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2021-01-10 搜狐網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專家論玉解讀投資攻略

  中國人有著悠久的崇玉傳統,古玉收藏近年來更是持續升溫,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全國收藏愛好者的隊伍數以千萬計,當前各古玩城和商場中玉器店鋪往往開在黃金地。

  寶石A段,人氣也是最旺的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甚至在有的古玩城裡有多達一半的商戶在經營玉器,奧運期間的玉獎牌更是強烈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在當前金融風暴的特殊經濟形式下,溫家寶總理強調:金融危機給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應對危機最重要的是信心,而信心的增強,源自文化底蘊和科學精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蘊含著巨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央這一精神指導下,各省市加快了文化建設的速度,保護文化遺產,傳承民族精神,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城市文化受到空前關注,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成都,將地鐵站以著名的金沙文化玉器來命名,在南方,中華玉文化研究中心在杭州掛牌成立,政府牽頭用良渚玉文化這一優秀文化遺產來打造杭州城市文化名片,縱觀大江南北,皆為玉狂,這一切,都給人以玉文化方興未艾、蓬勃發展的熱烈景象。

  那些凝聚著天地造物精華的古玉,蘊涵著古老璀璨的文化,後世被尊奉為儒家文化象徵物,成為中華民族凝聚精神情感之物的瑞物載體,它們的價值如果一旦體現出來,將是無法估量。

  高古玉市場脈動及流通瓶頸

  業界一般將漢代以前的玉稱為高古玉,高古玉是中國玉文化的源頭,凡是年代可靠的高古玉只要露面拍場,動輒都在百萬元,是有實力藏家的首選。高古玉屬稀缺資源,歷史文化信息含量豐富,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中國高古玉最受國外博物館和資深收藏家們珍視,是國際藏家多方搜尋的獵物而受到熱烈追捧。國內北京瀚海公司早在2000年就以紅山文化獸形珏264萬高價拍出,曾創造出當時國內玉器拍品價格之最。

  但讓人深思的是,綜觀當今一線拍賣行,在國內近年玉器專場中,成交價格前列卻都是清一色的清代玉器,所拍玉器基本成了明清玉專場,很難見到高古玉珍品,古玉的拍賣專場非常之少,國內拍賣高古玉市場並沒有完全放開,現在如果藏家帶著高古玉藏品去中國的拍賣公司,一般各拍賣公司會以各種理由婉拒,如對高古玉我們無法進行權威鑑定,或不符合市場流行需求等,其理由不一而足。

  高古玉這沁潤著古代文化精髓的珍品,難道真就是國內藝術品拍賣裡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嗎?究竟為何如此神蹤難覓難覓蹤影?

  首先,我們都知道高古玉非常稀少,在那歷史久遠的年代中它們是神權王權專享之用,這使得高古玉充滿神秘感,它們包含了當時的宗教、神權、政權、祭祀、圖騰、吉瑞等象徵,包涵著諸多豐富的古代文化內涵。歷經各朝代更迭戰亂,所存傳世古玉早就被各級文管部門鎖入『深宮』,偶有漏網之魚,也已被歷代千萬古玉淘寶者們納入囊中,可想而知市面上流通和存在的高古玉堪屬鳳毛麟角的珍寶。

  其次,高古玉鑑定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收藏者與造假者始終是一對正道和邪道利益攸關的競爭對手。除國家考古出土的館藏高古玉外,市場非常難見到真品,造成許多人根本沒有機會看到和上手過真品,而高古玉的鑑定現在還沒有一個公認的行之有效的科學鑑定標準體系,其高價位的誘惑更給制假者創造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使制假者投入資金、精力、時間做出各種各樣的高仿古玉,甚至於有些人用這些偽玉來花巨資出書等,這些別有用心者使出各種手段使得自己的偽貨變成真品,某些著名專家更為了蠅頭小利就大開偽證書,諸多癥結形成了古玉的瓶頸,混淆了市場,不要說一般初學者,就是許多收藏古玉多年的收藏者往往也極易被造假者矇騙。

