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玩味(61):但得福祿侯 喜上眉梢頭

2021-03-04 每天說點歷史

明清玉崇尚吉祥寓意,表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孜孜以求。

古語云「詩明志」,其實進入唐宋以後的民玉時代,玉也是「明志」的。玉佩圖飾表現了人們內心的追求與嚮往,或者追求人間世的福祿富貴,或者嚮往出世間的道源仙蹤,其中寓意頗具玩味。

上海博物館藏明代玉帶銙(圖1),就是一件追求人間世的福祿富貴的玉飾。

帶銙是古代附於腰帶上的裝飾品,用金,銀,犀,銅等製成。玉帶銙就是以玉為原材料製作的腰帶裝飾品。

古人穿「長衫」,腰部需用大帶(絲帛)或革帶(皮質)束住。唐代開創的按官級高低佩帶的玉器服飾玉帶銙富有時代特徵,是一種顯示貴賤等級的玉器,為封建社會歷史上的首創,為其後的宋、元、明、清歷代所沿襲。用玉帶銙的佩帶形式來象徵官位及其權力,一般三品以上文武官員方許佩用,其規範化與制度化,是中國古代禮儀玉器中的重要發明和創新。

玉帶銙由鞋(鞋帶襯)帶板、鉈尾和帶扣組成,始於唐高祖李淵時期。據《唐實錄》:「高祖始定腰帶之制,自天子以至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許用玉帶。」據《新唐書·銙車服志》記載:「紫為三品之服,金玉帶銙十三;緋為四品之服,金帶銙十一;淺緋為五品之服,金帶銙十;深綠為六品之服,淺綠為七品之服,皆銀帶銙九,深青為八品之服,淺青為九品之服,皆鉑石帶銙八。」

怎麼樣,三品以上文武官員才能有資格擁有的佩飾,其級別絕對官貴了,真乃小小玉帶銙、不可小噓它。

此件玉帶銙採取多層鏤空雕法,方形邊框內,從下往上層層展現巖石、繁密的林木、林下的麋鹿、枝頭的玩猴以及飛行狀態的喜鵲等多重元素,以不同方向層層雕琢、穿插交疊,構成一幅完美和諧的立體化圖案,是典型的多層鏤空雕法,管鑽、拉絲線切、砣琢等一系列古工藝盡顯明清工藝的古拙特徵(圖2)。

多層鏤空是宋至明初的玉雕工藝技法,所以這是一件明初期的玉雕作品。

如上所述,明清玉崇尚吉祥寓意,此帶銙構圖的中心是猴,三品以上的官貴當然嚮往的是成為並且永葆封侯之貴,封侯(猴)之後福祿自然,喜上枝頭(圖3)。

紋飾中心的猴(侯),跳躍與枝杈之上手握枝木眼視枝下的麋鹿,活潑頑皮的猴性展現得淋漓盡致;地面上的一對麋鹿雙雙欲行還止、仰視枝頭的猴,張口翹首,活靈活現;一側的喜鵲向猴的方向飛來;展現了一個以猴(侯)為中心的生氣勃勃的林間王國。既寓意深刻又諧趣橫生,是一幅難得的明早期玉雕精品(圖4)。

