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在古玉圈混 ,多少得懂點行話!

2021-02-22 古玉蟲

每個行業都有行話,收藏界尤甚,外行人一下子搞不明白。玉器收藏當下方興未艾,初涉此道,必須先搞懂這個行業的江湖術語、行話。

下面就對應用較廣的行話作初步介紹。

1. 開門:由成語開門見山演化而來,通常形容那些一看便知的真品。不開門指的是仿品。

2. 撿漏:是指以較低的價格,慧眼識寶,買進了價值較高的收藏品。

3. 包漿:器物表面長時間氧化形成的光澤。

4. 吃藥:形容上當受騙買到了假東西。

5. 走眼:指把贗品看成了真品。

6. 掌眼:請別人幫著看真假好壞。

7. 有一眼:東西不能確定為仿品,有真的可能性。

8. 國寶幫:是指家裡收藏滿眼望去儘是國寶重器,實際卻全是贗品的獨特人群

9. 交學費:指買入贗品所花費的冤枉錢。

10. 沁色:是指玉器在特定的環境中長期與水、土壤以及其他物質相接觸,這些物質侵蝕玉體,使玉器部分或整體的顏色發生變化的現象。常見的沁色有水沁――白色,硃砂沁――紅色,土沁――土褐色和紅色,水銀沁――黑色,鐵沁――暗紅色,銅沁――綠色。

11. 雞骨白:一種沁色,因像雞骨頭的顏色而得名。雞骨白的成因有三種,一種是天然的玉料就是這種顏色;一種是玉器入土後受沁造成的;還有一種是火燒形成的。

12. 水銀沁:黑色沁,古人稱為水銀沁。實際上沒有充分的證據能證明水銀能沁蝕玉體,但古玩圈把黑色沁稱為水銀沁已經是一種約定俗成的叫法。

13. 硃砂紅:玉器表面有硃砂附著物。

14. 鐵沁:鐵氧化生鏽後對玉器造成的沁色,多呈褐紅色。

15. 灰皮:玉器入土後受沁呈灰白色,有深有淺,淺的就像一層皮。

16. 土咬:玉器表面遭到土壤中的酸性物質侵蝕形成的凹坑,又稱土吃,土蝕。

17. 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以後基本保持出土的原始狀態。

18. 熟坑:指的是玉器出土後經過清洗盤玩後的狀態。

19. 提油:一種人工染色的方法。

20. 綹裂:玉料裡面的裂紋稱綹,表面的裂痕稱裂,合起來為綹裂,泛指玉料上的裂紋。

21. 斜刀:又稱坡刀,西周玉器中常見的一種雕刻工藝,磨去陰牆一面,成斜坡狀。

22. 玉山子:立體圓雕的人物,山林景觀擺件。

23. 漢八刀:漢代的一種玉雕技法,風格簡練流暢,宛如八刀而就,多見於玉蟬,玉握豬。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珍藏古玉)

24. 圓雕:指三維立體的玉雕。

25. 透雕:又稱鏤雕,是用拉絲的工藝表現出鏤空狀的玉器。

26.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立體的形象。

27. 拉絲痕:在加工過程中留下的線鋸拉絲痕跡。

28. 片切割:用硬度較高的工具來切割玉料,其痕跡多為直線狀。

29. 線切割:用麻繩之類的工具蘸水加解玉砂來切割玉料,其痕跡為弧形。

30. 老玉新工:用老的玉料或老的素器新添加紋飾工藝,此類仿品殺傷力較大。

31. 老改老:在古代就因為器物破損而改制的玉器。

32. 留皮:在器物上保留原石的表皮。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珍藏古玉)

33. 巧色:又稱巧雕,俏色。是玉工依玉材之自然色澤紋理,巧妙地加以設計運用,做出紋飾來增加表現力的雕刻技法。

34. 飯滲:肉眼觀察玉石內部有如同稀飯裡的飯粒狀的白色斑塊。

35. 遊絲毛雕:西漢玉器上出現的一種陰刻線,其線條形若遊絲,細如毫髮,後人稱為遊絲毛雕。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珍藏古玉)

36. 高古玉:一般指漢以上的古玉。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珍藏古玉)

37. 中古玉:指唐至元代的古玉。

38. 粗大明:指明代玉器的粗獷風格。

39. 羊脂玉:玉中極品,如同羊油般。每個人心目中評判羊脂玉的標準不一樣,我認為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一必須是和田籽料,二白度要好,三細膩度要好