  中國世界之大,玉文化博大精深,各地域玉文化流派甚多,只有深入研究本地玉文化者才可能真正領悟當地玉文化精髓,也才最有權威的話語權。而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臺灣著名機構曾收進一批高仿古玉,當時東南亞、臺灣、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大收藏家都曾跟風買進,這著名的"造假古玉事件",給當年國際收藏界造成很大的衝擊波,使得國際古玉投資者的信心遭受重創,高古玉風光不再,事件最終殃及了整個玉市,資金游離古玉市場,曾導致古玉器國內外市場多年一蹶不振。這也是近些年明清瓷器及字畫被作為熱炒題材,炒成天價的外在原因之一,從近些年的拍賣會上看,高古玉成交率一直不高,想收藏者異常警惕而不輕易出手,相信還是有直接的關係。 現在最影響中國高古玉市場價格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文物政策,因高古玉一般多為出土,而少傳世,即使是有流傳有序的傳世私藏古玉,它也沒可能在國家文物部門登記在冊過,現有的國家文物保護政策是不允許沒有登記在冊高古玉拍賣的,雖個別拍賣公司近年有所突破,但大部分古玉都是被拒之門檻外,但作為民間收藏中的一支主流,古玉的流通是事實客觀存在的,這也就造成了高古玉市場隱形資本暗流湧動,買家賣家都採用私下轉讓的方式進行流通交易,但遺憾的是,這種交易沒有保證的,尤其是如果買家是企業收藏的企業化行為時,對轉讓雙方都非常困擾。

  再就是高古玉在古代時一般就地取材,很少採用和田玉料,而多採用地方玉料打造,價值評估體系的衡量都在於它所表達的文化內涵,定價彈性幅度非常大。如此,以上原因造成了收藏者雖熱衷於夏商周高古玉,但苦於無法解決鑑定和市場化上拍及流通等瓶頸問題,大家的投資重心逐漸傾心於明清時期溫潤動人的白玉件,並最終對以料取勝的、製作精美、外表華美的現代玉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仔料一族"們甚至於演化為在市場熱衷於爆炒和田玉料,並簡單到以白為美來取決玉器價值,玉料價反到高於古玉價,玉器市場上出現了"古不如舊,舊不如新,新不如仿"的奇怪現象。

  成都資深古玉收藏家何如先生,有著多年古玉收藏史,常年奔波於市場前沿,是蜀地推動三星堆玉學文化的策動者與積極參與者,以獨到的見解、敏銳的藝術洞察力和鑑賞力,保護性的搶救收藏了系列古蜀玉器。何如認為:不被社會所承認,不被市場所接納,高古玉在經歷千年的洗禮後,帶著滄桑來到我們身邊時,它們像棄兒一樣流落街頭和地攤,被識寶的港臺客商及來自新加坡、日本、韓國、歐美的古董商以低廉的價格認購,流落異鄉散失海外,古玉在國內受到冷遇和否定,但被國外學者視為重要文化遺產珍品的現象,是國內收藏界的悲哀,讓人痛惜,值得讓人深刻反思。

  以上種種不正常現象,是背離和相悖於中國古代玉文化傳承的歷史原因,它造成了當前高古玉的市場價值嚴重錯位,形成了影響古玉市場價值難以正常發揮出來的瓶頸。同樣,這也給睿智的藏家們造就了最佳介入高古玉收藏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展望高古玉收藏前景必將笑傲江湖

  中國人天生愛玉,翻開中華文明史就等於翻開了一部中華古玉史,對古玉收藏的偏愛,歷經數千年綿延不斷。高古玉作為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源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東方美的象徵,高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神內涵是高於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質,古玉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附載有先祖們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玉以其溫潤硬朗含蓄的個性也最能代表華夏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鍾愛,我們現今在欣賞高古玉的溫潤淳厚,古樸端方之時,更可感受到古玉帶給我們的那種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國家之寶,皇室之珍,鎮國之璽,都離不開玉,我們國家的"國"字即是四壁成壘的玉石大"國",有玉才可稱之為"寶",玉就是國寶,國寶就是玉。自古以來,中國人愛玉、敬玉、崇玉的意識達到了無以復加、頂禮膜拜的程度,古往今來的藝術品交易中,古玉是最受尊崇的品種。當前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提高,使得涉足古玉收藏的人士與日俱增,與此同時,人們的理財觀念已經悄然變化,逐漸放棄了存錢保值的單一信條,黃金有價玉無價,更是深入人心,大家越來越認識到古玉器收藏具有保值、升值的作用。

