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物藝術品收藏與投資,只有古玉,還處在價格窪地

2020-12-23 家傳古玉說傳承

我國古玉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珍貴遺產和藝術瑰寶,具有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收藏價值。古玉幾千年能夠傳承下來就說明我們祖先對她的崇拜和認可,中華古玉是玉文化的源頭,是一種不可估量的頂級收藏品每一件都珍貴稀有獨一無二,從古玉的代表性,內涵性藝術性工藝性唯一性稀缺性來看,古玉符合奢侈品所具有的所有定義和要素,是藝術品收藏中的頂級藝術品,是最能代表東方美的頂級古代藝術品,代表著文化歷史權利身份的象徵,收藏價值是最穩定的行業。收藏古玉也要根對人,眼力好不一定能買到性價比高的,關係好才能給你性價比高的真貨。如果您有幸混入了行家圈子,那將事辦功倍。

古玩行水深。只要功底深厚,紮實努力學習鑑定知識,多看,多上手,多請教虛心學習,沒有過不去的山,眼力高了水就沒了,只要有足夠的眼力,無論水很深還是很混,都能沙裡淘金、蕪中見寶才是尋找古玩真品的樂趣。人家眼力好,玩的是知識儲備,撿漏理所當然。你要是眼力足夠好,你也可以撿漏,古董行業有史以來都是買定離手,絕對沒有包退包換的政策。我買東西買了不管對錯只當學習研究從沒有找賣家退貨過,你買貴了,你找我來退貨,那你買便宜了,你會回來加錢嗎,道理行業規則都應該尊守,敢於掏真金白銀買才能成為收藏家。

古玉藝術價值高,增值快,好把玩佩戴方便益於保存。難度是仿品假貨太多,入門相對其它收藏要難,一定要先學習靠專業知識購買才行。目前古玉還是處於低價階段,古玉的價格並沒有體現出它應有的價值,很多精品遠遠被低估,我建議有眼光的收藏者可以慢慢收藏古玉。從近幾年拍賣紀錄就可知道古玉一定會越來越被有知識和喜歡中華傳統文化的人重視認可,價值會不斷提高回復到一塊玉璧價值連城的時候。古玉才是中國人生生不息、千秋萬代的傳家之寶。

