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與琴知丨古琴圈的「行話」,你知道多少?

2021-02-28 古琴師

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古琴中國  

三百六十行,行行話不同,如果要一個外行人儘快懂得門道,那麼行話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想我泱泱古琴界,幾千年的歷史,豈不也有幾句拿的出手嚇唬外人的行話麼?於是細細梳理一番,大家數數看自己入行有多深吧。

床:

在古琴界,「床」可不是指你睡覺的地方,而是古琴專屬的量詞。這個量詞是怎麼來的,眾說紛紜,但絕對是琴圈裡的行話,外人聽到的反應通常是:「什麼?一床琴?床琴是啥?」

琴派:

「請問姑娘師承何派?」

「小女子兩廣嶺南派,敢問公子?」

「在下山東諸城派。旁邊這位仁兄乃江南浙派,這位是廣陵派琴友。」

「幸會幸會,姑娘你們這是?」

「城西有琴會今天來了好多琴友,像虞山派、浦城派、蜀派、九嶷派、梅庵派都來了很多前輩,一起過去 ?」

「前面請。」

瞧瞧,還有哪家樂器能有這樣的江湖味和歷史感?琴派是古琴音樂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地域、師承的原因,逐漸形成了具有不同演奏風格及傳譜的流派。當然,現在當代的大多數琴家早已博採眾長,不拘泥於一派了,不過琴派依然是古琴獨有的一道風景。


打譜:

簡單來說,打譜就是按照琴譜彈出琴曲的過程。但注意,平時練琴時照著譜彈的可不叫打譜。打譜其實是一項考古和翻譯的工作,特指把只標記指法和弦位的古譜(減字譜),轉化成富有節奏、可以傳播的音樂。打譜對專業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熟悉古琴的一般旋律和演奏技法,還要精通歷史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還原琴曲本來的面貌。

斫琴:

斫(zhuo)古琴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非比尋常,就連製作古琴的稱呼都是專有的,不叫「做琴」「制琴」「造琴」,而是叫「斫琴」。相應的。斫琴的人就被稱為「斫琴師」而著名的斫琴師就叫「斫琴家」。

斷紋:

指古琴琴面上由於長年風化和彈奏震動而形成的各種裂紋。外行人看到一張布滿斷紋的琴,可能會說:「這琴太破了,都裂成這樣了。」可圈內人都懂,這可是寶貝,說明歷史悠久,很有可能是值得收藏的古琴。當然由於斷紋琴的價值高,現在市面上很多斷紋其實是刻意做出的效果,所以要收藏,還是得擦亮眼睛。


琴歌:

也叫弦歌,特指一邊彈琴一邊吟唱詩詞。這種音樂表現形式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流行了,「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大漆:

也叫生漆,是一種天然的樹脂塗料,而琴圈術語裡的「大漆」通常就是指古琴漆面是由純天然生漆製成的。與此相對的就是「化學漆」「合成漆」。由於大漆的生產和製作成本都較高,因此上有大漆的古琴價格也比較高。

廠琴:

通常指由琴廠大批量生產製作的古琴,成本較低,生產效率也比較高,因此價格也相對低廉,受到廣大初學者和經濟條件有限的愛好者青睞。無論購買什麼價位的古琴,一定要請老師或者專業人士看看或參考。

開指:

原指只有一小段的琴曲小品,但現代古琴圈的語意裡「開指」常指入門的意思。比如大多數人的開指曲都是《仙翁操》《滄海一聲笑》等。也常在網絡上看到「某某大神開指就是《平沙》,膜拜呀!」

絲桐:

古琴的同義詞,由於古代的琴弦是由絲製成的,而琴面則多是桐木,因此古琴也被叫做「絲桐」。讀古詩時但凡見到「絲桐」二字,就是指古琴無疑了。

琴名:

在古代,琴可不僅僅是一件樂器這麼簡單,她是有著生命和靈性的伴侶,因此歷代琴人都很樂衷於給自己珍愛的古琴起名字,寄託對琴的情感。起好之後,還會將名字鐫刻在琴底的上方,甚至會再題上一首詩或幾句話,加上印章,這些文字合起來,又被稱為「琴銘」,顧名思義,「銘刻於琴」。很多琴的名字都非常有詩意,比如「九霄環佩」、「玉壺冰」、「松石間意」、「一池波」、「枯木龍吟」、「太古遺音」等等。