  收藏古玉,在我國更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玉器,就是商代王室對古玉的收藏見證。歷代文人雅士對古玉器青睞有加,在宋代時形成一個高潮,是當時古物收藏金石學的重要品類。素有"宋畫第一"的李公麟曾在朝廷上辨別鑑定過秦朝古玉,他自己也收藏了十多件秦漢古玉。之後,收藏古玉蔚然成風。古玉器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化遺物之一,收藏界、學術界、文博界對它的關注也是由來已久,已經發展枝繁葉茂自成體系的玉學玉文化學科。

  "藝術品收藏將成為最賺錢的投資產業"--半個世紀前《財富》雜誌作出的著名斷言,正在中國得到印證。中國藝術市場空前火爆,改革開放後在短短二十年間,中國已經成為藝術品經營發達國家,藝術和財富空前結合,藝術品市場空前繁榮。在經濟高度發達的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地區,藝術品收藏和投資近年來日趨火爆,現在很多企業家已經轉變為職業收藏家,收有上千萬元甚至過億元藝術品的人不在少數,有的企業家還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收藏博物館。

  面對投資收藏的旺盛需求,國內銀行開始針對藝術品市場有一定知識並感興趣的高端客戶群體,推出"藝術品投資計劃"理財產品,以現代藝術品做題切入收藏市場,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風向標,一旦資本行業將來動用金融投資的方式啟動激活玉器收藏市場,收藏界春風又綠江南岸時,藝術品中從古至今最尊貴的奢侈品題材---玉器,將收到熱烈追捧,高古玉中的稀缺精品將創出世紀天價,經濟的迅猛騰飛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和回歸,這都給古玉投資收藏營造了最好的社會大環境。

  再將目光放到國內外市場來考察,就會發現境外的高古玉拍賣價是國內市場價的數倍甚至數十倍,高古玉國外市場價格非常高。國內雖目前沒有完全放開拍賣,但是高古玉就如一壇老酒,越放越醇香,古玉的文化魅力永遠歷代吸引著愛好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人士。千金易得,美玉難求,古玉是不可再生資源,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夏商周老三代祭祀用高古神玉,數千年的歷史更替,能流傳下來的早已十分有限,市場貨源緊缺,隨著時間的推移,連玉料都將日漸枯竭的今天,任何收藏升值都離不開精、珍、稀、三點,物以稀為貴,投資收藏高古玉無疑為一種投資保值的最明智選擇。

  人生最高境界是返璞歸真,絢爛歸平淡。故樸素無華蘊含著古代文化、遠古文明氣息的古玉,折射著中國古代歷史璀璨的文明之光,古玉永遠是藏家最好的收藏選擇,也將永遠是世間的收藏熱點,高古玉器這顆常青樹,未來它必將以其悠遠的文化含量,極高的藝術品位笑傲江湖。

  古玉專家杜平(微博)解讀收藏理念和投資攻略

  杜平,京城資深古玉鑑賞家、百賞雅集藝術總監,致力於弘揚古蜀文明及中華玉文化推廣,在國家級媒體發表有多篇古玉器收藏指導性文章,倡導古玉器收藏要正本清源,引領並帶動了古玉器收藏熱潮,尤其在三星堆文化、金沙遺址文化研究方面,在藝術品收藏界中頗具影響力,近年參與策劃籌建《中華玉文明博物館》和製作玉文化紀錄片《玉中國》,畫冊《問玉三星堆》、《神玉時代》等系列文化項目。作為業內資深專家,杜平對在古玉收藏實踐中的一些要點做以下解讀,以期給收藏愛好者參考。

  杜平玉文化觀點:

  當前藝術品投資以其獨特的魅力越來越為人們所注目,可觀的經濟效益和高雅的情調,使得藝術品投資具有其他投資工具難以比擬的優勢。古玉收藏是一件怡情養性的事情,需要良好的心態,器物的升值不是唯一目的,玩玉的樂趣在於研究、欣賞、弘揚、傳承,在於感受研究器物背後的深刻文化內涵的過程。而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玉文化,各地域玉文化體系眾多,古玉收藏需要豐富的歷史地理等多學科的人文底蘊,並且需要具備眼力、財力、精力和機緣。

  首先,玉器愛好者需要確立好自己的收藏定位和目標,這需要一段時間的基礎知識學習,可去博物館感知真品,多看國家館藏書冊和實物,去認知感受各時期的古玉特徵,並充分了解市場的行情,切忌不可閉門造車,一定要多和同好交流,可以參加當地的一些權威學習機構,如中國文物學會或玉器收藏協會等正規官方組織,系統的學習玉器鑑賞課程,資訊時代要多上網查資料,並多關注網上藏友們交流的業內論壇,尤其是古玉器業內高手們常去的收藏論壇,多關注業內動態,如新華網收藏頻道等專業收藏門戶網站,及各大報刊類收藏版塊,自己認真研讀在自我感悟中進行提高找準收藏方向。