40. 祭坑玉:專門為了陪葬而做的玉器,大多玉料一般,工藝粗糙。

古玉蟲

致力於中華古玉的研究

相關焦點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從誤打誤撞中識古玉,在沸水中煮古玉,在緣中求古玉,王的這條古玉之路沒有因為現存的行話而變。  行話很赤裸地劍指深渾之水,「材料比成品貴,新的比老的貴,假的比真的貴。」「越來越值錢」的字眼在玉器行業裡暫時行不通了。  南潯之寶  早年初涉收藏的王敬之,將橄欖枝拋向了瓷器。
  • 去漫展前購買c服要懂的「行話」,米子、前娘、深陷是什麼意思?
    導語:去漫展前購買cos服要懂的「行話」,米子、前娘、深陷什麼意思?漫展的火熱發展催動了一大片行業的發展,cosplay,周邊等等,現在漫展上去出cosplay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既然要出cosplay那自然就得買cos服(C服)了,那有些「行話」你就得學學了,米子、前娘、深陷是什麼意思你知道嗎?不知道就跟緊一軒,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展子/場子去漫展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有人說,「喲一軒,帶女朋友去展子啊!」「對啊!」
  • 古玉憑什麼讓無數藏友擁護它?!
    古玉藝術品味的提高,不是單單靠金錢能夠堆積起來,骨子裡的貴族氣質,那種品味,是與生俱來的,從古玉收藏的選擇,可以折射出主人對古玉的藝術品味及價值取向。當有機會時候,他愛挽起袖口,一展古玉收藏細圖,他毫不掩飾他內心對古玉的熱愛。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玉在那個時期是有等級規定的,不是什麼玉什麼人就能佩戴的,普通人更不可能接觸到玉,我們通過考古探索發現出土文物但凡有玉器的都不是一般人的墓葬,非候即王,最低也是將相公爵士大夫之類的。在唐宋元以後到明清時期上層社會的士商開始流行佩戴玉器,民間也有大量的玉作坊出現,玉器開始了她親民的一面。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從遠古時期各具地域文化特色之玉作,至歷代之繼承與創新,可謂洋洋大觀,即便終其一生,能手摩親睹者又有幾何?自趙宋迄今仿古之風大興,作偽謀利者鋪天蓋地,真偽之間,更是令人目迷神昏。玉道之深,多少人能悟得其中三味?
  • 託泥、擠楔、扒散頭、偷冷飯,紅木圈的行話,你懂幾個?(建議收藏)
    典當行有行話,扒手圈有行話,股市有行話,相聲界有行話,京劇行有行話,每一個圈子都有自己特定的行話和術話,紅木圈也莫能免俗。欣賞古典家具時,往往有些術語是歷史術語,或者是專業術語,讓人蒙圈。人們常把几案並稱,是因為二者在形式和用途上難以劃出截然不同的界限。幾是古代人們坐時依憑的家具,案是人們進食、讀書寫字時使用的家具。
  • 【古玉那些事】《古玉辨》藏玉必看聖書--劉大同著
    有不受色沁,而亦不受土蝕,形似傳世古者,此玉之最堅者也,頗不易得。又有身多土鏽,而無他色沁者。琀玉最少。又有梨皮,橘皮,象皮,駱駝皮,黑蚓跡,魚籽斑,魚腦凍,螞蟻腳,鵝眉黛,牛毛紋,鷓鴣斑,蛤蟆皮,荔枝核,冬瓜瓤,爛豆豉,石榴籽,碎茨紋,檳榔紋,灑珠點,古銅色,細羅紋,銀灰色,瓦灰色,冰糖塊,雨過天青,梅花數點,長虹貫日,太白經天,金星繞月,玉帶纏腰,紅日東升,秋葵西向,孤雁宿灘,蒼龍浴海,桃花流水,銀灣浮萍等名。受沁之原,不易深究,足見地氣化生萬物,奇奇怪怪,變化之無窮也。
  • 古玉審美 頂級高手只需要看一眼
    例如,古玉學習要專業,了解掌握材料是很重要的一點,掌握材料不是說只會辨識和田玉,而是要掌握每個時期使用的玉材特點,一件紅山時期古玉,拿去鑑定為和田玉,那肯定是不對的呀,文化期幾乎都是地方玉,那個時候是沒有和田玉的,商朝才有了和田玉,但是現在的仿古玉器當中大部分都是用青海料和韓料等低價位玉料在製作仿古玉,而這些玉礦都是90年代以後才開採的,一定要熟悉玉料才行。
  • 古玉收藏的天花板
    西漢 高足玉杯 高16釐米 85.6萬美元 2006年紐約佳士得秋拍漢或以後青玉雕闢邪(5.5釐米),成交價:2476萬港元 漢或以後青玉雕闢邪(8.7釐米),成交價:2196萬港元估價:1,500,000 - 2,000,000 港元2.Raymond and Frances Bushell 舊藏,20世紀90年代初購於香港奉文堂專場:嘉德香港秋拍『韞玉山輝—美國重要私人珍藏古玉』
  • 男人四十以後 ,應該有塊古玉在身邊 !!
    男人四十以後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巨大在房事方面又大不如以前喝酒抽菸排憂解夢
  • 古玉遠古神話人物(太陽神)