琴歌:

也叫弦歌,特指一邊彈琴一邊吟唱詩詞。這種音樂表現形式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流行了,「《詩》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現在比較流行的琴歌有《鳳求凰》《陽關三疊》《關山月》等。

雅集:

琴人知音相聚撫琴的集會,在一些雅集上,不僅僅有古琴演奏,還會伴有茶道、香道、書法等其他傳統藝術。


操:

古時候,彈琴也叫操琴,漢代著名琴家蔡邕的琴學專著就名為《琴操》。一些琴曲的名稱也以「操」結尾,通常這類琴曲都是大中型的獨奏曲目,被喻為古琴曲中的「長韻詩」,《文王操》《龍朔操》就是很好的代表。

老八張:

彈古琴的如果不知道老八張,那就太不合格了。所謂「老八張」,指的是一套古琴CD,共有八張。CD中的曲子是在1956年時為搶救古琴音樂、保護古琴史料而錄製,為後世研究及傳承古琴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CD中有查阜西、管平湖、張子謙、吳景略等一大批老一輩古琴大家的珍貴錄音。因其年代之久、地位之重,而被大家親切地稱為「老八張」。


神器:

網絡古琴用語,專指在網上購買的廉價劣質古琴。很多古琴愛好者沒有實體店可以購買古琴,只能在網上淘貨,但結果往往因為經驗不足被忽悠矇騙,最後拿到手的是品質極差甚至不能彈的琴,廣大網友將之戲稱為神器:「看你那500塊買的神器,也就只能劈了當柴燒。」

打板:

彈空弦散音或按彈琴弦時,琴弦與琴面發生碰撞產生的雜音,通常是因為嶽山太低或琴面琴體變形造成的。古琴不打板是對質量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張新琴打板,那麼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一張不合格的琴。

煞音:

也叫沙音,因為琴面過度不平滑,使得在按彈琴弦時,弦與琴面若即若離所產生的一種刺耳的雜音。同打板一樣,出現煞音有可能是一開始琴的製作就不合格,也有可能是長期變形所導致的。

抗指:

有些古琴的琴弦離琴面過高,在按弦時感覺到吃力和手疼,那麼這張琴就是抗指的,長期彈奏不僅傷手,而且影響學習。因此,再便宜的琴,也應該滿足不打板、無煞音和不抗指這三個基本要求,否則,就不能稱之為一張可以彈奏的古琴。


琴友:

會彈古琴但並不以此為專業的人,即古琴愛好者,類似於戲曲界的「票友。」

琴人:

顧名思義,琴人就是指彈琴的人,但通常古琴圈裡說到「琴人」,總是會多多少少帶有一點超凡脫俗、清心寡欲的意味,「琴人」不一定是著名的演奏家,但一定是心境平和、修身養性的中和之人,比如總有人說:「世風日下,現在彈古琴的人多,真正的琴人少啊!」

琴社:

在古代,琴社是指琴人自髮結成的社團,定期雅集聚會探討琴藝,其性質類似於「詩社」。現在,琴社通常代指教授古琴的場所,同類型的名稱還有「琴館」、「琴堂」等。

琴衣:

給古琴穿的衣服,其實就是琴囊,但聽起來可比「琴囊」或者「琴套」好聽多了,通常都是典雅布藝的,手工的話就更有範兒了。

輕微淡遠:

常用來形容古琴的音色,其實最早在明代時是用以描述虞山派的,後世漫漫轉變為古琴音樂的概括性特徵了。

老琴:

通常指民國以前的琴,因其歷史較為久遠,往往收藏價值較高,近年來在古琴界和收藏界都受到了很大青睞。但若以演奏為主要目的,老琴也許並不是很好的選擇,傳世的老琴裡,音色和品相俱佳的還是少數。