  其次,在準備開始收藏古玉時,一定要先請教業內專家給自己定位,如果能請到一個認真負責、品行操守好、眼力也同樣到位的玉器鑑藏家做顧問老師來指導收藏,不但可以為藏家規避市場上的風險,省去大筆購買贗品的學費,並能從一開始起就樹立起自己良好的收藏心態和信心,這是最最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目前業內強烈呼喚古玉市場需要鑑藏家的真實表露。

  第三、對於困擾收藏界的古玉真偽鑑定的問題,杜平建議可以採用專家鑑定加高科技手段輔助的雙重鑑定方法,即傳統「眼學」和科學儀器兩種鑑定方法協同發展。著名地礦學家、中國寶石協會理事、古蜀玉器研究先行者、成都理工大學張如柏教授,近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曾表示:目前的科技手段完全有把握確定古玉的真偽,這就是礦物學在研究古玉器方面的獨到之處。張如柏教授長年追蹤探索研究蜀中高古玉材料,曾發表數篇論文來論證古蜀玉器,提出用礦物學的方法來研究古玉的次生變化,從而確定古玉器的真偽。有些古玉用肉眼看不見明顯的水浸痕跡,在實驗室裡用顯微鏡卻可以看到千年的水浸、土浸。截至目前,成都理工大學採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已鑑定各種文物上百件,其中包括近十件古蜀三星堆、金沙文化流散在民間的珍貴玉器。張如柏教授認為,古玉收藏要正本清源,首先就要建立標準的鑑定認證體系,而高科技技術手段是古玉收藏鑑定的最可靠的防火牆。

  第四、作為古玉藏家一生當中可以接觸到若干多古玉,但是最後能在他心目中有一席之地的,最難以割捨的,卻必將只是他最珍愛的那一兩件精珍稀的至愛藏品,杜平認為想成為一個出色的藏家,一定要懂得收藏要樹立精品珍品意識,這點是非常重要,如果某件古玉能同時具有珍、精、稀三個特徵,那它的文化和經濟價值是無法估量的,是可遇不可求的。

  第五、參照國際市場價格態勢,是一個衡量國內那些上好高古玉的未來價值的最好渠道,國際上的著名拍賣行和著名大博物館的館藏玉器,都是以收藏中國高古玉為主。杜平認為高古玉因為沒有被國內市場熱炒,目前正處於最先開始的原始階段,屬於真正的原始股,這也正是時代給予我們高古玉收藏投資者最佳機遇。

  第六、藝術品是一個社會歷史文化的載體,收藏藝術品就是在收藏歷史,藝術品在流傳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積澱,使文化價值更加深厚。藝術品收藏不僅僅是留給後人物質財富,更是寶貴的文化、精神財富。當前中國藝術市場空前火爆,已經進入藝術品空前繁榮的時期,是與股票和房地產並肩相同的投資理財主要三種渠道之一,相對而言,藝術品投資具有更深層次的人文內涵和吸引力。杜平認為,隨著為防止文物外流和進行文物多渠道的保護,國家必將會更重視鼓勵和承認民間收藏的合理合法性,一些國家法律法規也將會逐步解禁和放開,個人和企業收藏必將收到國家鼓勵和保護,中國古代玉文化作為中國特有的藝術品門類,其投資前景無可限量。

  藝術品收藏需要我們的是以博大的胸懷、超前的意識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去思考、發現、造就自我。智者才能洞見先機,將來世人自會知道,古玉玩家收藏的是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積澱,高古玉必將在未來體現出它前世今生的尊貴价值,古玉收藏投資必將步入黃金時代!

