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本文請回答以下問題
1、羽管鍵琴的前身是什麼琴?
2、現存最早羽管鍵琴製作於何時?
3、羽管鍵琴因為何被鋼琴取代?
請文末留言作答
參與者添加微信
獲取電子書獎品
可申請加入音樂欣賞群
以及鋼琴群與音樂資料群
一、羽管鍵琴的歷史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關於羽管鍵琴(harpsichord)的問世,我們可以追溯到14世紀初。一種古代的小型弦樂器索爾特裡琴(psaltery)被認為是羽管鍵琴的前身。演奏者一手扶著樂器並控制著制音器,另一隻手握著撥片撥動琴弦演奏。大約在14世紀末,出現了配有鍵盤的索爾特裡琴,它同時具備了一個直角形的音箱。這就逐漸形成羽管鍵琴的雛形。
psaltery
這種翼狀的樂器在15世紀中期被亨利-阿爾諾(Henri Arnaut)介紹於眾,並在15世紀晚期聞名於整個歐洲。雖然我們無法找到保留至今日的來自15世紀的樂器樣本,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從雕塑、繪畫和袖珍畫等藝術形式中發現,與我們現存的那些16世紀羽管鍵琴樣本相比,15世紀的羽管鍵琴更短並且擁有相對更厚的外殼,而16世紀的羽管鍵琴外殼都是由非常薄的柏樹製造的。
目前現存最早的羽管鍵琴製造於16世紀早期的義大利。雖然我們掌握的關於羽管鍵琴的早期歷史的了解與研究還十分有限。但是,在16-18世紀,羽管鍵琴經歷了相當程度上的革新並且成為了歐洲最重要的樂器。與此同時,不同國家的羽管鍵琴製造流派也逐漸建立起來,最著名的流派有義大利、佛蘭德斯、法國、英國和德國。在此時期,羽管鍵琴的外觀也得以進一步的發展,刷上顏料裝飾的琴蓋變得更加的時尚流行。幾乎所有的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都以羽管鍵琴來創作作品並演奏。
二、羽管鍵琴的構造
羽管鍵琴普遍有翼狀的琴身,這與我們今天的平臺鋼琴相似。然而,它的比例相比於平臺鋼琴更窄並且更長,而且羽管鍵琴的琴蓋和內部的支撐杆也比平臺鋼琴要更加輕。當然,羽管鍵琴也被製造成其它的形狀,比如virginal(一種小長方形的樂器)、spinet(一種被製造成多邊形的羽管鍵琴)以及clavicytherium (一種相對不太普及的直立式羽管鍵琴)。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virginal 和spinet 這兩種羽管鍵琴通常可以被互換使用。
雖然羽管鍵琴的外形與我們今天的現代鋼琴相似,並認為是現代鋼琴的前身,但是它的操作原理卻與現代鋼琴有著明顯的區別。
就現代鋼琴而言,演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使鋼琴內部的錘子敲擊琴弦以發出聲音,並可以通過踏板的使用來改變聲音的音色。然而對於羽管鍵琴,琴鍵連接的是一個垂直的「頂杆」(jack)而非錘子,並且這個裝置上面包含著一個活動的舌片(tougue)。同時,舌片連接著一個撥子(plectrum),當演奏者按下琴鍵,頂杆會抬起,同時帶動撥子並撥擊琴弦。當鬆開琴鍵的時候,頂杆回落,撥子繞過琴弦落下,舌片被彈回原處。與此同時,聯接於頂杆上的制音器接觸琴弦,使琴弦的震動停止,終止聲音。