    簡單直接一點的看、頭上長角、眼睛突出、奇特的嘴、此乃紅山太陽神的特徵,但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他的含義?
  • 世上沒有人能收藏玉,一直是古玉的靈性在尋找主人
    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元代朱德潤的《古玉圖》、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清代吳大的《古玉圖考》等都是古玉收藏與研究的論著。中華民族愛玉敬玉崇玉的歷史悠久,從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們對玉均情有獨鍾。而通靈屬於特權,特權必須壟斷,於是,玉成了王侯將相的特權和「剛需」,即《禮記·玉藻》所謂「古之君子必佩玉」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春秋戰國以前,玉都是禁止買賣的,即便後來可以買賣,依然並非尋常百姓負擔得起。漢唐以後,雖然器物文明整體一路世俗化,玉作為等級象徵物的特點並未動搖。
  • 欲與琴知丨古琴圈的「行話」,你知道多少?
    探索古琴美學靜心 | 音樂 | 承古 | 融今 古琴中國  三百六十行,行行話不同,如果要一個外行人儘快懂得門道,那麼行話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想我泱泱古琴界,幾千年的歷史,豈不也有幾句拿的出手嚇唬外人的行話麼?於是細細梳理一番,大家數數看自己入行有多深吧。床:在古琴界,「床」可不是指你睡覺的地方,而是古琴專屬的量詞。這個量詞是怎麼來的,眾說紛紜,但絕對是琴圈裡的行話,外人聽到的反應通常是:「什麼?一床琴?床琴是啥?」
  • 去新疆買和田玉,必須知道的行話
    行話,是一個行業內的專業術語,要想在和田玉圈內如魚得水,懂得這些成文不成文的行話,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賊光:通常指新瓷器表面刺眼的釉光,賊光與包漿相反,包漿是盤玩時間長了後溫潤光芒,包漿用來養眼的,賊光則是刺眼的。
  • 古玉光氣光澤是怎麼樣的?
    眾所皆知,玉器油潤,但這是針對新玉來說的,古玉並不油潤,而是硬朗。
  •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而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臺灣著名機構曾收進一批高仿古玉,當時東南亞、臺灣、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大收藏家都曾跟風買進,這著名的"造假古玉事件",給當年國際收藏界造成很大的衝擊波,使得國際古玉投資者的信心遭受重創,高古玉風光不再,事件最終殃及了整個玉市,資金游離古玉市場,曾導致古玉器國內外市場多年一蹶不振。
  • 引領古玉文化——漢代玉跪人(貴人)
    從古至今在中華民族中形成了民族愛玉心思,對玉的喜愛跟喜好,能夠說是中國文明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色彩一向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們的創意。歷代諸子百家以儒家學說詮釋玉並賦予「德」的內在,所以,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說廣泛傳播,並被全社會所接受,成為我國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這種寓德於玉,以玉比德的。
  • 古玉玩味(61):但得福祿侯 喜上眉梢頭
    明清玉崇尚吉祥寓意,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古語云「詩明志」,其實進入唐宋以後的民玉時代,玉也是「明志」的。
  • 一個億 ,能買到什麼古玉?
    根據最近十年的古玉拍賣看越往前推能買到的古玉越多不只是古玉升值了而且好東西越來越少了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儘管這樣,我們的前輩還是總結了古玉沁色有「十三彩」「二十六色」等美譽之詞,生動形象地將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糟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還有蝦蟆皮、灑珠點、碎磁紋、牛毛紋、唐爛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