琴曲欣賞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深度解密:古琴圈裡的「假老師」
    正因如此,這就導致了古琴圈還盛產「假和尚」、「假道士」。 究其原因,因為其他樂器的培訓市場競爭大且專業性強,沒有些真功夫的很難收到學生,你見過學了一年鋼琴的人去當鋼琴老師嗎?而古琴則不一樣,隨便學個十來節課,學個仙翁操、秋風詞就開館招生的實在是不勝枚舉。更何況,找一些名家合個影,籤個名,堂而皇之的對外宣稱師承某某大師。
  • 音樂知識問答丨淺談羽管鍵琴
    3、鋼琴家特裡福諾夫專訪丨「我在遊泳池裡練琴」;4、十五問王羽佳丨「演出」對你意味著什麼?5、王羽佳訪談丨「穿長裙?待我四十歲!」6、王羽佳專訪丨她贏得了沒有參加的「比賽」!7、採訪阿格裡奇丨「音樂必須是自然流露的事情!」 8、帕爾曼追憶海菲茲丨「這麼多小提琴家都試圖模仿他,但他們的演奏卻成了活生生的諷刺。」;9、蕭邦大賽訪傅聰丨「這個比賽沒有完美的瑪祖卡。」
  • 「羽管鍵琴是我的生命」丨紀念羽管鍵琴家萊昂哈特
    在採訪中,他很樂意承認,大多數的本真演奏其實是基於假設,因為我們關於古樂的本來面目,確實所知甚少。對於認為羽管鍵琴對於現代音樂廳來說,聲音過於纖細的人,老頭子堅持認為需要作出改變的是觀眾,而不是演出場地,他說:「當聽眾的耳朵可以適應它的音量和它的優雅時,羽管鍵琴是最好的樂器之一。」
  • 京劇行話集錦
    [誤場]行話.指演員未能按時到達劇場扮戲, 延誤了上場.[冒場]行話.和誤場相反.指演出時,演員過早的出現在舞臺上.[怯場]行話.演員因為初次登臺經驗不足或對所演之戲生疏等緣故, 臨場心慌而失去控制力, 使演出效果受到影響.[暈場]行話.
  • 專業「行話」大測試,一起來挑戰吧!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大學專業數不勝數今天,小薇帶你跨越這座山一起來看看各個專業的「行話」吧!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三大面五大調」是為美術專業同學所熟知的「行話」。三大面是指物體以明暗不同,被分為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調是指物體因接受光線的角度不同,分為亮面、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層次。@Vincent:很多人覺得素描很簡單,但真正動筆了以後,你會發現,處處都是雷點。
  • 與琴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多少?
    賣劍買琴  指沒有功名意識,志在歸隱對牛彈琴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焚琴煮鶴  把琴當柴燒,把鶴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和如琴瑟  比喻夫妻相親相愛。劍膽琴心  比喻既有情致,又有膽識(舊小說多用來形容能文能武的才子)。胡亂彈琴  比喻胡扯或胡鬧。
  • 闖蕩翡翠玉石市場,你確定這些行話都知道了嗎?
    「行有行規」,行也有行話,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的行話,同樣在玉器界也是如此,要想成為一個合格的翡翠業界的人,這些行話都是要知道的,而且還要會運用這些行話。1、開門是由成語「開門見山」所演化而來的,通常指的是那些一看就知道是真品的,不開門指的是仿品。2、撿漏說的是慧眼識珠,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到了高的收藏品。
  • 詩詞丨有心欲寫無邪句,無奈月圓有所思
    圖片丨網際網路《夜雨》七絕雨帶微涼洗碧空,欲留心事脆弦中。隔窗猶記琴聲起,對岸葉鳴夜溼風。圖片丨網際網路《鄉愁》七絕雨打芭蕉水滿池,鄉愁如酒少人知。有心欲寫無邪句,無奈月圓有所思。圖片丨網際網路《秋思》七律暑盡涼來又一秋,稻香燦燦喜盈眸。
  • 飛花令,含有鳳凰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那麼,含有鳳凰的詩句,你知道多少?——五代·李煜《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唐·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唐·李賀《李憑箜篌引》趙瑟初停鳳凰柱,蜀琴欲奏鴛鴦弦
