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專家周學文老師剖析如何鑑別與欣賞精品古玉

2021-01-10 中藝藏

黃金有價玉無價,八千年源遠流長的玉文化是深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愛好與品味。"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而不可再",玉器收藏始終是中國藝術收藏門類中蘊藉無窮內涵深厚的一項,這一點體現在市場上便是久居不下的拍價,體現在收藏事業中就是長年如一的欣賞與熱愛。

目前的狀況是明清時期的玉器依然是市場主流,而年代久遠的古玉的市場價值並未完全體現出來。古玉在國內二級市場表現較好,在海外同樣備受關注。海外藏家對中國古玉的關注和喜愛程度遠遠高於近現代玉器,如在國際市場上拍賣的商周、戰國時期一個小小的玉件,價格常常達到幾萬美元。

因此,北京開放大學培訓學院中藝藏培訓中心《高級藝術品鑑定評估師》研修班特地請到玉器鑑定專家周學文老師,為學員們解讀:古代玉器的鑑定要點與古玉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

周學文:國家文化市場調查評估中心藝術總監、中央電視臺尋寶專家組成員、著名玉器雜項鑑定專家。現任中國收藏家協會理事、學術部研究員,擅長古代玉器與和田玉鑑定鑑賞,對於中國玉文化有獨到深刻的見解。

玩玉,搞清產地很重要。玉石產地眾多,比如和田玉,目前分兩個概念:

第一個概念,是廣義的和田玉,含透閃石成分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叫和田玉料。包括新疆產的和田玉,青海產的青海玉,俄羅斯產的白玉,遼寧岫巖產的一部分河磨料,也叫和田玉料。

第二個是狹義的概念,我們平常所說的和田玉就是狹義的概念,是新疆產的和田玉,如果更嚴格一點說,就是玉龍喀什河裡產的和田玉,才叫真正的和田玉料。

所以買玉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是不是新疆產的和田玉,產地不一樣,價格和收藏價值上就會有很大差別,玩賞感覺也會不同。

和田玉的銷售,主要是在南方,蘇州,揚州,這兩個地方的相對比北京的多一些。和田玉在新疆被開採出來以後,大量運到揚州、蘇州,揚州是雕大件的,蘇州是雕小件的,比如一些牌飾,首飾,掛飾,手把件。所以在蘇州更容易買到真正的新疆和田玉,包括也可以外延到上海;

其次就是我們北京地區,由於七朝古都,皇宮所在地,原來就是皇上,宮廷用和田玉比較多,目前在北京,有玩玉的、藏玉的人,以及買賣在北京也有大量的市場。

在第十五期《高級藝術品鑑定評估師》研修班中,周學文老師不僅展示了諸多精美的玉器實物標本, 並結合實物標本,從玉料、產地、風格、審美等角度透徹清晰地講解了各代玉器的鑑定要點,更讓人深切體會到了古玉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

學員們亦在與玉器實物的零距離接觸中,得以仔細地體察和感受不同時期玉的質感與特點,在實物實戰教學中大大加深了對中國古代玉器的了解,並為玉與玉文化的大美而深深感動。

專訪視頻:

北京開放大學培訓學院中藝藏培訓中心——文物鑑定屆的「黃埔軍校」

作為國內專業的文博教育機構,我們致力於對各類藝術品鑑定評估、藝術品經營管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產業等領域提供專業化的課程設計和培訓服務。依託首都北京的文博資源和高水平的專家隊伍,我們以新銳的專業課程為基礎、理論與實踐並重、目鑑與科鑑結合。堅持推行「一次報名、終身受益」的理念,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學員提供科學、專業、實用性的藝術品領域相關課程。更希望通過各類專業課程的培訓與反覆訓練,培養出具有高尚品質、卓越眼光的藝術品經營與管理的應用型專業人才!