家傳古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本著傳播、弘揚傳承古玉文化的宗旨,以提高古玉愛好者的鑑賞鑑定能力,促進玉文化的健康發展為目的,喜歡中華古玉文化的朋友們可以轉發關注百度家傳古玉說傳承,部分內容摘自網際網路與各文獻,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現在最影響中國高古玉市場價格的根本原因是國家文物政策,因高古玉一般多為出土,而少傳世,即使是有流傳有序的傳世私藏古玉,它也沒可能在國家文物部門登記在冊過,現有的國家文物保護政策是不允許沒有登記在冊高古玉拍賣的,雖個別拍賣公司近年有所突破,但大部分古玉都是被拒之門檻外,但作為民間收藏中的一支主流,古玉的流通是事實客觀存在的,這也就造成了高古玉市場隱形資本暗流湧動,買家賣家都採用私下轉讓的方式進行流通交易
  • 古玩藝術品:是當今投資領域的最後一座「金山」
    據了解,歐美發達國家投資客在自身的財產投資組合中,對文化藝術品投資佔整個投資20%,而國內一線城市目前僅為5%。據預測,中國文化藝術品市場潛在的需求是6萬多億元,而目前的規模只有幾千億元。中國的古陶瓷、中國的漆器、中國的景泰藍、金銀器、石刻、中國古代的字畫以及中國古代的雕塑或者織品,這些能反映東方文明的特點,英法美日等國家的博物館都珍藏著中國的這些東西。李彥君談到,沒聽說國外的博物館收藏瑪瑙、手串、田黃、新的和田玉或者楠木、紅豆杉,因為這些東西不具有世界文化屬性。事實上對玉的認知度主要是華人文化圈,國外對玉認知甚少。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他曾希望低價將這塊玉如意轉讓給一位古玩商,未果,而在幾個月之後,同是這位古玩商卻要用高出10倍的價格求其轉讓,這塊如意已經不賣了,王已將如意視作玉緣開始的象徵。  就這樣,王的古玉收藏一發不可收拾,「古玉被很多無名氏雕就,我們買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年代。」  博覽群玉  王與玉的續緣更有意思。
  • 「一帶一路」強勢帶動「文化藝術品投資發展」進入井噴時期!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激發社會文化領域投資活力提出意見:指導和鼓勵文化文物單位與社會力量深度合作,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通過智慧財產權入股等方式投資設立企業,總結推廣經驗,適時擴大試點。制定準入意見,支持社會資本對文物保護單位和傳統村落的保護利用。
  • 古玉收藏的天花板
    2.北京瀚海,2010.12.11,「北京市文物公司五十周年慶典夜場」,Lot2331專場:保利秋拍『禹貢(二)——康熙御製黃花梨大四件櫃 唐英督陶與大清的輝煌時刻』估價:1,500,000 - 2,000,000 港元2.Raymond and Frances Bushell 舊藏,20世紀90年代初購於香港奉文堂專場:嘉德香港秋拍『韞玉山輝—美國重要私人珍藏古玉』
  • 香港首富家族的古玉收藏
    ,香港實業家、慈善家及收藏家,出生於上海,其祖父為香港開埠後的第一位首富何東,其父為何世儉。何鴻卿爵士熱衷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其藏品涉及古玉、青銅、瓷器及明清家具等諸多領域。何氏對於文物事業也有突出貢獻,如上海博物館古代玉器館的裝修為何鴻卿出資贊助,大英博物館原東方文物館(現為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亦由其捐助建設。
  • 玉器專家周學文老師剖析如何鑑別與欣賞精品古玉
    黃金有價玉無價,八千年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是深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好與品味。"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玉器收藏始終是中國藝術收藏門類中蘊藉無窮內涵深厚的一項,這一點體現在市場上便是久居不下的拍價,體現在收藏事業中就是長年如一的欣賞與熱愛。
  • 收藏家開始大量湧現,我國民間古玩藝術品收藏近年來持續火爆!
    據中國收藏家協會2006年統計,目前我國藝術品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達7000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年交易額近200億元。參與人員和成交額每年還在以10%~20%的速度遞增。如今中國傳統藝術品的全球市場價格飛漲, 不僅由於中國古董的稀有程度,也存在炒作或估值過高的可能性。當然,這種估值過高的說法也可以解讀為中國古董市場被看好,今後幾年價格還會呈現漲勢。
  • 古玉審美 頂級高手只需要看一眼
    例如,古玉學習要專業,了解掌握材料是很重要的一點,掌握材料不是說只會辨識和田玉,而是要掌握每個時期使用的玉材特點,一件紅山時期古玉,拿去鑑定為和田玉,那肯定是不對的呀,文化期幾乎都是地方玉,那個時候是沒有和田玉的,商朝才有了和田玉,但是現在的仿古玉器當中大部分都是用青海料和韓料等低價位玉料在製作仿古玉,而這些玉礦都是90年代以後才開採的,一定要熟悉玉料才行。
  • 不能讓中華五千年藝術品放著冰冰冷冷,活起來才能更多文化傳承
    不能讓中華五千年古代藝術品冰冰冷冷放著,應該更多接近生活,活起來才能更多的傳播中華文化的偉大。收藏古代藝術品應該既是一種高雅愛好的標誌,也是一種財富和地位身份的象徵。未來人們應該手裡擁有古董是品位與財富的象徵,有錢人家裡如果沒有幾件拿得出手的古董,都不敢把客人往家裡請,怕被人冠以暴發戶大土豪的帽子沒文化,丟不起這個人。