相關焦點

  • 古玉收藏的天花板
    西漢 黃玉帶鉤 長9.3釐米 82.525萬英鎊 2008年倫敦佳士得秋拍估價:1,500,000 - 2,000,000 港元2.Raymond and Frances Bushell 舊藏,20世紀90年代初購於香港奉文堂專場:嘉德香港秋拍『韞玉山輝—美國重要私人珍藏古玉』
  • 香港首富家族的古玉收藏
    ,香港實業家、慈善家及收藏家,出生於上海,其祖父為香港開埠後的第一位首富何東,其父為何世儉。何鴻卿爵士熱衷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其藏品涉及古玉、青銅、瓷器及明清家具等諸多領域。何氏對於文物事業也有突出貢獻,如上海博物館古代玉器館的裝修為何鴻卿出資贊助,大英博物館原東方文物館(現為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亦由其捐助建設。
  • 世上沒有人能收藏玉,一直是古玉的靈性在尋找主人
    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元代朱德潤的《古玉圖》、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清代吳大的《古玉圖考》等都是古玉收藏與研究的論著。而玉的溫潤色澤象徵仁慈,堅硬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對於古玉,可以工精、質優、色巧、形奇為標準進行收藏。
  • 社會文物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只有古玉,還處在價格窪地
    我國古玉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收藏價值。古玉幾千年能夠傳承下來就說明我們祖先對她的崇拜和認可,中華古玉是玉文化的源頭,是一種不可估量的頂級收藏品每一件都珍貴稀有獨一無二,從古玉的代表性,內涵性藝術性工藝性唯一性稀缺性來看,古玉符合奢侈品所具有的所有定義和要素,是藝術品收藏中的頂級藝術品,是最能代表東方美的頂級古代藝術品,代表著文化歷史權利身份的象徵,收藏價值是最穩定的行業。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從誤打誤撞中識古玉,在沸水中煮古玉,在緣中求古玉,王的這條古玉之路沒有因為現存的行話而變。  行話很赤裸地劍指深渾之水,「材料比成品貴,新的比老的貴,假的比真的貴。」「越來越值錢」的字眼在玉器行業裡暫時行不通了。  南潯之寶  早年初涉收藏的王敬之,將橄欖枝拋向了瓷器。
  • 古玉收藏者所追求的血沁玉,是以生命為代價製成的
    收藏不僅僅是收藏一件器物,更多的是收藏一段過往,收藏一種文化。先秦時期,古人觀察到,蟬蛻變羽化。所以認為其能重生。所以開始普遍認為它能為生者避邪,為死者護屍,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於是盛行用玉雕琢的具有護符意義的玉含蟬,即將其視為一個活生生的實體,成為「人與神這兩個世界之間的聯結」。貴族喪葬的時候,將玉蟬塞到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孔,一個嘴巴,以及生殖器和肛門的九件玉器,也叫『九竅玉』!九竅玉』中工藝最精湛的一般都是『口含』,漢代的口含一般都是蟬,特別是漢八刀的玉蟬,如果玉質不錯的話,價格都在幾十萬以上。
  • 實驗驗證古玉工痕?牛人做到了!(圖文解惑,值得收藏)
    專業視角,傳承文化,解讀價值,立志做國內最權威最接地氣的收藏類微信公眾號。
  • 古玉憑什麼讓無數藏友擁護它?!
    古玉藝術品味的提高,不是單單靠金錢能夠堆積起來,骨子裡的貴族氣質,那種品味,是與生俱來的,從古玉收藏的選擇,可以折射出主人對古玉的藝術品味及價值取向。但是,很多聰明的人則不炫富,而是愛展示高古玉收藏。他的微信朋友圈裡絕不發布寶馬鈔票,他的言談舉止低調而謙虛,他的富有是內在而高雅的。當有機會時候,他愛挽起袖口,一展古玉收藏細圖,他毫不掩飾他內心對古玉的熱愛。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古玉是古玩收藏大類中一個很重要也最受歡迎的類別,高古玉的魅力有多大哪?宋代開始就有專門為皇室作仿古玉的一個部門,專仿上三代(夏商周)的古玉,這是為什麼,因為上三代的玉是最精美最神秘莫測的,其雕刻工藝和紋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精美。