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教師節,不少學生給自己的老師送上了祝福。不過,作為Z世代的他們並不滿足於傳統樣板,而是紛紛秀出自己的年輕創意,徵服了老師和網友。其中,有一個祝福與眾不同,更是在全網掀起了熱議。
一位學生為了給自己的老師送出別具一格的教師節驚喜,跑到老師的QQ空間深度「考古」,意外發現了老師15年前對《仙劍奇俠傳1》悲劇結局的意難平。於是,他聯合本班的學生一起「策劃」了一場QQ群「戲」,胡歌曾經扮演過的角色紛紛上線,與老師對話並助力「李逍遙」逆轉時光、改變歷史,為老師「語C」圓夢,送上教師節祝福。
老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個確實沒想到,剛一進群,裡面就各種胡歌演的角色跟我對話,一下子有點懵。後來他們跟我說這叫語C群戲,不僅播放了經典音樂製造氣氛,還給了李逍遙和趙靈兒一個圓滿的結局,我還是蠻感動的,這幫孩子挺用心的。」
語C作為Z世代的「新寵」,是語言Cosplay的簡稱,字面意思是用語言文字的形式,來進行某個角色或者人物的演繹。即假定自己是某個特定角色,並將該角色置於特定情境中,以文字形式表現其所說、所想、所見、所為。可以說,語C就是一種力求符合該角色設定的二次創作,所成作品稱為「戲」。
喜歡語C的年輕人大多聚集在QQ,通過語C的方式模仿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物,並以QQ群為主陣地,通過成員間互相交流角色理解以及互相評價戲文、對戲等方式展開互動和社交。在語C群裡,他們可以演繹古典名著如《紅樓夢》、《西遊記》和《三國演義》、熱門影視劇如《隱秘的角落》和《哈利波特》,亦可演繹ACG作品如《王者榮耀》和《狐妖小紅娘》,創作戲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包括對角色的理解,故事情節的構思和語言的運用。
「語C」作為一個較為小眾的亞文化群體,在年輕群體中有一定的影響力。在一項調查中顯示,92.9%的95後聽說過「語C」,有57.4%的95後嘗試過「語C」。 據《Z世代社交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年輕人在社交平臺上記錄自己獨特的生活隨想,喜歡在虛擬世界裡與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而語C滿足了他們強烈的分享欲和「人設」需求,通過語C文化的全新演繹,年輕人在特定圈層得到其他人的認同,獲得了更多的精神滿足。
此次「語C」圓夢事件給了促進新型師生關係這個課題一定參考價值,傳統師生關係中,對學生來說,老師就是傳道授業解惑的「良師」角色。而在新型師生關係中,老師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能與學生進行平等輕鬆的交流,秉著開放心態去了解年輕人的文化並去理解他們,讓諸如「語C」「古風」這類普遍存在於Z世代中的亞文化逐漸破圈,被主流關注。而這種通過將年輕人亞文化嫁接在不同世代的情感共通點上的做法,亦能磨平代際理解障礙,促進師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