而寓意更加誘人的「明代龍紋玉帶銙」會是真品嗎(圖5)?但看各自所見了。

相關焦點

  • 追求人間世的福祿富貴的玉飾
    古語云「詩明志」,其實進入唐宋以後的民玉時代,玉也是「明志」的。玉佩圖飾表現了人們內心的追求與嚮往,或者追求人間世的福祿富貴,或者嚮往出世間的道源仙蹤,其中寓意頗具玩味。上海博物館藏明代玉帶銙(圖1),就是一件追求人間世的福祿富貴的玉飾。
  • 男人這一生 ,得有一兩件像樣的古玉 !
    出土時各類玉片玉板有1781片,經補充後達2095片,復原成一具完成的玉棺。徐州簸箕山西漢墓主為宛朐侯劉埶,劉埶同為七國之亂中叛反臣,叛亂平定後,《漢書》記漢景帝有言:「楚元王子埶等與濞等為逆,朕不忍加法,除其籍,毋令汙宗室。」
  • 【古玉那些事】《古玉辨》藏玉必看聖書--劉大同著
    重出土者曰重出土;偽造者曰老提油,又曰炸儈,改造之曰舊玉;改造後雕者,曰古玉後雕。 二,玉之性玉入土者,性喜燥,不喜溼。土溼則易爛,色亦暗淡無光。南方出土之玉不多見者,皆腐爛,多不完整,而色又不足驚人故也。南方三代之物,固所少見,即六朝之物,亦寥寥無幾。即偶爾遇之,求其色澤鮮明,禮質完整者鮮矣。
  • 藏玉之人的古玉之路
    如果是現在,定知道那是玉工上的川蠟,但那時,他卻誤以為玉質太軟而沮喪。  之後,他將玉如意拿給一位藏家看時,小刀清劃之後竟出現了三道劃痕,玉如意立馬被認定為滑石。在收藏界,這種現象被定義為「吃刀」。  這樣一來,王以為買虧了,原本決定賣掉,不料碰上了姚增壽。姚是一位古玉鑑藏家,他用放大鏡在強光下看了好半天,說,「這是一塊羊脂玉」,且是一塊清代的古玉。
  • 以後在古玉圈混 ,多少得懂點行話!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珍藏古玉)24. 圓雕:指三維立體的玉雕。25. 透雕:又稱鏤雕,是用拉絲的工藝表現出鏤空狀的玉器。26.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立體的形象。線切割:用麻繩之類的工具蘸水加解玉砂來切割玉料,其痕跡為弧形。30. 老玉新工:用老的玉料或老的素器新添加紋飾工藝,此類仿品殺傷力較大。31. 老改老:在古代就因為器物破損而改制的玉器。32. 留皮:在器物上保留原石的表皮。
  • 古玉光氣光澤是怎麼樣的?
    然而地下埋藏上千年的古玉,卻並不符合這個標準。這是因為,經過墓葬環境的影響,以及緩慢發生的氧化作用,古玉的表面,已經被厚厚的皮殼包裹。我們看到的、摸到的,並不是玉質本身,而是這層厚厚的氧化膜,恰如冰糖葫蘆,俗稱包漿。
  • 引領古玉文化——漢代玉跪人(貴人)
    從古至今在中華民族中形成了民族愛玉心思,對玉的喜愛跟喜好,能夠說是中國文明特色之一。三千多年以來,玉的質地、形狀和色彩一向啟發著雕刻家、畫家和詩人們的創意。歷代諸子百家以儒家學說詮釋玉並賦予「德」的內在,所以,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說廣泛傳播,並被全社會所接受,成為我國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這種寓德於玉,以玉比德的。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紅山文化玉璇璣。古玉是古玩收藏大類中一個很重要也最受歡迎的類別,高古玉的魅力有多大哪?宋代開始就有專門為皇室作仿古玉的一個部門,專仿上三代(夏商周)的古玉,這是為什麼,因為上三代的玉是最精美最神秘莫測的,其雕刻工藝和紋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精美。
  • 世上沒有人能收藏玉,一直是古玉的靈性在尋找主人
    宋代呂大臨的《考古圖》、元代朱德潤的《古玉圖》、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清代吳大的《古玉圖考》等都是古玉收藏與研究的論著。中華民族愛玉敬玉崇玉的歷史悠久,從上古先民直至近代,人們對玉均情有獨鍾。中國在各個時期都遺存有一批極富時代特徵及歷史研究價值的代表性器物,大體上有夏朝古陶器、商周青銅器、戰漢漆器、隋唐金銀器、宋明清瓷器,這些器物雖然在歷史長河中各領風騷,卻沒有一種能像玉器那樣經久不衰,長期受到民眾如此的寵愛,這是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 古玉收藏步入黃金時代