相關焦點

  • 中國古玉鑑藏與投資峰會暨玉器拍賣將在京開拍
    為了解決鑑定問題,他與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和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共同創立了古玉研究聯合工作室,選取中國各個歷史時期有代表性的出土古玉器,對材質、工藝、沁色、紋飾及文化進行科學的分析測量研究。目前側重對出土玉器的雕琢工藝顯微觀察與顯微測量研究。對此,張友來老師現場詳細介紹了科技檢測在古玉鑑定中的作用。
  • 古玉的鑑別方法,有哪些?來,我來告訴你
    古玉相比現代玉器,文化底蘊會更加濃厚,從外形上看古玉會比較的髒亂,這是古玉埋藏在地裡幾千年甚至是幾萬年所造成的,幾年古玉收藏的不斷走紅,讓很多玉石商家看到了古玉豐厚的經濟前景,出現了很多的古玉仿製品,這些仿製品讓消費者很難辨別其真假。
  •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高古玉作為中國玉文化的精髓和源頭,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化身,更是東方美的象徵,高古這一時期的玉器精神內涵是高於一切的,越是原始的越是接近它的本質,古玉是古人心靈的一種反映,附載有先祖們要說的話和要表達的感情,玉以其溫潤硬朗含蓄的個性也最能代表華夏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最受文人雅士所鍾愛,我們現今在欣賞高古玉的溫潤淳厚,古樸端方之時,更可感受到古玉帶給我們的那種穿透千年時空的美!
  • 玉器鑑定:傳世古玉辨偽的方法比較!
    #玉器鑑定#傳世古玉辨偽在偽古玉面世之後應運而生。造偽與辦偽是一對矛盾的雙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矛盾雙方相互鬥智,不斷較量,彼此都在逐步提高。要調查了解如何用偽,用何伎倆造偽,其造偽伎倆或日「術」,辦偽者掌握了造偽術並加以揭露,使其真相大白於天下,這種辦偽方式或曰「法」,所以說偽與造偽之爭是法與術之較量,也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穿了則甚簡單,沒有什麼神秘。
  • 古玉沁色之美 學會鑑別不難
    古玉沁色之美 學會鑑別不難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學會三招,你就是辨別古玉的專家
    古玉一旦成為商品,市場價格要遠遠高於時作玉的時候,這時候就會出現大批仿古玉,緊跟著也有一批善於辨別偽古玉的人,作偽和辨偽總是相伴不斷向前發展。仿古玉最早出現在宋朝,從而宋朝也有善於辨偽的人,他們可以說是最早的玉器鑑定家,可惜他們的名字以及鑑定心得沒有隻言片語流傳下來。
  • 你打磨的玉器,真光滑,古玉的盤玩和禁忌
    你打磨的玉器,真光滑,古玉的盤玩和禁忌玉器的盤玩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及今一些玉器收藏愛好者對盤玉也是津津樂道。但是古玉的盤玩和近代玉器盤玩大有不同,古玉曆經千百年風刀霜劍,呈現於我們眼前的不再是豆蔻梢頭溫婉光潔一面,反而是衰朽殘年,土跡斑斑,粗糙不堪。
  • 山西博物院玉器精品欣賞
    從山西省文物局了解到,山西省目前館藏玉器1300件左右,部分玉器估價約1.4億元。 2001年山西就展開了建國以來規模最大的文物調查,文物專家對全省30餘家主要博物館、文管所收藏的玉器進行了數據採集,共計採集玉器1251件,其中一級品25件,二級品120件,三級品1070件,估價1億4千多萬元。
  • 玉器應該如何鑑別?一定要注意這幾點!
    玉器是玉石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把玉石的質地顏色在雕工的配合下表現得淋漓盡致。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鑑別玉器呢?小編總結了這幾點!首先對玉器的材料要有一個精確的定位分析,比如說是和田玉、翡翠海事處岫巖玉等等一定要分清楚,因為不同的玉種之間的價格和品質有很大的區別再者就是看玉器的質地,從投資的角度來看,我們唯一的目標是實現價值的增長。對於玉器市場,我們的投資取決於價值的實施方式。玉器價值的實施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玉質,二是玉雕。