  • 冰雪運動知多少丨這是雪上項目獨有的魅力所在...
    冰雪運動知多少丨這是雪上項目獨有的魅力所在.......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冰雪運動知多少
  • 琴心丨何謂「按欲入木,彈欲斷弦."
    所謂按欲入木,是指彈琴時,左手按弦要方正堅實。對這一點,大多琴家們是共許的。      對於琴者來說,「按欲入木」是起碼的要求。彈琴之時,要一絲不苟,先要注意音位準確,然後要體味「堅實」之訣。所謂「堅實」,按弦時「必一指卓立於弦中,重如山嶽,動如風發,清響如擊金石,而始至音出焉,至音出,則堅實之功到矣。」
  • 你為學琴燒了多少錢???
    一入樂器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既然選擇了玩樂器,燒錢就註定了即使不是大師級別,也會或多或少燒至於燒多燒少,那就要因人而異了下面看看大家為你心愛的樂器燒了多少錢  by 許繼光我學琴一年, 剛開始用的是幾百塊錢買的一個二手琴,再到一臺兩萬的琴,再到現在4萬七的琴。  by 藝術學琴3個月,算上買琴、買肩點、琴盒、松香等等各種配件一萬了。  by 小康康要說燒掉的錢一共3w多。其實作為一種愛好,只要有相應的經濟實力,投多少錢都不為過。
  • 《X戰警:黑鳳凰》丨琴徹底黑化!萬磁王、X教授、魔形女必有一死!
    緊接著,「X戰警」系列新作《黑鳳凰》發布了首款海報海報中,陰影下的琴釋放出的氣焰形成了X,極具壓迫力這個角色的身份至今未公布,在接受採訪時,勞模姐也守口如瓶,僅僅透露說她的角色在琴黑化道路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她能夠利用琴來操縱世界,可能是一個外星人。在原著漫畫中,Mastermind就是促成琴徹底黑化的人。
  • 拇指琴|《你離開的事實》(《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帶上拇指琴去旅行淘寶店鋪:拇指琴宋小《你離開的真相》也有叫《
  • 以後在古玉圈混 ,多少得懂點行話!
    每個行業都有行話,收藏界尤甚,外行人一下子搞不明白。玉器收藏當下方興未艾,初涉此道,必須先搞懂這個行業的江湖術語、行話。
  • 武漢方言手冊火了,你不能不知道的方言、黑話、行話那些事兒
    咱們經常碰到外地的夫妻老婆店,和你交流的普通話標準得很,但是一扭頭,一長串家鄉話脫口而出。這種明目張胆的「私人交流」,就是欺負你聽不懂。鄉音無改鬢毛衰,老鄉依然是中國人語系中非常重要的「身份認同」。 再次,語言的社會性失真表現在行話,甚至黑話。 黑話統稱為純典或者唇典,行話。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兩種情形。
  • 劉伯溫第21世孫存失傳蕉葉琴圖紙 欲複製古琴(圖)
    他帶著失傳的劉伯溫蕉葉琴圖紙,欲複製一張古琴,端放在故鄉浙江青田劉伯溫紀念館裡。王玉鵬告訴記者,他將用距今已經2000多年的漢代杉木製作這張蕉葉古琴,其聲音蒼古,更賦予其歷史感。此外,劉育誠特地委託本報,幫助其尋找劉伯溫後代劉世延一支在揚州、南京的子孫,因為這段家譜目前還是空白。
  • 你的控制欲是哪種類型丨控制欲指數評估
    「談戀愛之前我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戀愛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回我消息超過半個小時,我就會胡思亂想;他發的朋友圈動態有一段時間沒有我,就開始懷疑他是不是對我的感情變淡了;我甚至悄悄留意他在微博跟誰互動,他前女友的動態,希望能知道他每天都在想什麼。我知道自己沒有安全感,需要他不斷給我明確的愛,才能心安。」
  • 拇指琴經典離別歌曲丨特別版《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愛卡林巴的你 讓彈琴更簡單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帶上拇指琴去旅行淘寶店鋪:拇指琴宋小小
  • 「琴是每天都要彈的」丨周廣仁先生為什麼長壽?
    2015年3月10日我問周廣仁:「你祖父給你取名『廣仁』對你一生有影響嗎?」周廣仁說:「不知道。但是我很喜歡這個名字。不久前去山西五臺山,山裡有個寺就叫『廣仁寺』我很欣喜,寺裡的主持說,這個寺就是為過路和尚修的。」廣仁,廣施仁愛,其實這也是周廣仁長壽的原因之一。取個好名字,照亮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