    而發生在改革開放初期的臺灣著名機構曾收進一批高仿古玉,當時東南亞、臺灣、日本、新加坡等一些大收藏家都曾跟風買進,這著名的"造假古玉事件",給當年國際收藏界造成很大的衝擊波,使得國際古玉投資者的信心遭受重創,高古玉風光不再,事件最終殃及了整個玉市,資金游離古玉市場,曾導致古玉器國內外市場多年一蹶不振。
  • 古玉收藏的看門道,你知道嗎?
    而「六瑞」則是朝廷在行封官拜爵之禮時,頒賜的、像其身分地位的玉器,是指「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國,王執鎮圭,公執桓圭,侯執信圭,伯執躬圭,子執谷壁,男執蒲壁。」綜合這些,或被周圍其它物質的滲透侵蝕,發生外觀上的色變甚至質變。這種非原生玉質本身所有的次生變化,就是「沁」。而其表現出來的色變和風化侵蝕痕跡,我們稱為「沁相」。  儘管對於玉器而言,沁相本身是一種瑕疵,缺陷,但同時又是一種經歷滄海桑田的外觀標誌,是鑑別古玉真偽的重要依據之一。  防古與偽古玉器幾乎件件有沁,有人說:「無沁不成偽古」。明代學者高濂在《遵生八箋?
  • 古玉收藏的天花板
    2020年11月3日,在倫敦佳士得推出 「重要中國藝術精品」 拍賣上,一件西漢黃玉帶鉤拍前估價:60-80萬英鎊, 最終以溢價4倍,290萬英鎊成交,折合人民幣2500多萬,成為全場焦點!西漢 高足玉杯 高16釐米 85.6萬美元 2006年紐約佳士得秋拍
  • 【大象視界】千萬元級震撼古玉網拍,古玉上的西湖十景,您見過不?
    點擊下圖直接進入拍場:大象曾經多次和朋友們介紹過,上海唄美拍賣團隊是如今最為專業和嚴謹古玉拍賣團隊之一,無論是線下大拍還是在線拍賣,您都完全不需要去考慮真偽的問題,唄美的古玉,就意味著保真!相信這件古玉放在任何一場線下大型拍賣會上,都會成為全場的焦點,而這一件出自於2008年倫敦佳士得的重器,堪稱是市場所見獨一無二的存在!
  • 香港首富家族的古玉收藏
    何鴻卿爵士熱衷於中國古代藝術品收藏,其藏品涉及古玉、青銅、瓷器及明清家具等諸多領域。何氏對於文物事業也有突出貢獻,如上海博物館古代玉器館的裝修為何鴻卿出資贊助,大英博物館原東方文物館(現為何鴻卿爵士中國及南亞館)亦由其捐助建設。
  • 紅山文化古玉,我心中摯愛,學會鑑定新老,是收藏的基本功!
    一直喜歡紅山,大概跟我五行喜火、土有關吧,「紅」為火,「山」為土。「赤」為火,「峰」為土。紅山文化,十二年來一直縈繞我心,但它距離山東太遠了,確實難以時刻感受到紅山的沐浴。山東龍山文化遺址豐富,然而玉器出土一般,黑陶最出名。於是,我便對遠方的紅山文化,著迷起來。
  • 【大象視界】一塊黃玉帶鉤2500萬!玩古玉樂趣無窮
    而上個月的香港嘉德秋拍上,一組「指尖上」的古玉拍出驚人高價,如這件就一個指頭那麼大的戰國青玉鸚鵡拍出了436.6萬港元的高價。在道教和佛教沒有誕生之前,玉是我們的祖先們溝通天人的媒介,聚集了華夏文明最初全部的虔誠和信仰,而在之後的幾千年時間裡,玉成為了國家秩序的象徵,道德和品格的象徵,幾乎所有的美好圖式,都可以在古玉上找到它們的存在。
  • 五彩斑斕的古玉 -今日重點
    古玉沁色之美是每一個喜歡古玉收藏的朋友都能感受到的。 古玉的沁色是多姿多彩的,無定律可言。儘管這樣,我們的前輩還是總結了古玉沁色有「十三彩」「二十六色」等美譽之詞,生動形象地將古玉沁色形容成:坩黃、坩青、孩兒面、純漆黑、棗皮紅、鸚哥綠、硃砂紅、雞血紅、棕毛紫、茄皮紫、松石綠、白果綠、秋葵黃、老酒黃、魚肚白、糟米白、蝦子青、鼻涕青、雨過天青、澄潭、水蒼,還有蝦蟆皮、灑珠點、碎磁紋、牛毛紋、唐爛斑等等。
  • 「玉文化」有一枚玉,半生志趣
    餘嘗淨一室,置一幾,陳幾種快意書,放一本舊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揮塵,意思小倦,暫休竹榻。餉時而起,則啜苦茗,信手寫漢書幾行,隨意觀古畫數幅。心目間,覺灑灑靈空,面上俗塵,當亦撲去三寸。但看花開落,不言人是非。」
  • 古玉憑什麼讓無數藏友擁護它?!
    古玉藝術品味的提高,不是單單靠金錢能夠堆積起來,骨子裡的貴族氣質,那種品味,是與生俱來的,從古玉收藏的選擇,可以折射出主人對古玉的藝術品味及價值取向。當有機會時候,他愛挽起袖口,一展古玉收藏細圖,他毫不掩飾他內心對古玉的熱愛。
  • 古玉遠古神話人物(太陽神)
    先來看看此件美國俄亥俄州克裡夫蘭藝術博物館藏的紅山古玉人。他一生從沒有見過史前這麼精美的玉器,估計錢少是買不到的,當下動了搶的邪念,撥開圍眾奪玉而逃,跑出2裡多路後,被七、八位圍眾擒獲扭送當地公安派出所,但他拿的古玉已不見了。蹊蹺的是,不知何時古玉「太陽神」飄洋過海跑到了臺灣。