  • 引領古玉文化——漢代玉跪人(貴人)
    從古至今在中華民族中形成了民族愛玉心思,對玉的喜愛跟喜好,能夠說是中國文明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色彩一向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們的創意。歷代諸子百家以儒家學說詮釋玉並賦予「德」的內在,所以,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說廣泛傳播,並被全社會所接受,成為我國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這種寓德於玉,以玉比德的。
  • 「玉跪人」的秘密!
    古玉人身上所承載的遠古信息量是相當豐富的,玉人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要比同期的其它玉器如玉禮器、玉肖生動物還要高的多。古玉人可最為直接地反映了古人藝術審美意識,所以玉人作為古玉中最為珍貴的品類,歷來被古玉大藏家及文博考古等業內專家人士視為可遇不可求、更不可多得的珍品。
  • 古玉光氣光澤是怎麼樣的?
    眾所皆知,玉器油潤,但這是針對新玉來說的,古玉並不油潤,而是硬朗。
  • 2021年,這樣學古玉!
    一、圖片看海量真品圖片,需帶有明確出土記錄,如《中國出土玉器全集》。天天看,有空就看。一日不看,如隔三秋。看出土特徵,找打磨痕跡,品包漿熟透,悟真品神韻。二、館藏在學習了大量真品圖片後,就有了一定的感覺,這時候要常去博物館,隔著玻璃觀察真品。
  • 臺北故宮藏精品古玉,千萬別錯過!
    臺北故宮玉器鑑賞本文就列舉一些臺北故宮的玉器精品供給各位粉絲們欣賞,如有去臺北的朋友們,可以抽空去看看,欣賞另外一個故宮的美!據文獻記載,臺北故宮合計玉器珍品11445件!臺北故宮玉器鑑賞翠玉白菜臺北故宮館藏玉器逾1.2萬件,這些歷朝歷代的珍品玉器,有人物、玉牌、鼎爐等器皿、還有擺件等,代表了我國不同時期的玉石加工工藝,不容錯過。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王還是半信半疑,畢竟玉如意的表面乾巴巴,一點光澤都沒有。之後,他聽從姚的建議,用開水煮玉,用棕老虎擦,約莫一個月時間,玉如意變身了,再也不「吃刀」了。  這便是古玉的奧秘,經水煮之後,古玉去除了「土氣」,恢復了玉性。
  • 婦好墓出土的「玉跪人」玉器,專家如是說
    墓中葬品共計有1928件,據研究人員統計,有755件玉器出土於婦好墓的隨葬品。這些玉器除儀仗用器、祭祀、工具玉器外,主要是裝飾品和一些供賞玩的動物形玉雕以及一些人形。玉器的材質多為和田玉,也有岫巖玉。在750多件的玉器隨葬品中,精緻生動、造型不同的玉人 石人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注意。其中跪坐玉人只有僅此一件,它的身份專家們一直在研究當中。
  • 陝西文物探探探丨收藏玉器如何避免被坑?專家分享「乾貨」
    玉器鑑定包括哪些內容?收藏愛好者如何才能避免「掉坑裡」?6月29日上午,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和華商報社合作,邀請中國古代玉器研究鑑定權威專家、陝西省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劉雲輝先生,做了一場關於玉器鑑定的網絡直播。
  • 超清大片 | 臺北故宮史前玉器細部欣賞
    禮遇珍愛,玉--是故宮收藏最古老、最受大眾歡迎的類別之一。玉有著瑩秀溫潤的美感、與堅韌不朽的特質,激發遠古先民的熱情,將美玉視為通靈的媒介,更賦予高貴、堅貞、永恆的內涵。     在這裡,我們分為不同風味的東與西、史前人遺蹤、天工巧藝、藏品大觀、追蹤與探索等五大單元,選擇一百六十二件史前古玉。
  • 老漢100元買戰國古玉 專家估價120萬以上(圖)
    楚天都市報訊 (記者劉閃)100元買來個奇怪玉器,經專家鑑定,竟發現是塊戰國古玉。昨日,徐東古玩城開幕的中國(武漢)觀賞石文化節上,潛江來漢鑑寶的65歲宮振遠老先生「撿到寶貝」。  「這個是件好寶貝,是戰國末西漢初的祭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