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在紅山文化古玉中,我尤其喜歡玉豬龍,大概跟我屬豬有關吧,我是這麼胡亂想的。豬龍確實漂亮,尤其神韻,讓人遐想。我會把館藏為數不多的豬龍放大高清版照片存在手機裡,沒事就調出來欣賞,細細品味。看多了,也便有了感覺。我喜歡紅山文化黃玉質,有些泛有淡淡的青,顏色極美,河磨玉。我對這種玉的喜歡程度,絲毫不亞於新疆和田玉。紅山文化黃玉的熟透感,讓人深深著迷。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儘管這樣,我們的前輩還是總結了古玉沁色有「十三彩」「二十六色」等美譽之詞,生動形象地將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糟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還有蝦蟆皮、灑珠點、碎磁紋、牛毛紋、唐爛斑等等。
  • 2021年,這樣學古玉!
    三、標本看了圖錄與館藏實物,但沒有機會上手,仍舊不能真切體會古玉。這時候要購買標本作為教材,這一步不能省,古玉高手都是從標本開始走上正道的。標本相對來說更容易碰到,且價格相對便宜,能夠接受。一個小玉璧,一片玉衣片,一個殘件等,雖然收藏價值不高,但卻是我們迅速提升眼力的制勝法寶。四、圈子古玉收藏不能閉門造車,需要融入圈子,找到一位好老師。
  • 古玉審美 頂級高手只需要看一眼
    例如,古玉學習要專業,了解掌握材料是很重要的一點,掌握材料不是說只會辨識和田玉,而是要掌握每個時期使用的玉材特點,一件紅山時期古玉,拿去鑑定為和田玉,那肯定是不對的呀,文化期幾乎都是地方玉,那個時候是沒有和田玉的,商朝才有了和田玉,但是現在的仿古玉器當中大部分都是用青海料和韓料等低價位玉料在製作仿古玉,而這些玉礦都是90年代以後才開採的,一定要熟悉玉料才行。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儘管對於玉器而言,沁相本身是一種瑕疵,缺陷,但同時又是一種經歷滄海桑田的外觀標誌,是鑑別古玉真偽的重要依據之一。  防古與偽古玉器幾乎件件有沁,有人說:「無沁不成偽古」。明代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中提到:「近日吳中工巧,模擬漢宋螭玦、鉤環,用蒼黃、雜色、邊皮、蔥玉或帶淡墨色玉,如式琢成,偽亂古制,每得高值。」這種大規模的仿古製作,帶來了染玉技術的發展。
  • 你打磨的玉器,真光滑,古玉的盤玩和禁忌
    你打磨的玉器,真光滑,古玉的盤玩和禁忌玉器的盤玩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及今一些玉器收藏愛好者對盤玉也是津津樂道。但是古玉的盤玩和近代玉器盤玩大有不同,古玉曆經千百年風刀霜劍,呈現於我們眼前的不再是豆蔻梢頭溫婉光潔一面,反而是衰朽殘年,土跡斑斑,粗糙不堪。
  • 母親節賞古玉:最美莫過母子情
    許多古玉尤其是中古玉和明清玉器,構圖創意來自生活,充滿生活情趣。今天是母親節,分享幾種母子題材的館藏古玉,請欣賞。一是三(羊)陽開泰。這種題材古玉,多見於明清玉器,以三隻羊的造型表達三陽開泰的寓意。其中,有的造型為母子羊,老羊充滿母愛,小羊懵懂可愛。
  • 古玉的鑑別方法,有哪些?來,我來告訴你
    古玉相比現代玉器,文化底蘊會更加濃厚,從外形上看古玉會比較的髒亂,這是古玉埋藏在地裡幾千年甚至是幾萬年所造成的,幾年古玉收藏的不斷走紅,讓很多玉石商家看到了古玉豐厚的經濟前景,出現了很多的古玉仿製品,這些仿製品讓消費者很難辨別其真假。
  • 一個億 ,能買到什麼古玉?
    根據最近十年的古玉拍賣看越往前推能買到的古玉越多不只是古玉升值了而且好東西越來越少了
  • 盤玩古玉,這五種簡易的方法你不得不知!
    盤玩古玉是收藏古玉者的一種還原古玉本色的方法,在如何盤玩過程中,收藏者根據前人的經驗,大體上總結出來五種簡易的方法,而這五種方法又是針對不同出土環境和情況的古玉,做出的不同還原方法。● 擦拭還原法古玉收藏者都知道,剛出土的古玉相對比較軟,稱之為「土古」。
  • 老人委託售賣千萬古玉,委託人因經濟糾紛,古玉反被他人扣留不還
    民間有句俗語叫,亂世黃金,盛世收藏。在江蘇宜興,有人就說,他有一批價值千萬的古董。被人給騙走了。騙人的那位也非常激動,他說那不是古董,根本就是一袋子雞蛋。江蘇宜興的一家五星級酒店裡,來了兩個人,其中之一叫倪永祥,算是城中收藏界的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