關於聲音的傳播,羽管鍵琴的製造者使琴弦穿過對應的琴碼來並連接置於琴弦之下的共鳴板,通過琴碼,使共鳴板接收到琴弦的震動頻率從而將聲音擴大。普遍來說,羽管鍵琴通常配有兩套或者兩套以上的琴弦,每一套琴弦產生不同的音色。一套高於通常音高一個八度的琴弦我們叫作4寸音栓,另一套與正常音高相同的琴弦我們稱之為8寸音栓,有一些20世紀製造的羽管鍵琴會配備16寸音栓,它的音高會比正常音高低一個八度,但是這樣的配備裝置在古老的羽管鍵琴上是非常罕見的。由於製作撥子的材料不同以及接觸琴弦的點不同,所以即使兩套8寸音栓的琴產生的聲音也是完全不同的。
三、羽管鍵琴的局限性
最初羽管鍵琴製造撥子的材料通常是鷹,烏鴉或者類似鳥類的羽莖,隨後慢慢演變成皮革或者塑料。羽管鍵琴的音色取決於製作撥子的材料以及琴弦的長度。羽管鍵琴沒有踏板來調節音色,當琴弦被撥動發聲之後,聲音延遲的時間很短。
由於羽管鍵琴撥弦的發音方式較為粗糙直接,以至於羽管鍵琴的鍵盤無法具備觸摸感應的琴鍵,也就是說,在彈奏的時候,我們只能演奏出一種單一的音色,演奏者無法對音色或者音量做出任何控制和改變。
由於羽管鍵琴音色上的局限性,使得作曲家在為羽管鍵琴創作時更具創造性,而且技藝高超的演奏者也可以將音色的變化提高一定的層次。作曲家運用顫音或者其他裝飾音使聲音得到更長的延續。演奏者也可以用連奏和斷奏的不同演奏方法來彈奏出相對連貫的聲音和斷奏。雖然音色上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羽管鍵琴的表現力,但這個樂器依舊擁有其獨特的優美音色。這種音色不僅得到專業音樂家的青睞,而且當時歐洲的家庭也及其偏愛這種高貴優雅的樂器並請人製造私人的羽管鍵琴。
1750年前後,雖然有大量出色的羽管鍵琴遍布歐洲各地,但僅有小部分的作曲家依舊為羽管鍵琴作曲。此外,由於音樂的風格逐漸變得輕鬆以及人們對聲音強度變化的關注與日俱增,當時其它的樂器又能創造出具有強弱音色變化同時又富有表現力的聲音,這直接加速了樂器新功能的新起。這包括了用膝蓋或者腳控制的裝置,它不僅可以使演奏者能夠快速的更換演奏的音栓,同時還可以實現音量的漸強和減弱。這些革新的變化使羽管鍵琴的製造者不得不在設計上做出相應的改變,但羽管鍵琴在聲音上的局限性最終還是導致了羽管鍵琴被現代鋼琴所替代。
四、羽管鍵琴的現狀與未來
中國羽管鍵琴的歷史可以追溯到400年前,利瑪竇來華訪問時向當時的明朝皇帝獻上的羽管鍵琴被認為是中國的第一架羽管鍵琴。至今為止,中國大陸大約有超過30臺羽管鍵琴,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的音樂廳,音樂博物館及各大音樂學院。雖然近幾年來,羽管鍵琴的的身影正逐漸回到音樂的舞臺,但對於羽管鍵琴的普及和欣賞還處在十分初級的階段。作為國內音樂教育的典範,各大音樂學院對於羽管鍵琴課程的開展還十分有限。相較於國內,國外對於羽管鍵琴的復興卻十分的成熟。不僅音樂學院裡有完善的課程設置,以提供專業學生學習。在各種音樂節,音樂會上我們都能看到羽管鍵琴的身影。羽管鍵琴的復興培養了一群嶄新的愛好羽管鍵琴的製造者。他們熱愛羽管鍵琴的聲音,同時他們擁有這樣珍貴的機會製造羽管鍵琴,並在音樂歷史上留下他們自己的篇章。有相當數量的顧客向專業的製造者購買羽管鍵琴。每年大約有100件由美國製造的羽管鍵琴銷往世界各地,諸如樂團、音樂組織和私人演奏者等。
