全力,犧牲健康,浪費了和家人在一起相伴的時間,錯過了無數個感知美好的時光。
經濟學上,有一鱷魚法則:
「假設鱷魚咬住了你的一隻腳,你如果用手把自己的腳掙脫出來,你的手和腳就會同時被鱷魚咬住,你越掙扎,被咬的部位就越多。
唯一能活下來的機會就是,犧牲掉自己的這隻腳。」
生活很現實也很殘酷,不想失去更多,必須要忍痛取捨。
抱起了家人,就搬不了磚,那就洗乾淨手,歇一歇,和他們在太陽底下消磨一下時光。
沒有人會因少搬幾塊磚而生存不下去,卻有大把人在生離死別面前痛苦萬分,因為虧欠,因為曾經的不以為然。
財富與名譽只不過是生活的一種手段,塞得太滿便沒了生活。
泰戈爾曾說:
「有一個夜晚,我燒毀了所有記憶,從此我的夢就透明了;有一個早晨,我扔掉了所有昨天,從此我的腳步就輕盈了。」
努力奮鬥的終極目標不是得到更多,而是失去更少。唯有懂得及時放棄,才能真正擁有。
知乎上有個帖子:
在學會如何放棄之前,你還必須搞清楚這三件事:
第一,你有什麼?
第二,你想要什麼?
第三,你能放棄什麼?
高贊的回答是: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什麼,很容易評估;想要什麼,內心多少也有想法;
最難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或不捨得放棄什麼,而這點恰恰最能決定你想要的東西能否真正實現。
因為,沒有人可以不放棄就得到一切。」
一切所得的前提是放棄。
放棄一段無望的感情,彼此成全,才能遇到更好的歸宿;
放棄眼前的浮華,才能回歸自我,重新起航,抵達人生下一個巔峰;
放棄欲望,擁抱平實,才能真正地活得通透、幸福。
有人云:輕言放棄,是弱者;不言放棄,是愚者,懂得放棄,才是智者。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是在不斷放棄中獲得更加完滿的人生。
願你餘生不再有執念,及時放棄,活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雪兒,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學員,富小書的人,嚮往遠方的詩意也沉溺眼前的苟且,喜歡寫有溫度的文字,願在溫情的歲月裡,你我共勉,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