  • 從吳大澂看晚清官員的收藏活動與「玩物喪志」
    第二個困難是,關於價格的記載通常十分簡略,如「某某作山水軸,極精,三十金」,作品的尺寸不詳,很多情況下也沒有實物或圖片,難以弄清楚藝術品質量和價格之間的對應關係。 第三個問題,資料的不平衡。比如吳大澂是名人,他給名人友人寫信,有時會提及文物的價格,這些信札更容易留存下來了;他寫給文物商的信札,有一些也保留下來了。
  • 2018年全國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在京舉行
    2018年全國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在京舉行 2018年12月15日 17:4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朱高磊 字號 關鍵詞:國有文物經營單位;文物藝術品交流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 古玉收藏者所追求的血沁玉,是以生命為代價製成的
    收藏不僅僅是收藏一件器物,更多的是收藏一段過往,收藏一種文化。先秦時期,古人觀察到,蟬蛻變羽化。所以認為其能重生。所以開始普遍認為它能為生者避邪,為死者護屍,甚至食之,可以成仙得道。於是盛行用玉雕琢的具有護符意義的玉含蟬,即將其視為一個活生生的實體,成為「人與神這兩個世界之間的聯結」。貴族喪葬的時候,將玉蟬塞到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孔,一個嘴巴,以及生殖器和肛門的九件玉器,也叫『九竅玉』!九竅玉』中工藝最精湛的一般都是『口含』,漢代的口含一般都是蟬,特別是漢八刀的玉蟬,如果玉質不錯的話,價格都在幾十萬以上。
  • 一個億 ,能買到什麼古玉?
    根據最近十年的古玉拍賣看越往前推能買到的古玉越多不只是古玉升值了而且好東西越來越少了
  • 從金融投資到藝術品收藏
    我願為探路人(pioneer),為」永盛精神」革新盡綿薄之力,從金融投資的角度試水藝術品雅玩。只有喜歡才會專研,才能持之以恆。一位我欣賞的女交易員曾對我說,「每天交易面對顯示屏看著K線棒的每一個跳動都能撥動我心弦令我興奮神往」,正是這份激情驅使她孜孜不倦地專研並成就了交易夢想。正確收藏觀:Speculation V.S. Value Investment? 受到藝術品流動性限制,只適合長線價值投資,不適合短線炒作、追漲殺跌。
  • 文旅部:藝術品發展利國利民,將徹底取代股票和房地產成為投資新寵!
    綱要內容主要包括建設文化創新中心、加快文化科技互聯互通、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產業體系、推進文化收藏市場良性發展、推進博物館文物事業的發展、緊密合作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等重要政策範疇。一直以來,股票、基金、債券等傳統的投資品類都是最受市場接受的投資方式,但隨著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多元化資產配置成為了資本市場的新趨勢,這些傳統而單一的投資方式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而以藝術品和名酒等收藏品為代表的實物資產作為資產配置的另類類別
  • 古代鳳冠玉人,猶如龍獸各種動物組合在一起的複合體古樸美
    古玉鑑賞遠看其形,近看其質,細看其工。收藏家們收藏的不僅是古玉物件,更是古代歷史與文化的見證。每件古玉藏品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精彩故事,甚至是一個驚天秘密!而收藏的最大樂趣、最大的意義正是要發現這些故事與破譯這些秘密。猶如龍是中國古人組合了各種動物特徵的複合體。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古玉是古玩收藏大類中一個很重要也最受歡迎的類別,高古玉的魅力有多大哪?宋代開始就有專門為皇室作仿古玉的一個部門,專仿上三代(夏商周)的古玉,這是為什麼,因為上三代的玉是最精美最神秘莫測的,其雕刻工藝和紋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精美。
  • 典藏專欄 洪三雄:變現救急話文物
    不管收藏者是基於對文物藝術品的喜好還是投資增值或投機獲利的思考,手上擁有精美的文物藝術品者往往都會在社會極端不景氣的惡劣環境裡獲得幫助甚至渡過難關,中外皆然。相信大家都還記憶猶新,2008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宣告破產倒閉,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各國股市相繼崩盤,市場一片蕭條。
  • 未來5年:藝術品資產化 收藏家成為新富豪群體
    2017年,資產增值:文物藝術品資產化起航,收藏機構以文物藝術品資產入股企業,文物衍生品市場繁榮,文化產業發展迅猛,文物國際交流成為常態。文物藝術品將成為稀缺品種,文物藝術品價格高企。  2019年,財富聚集:文物藝術品投資成為銀行業為富人理財的最大賣點,國內信託業開始對社會公眾發售文物藝術品投資信託計劃,文物藝術品共同投資基金也應運而生。  2020年,新富豪群:擁有古玩是品位與財富的象徵,文物藝術品成為上流社會的標籤,文物藝術品成為中國家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收藏家成為新富豪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