五、結語
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羽管鍵琴復興的時代,自從19世紀被現代鋼琴取代後,羽管鍵琴的演奏家和曲作者就一直在為羽管鍵琴的復興而努力。特別是針對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它是孕育在當時這種盛行的樂器中的。羽管鍵琴的聲音是獨特的,大不同於現代鋼琴,它不應被遺忘。
音樂編譯組公眾號往期推送:1、八十歲時論阿勞丨論阿勞的演奏藝術;2、八十五歲論阿勞丨他的演奏何以偉大?3、鋼琴家特裡福諾夫專訪丨「我在遊泳池裡練琴」;4、十五問王羽佳丨「演出」對你意味著什麼?5、王羽佳訪談丨「穿長裙?待我四十歲!」6、王羽佳專訪丨她贏得了沒有參加的「比賽」!7、採訪阿格裡奇丨「音樂必須是自然流露的事情!」 8、帕爾曼追憶海菲茲丨「這麼多小提琴家都試圖模仿他,但他們的演奏卻成了活生生的諷刺。」;9、蕭邦大賽訪傅聰丨「這個比賽沒有完美的瑪祖卡。」 10、韓國鋼琴家趙成珍訪談丨「如果我遇見蕭邦……」;11、憨豆先生採訪郎朗丨談蕭邦以及古典音樂普及;12、古稀之年克萊默訪談丨談《克萊默版貝多芬協奏曲》(亨勒出版社);13、「奧伊斯特拉赫經常鼓勵我,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聲音」丨「當代怪傑」吉頓·克萊默訪談;14、「指揮家」李雲迪訪談丨「音樂源自內心,這就是為什麼即便我們一遍遍地彈奏相同的曲子,表演依然不是機械化的原因。」 15、郎朗弟子馬克西姆·朗多訪談丨「郎朗對所有事物的熱情深深感染著我,當我們在一起演奏時,可以感受到創造出的音樂竟然如此歡樂!」 16、蕭邦「迷妹」阿格裡奇論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丨「我多麼渴望去親眼看到蕭邦怎樣彈琴!」;17、紐愛新總監梵志登訪談丨「我並不想被公眾看作對某位作曲家有特殊癖好,演的最多或最為喜歡。」 18、埃格納鋼琴三重奏訪談丨你有父親、母親和孩子,等我們長大了,孩子就會成為父親和母親,這就是室內樂想要闡明的觀點!19、華裔小提琴家侯以嘉訪談丨「沒有技巧就沒有表達的自由;但只關注技術,很快會變得無聊或疲勞,並失去練習專注度。」
20、郎朗訪談丨「有時候父親把我逼得太緊了,可他是愛我的!」 21、哈農庫特訪談丨「我所探尋的始終是作曲家為什麼要這樣寫」;22、面對批評,郎朗很委屈丨「我想讓古典音樂表現得酷炫一點,這有什麼不好麼?」;23、「準備好了」丨回憶海菲茲小提琴大師班;24、美酒,女人和鋼琴丨鋼琴家魯賓斯坦的三原色;25、紀念李帕蒂丨他堅稱樂譜是「我們的聖經」,但對作品內在精神的解讀更重要!26、周善祥訪談丨不想當鋼琴家的作曲家不是好數學家;27、席夫丨為何我的《哥德堡變奏曲》宛如與魔鬼跳舞?28、卡薩爾斯論演奏丨「我們必須學會不要每個音符都完全照搬譜子上寫的拉。」 29、鋼琴家李斯蒂莎訪談丨我為何「在YouTube創建自己的頻道」?30、席夫訪談丨「我們必須努力向公眾解釋如何聆聽美妙的音樂。」 31、託斯卡尼尼與川普丨作為權力工具的古典音樂;32、論託斯卡尼尼丨熱愛自由並勇於行動;33、布倫德爾談周善祥丨「你可以僱一個登山嚮導來教一個小孩兒怎麼走路。」 