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步入國慶假期以來,電影市場的捷報就不停傳來。
10月3日13時,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2020年度中國內地總票房突破100億元。其中,據年度票房排名顯示,電影《八佰》和兩部國慶檔電影《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分別位列前三。三部電影貢獻了將近50億元票房。
10月6日9時45分,國慶檔(10月1日至8日,含預售)的電影總票房已破30億元,《我和我的家鄉》以13.5億元票房領跑大盤,《姜子牙》11.7億元。9月25日上映的《奪冠》累計票房達5.4億元,9月30日上映的《急先鋒》1.9億元,10月4日上映的《一點就到家》累計票房已接近5000萬元。其中檔期首日票房達到7億元,成為今年電影市場單日票房的高峰。
10月7日14時27分,國慶檔實時總票房(含預售)破35億元。《我和我的家鄉》以16.2億元房領跑大盤,《姜子牙》12.8億元。9月25日上映的《奪冠》累計票房達5.9億元,9月30日上映的《急先鋒》2.1億元,10月4日上映的《一點就到家》累計票房7340萬元。
今年的國慶檔堪稱一波三折。
在國慶前發出的首批片單中,《奪冠》《姜子牙》等多部春節檔撤檔影片定檔,另有《我和我的祖國》系列影片《我和我的家鄉》加入國慶檔大軍,消息一出就賺足了人們的眼球。
曾有業內人士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大片雲集充分調動了廣大影迷的熱情,最大限度的激活國慶黃金周市場,國慶檔有望出現報復性消費。」彼時,有數據統計,《奪冠》《我和我的家鄉》《急先鋒》《姜子牙》「想看」人數超過200萬。
中金公司預計,國慶假期8天票房有望達到36億—46億元,恢復至去年同檔期7天的86%—110%。
然而,國慶前夕,預售成績卻開始令人憂心。
在國慶檔9月22日開出預售之後,首日大盤僅有約1500萬元。其中《我和我的家鄉》雖然是預售冠軍但也只有600多萬元,此外,《姜子牙》500多萬元,《急先鋒》300多萬元。而後面便是斷崖式下滑。
隨著國慶檔正式拉開序幕,妥妥的票房利器《奪冠》《姜子牙》卻出現口碑兩極分化的態勢。
為了暫避《姜子牙》鋒芒而將上映時間從10月1日改檔至10月3日的國漫電影《木蘭:橫空出世》上映僅僅三天就匆匆撤檔。在上映的三天裡,其票房僅有673萬元且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備受爭議。
儘管有些波折但目前票房已超過35億元的國慶檔依然為今年停擺來大半年的電影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這樣的成績即使是在疫情前的國慶票房排行榜中也能擁有姓名,這一數字僅次於去年同期,對比2018年國慶檔總票房,超過了10億有餘。
資料顯示,2016年到2019年國慶檔票房分別為5.1億元、26.56億元、19.08億元、44.66億元。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顯示,2016-2019年國慶檔票房(不含服務費)分別佔全年的3.50%、4.32%、3.12%和6.99%。
如今長達八天的國慶檔已近尾聲,你為國慶檔貢獻了多少票房?
新金融記者 郝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