34、指揮家聖克萊爾論布魯克納《第八交響曲》丨「他並不浪漫,你在他的音樂中並不能得到像柴科夫斯基或者馬勒交響曲中所得到的感受。」 35、「音樂絕對不是知識」丨鋼琴家白建宇訪談;36、魯賓斯坦訪談丨「我告訴家人,如果我堅持鋼琴事業太久就開槍打死我。」 37、羅斯特羅波維奇訪談(上)丨「在我演奏時,我不是在聽大提琴的聲音,而是在聽一個管弦樂團。」 38、羅斯特羅波維奇訪談(下)丨「我從50年代開始指揮,這大大拓寬了我塑造音樂的視野。」 39、巴倫博伊姆訪談丨「柏林圍牆倒塌以來,世界一直處於缺乏領導的困境中。」 40、鄭京和的回歸丨「當我在舞臺上時,上帝與我同在!」
41、巴倫博伊姆遇見阿格裡奇丨「當音樂家們沉浸在自己的音樂世界中時,他們的表情傳遞出自然和精神力量。」 42、爸爸巴赫到底有多少小崽子? 43、我問鄭京和,經歷了這麼多事情,重新站上舞臺是什麼感覺?44、基辛訪談丨「我們鋼琴家非常幸運:鋼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夠長,能學到我想演奏的一切。」 45、他差點成為「古爾德」丨阿勞與巴赫的故事;46、基辛訪談丨「我們鋼琴家非常幸運:鋼琴曲目如此之多,我只希望活得足夠長,能學到我想演奏的一切。」 47、他是鋼琴家,卻說自己「的目標是儘量少練習」丨迪巴格訪談;48、「我們要從象牙塔中取出音樂」丨巴倫博伊姆訪談;49、「我不想聽伊莎貝拉·福斯特以外任何人演奏的協奏曲。」 50、「我不是唯一戴眼鏡的鋼琴家」丨迪巴格訪談;51、休伊特訪談丨「你花時間學習巴赫,他必然回報你很多」;52、休伊特訪談丨「要成為優秀的巴赫演奏者,也一定是一位學者。」 53、對話休伊特丨「每隻手的每一根手指都可以通過巴赫的音樂的訓練而變得有力。」 54、對話休伊特丨「我很幸運,通過做一些能給我和很多人帶來樂趣的事情謀生。」 55、男高音阿蘭尼亞專訪(上)丨「我正在尋求的聲音極其簡單。」 56、一位世界級男高音的網際網路思維丨阿蘭尼亞專訪(下);57、鋼琴家波利尼丨「我永遠不選音樂之外的另一種生活!」;58、巴倫博伊姆訪談丨「我相信有很多以色列人夢想有一天醒來,發現巴勒斯坦人不見了。」
59、鋼琴家馬加洛夫回憶他第一次聽到李帕蒂演奏;60、喬治烏訪談丨「在我之前歌劇演唱家不需要美貌。」 61、內田光子論莫扎特丨「沒有什麼比音樂家的生活更美好。」 62、捷傑耶夫訪談丨他要把古典音樂傳播到世界各地,哪怕是最不可能的地方丨捷傑耶夫訪談;63、谷宇飛專訪祖克曼丨「你必須與坐在音樂廳最後一排的觀眾積極傳達你所演奏或指揮的曲目的意義。」 64、對話祖克曼丨小提琴家為何要學中提琴?65、對話祖克曼丨為何演奏家要學習指揮?以及多大開始學習指揮?66、對話祖克曼丨「偉大的指揮家看上去話不多,糟糕的指揮家卻總是喋喋不休!」 67、對話祖克曼丨「古典音樂究竟要向中國傳達什麼?」 68、對話祖克曼丨「加拉米安去世後,小提琴教育走下坡路了。」 69、對話祖克曼丨切利比達奇告訴我:「平庸有毒,要遠離平庸!」 70、對話祖克曼丨「我從中國人身上學到了很多!」 71、「貝多芬音樂中最鼓舞您的是什麼? 」丨杜塞貝爾談貝多芬與塔卡契弦樂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